登陆注册
5649300000001

第1章 混,在学馆

“我在小路边,捡到一铜板,刚要弯腰捡,原来是口痰,我靠,谁吐这么圆?”

赵磊哼哼唧唧的匍匐在书桌前,用颤抖的小手拿着毛笔正在抄啊,抄啊。赵磊正在用笑话努力的调节着自己的心情,不然可能他早已经抓狂了。身后三个丫鬟貌似也察觉到了赵磊今天心情极度不爽,也不像平时那样窃窃私语了,只是各拿着把扇子不停地扇着,美其名曰:去火。

赵磊的火可没有一点消退的迹象,反而越烧越旺。为什么?因为在他身边,那抄书也硬要拉他一起下水的大哥谢瑍正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憨笑着向他问道:“二弟,刚才你唱的那个啥?很好笑吗?怎么秋菊她们都笑得那么开心?”

“晕菜呀!老天爷,您怎么就让我摊上了这么个大哥捏!”

赵磊愤怒的转过头来,阴阴的答道:“我说大哥,今天在学馆里被你连累要抄书已经让忆母我很郁闷了,您还非要死皮赖脸的到我这里来一起抄,您是嫌二弟我还不够倒霉吧?”

大哥谢瑍一听这话,马上正色道:“二弟这是什么话,我们是兄弟,当然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你被罚抄书,做大哥的怎能不来陪你。”

“呃......我抄书还不是你害的,听这小子现在的口气倒是我连累他了。”正当赵磊要爆发积存已久的怒气值的刹那,他大哥接下来的一句话彻底将赵磊打回了解放前。

这没眼力劲的家伙完全无视赵磊脸上的愤怒表情,很是不解的样子问道:“二弟,刚才你唱的你捡到了一个铜板,怎么后来又变成了一口痰了捏?”

败了,在三个丫鬟的轻笑声中赵磊彻底的败给了他的大哥。

“他NN的如果以后谁再敢说他傻我肯定和谁急!这家伙就整一极品,如果在我那个年代,阿甘正传稳让他演。”

在这一刻赵磊想到了周星驰,想到了大话西游,想到了罗家英演的唐僧。只见他哭丧着脸向他大哥挤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有气无力的说道:“悟空,你又调皮了…..”

——————————————————————分割线——————————————————————分割线

赵磊在学馆混了大半年,东西没学到多少(还用学吗?),但也算混了个脸熟。因为上课睡觉被罚抄书和挨打那是家常便饭,先生对赵磊更是气的牙痒痒的,要不是见他才七岁多点且学东西还出奇的快,恐怕他早对赵磊施展“全武行”了。

不知道为什么先生的戒尺落赵磊的手掌上跟没落也差不了多少,难道他和他大哥一样先天就犯贱不怕打?!

挨打没效果但是抄书却效果显著。这半年来赵磊的书法造诣那是显著提高,就连他家那三个丫鬟也跟着他认了不少的字,书法更是早青出于他这半吊子的蓝草了。“俺从小上学就偷懒惯了,没这方面的天赋,人比人气死人呀!”

不过中间出了个小插曲还是得说说。赵磊作为一个优秀的穿越青年(自称),凡是涉及到抄书等这类事情都免不了要开动脑经改造改造毛笔。

不错,赵磊也改了。在一根长长的鸡毛上绑上一根筷子粗细、手指长短的细木棍,那重量、那感觉还颇有些硬笔的架势。再加上赵磊懒归懒,但却有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还真让他有些飘飘然了。哪知道他兴高采烈的去,垂头丧脸的回来。

学馆那先生拿着赵磊的硬笔书法作品先是惊讶的合不拢嘴,问了几句是什么笔所写之后,紧接着就劈头盖脸对他一阵臭骂,理由无非是什么无知小儿、乱改前人遗惠等等,最可恶的是还将他的“墨宝”没收外加抄书十篇,NN的这怎么抄的完。

结果赵磊一赌气就拉着三个丫鬟外加他那衰人大哥一起抄,当然第二天交上去的东西字迹是五花八门,连赵磊自己都准备好了和先生大吵一架进祠堂罚跪了。

哪知道先生胡乱看了一眼赵磊的“作业”便不再理会,还真像前世某些部门一样管“量”不管“质”的。见此情形赵磊当然乐的高兴,很自然以后他的抄书大业又多了三个枪手。

这事儿先前赵磊一直没弄明白,就算这先生再蠢也能够发觉他自己所发明的“硬笔”所具备的划时代作用吧。不过后来赵磊在学馆里混熟了,知道了先生的背景后方才猜到了里面的弯弯道道。

学馆的这位先生并不姓谢,而姓王,乃是琅琊王氏的远亲。因为他娶了谢氏一远房亲戚家的小姐,本人又有点才名,方才被聘请来族学的。至于这琅琊王氏,就是历史上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本家,靠写毛笔字留名于世的。怪不得他会骂赵磊乱改前人遗惠,感情是怕他本家受到影响吧。

蠢!真蠢!要是出个硬笔就能威胁到像王羲之这样的一代书法大家,那后世他的墨宝就不会卖出天价了。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不能用硬笔抄书,但是让丫鬟们代抄他也视之不见,赵磊还乐得清闲,如果不是每次罚抄的太多,他连笔都不用动了。

抄书这事儿算是过了,但是还有件事儿也让赵磊心烦不已。

原来学馆里的小屁孩们竟然还各自分了派别。细细一品,这哪里是什么学堂,分明就是东晋各大氏族的幼年版嘛。

至从三叔公谢安与另外两家大士族——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的王坦之、王彪之等人联合,与当时权倾天下的谯郡桓氏桓温周旋,并于372年七月简文帝病重之时,逼简文帝改写遗诏,阻止了简文帝打算将政权拱手让给桓温的打算,并间接拖死了桓温后,谢氏一族便乘势冒起,迅速成为了东晋最具实力的几大家族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各自家族的利益,通婚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高平郗氏等等家族的上层子弟纷纷与谢氏一族通婚,甚至连一些较小的家族也参杂其中,直接导致本来只收本族子弟的谢氏族学也收了不少与族内有姻亲关系的各大氏族子弟。

这些各族子弟进入谢氏族学后很自然的抱成了一团,与谢氏本族的子弟分庭抗礼,时不时就摩擦点火花出来。

在赵磊进入族学这段时间里,经常就会看见一个个小屁孩鼻青脸肿的来到学堂,偶尔还能出现几个躺床上十天半月爬不起来的。

他们其中一派是所谓的“本家”派,全是由学馆里谢氏一族各家子弟组成,外加学馆“四宝”——赵磊的姑母谢道蕴的四个儿子:王蕴之、王平之、王亨之、王恩之。这一派的头头就是和赵磊大哥打架的谢混。

另一派就是“外戚”派了,全都是些与谢氏有姻亲关系的子弟。他们的头头叫王国宝,乃是东晋大臣王坦之三子。这家伙与三叔公的小女儿乃是指腹为婚,按辈分比我和谢混都长一辈,不过还没有成亲,倒不用理这小子。

这些家伙书不好好念,还学着黑社会拉帮结派。赵磊的大哥倒没有加入他们任何一边,不是他不愿意,反而是乐意得很,但是两边都不要他,丢脸呀。直到现在赵磊才知道当初他大哥和谢混打架,是因为王国宝这小阴人挑拨的,大哥和谢混被罚,后来自己也被连累进了族学。

按赵磊的脾性,怎么着也得找回这个场子,但前提是王国宝至少是成年人呀。

赵磊的心理年龄比他们大太多,和那些小屁孩在一起,感觉就像是在带孩子。他可不愿意当孩子王,来满足自己卑微的权力***——就算在原来的世界里,也没有几个大男人会愿意去幼儿园当老师,这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赵磊两边都不叼,和他大哥一起成为了学堂里的“中立派”。

然而人这种动物天生就有欺软怕恶、趋炎附势的劣根性,这些个氏族子弟更是将其完美的发挥了出来。这年头“淝水之战”还没开打呢,所以老爹谢玄的威名此时还根本没有显现出来,没有强硬后台的赵磊和谢瑍自然成为了众纨绔们欺负的理想对象。

你道是赵磊上课睡觉罚抄书都是授课先生逮到的?错了,至少有一大半是这些个“本家派”或“外戚派”检举揭发的,其中又以王国宝为最。要不是赵磊头顶上常年挂了个“重病员”的号牌,指不定被揍躺下几次了。

“计较俺可以不计较,但仇还是要记下滴…….等将来这群小屁孩长大了,嘿嘿……….”

赵磊时常这样安慰自己,不由得让他想起了前世偶然间看见的一句话:“念了十几年书,想起来还是幼儿园比较好混。”

——————————————————————分割线——————————————————————分割线

入冬,有雪。

今天没有上课,一大帮谢家子弟在三叔公带领下围坐在火炉旁挨冻,还美其名曰——赏雪!

赵磊当然挨着他大哥坐。因为是席地而坐,这家伙身体结实穿得又厚实,用来当赵磊的人体靠背那是再合适不过,不能浪费呀。

赵磊的另一边坐着王家四兄弟,也就是他姑母的四个儿子——学馆“四宝”。这四个小子从坐过来到现在就一直处于“老僧入定”状态,大异于平时,为什么?因为赵磊的姑母来了。

姑母谢道蕴,赵磊老爹的亲姐,在国内可是相当有名的才女,在谢家众多的儿女中,历史上所说的“谢家风范”,在谢道韫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据说很受三叔公谢安的赏识。

她也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和赵磊老爹一样在众多谢家后辈子弟心目中属于实力兼偶像派的人物,不过她的四个儿子(学馆四宝)貌似没得到她多少遗传。

姑母三十出头,长得虽不是倾国倾城,却也端庄贤淑,更有一种知性美女的成熟气息,放现代也是个博士后美女捏。在来赏雪之前姑母便带着她那四个宝贝儿子来看过赵磊,一阵嘘寒问暖不说,更是对三儿(二丫鬟)耳提面命仔细交代好一阵,还要求四个儿子要好好照顾他这个外甥,同时帮他那N年不见人影的父亲也解释了一番,算是弥补弥补他们的父子之情,着实让赵磊感动了一把。

“不过感动归感动,就不用学馆“四宝”照顾我了吧。我摊上我大哥就是一大“宝”了,再来四个我还不得疯了捏。”

今天三叔公“带队”,姑母为“副手”,一大帮子谢家子弟大冬天的在凉亭里打堆赏雪,外加谈诗论文,整一内部非法集会!

虽然天很冷,但也没冻住这一个二个小屁孩的表现激情,所以整个集会气氛很活跃,发言很积极。另外,赵磊靠得很舒服。

像这种显摆墨水的场合,凭赵磊大哥的实力根本别想参合的进去,况且还有三叔公和姑母坐镇,更让他屁也不敢放半个出来,一动不动的坐的笔直,便宜了赵磊耶。

赵磊半眯着眼懒洋洋的靠在他大哥身上,努力驱赶着已找自己多次的周公,心里不停嘀咕道:“娘也,这该死的赏雪啥时才会完啊!”

(全力冲榜中.........求票票~~~收藏啊~~~~)

同类推荐
  •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美国史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美国史

    美国立国仅二百多年,却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它是一群漂洋过海的人创造出来的美丽奇迹;它是唯一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就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它是当今世界上拥有超强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了解了美国,就了解了世界的一小半。本书为你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的美国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美利坚文化独特的魅力。希望通过这本书,读者能够对美国历史有一个客观、明晰的认识,并从中了解到美国人的处世风度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 浪遏扁舟

    浪遏扁舟

    人生如浪里扁舟,坎坷似遏浪而来;没有爱情的支撑,生活就难以前进。本文写主人翁从小立志要富起来,可在他求索中才知道生存是那么的难,他受尽了人间苍伤。他与几个女子都有爱情,可是都被现实击破了踏入伊甸园美好梦想,以致他的爱情多次受挫而痛苦的经历。
  • 灭清伐洋

    灭清伐洋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不去不复返。一方是土匪气十足的土鳖团长,一方是通今博古的精英团长,两名性格迥异的男人,离开了那个属于自己的年代,来到了相对陌生的清王朝末期。武人以乱定天下,清末七王之乱拉开序幕......土鳖团长赵龙语录:要什么民主?要民主还要老子这个团长干啥?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 大宋神捕

    大宋神捕

    靖康年间,金人攻陷汴梁,二帝“北狩”,九殿下赵构即位为帝,狼狈南逃,泥马渡江,令大宋正朔得以残存。飞天泥马遽然袭驾,一场兵变骤然而至。明教、袄教和景教动作频繁,北边金兵如狼,大宋江山风雨飘摇。时任杭州推官万俟血,受帝命追查飞马袭驾一案,他步步为营,剥茧抽丝,却被卷入通天阴谋中。金匮天书,惊天谶语,牵扯出一段神鬼莫测的恩怨情仇。群魔乱舞,尔虞我诈,谁将主宰大宋江山命脉?
  • 混迹在十五世纪的尾巴

    混迹在十五世纪的尾巴

    最终还是太监了,第一次写,太不成熟了。放弃了,等以后说不准会重新写的。
热门推荐
  • 90后我们的共同回忆

    90后我们的共同回忆

    90后我们的共同回忆以角之名话笔之意你改变了你创造的东西,你创造的东西也在改变你!90后,选择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写了几年的小说,本来想早早写好的,不过可能是因为懒,又有可能在等待什么,写到现在都没有写完。希望再次发出来(在起点的那本都消失了,打不开了~),我还是想把这个写完,做事有始有终~
  • 怀孕全程专家指导

    怀孕全程专家指导

    未来时代,也许生孩子的重负不再由女人来承担,而在这个角色反串的过程当中,男人女人又扮演着什么呢……
  • 好心态带给你好生活

    好心态带给你好生活

    本书从分析平常人的心态入手,和你一起探讨、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心态,并指导你以积极心态争取成功的人生。
  • 曲礼下

    曲礼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怪保护协会

    妖怪保护协会

    自古以来除妖师和妖怪就是一见面便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天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现在——钟艾挑眉,这一切,将从我开始改变!沈君稷笑笑,淡淡的吐出两个字,是吗?钟艾忙谄媚的端上一杯茶,不是不是,是从少主您老人家开始。沈君稷伸出胳膊将一脸讨好的小女人揽入怀里,心满意足的一边吃着豆腐一边大度的说道,没关系,从开始改变也行。反正,你,也是我的。
  • 有一种驾驭叫平衡

    有一种驾驭叫平衡

    本书用最直白的方式道出了成大事的平衡绝学。如果你在生活中、工作中出现了得与失、爱与恨等这样类似的问题,而其它书上很难有直接的回答,那么,就不妨在夜深人静时翻翻此书,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和提醒。
  • 简写水浒传

    简写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鹿倾城

    一鹿倾城

    鲜红的盖头撩起来,露出完美无瑕的脸蛋,温雅的翩翩公子,一身蓝白装染红了鲜血,无情的剑插入心脏,我的泪不再流下。鲜红的血染透浅红的嫁衣,金色的头饰沾着血,嘴角边沾着血丝,温雅公子拔出剑,无情的看着她,她双手使劲的抓住温雅公子,对他大声说道:“我与你再也没有任何的关系,下辈子,我要让你生不如死!!!!”温雅公子愣了一下,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当温雅公子反应过来时,之见,穿着红嫁衣的女生不再说话,随着风儿躺在温雅公子的怀中。
  • 永远爱TFBOYS

    永远爱TFBOYS

    TFBOYS和三个女孩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