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00000005

第5章 如何在喧嚣中安顿身心 (1)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人世浮华,放得下,才看得开宠辱得失;放得下,才能于转念间遇见幸福。愚者总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智者却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今日不执著,明日才不会后悔。放下心中的负累,以平常心对待一切,随缘任运,不执著、不强求、不贪恋,便能从容获得身心的大自在。

世事无常,不必挂怀

【佛心智语】

能够明白自己心中的欲望皆是妄念,自己所执著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存在,想到这些而放下执著,才能得到解脱。

在300多年前的日本,有一位老禅师在圆寂之前应弟子所求留下遗偈,他倾尽全力只写了一个“梦”字,而后便含笑去世,他就是高僧泽庵宗彭。

高僧圆寂之时,一般都会根据自己一生的修行或者大悟之后的禅理为后人留下遗偈,一般以五言、四方为主,像泽庵禅师这样只留下一字为偈的实属罕见。他在入灭之际为后人揭示了人生如梦的真谛,他一生写了上百首有关“梦”的诗和歌,其中一首写道:

人世沧桑虽有情,来去匆匆皆为梦。红枫染尽群山麓,残阳西下闻秋岁。

生命就像是大梦一场,梦醒之后,即使头脑中还残留着梦中的些许痕迹,但是双手已经握不住一物。古人语“一指弹风花落去,浮生若梦了无痕”,人生本来如此,在不可掌控的时空变迁中忙碌奔波,直至死去。佛家认为世人所经历的生死过程犹如一场梦,“众人在人、天、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中,或上升或下降或转生,出生入死,死了又生,此生到彼生,一生又一生”,这是一场生死梦。

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也谈到过梦:“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觉后为空,而未觉之时,则是一种世事无常,被莫测的命运捉弄的感觉。一切事物生灭变化,迁留不住,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就像《佛说无常经》中所言:“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佛陀在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偕同弟子至城中开示说法。结束后,在出城返回精舍的途中,遇见一人赶着牛群回城。牛个个肥壮,一路上跳跃奔逐,彼此还不时以牛角互相抵触。佛陀见到此景,有感而发,说了一首偈子:

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亦养命去,千百非一,族性男女,贮聚财产,无不衰丧,生者日夜,命自攻削,寿之消尽,如荧穿水。

回到竹林精舍,待佛陀洗足毕,就座后,阿难即稽首请示:“世尊,您在回途中所说的偈语,弟子未能完全了解其中的义理,祈请世尊慈悲开示!”佛陀告诉阿难:“回来的路上,你是否见到那位牧牛人赶着牛回城?”阿难回答:“是的。”佛陀接着说:“这群牛的主人是屠户之家,原本养了上千头牛,为了让牛健壮肥美,屠户雇人天天放这群牛到牧草丰美的地方吃草,逐日挑选最肥壮的牛,宰杀赚钱。就这样一天过一天,这群牛已经被宰杀超过了半数,然而,这群糊涂的牛儿却浑然不知,依旧每天开心得吃草玩乐,或与同伴争斗。我因为感伤它们如此无知,所以才会说此偈语。”

接着,佛陀又对大众开示:“不仅这群牛如此,世人也是一样,不知晓无常的道理,执著地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每天只知贪图五欲之乐,更为了永不满足的欲求彼此伤害。当无常来临之际,又无能力超越,徒然掉入轮回的深渊,生生世世无法出离。所以,世人又与这群牛有何差别呢!”

不仅这群牛不知道无常的道理,连人也常常在浑浑噩噩中遭遇到不可抗拒的命运磨难。很多人从生到死都像是在梦中一样,虽然在其中忙忙碌碌、吵吵闹闹,煞有介事。有的是身在闹,有的是心在闹,有的是身心皆闹,但是整个世界,以及世间的一切,每时每刻都不断变化着,没有永恒的东西,例如人有生老病死,这些都是无常。

无常是苦。佛法说,人生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苦的事实,而在这个苦里就有无常。无常生白发,无常催别离,无常导致求不得,无常将朋友变为冤家。捉摸不定,随时变化,这是无常,也是空。

无常就是没有永恒,然而无常又是永恒,表面看来是一个悖论,事实上并不矛盾。佛法讲“无常”,指的是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只有“经常在变”这个原则永远不变,所以无常就是永恒。

诗仙李白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又何必过于痴迷?

苏轼也在《前赤壁赋》中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浩瀚的宇宙面前,生命不过是须臾一瞬,注定要受无常红尘的颠簸。从梦中醒来,心中便会开阔明澈再无挂碍,对生死、自我也将不再执著。

假如有一天世人能够认识并接受世事无常的事实,就能够明白自己心中的欲望皆是妄念,自己所执著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存在,想到这些而放下执著,才能得到解脱。

不自扰,烦恼都在身外

【佛心智语】

人只要活着,便会有无尽的烦恼,是纠结其中,还是超脱其外,全在于自己。

生命短暂,快乐有尽而苦难无穷。在佛教的四圣谛中,苦谛是最关键的一谛,也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一个人从出生后发出第一声啼哭,到去世时留下最后一抹微笑,几十年都无法逃避人生的重重劫难。因此,人们寄希望于修行,希望在修行中得到解脱,而佛教的解脱之道就是灭苦之道。

解脱分为身体的解脱和心的解脱,也就是肉体的自由与心灵的自在,其中心的解脱比身体的解脱更为重要。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学业不顺利、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太累……这些人身在牢笼之外,却将自己的心困在牢笼之内;而有的人即使身陷囹圄,也能够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欣赏明媚春光,聆听虫鸣鸟语,享受柔和微风。

古人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确,大多数烦恼其实都是人们自找的。

道信第一次见到僧璨禅师时,施礼问道:“大师慈悲,请您指点我解脱的方法。”

僧璨禅师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谁把你绑起来了呢?”

道信不明僧璨禅师为何会发此问,于是恭恭敬敬地回答:“没有谁捆绑弟子。”

僧璨禅师微微一笑,对道信说:“既然没有人把你绑起来,你又为何求我帮你解脱呢?不是多此一举吗?”

道信顿时开悟,后继承僧璨禅师的衣钵,成为禅宗的第四祖。

开悟之前的道信并未领悟到是自己的心束缚了自己,心不自在,即使肉体进退自如,依旧会挣扎于痛苦与困惑之中。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无所挂碍、不执著,让心自在,不让心停在任何事物上,事过心过,事来心生。做了好事马上要丢掉,同样,对于痛苦的事情,也要丢掉。如果不丢掉,就是心有所住,也就是心被困住了。

希迁禅师住在湖南,有一次他问一位新来参学的学僧:“你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恭敬地回答:“从江西来。”

希迁禅师问:“那你见过马祖禅师吗?”

学僧回答:“见过。”

希迁禅师随意用手指着一堆木柴问道:“马祖禅师像一堆木柴吗?”

学僧无言以对。

在希迁禅师处无法契入(体会佛法真意),这位学僧在回到江西后见马祖禅师,讲述了他与希迁禅师的对话。马祖道一禅师听完后,安详一笑,问学僧道:“你看那一堆木柴大约有多少重?”

“我没仔细量过。”学僧回答。

马祖哈哈大笑:“你的力量实在太大了。”

学僧很惊讶,问:“为什么呢?”

马祖说:“你从湖南那么远的地方,背了一堆柴来,还不够有力气?”

马祖禅师用诙谐的语言点出了学僧的心态:放不下他人对自己的毁誉,一点小小的烦恼便时时放在心上,不肯释怀。只要自己放得下,一切烦恼便都在身外,不会对自己产生丝毫影响。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古人的诗句可谓一语道出了人生苦恼的境地。其实世间本没有烦恼,是人心有了欲望,有了攀比心,才生出了“得不到”的烦扰和“比不上”的苦闷。一个人若能从容淡定,便会远离烦恼,体验另一种生命,另一番境界。

人只要活着,便会有无尽的烦恼,是纠结其中,还是超脱其外,全在于自己。不做庸人不自扰,不将烦恼放心头,风过耳处,才能享受天高云淡。

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佛心智语】

表面的不执著并非真正的放下,只有在内心深处真正做到提放自如,才能达到放下荣辱、自在解脱的大境界。

世上人,无论学佛还是不学佛都深知“放下”的重要性,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放下”二字,诸多禅味,人生在世,想要做到提放自如,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提起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放下也需要斩断妄念的魄力。提得起的人,是慈悲的人,是负责的人,是奉献的人;而能够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

大多数人,总是提不起意志和毅力,却放不下成败;提不起信心和善心,却放不下贪心和嗔心。

一对学禅的师兄弟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走到一处浅滩时,他们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踟蹰不前。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大和尚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小和尚继续前进。

小和尚跟在大和尚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默不做声。

晚上,回到寺院后,他忍不住了,对大和尚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

“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怎么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大和尚笑着答道。

大和尚背女子过河的举动是提起,是负责和奉献;背完之后立刻抛到脑后,是放下。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这是大境界。小和尚则当提起时提不起,当放下时又迟迟不放,在提放之间走入歧途。

佛法中言:悬崖撒手,自肯承担。“悬崖撒手”就是一种放的姿态,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唯有放下,才能真提起。放下,不仅要放下自己,还要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表面的不执著并非真正的放下,正如故事中的小和尚一样,看见别人有难,却为了佛门戒律而袖手旁观,便以为是谨守了佛门戒律,却不知自己的挂心才是真正的放不开。

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做到提放自如,才能达到放下荣辱,自在解脱的大境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连自己拥有什么、缺少什么都分辨不清,又何谈提起与放下?

赵州禅师的禅风非常锐利,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要人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不解,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这才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

赵州禅师也无奈地说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同类推荐
  • 办公室三国

    办公室三国

    《办公室三国》以经典的三国计谋为依据,对办公室现实生活和竞争进行真实写照,点滴事例包含的是人生的大道理。只要你在职场上打拼,就一定会遇到书中提到的种种现象和规则,翻开此书对你意义重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司马懿能忍辱战胜诸葛亮等都是本书为办公室计谋所列举的经典三国故事。翻开《办公室三国》,一切的疑惑将会拨开云雾,一切的愤怒将得到合理的解释,一切你以前并不知情的规则将浮出水面。本书最终的目的不仅在于让你知道什么,学到什么,还在于让你能悟出什么。
  • 10天打造强大内心

    10天打造强大内心

    一个人的内心像一个气球,内心强大的人伸缩的范围就大,内心弱小的人伸缩的范围就小。对于同样的坎坷,内心强大者比内心弱小者更能从容淡定地去面对和处理。《10天打造强大内心》从对人内心的分析、内心强大与弱小的不同表现、内心强大的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指导读者塑造强大的内心。具备强大内心的人,脚下即使不是坦途,步子也一样坚定!
  • 记事本成功法

    记事本成功法

    最简单的工具往往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像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经汴学家科特勒等大人物都有用记事本的习惯。你希望像他们一样成功吗?那么,从现在开始合理使用你的记事本吧!
  •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十年磨一剑,方成大器! 活出诗意,悠悠人生路,浪漫栖居!
  • 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所谓妥协,也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以一定的让步换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所谓取舍,就是善于在得与失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善于取舍的人会不惜代价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如果某种东西是自己想要的,即使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也会孜孜以求,并乐在其中。
热门推荐
  • 古画品录

    古画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同一般:搞定妖孽王爷

    妃同一般:搞定妖孽王爷

    貌似今年流行穿越,姐也穿穿看。貌似今年风头不好,穿越就要嫁给病美人。不过还好,等他挂了后可以有一大笔财产。但是···大夫不是说了活不过25了么,可能还活不过20,可是为什···这人一碰到她就生龙活虎,不是说是冰山么,明明是腹黑好不,难道被掉包了?我要退货!顺便把钱还回来!我亏了。。。某男楚楚可怜:“夫人···你真的忍心么···想我上得了厅堂,下可以暖床···”
  • 诡校惊魂

    诡校惊魂

    鬼其实并不可怕,但是有些人更可怕,接下让我们调整好心态,在深夜走进灵异恐怖的空间。
  • 校园的合租生活

    校园的合租生活

    这本小说是以我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写的一本小说,讲述的是女主小学的死对头在她上高二的时候出现了,他们共同租了一个房间,房租,水电费等费用各付一半,就这样,女主和男主的合租生活开始了!故事情节会有许多符号表情,为故事增添了一份生动有趣。有可爱的女主角陈心玉,还有坏坏的男主角方亦锡,再配上有趣的可爱表情,感觉会不会很好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D
  • 晨曦与黄昏

    晨曦与黄昏

    从前星辰秘境有一个人剑合一的人······从前有一只银发红瞳的萝莉······但那是从前。现在,在莫克里夫位面里的是一只名为“晨曦”的萝莉。不过大多数人都会称呼她,“持剑的黄昏公主”······PS:普通版:那位朋友如果你给推荐票的话,我就诅咒你天天有妹子倒贴让你开11···文艺版:那位道友请留步,留下推荐票者可应桃花之劫,汝知否?······中二版:嘿嘿,献上推荐票,本大人就给你力量去对妹子们做“哔~”的事······最终版:那位大大不要走,可怜下,给个推荐票呗······
  • 生活中的忍学:忍小谋大的28个要诀

    生活中的忍学:忍小谋大的28个要诀

    本书是对“忍学”的全面诠释,从生活中提炼技巧和智慧,告诉你该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因为忍是智慧,更是谋略。
  • 夜朦胧月玲珑

    夜朦胧月玲珑

    苏州富商之女玉玲珑,家门罹难,来到这深不见底的瀚海浪潮中。巧遇对其一见钟情的玉面神拳司徒诺,她终于托付芳心时,却不得不委身下嫁给另有心机的冷血霸王。玉玲珑在受尽屈辱后决心反击,与司徒诺里应外合对穆绍辉展开了一系列报复行动,最后,二人究竟能否冲开万难,终成眷属。
  • 网王之想说爱你不容易

    网王之想说爱你不容易

    “想了很多,做了很多,只想说,爱你不容易。”微凉的指尖从男人的俊美的脸上划过。“那你后悔吗?”男人任由指尖的放肆,微微眯眼看着眼前的人。“呵呵。"一切,皆在拥抱之中······(这是一篇耽美文哦!)
  • 态度的神奇力量:今日态度成功口诀

    态度的神奇力量:今日态度成功口诀

    好好地活用你的天赋吧!好好地发挥你的想像力吧!挖掘你具有创造力的源泉吧!因为如果你这么做,总有一天一定会迈向成功的巅峰,是的,指的就是你——顶尖人物。作者给我们分享的一切都是经过他多年来深沉的思索、痛苦的历练所凝聚浓缩的人生真谛,成功定律。所以阅读本书,不想改变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改变你于无形。观察成功者的所作所为,并且重复不断地做与他同样的事情,你就会出现与他同样的结果,这就是成功最快速的方法,这叫因果定律,去寻找达成成功的因,然后再一次种下成功的因,你自然而然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 狂倾天下:毒医妖妃

    狂倾天下:毒医妖妃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著名总裁之女的女儿,在机缘之下拜了一名世外高人为师,竞得真传,在于自己同父异母的渣妹外出历练时,竟被渣妹暗算,自己跌落悬崖,睁开眼,来到了古代,这具身子娘亲早亡?!没事,自己有宠爱自己的丞相爹爹,月庭,疼爱自己入骨的护国将军哥哥月岚枫,视自己如命的皇后姐姐月岚菁,与姐姐一般疼爱自己的皇帝姐夫,视自己如己出的太后干娘,外带附赠一名腹黑萌的妖孽夫君,嘻嘻···来古代一趟怎么算都是自己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