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00000036

第36章 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2)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对手,每一个敌人,对我们来说既是一颗炸弹,又是帮助我们进取的燃料;既是一种孽障,又是一种善缘。对手在折磨我们、打击我们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给我们带来种种机缘,让我们有更多进步的空间。

没有压力就不会有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正是对手的追赶才驱使我们向前迈进,驱使我们生命的车轮不断地滚滚前行。只有与对手同在,才能改写我们此刻与未来的历史。

有人说,世界上的任何石头都能化作脚下的台阶。石头在成为绊脚石的时候,也是垫脚之石。那些总是抱怨绊脚石太多的人,很难拾起任何垫脚石;而那些能将绊脚石看做垫脚石的人,往往能站在更高的地方俯视。每个对手或敌人,正是这样一块让人越站越高、越站越稳的石头。所以,我们应该用感恩的心对待对手,给自己修炼身心的时间。

不但如此,若能以大慈悲的情怀将对手化为朋友,将一切干戈化为玉帛,那么我们的所得将更加丰厚。

能知福,也能造福

【佛心智语】

珍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拥有,是对生活的一种尊重和感恩。然而,我们在珍惜当下的同时,也要为未来的福缘创造新的因缘。

佛教的根本教义是缘起法。所谓缘起,即诸法皆由因缘而起。在佛法看来,任何现象都是由一定的因(起根本、内在作用的条件)、缘(起辅助、外在作用的条件)集合而生起、变化和消亡的。

一言以蔽之,一切现象都是特定条件的暂时集合,既像车子是由各种零件组合而成,又像三捆芦苇互相支撑而得坚之,若去其一,余二则倒,若去其二,余一则倒。佛曾为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因缘的妙就妙在它的不可思议,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偶然,而只有伪装或偶然的必然。正因为因缘如此之复杂,所以我们很难看清它或者把握它。

有一天,马胜比丘在托钵行乞的时候,遇见了婆罗门大学者舍利弗(后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

舍利弗看见他容貌威仪,不同常人,便问他向谁学道,教义如何。

马胜比丘便说出了一首偈:“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舍利弗听了很高兴,回去向目犍连(后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神通第一)说了,两个人便携其弟子一起皈依了佛。

佛度有缘人。其实,很多的事情,在看似偶然的背后都深深地隐藏着必然,而必然又等待着偶然来成全。也许,这就是缘之妙不可言之处。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起结果的直接的内在的原因;缘,指外来的相助的间接原因。简而言之,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总称为因缘。万物皆因因缘之聚散而生灭,即缘起缘灭。

一个人的缘起关系——个人是存在于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之上的。个人常常受外界善恶的影响,同时也不断地影响周围。例如一个学生受同学、长辈、老师等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人格。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管是家庭、学校、公司,还是地方团体、国家,我们时时刻刻都置身其中,受它们的感化、影响,同时也予以它们善恶的影响。这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就是相依相成的缘起关系、有机的连带关系。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应当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因缘。正如赵朴初感叹因缘的巧妙诗句一样:“因缘不思议,新昌喜再来。眷眷佳客至,代代好花开。”

在漫漫的生命旅途之中,我们应当且行且珍惜。因为珍惜,所以我们懂得尊重每一朵花的恣意开放,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立与自由。因为知福,所以我们惜福。人与物、人与人,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相遇,一切皆是缘,惜缘即是惜福。

爱护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要惜情;爱护才华横溢的人,就要惜才;爱护彼此之间的缘分,就要惜缘;爱护飞逝的时光,就要惜时;爱护自身的力量,就要惜力;爱护来之不易的福报,就要惜福,等等。

人活在因缘之中,不仅要知福,惜福,更要造福。已有的福缘是过去因缘造成的,珍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拥有,是对生活的一种尊重和感恩。然而,在珍惜当下的同时,我们也要为未来的福缘创造新的因缘。

所谓“种三亩福田,收一世福缘”,就是说人要为自己造福。没有福缘,珍惜又从何谈起?相反,只有在立身处世中,时刻贯彻自己的信念,抱持一颗爱惜之心,懂得爱,能知福,才能广结善缘,为自己造福。

与人和气,处处都有善缘

【佛心智语】

只有交际的双方“知和而和”,才能和衷共济。正如世间缘分不可强求一样,佛家讲一切随缘,但随缘并不意味着随便。

美丽的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丽与鲜润;蓝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徜徉,才显得静穆与安详;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和平与安然。

佛家对于“和”的理解,是指一切平顺,即在不惹天怒人怨的情况下,任何事情都可以忍让,以达到彼此交往和气共融的状态。“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这也就是要人们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和睦相处。所以,一方面,“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为和而和,不以礼来进行约束,不讲原则,也是不行的。所以,只有交际的双方“知和而和”,才能和衷共济。倘若只有一方去追求和睦,而另一方却十恶不赦,那么“和”只能是幻想。

把这种“知和而和”的观念应用于普通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当中,就是既要团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搞庸俗的一团和气,不吹吹拍拍,不各怀鬼胎。随缘不能随便,当坚持处不可一味变通。只有经常处于“知和而和”的状态,在团体中和谐相处,人们才能达到因和而长久的生存状态。

很久以前,在雪山下面住着一只两头鸟,一头叫优波迦喽嗏,另一头叫迦喽嗏。两头鸟有一个生活习性,就是当一个睡觉时,另一个一定是醒着的,这样它们才能观察外边的世界,知晓四周的动静。

一天,两头鸟在一棵摩头迦果树下休息,微风徐徐吹来,优波迦喽嗏渐渐地进入梦乡,而迦喽嗏则悠然地看着万物。这时,一阵风起,带来了摩头迦果树的花瓣,花香也随之扑鼻而入,醉倒了迦喽嗏。它心想:这么美味的花,要是能吃掉该多好啊!可是优波迦喽嗏还在睡觉呢?迦喽嗏望了望熟睡中的优波迦喽嗏,转念一想:没有关系的,我吃掉花,到了肚子里,优波迦喽嗏会和我一样,增长能量,蓄养精神的。这样一想,迦喽嗏没有等优波迦喽嗏醒来就独自吃了花朵。

没过多久,优波迦喽嗏醒了,接着,打了一个长长的饱嗝。它诧异地问迦喽嗏:“你吃了什么美味的东西,令我感觉这样饱,这样舒服?”

迦喽嗏如实地回答了优波迦喽嗏:“我吃了摩头迦果树的花朵,当时你正在睡觉,我想,反正我吃了花,你一样会有饱的感觉,所以就没有叫醒你。”

优波迦喽嗏听了这番话,很生气,心想:趁我睡觉的时候,你自己竟然吃好吃的。以后,我碰着好的东西,也要自己享用,不叫你。

过了一段时间,两头鸟正好在一片丛林中休息,优波迦喽嗏看到了一朵毒花,它想:我要吃掉这朵有毒的花,这样,我俩就一块儿死了。于是它对迦喽嗏说:“今天你先睡吧!”迦喽嗏没有多想,没过多久就睡着了。

等迦喽嗏熟睡后,优波迦喽嗏吃了毒花。迦喽嗏醒来后,觉得浑身都不舒服,胃里一股恶臭的毒气,它问优波迦喽嗏:“我睡觉的时候,你吃了什么东西吗?”优波迦喽嗏告诉了它自己吃毒花的事情,迦喽嗏责怪它不该干出这样的傻事,但是再怎么责怪都没有用了,毒花的毒性很快发作,两头鸟最终含恨而死。

这是《佛本行集经》中的故事,像两头鸟这样紧密相连的人,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甚至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都是彼此生命中的共同体。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一时的仇恨而打破了共同体的和谐,那么我们就会像两头鸟一样,最后共同灭亡。

繁华世事蒙蔽了世人的心,所以我们常常被自己的情绪左右,变得不善于与人相处,变得因琐碎小事而斤斤计较。而人们一旦体悟到“和”的美好,那么他们的生活便会在那时那刻发生本质的变化。

回报亲恩是做人的起点

【佛心智语】

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心存孝敬,才能找到做人的基准。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时,曾为比丘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过去,在印度波罗奈国流传着一个陋习──当父母年老时,子女就将他们活埋,以节省食粮来养活子孙。时间一久,这竟成了这个国家的法律规定。

波罗奈国中有一位长者,他的儿子十分孝顺,因此,他对国内有这样一条法律实在不能认同,总希望有一天能够修正它。

岁月不饶人,长者逐渐老了,儿子为了孝顺父亲,便偷偷在地下建了一间密室,将父亲藏在里面,每天以上好的饮食来供养父亲。他的孝心感动了天神,天神现身前往相助。天神手中拿着一卷纸,来到波罗奈国王的面前,对他说:“这张纸上有四个问题,如果七日内你能够解答出来,那么我就拥护你和你的国家;如果你答不出来,那么我就把你的头劈成七块!”说完,天神就立刻消失了。国王紧急召集群臣共同商议,然而,大家望着纸上的四个难题,绞尽脑汁却还是束手无策。期限一天天逼近,国王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于是,他将问题昭告天下,说解答出问题的人,能得到最大的奖励:不论什么要求,国王都答应他。

天神给国王出的难题是:什么是最大的财富?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什么是第一美味?什么最长寿?

长者之子见到这四个问题,便立即跑回家询问密室中的父亲。长者一一给出了圆满的答案:信用是最大的财富。修行正法是最大的快乐。诚实语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为长寿。

同类推荐
  • 十心伴你成功路

    十心伴你成功路

    本书的日益丰满,也见证着我的成长历程,每一个章节的完成,都会让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精力更加充沛,信念更加坚定,态度更加阳光。写至此,心里充满无限的感激与感谢。感谢我生命里出现的每个人,发生的每件事,点点滴滴让我感受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妙。
  • 心灵休闲屋

    心灵休闲屋

    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许多不如意。僻如事业不顺心,别人的误会,感情的失败,对理想的困惑,等等,让我们的心灵仿佛蒙上了一层尘埃。人生的目标是由态度来决定的,可以说是心态决定了你的命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的成功与成就都源自于你积极的心态。
  • 减压心理(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减压心理(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恰是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年龄;22岁,恰是涉世未深、阅历不足的阶段。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社会、立足社会?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职场、决胜职场?怎样才能以最佳的姿态经营人生、开创人生?答案就是要有生存智慧!所谓生存智慧,是指以怎样的心态修身,以怎样的方式处世。本书围绕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同时以一些名人或者成功者的相关经历及众多普通人在职场或交际场上的相关的经历为论据,让年轻人看到生存智慧在二十几岁这个人生真正的起始阶段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也让年轻人真正学会修身养性,学会人机博弈,学会职场生存智慧等。
  • 混搭:你是我的励志书

    混搭:你是我的励志书

    20世纪90年代初,李静还是个普通的专科毕业生。而戴军则是个初中就逃出校园的社会小青年,做过民工,当过驯兽师,后来在深圳夜总会做夜场歌手。就是这样两个混社会混得跌跌撞撞的年轻人,因为对梦想着迷般的坚持,一步一步向未来、向彼此靠近。李静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央视又离开央视,成为中国首批电视制片人,并一手缔造了《超级访问》。戴军也因为这个节目和李静站在了一起。他们不是夫妻,却在12年的时光里培养了比夫妻更深的默契。他们相得益彰地混搭在一起,成为彼此最真实的励志书。
热门推荐
  • 奇妙爱恋:失忆姐妹

    奇妙爱恋:失忆姐妹

    五年前,她们莫名失踪。五年后,她们出现在圣熙贵族学院。
  • 相信宿命的新郎

    相信宿命的新郎

    一向风流多流的浪子赵翊,突然决定结婚,对象却是一个姿色平平、条件一般的女孩子。“我”带着疑问追根究底,才发现赵翊之所以最后决定娶这个女孩子,其实都和他之前的几次恋爱经历有关。
  • 元帅逍遥

    元帅逍遥

    她是由妻贬为妾的深宅夫人,也是名扬天下的少侠无霜,更是国将倾灭,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讨伐大元帅,当这一切合而为一时,且看她如何纵横天下!
  • 追龙术

    追龙术

    龙王九太子为救她取出龙珠,她和龙太子定下一段来生缘,对龙太子念念不忘的鲤鱼精企图想唤醒龙太子的前世,狐妖对龙太子也觊觎已久,一场追龙的较量展开,无论对方是妖还是精,她坚信,九太子的今生只属于她。
  • 熙朝乐事

    熙朝乐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斩灵的怪咖

    斩灵的怪咖

    鬼怪横行,匹夫有责。逃出冥界大门的恶灵作祟人间,斩灵于无形的斩灵者纷纷出现。千万分之一的机率被白凌遇到,千年前消失在神话故事里的莫言出现。白凌手持干将剑,与恶灵不战不酣。
  • 生命信息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管理的人本哲学思考

    生命信息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管理的人本哲学思考

    本书包括信息世界的哲学解析、灵魂信息论、人的自需属性、人的共生属性、人性的基本矛盾、科学的长生不老等共七章内容。
  • 大梦想师

    大梦想师

    黄亮过着平凡却一团糟的生活,被女友抛弃,被领导算计,被有钱人压榨利用,而这一切到此为止,得贵人相助一路绝地反击,逆袭而上,在强权面前奋起反抗。如果这个城市是有钱人的博弈场,那么他就要重新制定游戏规则。
  • 元能之域

    元能之域

    在这片元能大陆之上,实力,则为一切,看主角如何在大陆中,成就自己的天下
  • 重生之霸明

    重生之霸明

    不知如何简介,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