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妆素裹。
晶莹的雪地上撒满了金黄的谷粒,看着一只只飞落雪地上觅食的雀鸟,她心里不由泛起一丝冷笑。
雪夜寒冬,微酒熏人。
虽然没有听墙角的习惯,但是夜里想随意散下步的梦瑶,还是听到了她想要听到的。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我跟了她二十年了,就这么件小事她还不答应……”含糊的声音显然是喝多了。
“别说了,主子们的心事哪是我们这些下人猜得到的,还是算了吧。”另一个声音小心劝道。
“算了,哼,别以为那些事没人知道,我为她办了多少事啊,这些她怎么不说了。”
“娘,你就少说两句吧,都让你少喝些酒了,这些让人听去了,又是一顿说。”又是一个清亮的声音。
这声音有些熟,好像在哪儿听过,啊,想起来了,刚醒来的那会儿叫人帮忙的丫头,好像说是李家的。
“听去了又怎样?死丫头胆儿那么小,不知道像谁,我做这些还不是为了你哥。”呵斥声越来越大。
果然是李家的,她心里微微一笑,虽是得力助手,但是知道的越多,相处的越久,嫌隙也越深。
“小姐”,绣儿拿着了大袄,刚想给她披上,却被她抬手制止了,“嘘”她伸手做了个别出声的手势。
嗯,小姐大半夜的站这雪地里,就是为了听这些没长眼的东西说胡话?
又仔细听了一阵,她才拉着绣儿离开了,脸上不见异样,心里却在轻笑,她知道该从哪儿下手了。
“绣儿,她们在说什么你可知道?”捧着暖炉,她可一丝睡意也没有。
“哦,小姐是说这事啊,绣儿听她们说过几次,还不是为了宫里的那个差事呗。”绣儿似乎不在乎这些。
“说来听听,反正这静夜里无事,你就当说故事一般,说与你小姐听一下。”
“这事啊,得从去年小皇帝娶了正宫娘娘说起,宫里办喜事自然少不了这几府的事,半年前谢府的说小皇帝新登基,又恰逢他迎娶后妃,于是提议这几府一起出银子,给小皇帝修座什么宫啊什么殿的,略表心意。这事就是从这儿来的,虽是几府合修,但是暗地里较劲使绊子的事没少发生,因此大夫人想让个心眼通透,办事机灵点的来接这趟差事。”
“还有这事?大夫人想必为这事,很是头痛吧。”脸上露出几分担忧,心里却开始盘算起来。
“因为小姐你这半年来,身子一直不太好,这些事绣儿就没和你说了。”小姐什么时候开始关心这些了。
“无妨,这不是没什么事才闲聊嘛,对了,这事李家为何那般生气?”看似随便问问,实则是有心的。
“小姐你想啊,这事不说办得要有多好,至少不能给于府丢脸啊,所以尽管有好几家的人给大夫人推荐这个,推荐那个,可大夫人一个也没点头。想那李家的仗着自己是跟着大夫人陪嫁过来的,又管着这么大个院子,以为她的话大夫人肯定会听,结果大夫人一样没有点头。也不想想,她那儿子脾气骄横,喝酒赌钱,跟她一个臭德行,大夫人又怎么会答应呀。”说完,绣儿还装老成的摇头叹了口气。
“这些事终不该我们管,也管不了,这些话啊,就让它们烂在肚子里,也别和别个说,要惹出些什么来到不好。”一副苦口婆心的劝解样子,让小丫头只得点头答应了,还说小姐就是太纵这那帮人了。
纵着?那也是以前的于梦瑶,如果不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表演一番,她就不是望月楼的幽幽。
其实,对于陈氏的那二十两银子,她一直在想着该怎么用?
找个平常与那些人积怨很深的,收买人心似乎见效最快,可人心这种东西难测,今儿可以为了你的银子鞍前马后,明儿也可以为了别人的银子,背地里使绊子捅你一刀。
所以,她不打算花这冤枉钱,再说她也没什么钱可花。
她要找一个稳重些的,不会为了蝇头小利,就风吹两头倒的,最主要的是在这院子里呆得久,识得的人多,如果能管上一点子事就更好了。
“绣儿,你明儿去买些干果和小吃来,不然每天就这么绣绣东西,有些无味。”她话音一落,小丫头就连声答应了,还真是没长大的小丫头,她笑着摇了摇头。
这一恍神,倒是想起一个人来,侍奉大夫人也近二十年了,平时谨言慎行,办事倒也还麻利。
只是终究不是和大夫人一起陪嫁过来的,是以前的老夫人派给大夫人的,终是不得信任。
大夫人身边一直有三个人,两个是跟着陪嫁过来的,除了李家的,另一位姓汪,听说这位汪家的办事利索,一张嘴更是不饶人,因此一直负责外院的事,李家的则管着内院的院子。
还有一位姓秦,听说是大夫人刚到于家时,老夫人从自己的贴身丫鬟中选了一个派给她的,办事倒也稳重,但还是隔了一层,所以一直就是管理库房,派送一下东西。
绣儿倒是提起这人好几次,说是与那些没眼力界的奴才不同,而且不喜欢乱嚼舌根。
想来想去,合适的人选就莫过于此人了,她心里寻思了一阵,如此的话,就先送此人一件礼物吧。
年关将近,府里准备的各样东西和饰物也都分发了下来。
轮到于梦瑶时,自然都是些捡剩下了的,幽幽倒也不太在意。
“四小姐,这是新做的冬衣,按照以前的尺寸做的,应该出处不大。还有一些大老爷,让人从江南送回来的绸缎、瓷器和玉器之类的。”秦氏一样样的说着东西。
她拿起一件玉如意瞧了瞧,“大老爷要照看着生意,还要顾着这一大帮子人,作为晚辈不能多进孝道,实是心里有愧啊。”那秦氏抬头看了她一眼,才应了一句“是”。
“千错万错,尊敬长辈,秉持孝道,总是错不了的,你回去和大夫人说,梦瑶的身子已经大好了,明儿就去给她请安,让她多注意休养,不应太操劳才是。”脸上挂着温和的笑,一派大家闺秀。
秦氏领了话就下去,幽幽心里却叨唠着,说了这么多,秦氏你可不要让人失望啊。
给大夫人去请安时,她正在为要准备的礼品头疼不已。
“看了看去,这些东西都差不多,没什么出彩的。”大夫人有些不耐烦了,直到看到一尊福禄寿佛。
“这尊福禄寿玉佛,倒是雕得精细。”大夫人拿着玉佛仔细瞧了瞧,又看了下底部的刻印,“果然是出自大家之手,这尊玉佛是谁送的?”
“是小儿送的,粗浅的东西入不得大夫人的眼,不过也可怜他这一片孝心,大夫人莫怪罪才是。”秦氏一脸的恭敬,说话不着一丝痕迹,看来自己没选错人。
“好,好,只要你们还记着我这老太婆,我就已经和开心了。”大夫人看着玉佛一脸的满意,又选了好几样东西,让秦氏送了去。
看着大夫人那脸上重又挂起的浅笑,幽幽心里暗道一声,这事成了。
其实,年底时给各府准备的礼品,都是有旧历可依循的,一般出不了什么差错。
大夫人真正犯愁的是给吴府的东西,听说吴府娶新妇时,大老爷也就是梦瑶的大哥,气得不让大夫人给吴府送贺礼,但是这年关的礼送还是不送?送些什么?才真叫人为难。
时常听那些下人们闲谈,她才知道于府与吴府一直生意上互有往来,平常两府的关系不错,为了她被休一事,闹得有些僵,可商人终归是重利的,而这年关的礼正是化解的好时机。
她心想大夫人肯定会备下这礼的,只是准备什么样的礼品,给个什么样的说法,才不会让于府失了面子,又不会让吴府尴尬,而这化解恩怨的诚意又能体现出來,才是最关键的。
其实,吴府真正主事的是那位老太爷,因而这礼只能冲着老太爷去,老人家嘛,想的无非是儿孙满堂,多福多寿,这儿孙嘛,两家正为这事烦着,还是不提为妙,剩下的就只一件事了。
所以,她才会特意给秦氏一些提示,如果秦氏连这都猜不透,那她只好在另做打算了。
好一会儿秦氏才回来,带了一大堆回送的东西,还有一份书信,看了信后,大夫人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第二天,就传出宫里的那件差事,大夫人给了秦氏的小儿子,院子里的人都吃了一惊。
而李家的更是愤愤不平,酒后一顿乱骂,终于是将大夫人给惹怒了,一顿板子,丢去守林子去了。
秦氏在接了李家的手后,院子的各处都走了一遍,到了于梦瑶这儿时,说的和其它几处一样。
人都已经走出院子了,秦氏还是有些不放心,重又走回来说道“四小姐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
梦瑶只是微微一笑,“秦婶子客气了”,依旧一副恭顺的模样,秦氏心里暗道难道自己看错了。
这几日大夫人为了给吴府什么样的礼,一直愁眉不展,秦氏心里是一清二楚的,听了于梦瑶的话,秦氏的心里就留了意,在给准备各样东西时,特意挑了一尊福禄寿玉佛,果然中了大夫人的意。
才给吴府送了东西,当天晚上大夫人就和她说道:“去年修缮院子的事,你小儿子也在里边吧,我瞧着办事还算仔细,宫里的那件是就让他接了吧。”这倒是出乎秦氏的意料。
簸箕下撒上谷粒,用小木棍子支起簸箕,棍子上拴上绳索,等到雀儿飞下觅食时,手一拉就套住了。
“小姐,你在干什么啊?”绣儿依旧呆呆的。
“听来的捉雀儿的方法。”梦瑶盯着那些雀鸟们,伺机而动。
放下套子,撒下饵食,静待时机,就能手到擒来,她的心里暗暗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