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下了好几场的大雪把整个大地都包裹起来,几缕炊烟的地方还能辨认出是个房子的模样。白茫茫的一片,也就只有农村有这么点人间仙境的感觉,放在大城市早就被刺耳的喇叭破坏了。
“瑞雪兆丰年”知道其中意义的多半是务实的农民,城市中多半是只是出自课本。下雪也不是什么大事,今年的雪最多比往年大了一点多了几场,算了下明年收成却可以增加几分,也正是因为这对于雪后泥泞道路的不满减少了几分。和农村比起来城市里多半为雪后的景色所迷醉,可令外多半却有些无奈,可谁让他们就是一天到晚在路上奔波的命呢。
年前的气氛还是那么浓郁,冷猎的寒风也没削减一点为过年出行在外忙碌的人民。采购年货的大人和到处放爆竹的孩童们都昭示着新年的到来。
早就放假在家的孙林几天都窝在家里,大冷天的他可不愿意出去挨冻,关键还要照看3岁的妹妹,顺便引导下大哥孙森的学习。他知道大哥以前学习成绩就是班里前3,钢笔字也比自己写的好,现在还没显露出来而已,还有后来练起来的毛笔字更是让写了10几年毛笔字的村书记夸赞了一番。别看孙林有时学习吊儿郎当的模样,可成绩没一点变化。这可给了孙森莫大的压力,自己的弟弟那么厉害自己不努力怎么行,这让孙森更发奋投入到学习中,有着高中知识和几年的社会经历的孙林间接指导,和一些先进意识的灌输学习也是朝着年纪第一追去。孙林知道以后事业做大了,孙森一定会是自己的左右臂膀,虽然成绩不代表什么,可他还是想让孙森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也让孙家出个大学生光宗耀族。
整理了下写完的小说的章节,把他们按顺序遍上页码就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看着纸箱子近万张的书搞连他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这么多书放在这里安不安全?要是那只不长眼的老鼠把书页当粮食啃了那可就糟了,看来要换个地方,孙林想到这不由感叹到,这些书要是卖出就几十万也是小意思。要是有个保险柜多好,想想现在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等以后有钱了在买吧。
在屋里东瞅瞅西望望,终于看上王珍结婚陪送的橙色衣柜子的孙林,马上找到老妈商量去了。等王珍赶集回来孙林就赔笑的凑了上去说“妈,怎么赶集去了这么久啊,都买了啥好吃的?”
“还能有啥好买的,看鸡便宜就买了两只,留着过年。”王珍将东西放下,随口答着话。这几年日子过的也是挺红火,也是因为前两年孙海去南方建筑工地打工学到不少经验。虽然孙海高中没学到什么,但头脑还是比一半人精明一些,学的快,手脚也够勤快。回家后就带领王珍和村上几个本家干起了包工,镇上的中学和政府楼都是他们接的活,没多久就比村上一些人富上一点。孙海也是那种能挣能花的人,给3个孩子也没少花钱,买别人没吃过的饼干,穿从南方带回来新潮的衣服,邻居家几个孩子没有不羡慕的。
“妈,给你商量个事行不”孙林用试探的口吻问着。
“啥事说吧,”对于乖儿子的要求只要不过分都基本会答应的王珍看着孙林说。
“我想用那个箱子放点东西”孙林用手挠挠头说。
“什么箱子?放什么东西?”王珍也有些奇怪了,却不知道自己儿子到底要干什么。
“就是那个你结婚陪送的橙色箱子,我想用他放点书”
“那里面被棉被塞的满满的了,你要放什么书,难道不能放外面?”王珍跟儿子的举动提起了好奇心。
“拿出来一床,反正天这么冷,就是放我写的那些东西的”孙林也耍起无赖来了,他知道只要缠的紧了老妈多半会同意。
“放你那东西的?有必要放那里吗,你还没对我们说你到底写的什么东西呢”王珍一听说要放那东西当然知道是指什么,儿子这几年一天到晚在写,(王珍只上过1年级的水平就是放他面前她也不认识)谁也不给看宝贝的不得了。把他问急了就说等他小学上完就会告诉他们,这个秘密大家都知道,真正看过的只有孙森了。
孙森知道那是几部小说,很长很长,快小学毕业的他都好东西字不认识,而且不是一个小孩子就能想编出来的故事。孙林告诉他这是他看课外书抄出来的,这更刺激了他,挤出一些时间放在了研究那几本厚厚的小说上面。研究到不如说是拿着字典逐个翻译陌生字词意思的过程,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没写啥,反正你们明年的明年夏天就可以看到了。放外面怕家里的老鼠给啃了。妈,就答应我吧”孙林近乎哀求的表情终于征服了老妈。(其实也不算老,24结婚在当时也算晚婚了现在才30出头)
“好吧,过会我给你收拾下。明天你芳哥回来,别像个大闺女一样呆在家里,出去晒晒太阳找你哥玩玩”虽然知道家里有只猫,可老是喂的饱饱的就连抓老鼠这项天赋都退化了,王珍说完就继续忙碌手里的活。
明天芳哥回来,孙林也高兴了,1年多没见也真的挺想见这个以前崇拜的大哥了。比孙林大7岁的堂哥经常带着自己出去掏鸟窝,下河摸鱼,连村上小胖子家的西瓜都偷了好几年.以前小时候就感觉这个堂哥有本事,在学校里学习不好但也当过一阵子班长(关键是由于身材高大管理一些吊儿郎当的同学作用明显,后来收服的一帮小弟跟着他都混出了模样这是后话)想着还是因为上课没收了同学变形金刚给自己玩而被撤职不自觉笑了出来.看来有必要和他透透底了,以后需要他帮忙出面的事还少不了,明天吧,就这么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