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万字,绝不实言,早餐献上三千字,给大家开开胃。
有票的给张小票,没票的加个收藏,来个点击,留个言什么的,都是对散人最大的支持。
散人在这里给大家磕头谢恩了!
议政堂,位于太白峰绝顶,是墨门巨子和各门首子商议门同大事的地方。除了墨门的巨子亲卫外,等闲人不得私自靠近,否则必处以极刑。墨门虽然倡导兼爱,门内也是以平等相处。但却又纪律森严,法规严谨,如有违反门规者必定要依据相关律令进行处罚,任何人不得徇私。
此刻的议政堂内,灯火通明。虽是四同封闭的石室,却没有一点沉闷的感觉,可见墨家机关安设之巧妙。
室中有一长形石桌,墨离居中而坐。两侧除了五门首子外,还有三个分别身着黑、玄、紫的颜色衣服的老者。
墨离望了在座的众人一眼,道:“各位师弟,今日对这五原刘勖进行初步的考辩,请诸位谈谈各自的看法。”
还是自坐在末位的贺历首先发言:“对于今日这辩,据我所察,这刘勖尚能初步懂得治军之要,然而其真实之才可不能由此一两句话就能表现。故依我之见,还须放在观察阶段。”
韩嶷也是非常同意贺历的观点,道:“虽然这刘勖所表达出来的才能比起前些年考评人的要稍好,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其是否有真才实学还是仅为夸夸其谈之辈,尚不得知。所以我赞同贺师弟的意见,对他先观察一段时间。”
到是这朱相却是被刘勖的那几招彻底的震服了,道:“刘大人于光学研究之理论,吾所不及。其解理之清晰,言谈之深奥也是我闻所未闻,依我之见,却是那有大智慧之人。只是不知他是否为预言中之人,尚无从考证。”
坐在最靠近墨离位置的三位长者也发表了今天暗中观察的结果,只有公不离依然是不言不语。
墨离见众人都发表完毕了,转过头看着公不离道:“大师弟今日一言未发,不知对此事有何见解?”
公不离淡淡地道:“如依刘大人今日之表现,自是当得上朱师弟之说的大智慧之人。只是现今人心虚伪、欺名盗世者甚多。为慎重起见,我意不如就把他先留在总坛内一段时间,白日以各种学问辩论请教之,夜间却请门中善辩之士与其反复论辩治国、治军和治民之道。观其品德、才学和性格,看是否当得上这大智慧称呼。”
墨离正待开言,却见到石室外传来阵嗡鸣声。室内众人脸色大变,这是门内发生大事的通知声,贺历急步上前打开机关。门外肃立一墨家亲卫,向着众人一礼道:“尊各位师叔伯,碧寒潭传来急报,醒世圣石上的字迹已经完全消失。”
众人又是一阵惊变,这醒世石自从永康元年显示以来,从未消失过,为何今日就突然消失了呢。
墨离寒着脸问道:“可曾看清,是从何时开始消失的?”
亲卫道:“据碧寒潭看守圣石的师弟回报,自师叔伯们与那刘大人走后,就有了慢慢褪色的迹象,但彻底消失应是在酉时末分。”
墨离点了点,示意亲卫退下,众人又重新回到石室。不过,这次大家的脸上却是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表情,有疑惑的、有沉思的,也有仿若明白的。
那公不离这次到是第一个开口了,道:“此前也有数位北方豪杰前来观看圣石,却从未出现过字迹消失的现象,莫非这刘大人真是预言中之人。”
话音一落,桌上的众人便开始窃窃私语,私下讨论开了。有赞成这个观念的,也有认为是自然消失,与此情况无关的,各有各的理由。反正墨家的人都是以辩论著称,一时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墨离也是思索了一番后,轻轻地用手指叩了叩石桌道:“不管此事与刘大人是否有关系,从明日起,就按公不离师弟的说法去做。丑门、寅门、辰门和巳门的弟子白日里依次请刘大人前往诸位门位,或研究器械、或探讨学问,或是比武校艺,随你们各自安排,但都必须于酉时前向子们禀告当天情形。而公不离师弟负责安排子门的诸子每晚与刘大人进行辩论,并将辩论的过程记录上来,呈报给我。”
众门首子应喏一声,恭身退下。
于是,从次日开始,刘勖就开始了他在墨家总坛那繁忙而又充实的生活。
…………
转眼间,已是到了五月底。刘勖自付已经离开五原约有两个月的时间了。一来自己学自后世的那点微薄的知识也将交待干净了,再下去就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了,到时露了陷反而不妙。二来秋季也即将来临,自己得赶快回去布置一下郡内下半年的事务安排,准备防御鲜卑人入侵的事情。于是就找到墨离,表达了自己想返回并州的意思。
通过这将近一个月的探讨辩论,眼下的墨门中人也是认同了刘勖的才能。那朱相更是对刘勖有着一种崇拜的感觉。所以墨离在与门中各首子商量后,同意了刘勖的要求。
夜,墨离书房。
墨离与刘勖进行着最后的谈话。墨离要利用最后的时间来估评刘勖的才能,刘勖也是展开混身解数,以博得墨门的支持。
墨离难得地去掉了他那副冷漠平淡的表情,对着刘勖道:“刘公子,前番听钟叔堰道,刘公子卜得几年后,中原将会有大乱发生,不知可有此事?”
刘勖点点头,道:“确有此事,年前勖卜得一卦,卦象显示,数年后将会有妖人惑世,中原百姓将会历经一场旷世灾难。”
“那不知刘公子有何打算?”
“如不出在下所料,此次动乱将会动摇汉室根基。之后便会兵祸连年,百姓民不聊生。吾虽苟居并州一角,然而如有朝廷诏命,必当率军入关,尽力平贼。”
“如若汉室不保,天下将倾,公子当何以救天下?”墨离是一步紧逼一步。
“如是汉室危急,吾将占据并州之地,东塞太行,西取朔方,收留天下流民。强兵励政,然后北取幽州,东并冀州,取河北之地以为根基。然后视天下之势而定策。”
“昔日法家韩非、李斯助秦王定天下而法家昌盛,陆贾助汉高祖、董仲舒辅汉武帝而儒学独尊天下。倘若今日墨门助君而他日君得天下,不知何以待墨家?”
刘勖心中暗笑,原来墨门也并非是那不食人间烟火之人,也是想得到一些利益的。只是此时自己尚不能承诺什么,否则到时实现不了,可就大大不妙。这段时间与墨门侠世剑客的较量,让他也为墨门弟子的悍不畏死和精湛的刺杀之术所折服,万一到时让墨门以为他忘恩负义而满门追杀他,那日子可就不妙了。
刘勖想了一下,道:“此时在下尚不能给巨子以什么承诺,毕竟天下之势并未到那等危难之时。但有一点在下可以保证,只要墨家能助在下一臂之力,在下也必能保证墨门与天下众学派平等对待,并全力给予墨门支持。”
按刘勖的想法就是,我到时可不能只有你墨门一家相助,要是还会有别的学派支持。我总不能为了你一个门派去把天下其他门派全部打压下去吧。
墨离沉思半响后道:“即然如此,待老夫与门内各师弟商量一下,明早给大人答复。”
…………
次日凌晨,刘勖还未起床,就听到门外传到一阵敲门声。一墨门亲卫前来通知刘勖,巨子有请。
原来经过墨离与门下众人的一番连夜探讨,最终还是决定中是给予刘勖进行一个初步的支持。至于最终的决定,就看到时是否真有天下大乱发生,以及到时刘勖的实力再进行商量。这几年之类,墨门会尽全力观察刘勖,以确认他是否是墨门振兴的预言人物。
这个初步的支持就是由总坛派遣七十二追随刘勖前往五原郡。由丑门首子朱相率领,其中包括丑门十二人。子门一人,乃是公不离大弟子吕商。寅门十八人,由门内大子郝良为首。辰门二十四人,以中子厉错为首。巳门十六人,以中子战琪为首。
刘勖望着排得整整齐齐的一群人,笑得嘴巴都咧歪了。有了这一群实干家,莫说是治理一个五原郡,就是治理并州也是绰绰有余了。当下恋恋不舍地与墨门众贤道了别,领着一帮苦力向着冀州方向而去。
经过数天的奔波,刘勖等人终于赶到了斥丘县。还没等他进城门,就见城内两骑一人飞驰而出,高声大叫。刘勖急勒马视之,却正是那被派回五原的程朔。
却说这程朔到了刘勖跟前,翻身落马,拜伏于地,嘶声道:“主公,五原郡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