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那些线索我们已经找不到了,因为祖先觉得没有必要把这些线索给我们,这些线索的谜被陶渊明都一一破解。当时跟着陶渊明一起寻宝的还有两个这得本地人,一个就是我也算不清楚是什么辈的爷爷,他是当时的村长,还有一个就是村长的儿子。
大概只用了十天,他们进入了藏宝的地方……”老人继续说着他的故事,在座的四人都省长了脖子,显然这个故事完全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虽然不可否认的,老人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语言简练,没有修饰,吸引我们的完全就是这个故事的情节。
“那他们拿出什么东西来了吗,你们祖先的宝藏到底是什么呢?”古乐忍不住问道。
“我们不知道……”老人的话让我们意兴阑珊,既然进入了,为什么会不知道……
看着我们不相信的眼神,老人略带歉意地对我们说:“我们真的不知道,当我的祖先和陶渊明先生出来的时候,他们似乎惊魂未定,根据我们世代口耳相传的历史,祖先告诉我们,当陶渊明和两个村民进入这个藏宝地点的时候,从藏宝地点的壁画中,陶渊明悟出了里面有着无穷无尽的财宝,但是伴随着财宝,还有一个足以毁灭一切的力量,如果放生这个力量,那么世界将面临灭顶之灾……”
听到老人说完这个,老古不禁有点不解:“你们找寻这个宝藏的目的不就是要打开这个力量吗,就算世界面临灭顶之灾,那不正是你们夺回自己故土的一个机会吗?”
“其实当时我们祖先的目的是恢复周制,而当时的秦朝已经覆灭了几百年了,已经到了晋朝,陶渊明是个能言善辩之士,他用晋朝的起源说服了我的祖先,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所以所谓的晋朝其实已经仿效周制了,等于我们祖先的复辟计划已经完成了,秦始皇的后人也都被杀戮殆尽,而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保护这个秘密,不让这个秘密流传出去……
当我们的祖先求问他,说世代居住在这里完成这个计划,何时才是个头,陶渊明透露给我们,只有刻满封印的天外陨石、晶莹通透的神仙宝玉才能克制住里面的力量,当有人集其这两样东西的时候,来到这个村庄,才能让我们完成我们的使命,我们的村民就可以让拥有这两个宝物的人,进入藏宝地点,这样我们的村民可以不用在于世隔绝了,重见天日……”
听完老人讲完这段所谓的村庄的历史,我不禁说道:“你是看到我们的包里的东西了?”
“呵呵,我不是故意偷看的哦……”风骚入骨的声音再次从我的身后响起,老板娘的身影出现在了房间里……
“赫赫……”老人一阵咳嗽,似乎是在怪老板娘的轻佻:“阿颖,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原来老板娘有个那么好听的名字,阿颖,身边的古乐似乎又有点飘飘然了,他每次看到这个风骚的老板娘,总会对她产生一种莫名的好感。
老板娘对老人似乎很尊敬,她忙收敛了前面的态度,然后说道:“村长,一切都准备好了,但是必须等到下午我们才能过去,到时候我会带路的,可以先请尊敬的客人们再吃个中饭……”
说完,老板娘朝着村长,左手放在胸口,鞠了个躬,这大概是他们这表示尊敬的表达方式,然后就迈着小步出去了。这完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方式。
“当然,我们的族人也一直在努力寻找,寻找着尽快让我们摆脱使命的方式,所以我们定期都会让一些人出去,接受知识,新的事物,并在外面寻找这两个宝物……”村长看着老板娘的背影,对我们说道。
我知道,老板娘就是他们在外面的人,也可以说是他们的眼线……
“其实,虽然我们村世代保守着这个秘密,包括陶渊明,他在出去之后写的那个所谓的桃花园记,其实就是为了保留这里的秘密,向外人解释他那段失综的时间,而我们也不放弃自己的努力,她的家族每代人都是会在成年之后接受这个任务,出外寻访宝物……”村长若有所思地说道。
“村长,你说的准备是不是就是准备好要让我们进入那个藏宝的地点,然后克制里面的力量,完成你们的任务?”许久不说话的大牛突然说话了,今天的他一如往常地安静,但是现在却说话了,而他的话也把我们从奇妙的故事里面托了出来,我们不知道接下来我们要应对的是什么东西,那种足以毁灭一切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那我们究竟要去哪里?藏宝的地点在哪?”大牛问道。
村长说:“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前面我就说过,祖先关于宝藏地点的线索已经丢失了,我们只知道一个大的范围,而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你们带到那里去,至于怎么找到宝物,那只能靠你们慢慢探索了……”
中午时分,柔和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在村里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后,我们拿着他们所谓的宝物,跟着老板娘啊颖朝宝藏的地点走去……
在经过一段泥泞小路时,她告诉我们,其实这里就是应龙渠的另外一个源头,在山的南面,当河水上涨的时候,这里的水就会被抽空。
这条泥泞的渠道似乎是这个村落的一个天然屏障,一头风和日丽,桃花灿烂,景色宜人,另外一头却象个大黑洞,浓密的树枝,厚厚的落叶,阳光从树枝的缝隙里射了出来,象一把把利箭,射穿了地上的落叶,溅起一阵灰蒙蒙的雾霭……
“我们到了,我只能带你们到这,接下来的路我没有走过,也不认识路,只能跟着你们走了,我能做的就是每走一段做个标记,保证我们还能出来……”老板娘指着一个石碑给我们说道……
老古蹲下身去,***着石碑,这是一段文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老古顺着这段话念完,老板娘已经开口了:“这是桃花园记,传说当年陶渊明离开这里,为保护这里的秘密,写了这个文章,然后我的祖先就把这段文字给刻在了石碑上。
老古摸着这个东西,然后若有所思地抬起头:“你们觉得,陶渊明写这个文章,真的是为了保护秘密吗?”
古乐的话让我如灵光一现,如果真要保守这个秘密的话,就不应该对外面的人提起这个地方……
“如果真要保守这个秘密的话,就不应该对外面的人提起这个地方……”大牛说出了我的想法:“这样说的话,这个文章里面隐藏着进入藏宝地点的秘密……”
老古听我们说着,说也在那块石碑上***着,然后流出了会意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