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8400000032

第32章 你会做学习笔记吗——结论造就机智,笔记造就正确(2)

一名差的听课者一经判断讲课将是单调无味之后,就会心不在焉。而这种判断通常不是以知识而是以无知为基础的。一个好的听课者,即使课讲得似乎很单调,也会倾听可能是重要和有用的信息知识。

(2)批评讲课者。

一个差的听课者常常找讲课者的岔子——也许是不修边幅,或者是声调单调——并推断这样的人是讲不出什么重要的内容来的。一个好的听课者清楚地认识到上课不等于时装表演。他或她所追求的是观点、思想,而不是找批评的靶子。

(3)过激反应。

一个差的听课者由于专门注意了自己与讲课者观点不同这件事,以致没有听到大部分讲课内容。一个好的听课者是用脑子而不是用感情来听课。他或她只是把不同的观点记下来,以便课后向教师请教,然后继续听讲。

(4)只听事实。

一个差的听课者要的仅仅是事实。认为“具体的描述”只是他人的观点而已。一个好的听课者想知道事实是怎样证明原理的,例子又是如何说明概念的,论据是怎样证明论点的。他或她认为事实是重要的,但只有和原理、概念、论点联系起来想才有意义。

(5)概括一切。

一个差的听课者企图将每一堂课授的内容通过详细的概括硬套进一个刻板的模式。他或她忙于分析形式和风格而忽略了内容。一个好的听课者却按照讲课者的题目和组织形式来校正自己的笔记。

(6)伪装注意。

一个差的听课者两眼紧盯讲课者,随后就放松了,他们期望在课后学习的时候从课本里获得相应的信息知识。一个好的听课者认识到每堂50分钟的讲课是获得讲课者花了几个小时才搜集起来的论据和概念的一个机会。

(7)分心。

一个差的听课者会因一点小小的理由,脚步声、门的开关声、咳嗽声以及铅笔落地的声音而中断聆听教师的讲课。一个好的听课者约束自己不去理会让其分心的事,将注意力集中在讲课者所讲的内容上。

(8)仅仅选择简单的内容。

对于一个差的听课者来说,要听懂讲课者复杂的论点和思想是过于辛苦而困难的事,这种学生要的是娱乐,而不是学习。一个好的听课者求知欲很强,他想了解讲课者是如何证明自己观点的,对于困难的、技术性的或者复杂的思想并不惧怕。

(9)对于感情词反应过激。

一个差的听课者一听到一些激起个人感情的词,便会产生过激反应,几乎大发脾气。他或她的血压会升高,于是就什么也听不见了。一个好的听课者听到同样充满了感情的话,反而更加仔细地听,以便领会讲课者的要旨或论点,并了解他或她的偏见在哪里。

(10)浪费思想速度。

一个差的听课者也懂得思想的速度要比讲话的速度快得多。差的听课者却懒洋洋地听着讲课,或者利用自己的思想速度来解决一些个人问题。这样就会使一个差的听课者跟上讲课者,而就将余下的讲授内容完全放弃。一个好的听课者则利用自己的思想速度和讲课过程中的每一个间歇来区别论据和主要观点,很快地概括讲授的要点,预计讲课者下面所要讲授的要点。

2.听课需要好的态度。

态度大概是有效听课最重要的条件,所以要在思想上采取积极的态度。必须使自己相信讲课者会讲授一些有用的东西。一开始就要认识到自己会那么容易地得到这么多的知识是多么幸运。讲课者为了从几十本书的内容中研究、阅读、舍去以及组织新的信息而可能花费了几百个小时。

最有效的态度是共鸣。在听课时,脸上要带着愉快的表情,不记笔记时,眼睛要注视着讲课者。赞同时,要点点头,这样就表示出本人赞同讲课者的观点。本人会得到什么报偿呢?希望别人像对待自己那样来对待讲课者,会立刻发现他或她会更加滔滔不绝地热情地说话和表达思想。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会使自己比以往更加集中注意力。

3.学习认真倾听的方法。

倾听,则是脑子在吸收词和句的含义,从而理解事实和概念。但是倾听离不开以下两点。

注意力,或者说即使可能有使我们分心的事,仍能坚持完成手头的任务。

集中思想,即使我们的思想集中在一个问题上。集中思想并不意味着只有一个思想。不同的思想都会在脑子里闪现,既可以丢弃也可以探索下去。集中思想意味着要抓住一个中心论点或问题,其他各种思想都要与这个中心论点有关。

有了全神贯注的开头和学习的欲望,那么,就已经开始进入认真倾听的进程了。为了把这点保持下去,应该带着削好的铅笔和大小合适的笔记本进入教室。当讲课者一开始上课,便记笔记。为了做好笔记,必须自然地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同时,我们将跟厌烦作斗争,因为厌烦使人感到困倦,使人胡思乱想。

如何做课堂笔记

从做课堂笔记与学习效果的研究中得到的3个重要发现。第一,做笔记并不影响听课与理解,事实上还有助于听课。第二,课后进行复习或背诵笔记的学生在6个星期后所记住的内容要比不复习的学生所记内容多一倍半。第三,不做笔记或做了笔记不复习的学生在两周后便会遗忘大致80%的课堂内容。从这些发现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做大量笔记,并能在课后马上复习或考试前再复习几次的学生,能掌握材料的90%到100%!换句话说,如果不做笔记,就会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研究者在剑桥大学曾做过关于课堂是否做笔记与课后回忆效果的试验。研究者悄悄地将一场讨论记录下来。两星期后又请参加讨论的人将他们能回忆起来的讨论内容写下来。把回想起来的内容与录音核对时,便会发现每个人记得起来的具体论点的平均数只有总数的8.4%。此外,回忆起来的42%的论点多少有些不正确。这表现在:写下来的事有些根本没有发生过,随随便便讲的话被大肆扩充,仅仅暗示过的论点记上了,等等。

总之,所记得起来的仅仅是只字片语或零零碎碎的东西,但即使这些一鳞半爪的东西也被歪曲了。那么,忘掉了讨论中具体论点的91.6%的又是些什么人呢?他们都是未做笔记的人员。

可见,做课堂笔记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课堂笔记该怎样做呢?

提前准备预习课本内容会使听课者很容易地跟上课堂讲授内容的进展。在教室里,找一个靠近教师的座位,这样既听得清楚一些,黑板上写的字也能看得清楚些。教师一开始讲课,就要记笔记,不要停笔,一直到完成整堂讲课的笔记为止。

做课堂笔记不是把教师所讲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记下来。相反,要用简洁的文体写,既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用教师的原话。特别记下教师所用的一切生动的引人注意的词,今后它们可以帮听课者回忆起教师的论点。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今后复习教师讲述的思想。不是对照教师精确的用词,试图找出相应的同义词来完全将这些词意译而浪费宝贵的时间。以后当有时间思考、记述和更充分地理解教师的思想时,便可用自己的话。

把主要和次要的概念、例子和细节记在笔记上。听完讲话后要有足够的知识来尽可能充分地构思每一个概念。如果听课者能听出教师的主要及次要的标题,也将它们记下来,它们将帮助整理自己的思想和论据。可不要把以听不出教师的标题作为借口不记笔记。

做笔记的时候要认真听讲,但不要停顿下来思考教师提出的观点,因为当听课者将第一个问题考虑好以后,教师或许已经在讲第四或第五个问题了。思考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但应该在课后再仔细思考,课内的任务就是抓住教师的观点。

如果某一位教师的讲话速度太快,不能像平时那样做笔记,那么可以试试用两页法。

即在左边一页纸上只将中心思想用粗略非正式的形式记下,一定要抓住主要的词语。在讲课一结束以后,或在讲课的间歇中,马上在右边一页纸上尽可能地记下所记住的细节,把细节和它们要证明的论点对齐,这样,左面纸上,有了简略地记下这堂课的重要信息知识,在复习时它们就可以派上用场,在右边的纸上,有了一些证明论点的论据。

不要用磁带录音机或盒式录音机来代替课堂笔记。这样会使听课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因为把一堂课录下来后,不能在5分钟或10分钟内就将它复习完,而必须将整堂课从头至尾重放一遍,并且也得不到做笔记的益处——记笔记所要求的注意力、集中思想和这个动作所能给予的组织能力——同时,也不能看清各种思想之间的联系,但当它们被写在纸上时,就能看清了。

还有,为了节省时间听课者也不可以用速记法做笔记,也不可以潦潦草草,指望着把笔记重新打字打下来。因为把速记的材料用文字写出来,把潦草的笔记打字打下来会占去学习或者娱乐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必须做些零杂的工作才能用自己的笔记。相反,用普通记法记下的笔记却可以立即使用。

笔记必须是字迹清楚和完整的。这样,几个月后,自己还可以弄懂它们的意思。笔记要整齐,要让一个没有上课的同学也能看得懂。而且,在复习笔记,试图集中注意力弄懂它们的意思的时候,本人的思想也就不至于陷入辨认不清字迹的困境。如笔记字迹不清,就得边复习边辨认,然后再复习一些再辨认一些。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把个人的精力花费在不必要的工作之上。

如何复习课堂笔记

做笔记不仅能帮助听课者集中注意力听讲课,而且给听课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材料。为了最好地发挥这种学习材料的作用,必须多次复习笔记内容。

注意一上完课,就要开始复习。

当听课者去另一幢大楼上下一节课的路上,就可以回忆教师所讲课的要点。回想一下教室气氛和教师——甚至教师的姿势、强调语气和黑板上的注释。这会帮助听课者的大脑记住教师所讲授的要点和思想,并弄清模糊的论点。可以问问自己,教师讲的话是什么意思,他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在下一堂课之前,把要问教师的一些问题或者搞不清楚的一些论点记下来。

注意一有机会就要开始仔细地复习笔记。

在对课堂内容记忆犹新的时候,通过复习,可以将笔记中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回答一些头脑中复习讲课时产生的疑问。把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写下来。通过复习,补充对讲课内容的整体概念,找出它的主要论点或思想(将一堂课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时,会发现许多论点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按需要把笔记补全,安排在课前或在办公室里去看教师,讨论一下自己的问题,随后将答案写在笔记里,否则,还会弄不懂它们。

当这些笔记“冰冷”时,这类复习方式可能要花10分钟~15分钟。但以后再复习就不必花几个小时去弄懂它们。复习也能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因为下一堂课可能正是从现在结束的地方开始的。

在需要恢复记忆或复习迎考前,也可以将笔记的内容再复习一遍。就是说,将笔记看作一本手抄的书,就可像用课本一样地用它。如笔记做得完善,那么所起的作用就大。因为教师要考听课者的是他们所讲授的课程内容,至于这些内容是课本上的还是讲授的,那他们是不会注意的。

有价值笔记的20条细则

一堆未经整理、潦草和没有组织的笔记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为了使笔记有使用价值,必须将笔记内容组织好,这样才能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并马上理解它,这就要求有条不紊。下面有20条有关记笔记的一般建议,大体上指出要机警灵活,有条理,有系统,同时不要有所遗漏。

1.坚持去听讲课。讲课的方法是一切课程的支柱,而一份完整的手写笔记则是成功的关键。

2.整理听课笔记。将每门课的笔记本放在一个地方。每门课都要有它单独的笔记本。

3.用大的笔记纸来书写。这样才能看清笔记的格式。

4.每次听课,将课程名称、号码、日期还有讲课者的姓名写在笔记第一页上。这样就不会将笔记遗失或与其他笔记混淆了。

5.在课堂上不要乱涂乱画或编结什么东西。这些活动会影响做笔记,影响集中思想,打断与教师眼神的接触。

6.学业上要有进取心。要努力做到集中注意力把教师对每一题目的讲解都记录下来的习惯。

7.要认清教师的讲课格式。教师通常是根据一套笔记来讲,所以他们遵照自己的组织格式,要认准这个格式。

8.笔记的字迹要清楚,以便今后复习时节省时间。

9.使笔记完整清洁,那么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以后,也能知道它们的含义。但是不必用完整的句子记录,因为记笔记是一个选择、压缩和概括的过程。

同类推荐
  • 挫折磨炼智慧(上)

    挫折磨炼智慧(上)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奔跑着。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的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痛,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
  • 老狐狸经(全集)

    老狐狸经(全集)

    老狐狸不是在教你诈,而是在指导你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以寻找到发挥的舞台。
  • 道歉的力量

    道歉的力量

    学会道歉重要么?答案是肯定的。学会道歉,是高手化解危机的第一堂必修课。善于说“Sorry”,不仅不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因此被冠上大度、负责的美誉,并且获得谅解。这就是道歉的力量!人的一生,许多打不开的结在终点回望时才赫然发现,不过是个芝麻粒罢了。唯有懂得自省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道歉的力量,解开那些看似无解的结,化危机为转机,甚至商机!作者除了深入的剖析道歉的作用外,更从心理、文化等层面,精辟地分析人们抗拒道歉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正确态度,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论理清晰,让你轻易的掌握道歉学细腻的学问,成为最有智慧的职场高手。
  • 快乐其实很容易

    快乐其实很容易

    快乐大不易!这是一本读“心”之作,是教会你处理复杂情感和压力的百宝箱。很多人生困惑、迷茫、烦恼、痛苦甚至失望的问题,都将在书中得到充分的诠释。读完它,你可以轻松而酣畅地感叹:快乐其实很容易啊!
  • 快乐心灵的幽默故事

    快乐心灵的幽默故事

    不要在意世俗的名利和虚荣,只把握住实实在在的生活。尽管生活会给人带来种种烦恼,但重要的是,要有个好的心态。学会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拥有并懂得珍惜眼前的生活,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了。
热门推荐
  • 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

    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

    本书以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觉醒”课程实施中的课程意识并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主线,以教育观念、课程意识、教师角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课程资源、三维目标、学习方式、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化等概念为着力点,以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设计”、“说课”、“教学案例的撰写”、“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等为载体,通过设置“一线心语”、“案例解析”、“专家视点”和“相关链接”等板块比较全面和通俗地阐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与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三维目标的整合、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等关乎教师课程意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知识。
  • 股票防套、解套有绝招

    股票防套、解套有绝招

    吴长坤编著《股票防套解套有绝招》2009年1月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股票防套的最大敌人—庄家,心套—需心理解套,套牢与获利—“一步”之遥,把握熊市中的牛市,巴菲特是如何防套的,彼得·林奇是怎样解套的,获利解套实战7章。
  • 王小贱的七十二变

    王小贱的七十二变

    都市里的一个高中生,无意间失足从楼上掉下,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唐朝550年前的菩提老祖三星洞口。菩提老祖误把他当成了石猴,就这样教会了他七十二变与筋斗云。学会了法术的他,一次在筋斗云飞行中,掉了下来,又莫名其妙的穿越回了现代,从此,这个世界就变的不寻常。因为他,孙悟空,六耳猕猴,通臂猿猴,如来,二郎神,哮天犬,一个个的都跟随而来。且看七十二变在高中生上的奇遇,加猿猴扣扣:1948114055,一起来聊七十二变,聊情节。
  •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欲静而风不止

    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我们的这个世界并不只是眼前所看到的那样光明,在法律所探照不到的犄角旮旯里,存在着一个常人所看不见的深渊。你所行的一切都将被记录在册,时候到了,审判自然就会降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知稼翁词

    知稼翁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Ruling Passion

    The Ruling Pas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指引人生丛书)

    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指引人生丛书)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中的每一则小故事都发人自省、启人深思。不但有助于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中偶发的困难情况,而且许多故事和寓言具有的伟大的智慧理念,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我及人类的本质,由此领悟更多的人生哲理。许多故事已经过数百年的世代传承,历经时间的锤炼也沉淀了时代的智慧。在每一则故事或寓言中,我们附以精彩的格言,这些都是最贴切的提示,有画龙点睛之妙。《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部分的解读至情至理、丝丝人扣,是对故事或寓言的完美诠释。
  • 入地眼

    入地眼

    我从墓里爬出来的时候,刚好七岁。直到很久以后,再回想起这件事,似乎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或许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注定从那墓里爬出来的我,将开启一段惊险、神秘而且匪夷所思离奇的传奇之旅。龙,已动,山河色变!
  • The Song of Hiawatha

    The Song of Hiawath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贾神奇

    贾神奇

    据说本神作一经推出,便被各大精神病院极力推广,用做精神病的辅助治疗。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奇葩,还有无数的大坑。故事由一群大神们的玩笑引起,使主角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为了重回地球,从一个普通人,一步步修炼成神,并且遇到过许多人类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最后终于找到自己穿越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