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明征暗战(二)
岑参带人急忙出去探查,不多时回来禀报,西门守卫讲:“昨夜接近三更时分,督护府岑参军岑大人与侍卫长官敖乌力骥大人先后出城,并出示了封常清大人签署的命令和赐予的令牌。”这回轮到岑参如坠云里雾里,不知其中缘由了。耳听着前堂隐约传来的鼓乐声,和出征将士们铿锵有力的誓词,封常清心中焦急万分。“一旦作战计划落入敌手,这些忠勇的敌国将士无疑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为了这些将士宝贵的生命,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这军事机密夺回来!”想到这里,封常清聪慧的大脑飞速运转着思想着对策,灵光一现。马上传令命“骆驼”经常提及的好友,时任帝国候骑副统领的“绳子”盛山努回来听命。平时封常清亲自调教的候骑营,办事果然迅捷,不多时“绳子”已经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封常清的面前。
天光已经大亮,“骆驼”跳下了自己的坐骑,挥手揭开雪的表层,掏出里面干净的雪粒送到嘴里,冰冷的雪化成水,即解除了“骆驼”的饥渴,又刺激了略有疲倦感觉的神经。“骆驼”摇晃了一下大大的脑袋,将那些麻木赶出了大脑,又低下头,仔细辨别地上纷乱地马蹄印记。出得城来,那匹马每到隐蔽僻静处都会停留,同时,雪地上就会增加一两匹马的足印。尽管这足印已经有人细心的掩盖过了,久在大漠与牲畜打交道的“骆驼”还是敏感地发现了这些蛛丝马迹。这是第四处停留的地方了,也许是远离轮台城百多里之遥,让那些急于赶路的人不再防范敌国候骑的跟踪,这处留下的印记没有被清理掉,看地上马蹄和人的足迹,已经是有九个人马了,不知敌人底细的“骆驼”开始担心自己能否对付得了这么多的人手。在“骆驼”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掩护下,深藏着一颗机敏的心,“骆驼”知道此行自己肩上担子的重大,所以不敢掉以轻心。寻着那潜伏者的脚印,“骆驼”找到了一个掩蔽巧妙的地窨子。里面剩下的物品足以说明,这些人经过了周密的安排,已经在这里潜伏多日了。想到要与这些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好不被其发觉,“骆驼”决定在此多待一会,也正好等待自己的人手赶上来。
在那些遗弃的物资里,“骆驼”挑选了几件人畜御寒的皮袍,帝国制式冬装厚重却远没有这些皮装保暖实用。用尽江湖手段测验了所留下的食品没有下毒后,又先是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再将自己的行囊装满。休息了片刻,“骆驼”仔细地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将自己的大食宝刀放置在最顺手的出刀位置,几块尽心挑选的石子也在兜囊中放好,时刻准备着一旦与那些奸细遭遇,第一时间出手将其击败以求自保。看看时间过去的差不多了,“骆驼”在明显处画上自己的暗记,才跳上白骆驼,尾随着雪地上遗留的浅显足迹,一路跟踪下去。
“绳子”不停地催促着自己的战马,沿着一路上“骆驼”画好的暗记追踪下来,身后带领的是几个自己信任多年老兄弟,这些人都是大漠追踪搏杀的好手,身上的帝国铁质铠甲也换成平日里作战惯穿的皮制服装。接到封常清的通报,“绳子”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传致自己暗地里的领导慕容飞霜处。得到了慕容飞霜的指示后,他才带领着兄弟们尾随追击下来。有了“骆驼”留下的暗记,追踪变得容易的多,现在“绳子”只想尽早与“骆驼”会合在一处,因为他也看出来,追踪的敌手在不断地增加,这样让单人独骑追踪的“骆驼”陷入危险的境地,一旦敌手发觉有人跟踪,一个小埋伏就会打的“骆驼”措手不及,惦记着自己最为要好的兄弟的安危,“绳子”恨不能将战马鞭策的飞起来,好追上“骆驼”。那几个与“骆驼”相交已久的大漠好汉不用“绳子”提醒,也是奋力加鞭,追赶着前面身处险地的“骆驼”。
慕容飞霜伏在书案上,仔细地察看着地图,结合近来吐蕃军队的活动,分析着那些奸细有可能逃出国境的路线。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已经飞鸽传书至“老爹”的手中,算来飞鸽一路飞行,一天半的时间“老爹”就会接到自己的信件。几个手下整理着主人出行的装备,一柄宝剑在被人卸下华丽的剑装,换上了轻便实用的手柄和剑鞘。薄薄的钢制胸甲在炭火上小心地加着温,与之一起在炭火上加热的,还有一块瓦片状、黑黝黝的玉石,这种玉石有种奇异的功能,就是在火中烧上十天十夜也是那样温暖而不烫手,而放在冰天雪地中几天几夜,也持续不断释放着同样的热量。白色的轻裘是珍贵的雪山白狐狸腋下一小块最好的皮子缝缀的,这件轻裘是多少达官显贵都梦寐以求的珍贵物品,却是慕容飞霜的一件保暖的战袍而已。
“前些天,吐蕃偷袭玄武要塞的第九镇城堡,那里地势复杂,遮蔽行踪是轻而易举的地方,原来自己搞不懂为什么吐蕃在这个不利的天气里,攻打一处帝国防范严密的的城堡,原来是想策应奸细在这里出境。那奸细藏身与督护府,显然会得知接应自己的军队已经覆灭的消息,必定会选择另一处安全的通道潜回吐蕃,那么他会选择在那里出境呢?”慕容飞霜将自己想成那个敌国奸细,眯缝着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设身处地地揣摩着奸细的心境。
第二拨追踪的人马已经被派出去了,与“绳子”他们不同,这些人马带着自己精心调教的信鸽,一旦遇到什么变故,能及时将消息传回来供自己参考。一个仆人装扮的人脚步轻盈地跑到慕容飞霜的面前,将一个细小的纸卷递到他的面前,展开纸卷,上面没有多少字迹,却画了一条蜿蜒曲折的细线,细线中间不时有一个略大的黑点,黑点的边上注明了地名。这是一幅追踪路线图,慕容飞霜立即俯身在书桌的地图上查找相应的位置,指着那幅线路图的最尾端的一处地名,慢慢地敲打着,想着自己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