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一声钝响,一片细小的竹片含着一丝金破真气钉入屋角衣柜的木板上。金克木,以金属性的真气注入木行的竹片再丝毫不产生破坏地钉入木板中,这对一个武者真气控制方面的要求是极高的。
不过如果乾坤诀的始创者看到这一幕,估计他不但不会因此而感到欣慰,反而会气得活过来立刻再死一次也说不定。
“好了,别怕啦,没事了。”启明轻轻拍了拍躲在他身后的少女的肩膀。
君儿整个身体都紧紧贴在启明的背上,双手还死死拽住他的衣服,听到他的话,迟疑地从他身后探出小半个脑袋。可是刚往衣柜那里看了一眼,她立刻又轻呼了一声把头缩了回去,同时挥起拳头在启明的背上捶个不停,“快扔出去,快扔出去啦。”
启明只能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走到衣柜前拔出那枚竹片,连同上面串着的一只蟑螂一起扔到屋外的垃圾桶里。而走到门边的时候,他还特别地看了眼地上四分五裂地两块门板。心想,这门只能让仲琦那小子来修了,他是主修术法的,又长于念术中的构物造体一系,这么好的一个免费劳动力别浪费了。
“刚才真是吓死我了。”君儿仿佛心有余悸地说。
“是你吓死我才对。”启明无奈地叹了口气,“你看,我一着急把你们家门都踹碎了。”
“那怎么办啊。”
“仲琦过一会儿要来,正好让那小子来修。”
“咦,小琦这么快就从京城回来啦。”君儿很兴奋的样子
启明有些不解地点了点头,“你很盼着他回来吗。”
君儿张张嘴,却欲言又止,神秘地一笑,“不告诉你。”
而恰在这时,院里响起了仲琦的声音,“君儿,老大,我来啦。”
“小琦。”君儿欢呼一声,然后开心地跑了出去。
而在她的身后,启明却微微皱了皱眉头。
“小琦,你回来的好快哦。”
“是啊,想……想老大了嘛,嘿嘿。”仲琦一眼看见随后跟出来的启明,干笑了两声,“给,这是给你带的东西。”
仲琦一边说着,把手里夹着的一个长条的包裹递给君儿。
“臭小子,怎么从来不见你给我带点什么东西来啊。这里面什么?”启明突然凑过来问。
“这是我们的秘密。小琦走,我们去说悄悄话。”君儿急忙拉着正要张口的仲琦的手,然后把他拽进屋子里去了。
启明有些莫名其妙地看这两人神神秘秘样子,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径直走回自己屋子里去了。
……
夜,一切重归宁静。天上有一片月光皎洁,无数星光闪烁。地上则唯有一盏孤灯如豆。
启明独坐灯下,大脑里回忆着白天和自己新拜的座师云夫子的那些对话,不自觉地就从怀中拿出一轴古卷,然后愣愣地看着它发呆。
无字天书,原来这就是无字天书。
当启明在密室里第一次见到云夫子从一个暗格里拿出无字天书的时候,他一瞬间有一种不敢相信的感觉。谁会想到,被称为山海大陆三大上古秘宝之一的无字天书竟然会在一向淡薄无为,以立学育人为乐的云夫子手中。云夫子对此并没有多作解释,只是说这是他三年前在一次去北地的游历中无意发现的。不过由于云夫子不谙武道没有五行真气,又从未修习过术法不懂如何以自身的神念感应天地五行灵力,所以也就无法对无字天书作任何研究了。
启明慢慢地把卷轴打开,露出了雪白雪白的卷布。无字天书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其中无字。而称它为天书是因为据说只要勘破了隐藏在其中的苻文就可以得悉天道、超脱凡胎,成为与天地同寿的,神仙般的人物。但自古流传要想勘破无字天书一定要集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所拥有着又必须是文武兼备,如此才能真正解开天书之谜。
启明当然能够理解云夫子授书于他的用意,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以自己的年龄、能力突获至宝,是福是祸只是五五之间而已。云夫子在把天书传给他的时候,也一再叮嘱在有朝一日勘破天书之前,千万不能让人知道无字天书在自己的手中,否则后患无穷。
唉,真是个烫手的山芋啊,启明不禁心想。不过想是这么想,人毕竟都是有贪念和***的,回想起来,当时他在接过天书的一瞬间,还是因为内心的激动而忍不住双手颤抖了几下。
但其实再转念一想,对于天书中是否真的存在所谓“天道”,他又并非那么在乎。或许是五年前的那段血色的经历给他的心里投下了太重的阴影。又或许是受到父亲留给他笔记中,那些向往无忧无虑、恣意放纵生活的思想影响,启明一向都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对于学问或者武道的修习也大多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并没有丝毫勤勉刻苦冀望有朝一日功成名就的觉悟。这也是他当年选择清江书院的原因之一。
而至于说今后的自己终究要走上哪条道路,他也懒得去多想。可能会去科举,可能会去教书,又或者作点小生意什么的。总之一切只想顺其自然,车到山前再找路,这是他一贯的处事方针。如果硬是要让他找出些理想,那恐怕也就只有一个,就是娶君儿作妻子。
算啦,多想无益,未来的事既然未来,那就等来了再说吧。启明又祭出自己对付烦心事的无上法门,还很孩子气地甩了甩脑袋,似乎这样就可以把大脑清空似的。
先看看书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吧。想到这里,他稍稍闭上双眼,排开了所有的杂念之后,缓慢而小心地把体内的真气一丝丝渗入手中的无字天书之中。
这是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的,无字天书必须要观书者假借五行之灵为引,以自身的心神沉入书内,即所谓的心观,这样才能“看”到天书中的苻文。而且这五行之灵还必须是集齐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相辅并济,缺一不可。
如果启明能把乾坤诀练到五行合一的五阶武者境界,那他就能以五行合一,产生本源之力的真气注入无字天书,可以很轻易地使用心观勘看天书中隐藏的苻文。但现在的他还只是一个年轻的二阶武者而已,只能利用乾坤诀中五行相生相克的属性,来达到五行并济的要求。
这也是乾坤诀自身的一大特点。在山海大陆上的众多武道中,乾坤诀是少有的一种五行共修的武道。所注重的也是利用组成天地万物的五行灵力间相生相克的特性,予以结合应用。
启明首先提聚的是乾坤诀中最温和的水柔真气,尽管典籍记载中无字天书坚韧难破,但毕竟谁也没有把握这万年至宝不会因为真气的破坏力而毁于一旦。
乾坤诀之水柔。
似水温柔的真气一丝丝输入天书之中,然后形成一个真气的漩涡开始不断地回旋,启明小心地控制这漩涡中水行灵力的运转,不使它们有丝毫的外泄。
随后,他又开始提聚木蚀真气。五行中,以水生木。木蚀真气中所包含的木属性灵力不会与水行相排斥从而造成灵力的暴走。因此当木蚀真气输入天书之后,启明略微放松了对水柔真气所形成的漩涡的控制,但凡还有泄出的水行灵力也在木蚀的作用下转生成木行,被吸收同化。
木有蚀性,但同时也有遇土而自我生长的特性。于是,第三种真气就是土重。浑厚沉稳的土重真气和木蚀相遇之后,木克土,木蚀不断地化去土重,同时转化为新的木属性灵力。不过,这股木行灵力并非木蚀的真气所以不受启明的控制,任由其滋长将会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变数。于是,启明立刻又输入了第四种真气。
乾坤诀之火烈。
以木生火,灼热的火行真气迅速把新生的木行灵力全数吞噬,越烧越烈。而与此同时,启明引导水柔真气,以水克火,把火行灵力牢牢地围在水行灵力的漩涡之中,使其无法发挥出本身暴烈的特性。
最后一种真气金破原本是破坏力最强,金行也是极难驾驭的一种灵力。但由于前面已经有四种其他灵力存在,而且都在启明的控制之下,所以一旦金破真气输入之后,启明索性放开一切控制任由五行间自然地相生相克形成一个稳定的平衡。
而当平衡形成的一瞬间,一阵剧烈的强光在启明的脑中闪亮,随即强光敛去,虚空中仿佛又有一幅黑幕罩下,接着就可以看见,有无数形状大小全不相同,排列又毫无规律的符号文字凭空出现。
然而……
啪嗒,仅仅几次呼吸的时间,启明脑中的画面在急促地闪动了几下之后,蓦然消失了。
启明睁开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此时他已经耗尽了所有的五行真气,全身都被汗水打得湿透,身心疲惫不堪。
还是差了一点啊,他心里惋惜地想到。虽然他勉强应用五行相克相生的特性开启了无字天书,但毕竟本身还只有二阶武者的实力,耗尽真气也只是把天书内的苻文粗看一眼,就再也无力支撑了。
不过仅仅是这一眼就是他摇着头哭笑不已。如果厚着脸皮说,那自己也算是学富五车,博览群书了,可那天书里的苻文根本就是莫名其妙,简直就好像幼稚的孩童在墙上地面的胡乱涂鸦一样,毫无章法。
不过这样才是正常吧,他又想。要不然怎么会以上万年的时间,无数绝世奇才的研究都没能解开这无字天书之谜呢。
可是,既然如此,那我又凭什么可以去勘破这些苻文所隐含的秘密呢,虽然有时候臭屁了一点,但也总还没有自大到自认为是万年无一的天才吧。
天时,地利,人和……
忽然,启明想到种种关于无字天书的记载中大都会提到的这六个字。一瞬间他似乎若有所悟,但却只是白驹过隙般的灵光一闪而已,随即就无从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