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8800000013

第13章 春到深处不见春

1

我的朋友张扬和马艳琳从认识起就没有喊过我的名字,只喊我黑妹。

“黑妹,你晚上哪里都不要去,出门就隐于夜色了。”“黑妹,你快别上学了,给电视台打个电话,直接去做牙膏代言吧。”

马艳琳是个回族姑娘,脸上带着两坨高原红。嗓门大大的,说着一口标准地道的青海话。她最常挂在嘴边的是:“尕娃,你可别逼姐……”整天一副大姐大谁也不能招惹的样子。而张扬是个囊棒,电视台是我家开的吗,让我去做代言?

总之我对我有这俩小伙伴时常感觉有些丢脸。马艳琳在上学去的4路公交车上揍过两次人。每次还都跟人家说:“你也是五中的吧,别让我看见你!”张扬每每考倒数,白榜上的大名儿格外刺眼。

为了这事儿,我妈也特意找我谈过,让我终结我们之间的友谊,转而去和我住同一个小区的优等生向波同学建立美好关系。

向波和我总一起坐32路公交车上学,偶尔我们会聊几句。后来他也开始喊我:“黑妹,你看没看过《速度与激情》?”

我耳朵里塞着耳机,不想理他。“真的很酷啊……”

我依然不理他。五分钟后,他递过来两张电影票,“我请你看吧。”

“好啊。”我抓起两张票,塞进了书包里。结果我也没看成,马艳琳直接抢走去和她小对象看了。马艳琳爱上了她的男网友。

而我,那时刚刚知道什么叫摇滚,和张扬一起听Nirvana、Queen、TheCranberries。我的全部身心都被摇滚所震撼。一到周末就和张扬一起去淘打口碟。因为穷,所以我们不敢买一样的,总是交换听。我们拿着淘来的碟站在天桥上,一人一个耳机,一边听一边看车流。那时西宁的车并不多,偶尔还能看到骑马上路的藏民,还有僧人。风吹得人脸上刺剌剌的,而车道两旁开满丁香。我和张扬在音乐中越靠越近,感觉某种爱情的温度渐渐升腾。

马艳琳知道我和张扬谈对象后,大喊一声:“妈妈呀!”

她总是一惊一乍的。和她在一起的闺蜜时光,耳朵总是被震撼。我们挤出各自约会的时间,一起去淘小饰品。她非要买一对很长的流苏耳环,说戴上显得脖子长,还在我脸上比对比对。

我们的品位总是南辕北辙。比如她那个男网友,是个自称北京人的燕郊人。那时我、张扬和马艳琳,我们都把北京当成青春逃亡最完美的站点。北京是那样神秘又美丽,像一个裹着纱巾的倾城佳人,让我们神往。但她的那个小对象,实在不成。人又矮又瘦,就是个拉猴子。

马艳琳也实在瞧不上张扬,说张扬那囊棒样,打架不行,学习不行,啥啥不行,还胖。

张扬的胖,在我看来就是婴儿肥,摸上去挺舒服。他的手第一次握着我的时,软绵绵的,很温暖。那时我们俩约会通常去酒吧。他认识了一群玩乐队的朋友,我们一起喝摔酒,二锅头兑上雪碧,使劲一摔,好多泡沫,基本一杯就倒。也许是我天生神力,喝完还能不摇晃不脸红地回家,躲过我妈的眼睛。

张扬说,那不是我脸不红,而我脸太黑看不到红。

张扬总是嘴损,在嘲笑我这上面。我也不生气,谁少女时期会生初恋的气?但他对我也很好。那年新开的兰姆汉堡店,贵得咂舌。他攒了俩月的零花钱,带我去吃了一次。我们拿着刀叉郑重的样子,就差没有沐浴更衣焚香,对着一盘国际范的肉夹馍跪拜了。

张扬是典型的西北人,好面子得不行。我们在一起,基本我没花过钱。我一掏钱包,他就瞪眼。还记得我后来终于看了《速度与激情》,在西门口电影院,张扬请我看的。也记得在放映厅阴暗的角落里,我们那个潮湿毫无章法的初吻,还有手心沁出的汗,微微抖的腿,木座椅很硌人。

我和马艳琳一起讨论过关于接吻这件事的感觉。我觉得像吃着酿皮配炕洋芋那种味道。而马艳琳觉得像烤羊肉配了二节。我们争吵了一会儿,后来发现,接吻之前,我吃了酿皮和炕洋芋,马艳琳吃了烤羊肉和二节,就这么简单。

2

2003年,我考上武汉的一所二本学校,而张扬可想而知地只能读私立大学,他选择了北京的一所。马艳琳去了兰州,向波考上了清华。

分开前,我和张扬一起坐公交去了塔尔寺。一路上晃晃荡荡的张扬都抓着我的手。他瘦了一些,手心微微沁出了汗。好几次,我都没能控制自己掉下眼泪。我靠在他的背上,眼泪浸湿了他印着柯本头像的T恤。对于这即将到来的分离,我几乎无法承受。像是害了相思病那样,我食不知味,夜不能寝。体重下降,身材从强壮变得婉约。

我宁愿不读大学,只要能和张扬在一起。在塔尔寺,转经筒和酥油花的注视下,在菩提树前,在红的黄的白的各种庄严肃穆神迹之间,我们双手合十,对未来的爱情虔诚祈祷,誓死不渝。

我的十八岁,是如此笃信我们的爱情,一路走到白头,现在想想这到底是纯情还是愚蠢?

到武汉之后,我才发现,世界上竟然还有蚊子这种东西。我被叮过的皮肤几个月都不会消肿。而没有了高原的日晒之后,我的脸竟然慢慢地脱了黑,新朋友们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曾经被叫黑妹。

我每天和张扬打电话,电话卡摆满了一个抽屉。也许爱情也会水土不服,隔着电话线,我们的对话越来越短,话题越来越少。他中摇滚的毒太深,总是愤怒,科特?柯本的自杀,似乎给了他启示,对他来说,死亡似乎是这个喧嚣世界里保持纯净和高贵的唯一方式。我开解他,他坚持愤怒。他说脏话越来越严重,我们开始吵架。不断争吵,又不断和好。有几次,我被气得大哭。

他来武汉看过我一次,我去了两次北京。圣诞节礼物,我送了他一把吉普森的电吉他。他为我弹了一首曲子。

那是一首很简单的《爱情之爱情》,用一种很粗犷的方式演奏出来。我拿着电话,一边听一边泣不成声。我想,我们如此相爱,一定会永远在一起。

可是后来,后来,我们还是分手了。传言他又找了个小对象,伙同几个人一起组了个乐队。

他弹吉他,小妞弹贝司。写一些很愤怒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歌。

我在电话里质问他,他说:“那你想让我怎么办,你又不在我身边。”

我只恨自己在武汉,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该多好,无论在哪里,只要我们在一起。

马艳琳也打电话给我:“早就说你了,不在一个地方,还谈什么恋爱?”

我哭着说:“我忘不掉。”

我忘不掉在柴达木公园,那个少年为我下水捉一条锦鲤。我忘不掉在南滩古城墙,那个男生把脸贴在我的掌心。我忘不掉那个七月,忽然下起冰雹时,初为恋人的他把我的头抱在怀里。

越是忘不掉越是愤恨,他怎么可以用着我送的礼物,去和别的女孩子和音?

然后,我就给他打了个电话,那是我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你不是想死吗,上帝会成全你。”

3

我的大学是稀里糊涂地过完的,也一直没有恋爱。毕业后我也去了北京,每当有欣喜或困惑时,有成就感或失落感时,我都会想起张扬来。而我每当走在路上,内心里便全是“也许会逢着他”的忐忑。

但我,再也没有逢到过他。一语成谶这话,总有由来。马艳琳说张扬不会打架,而我说上帝会成全张扬的愤怒。《圣经》上说,人的口带着权柄。

2009年的7月,张扬死了。那天刚好是他的二十六岁生日。他在北京的一家酒吧庆生,因为西北人骨子里的太过豪迈,惹了旁人的不满。争执起来动了手,他被捅了刀子。

马艳琳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也在北京,我正在为一个新工作准备面试。接完那个电话,我在人群中感觉到天旋地转,几乎是四脚朝天地倒了下去。

那一年,向波也在北京。我们一起去了医院,陪同张扬的父母把他的骨灰送回了家。二十二个小时的火车旅程,我一直发抖,一分钟也无法入眠。后来我打了一个盹儿,醒来时发现我的手被向波握住。

张扬的葬礼后,我们在西宁停留了几日。

那时,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正在火热筹备,向波约我一起环青海湖骑自行车。我们在蓝天白云下,在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和湛蓝的湖水间,感觉风吹向自己,活着的尴尬还有美好。

我骑在前面,向波骑在后面。他大声地喊我:“黑妹,你知道我一直喜欢你吗?”

“我知道。”我大声地回答。

我不讨厌向波,我也许会爱上他。我也许可以爱很多次,但爱情的酒只有一杯。十八岁那年,我和一个胖胖的少年共饮过了。爱是具体琐碎,爱情是古怪抽象。像水痘,发过一次,便再不会犯。

后来我和向波一起回了北京,我们住在了一起。我还是会梦见张扬,梦见他还是少年时期的样子。但我们共有的那些点滴,不再频繁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春到深处不见春,我也渐渐习惯了没有他的日子。

2013年,保罗?沃克去世。和张扬分手后,我再也没有追过《速度与激情》,但这个新闻让我在震惊后怅惘了很久。回忆如水袭来,无法阻逆。缺席了很久的眼泪似乎在和我一起祭奠无常。

但向波说,可以陪我一起重温经典,重温那些我们彼此缺席的旧时光。

同类推荐
  •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是“倾城才女系列”丛 书中的一册。传主陆小曼,近代知名才女、画家。《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 改》全书以散文诗般的文字,讲述了陆小曼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艳压群 芳的青年时代,到终归寂寞的美人迟暮,陆小曼以她的特立独行获得了珍贵 的爱情,也招致了不少非议。《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将这些片段娓娓 道来,引人不胜唏嘘。
  • 散文之道

    散文之道

    散文是国粹,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不管是老子、庄子、孔子,还是《尚书》《春秋》《史记》,现在推崇的许多国学经典著作,大多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唐宋八大家使散文灿烂起来,明清小品使散文多情起来。“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写作的出现,散文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是,“五四”到现在,快百年时间了,我们的散文基本上变化不大。散文作家似乎都穿着老北京布鞋在走路,很少有皮鞋、凉鞋、运动鞋等敲击路面。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 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 画脸

    画脸

    本书以小见大,由小而大,虽小胜大……这些词道破了本书的文体特质与创作真谛,同时,也真切地勾勒出了抚州文学以小之大说汇大系、以小之文体成大势、以“小”之创作立大家的鲜明特色。《画脸》通过精巧的构思,片段性地撷取某个故事情节、某个生活场景,巧妚地高浓度反映出生活的种种……
热门推荐
  • 梧冈集

    梧冈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怒苍天

    怒苍天

    一代圣尊,渡天劫遭暗算,在漫天雷劫中身死道消,灵魂却离奇穿越到废柴白潇的身上。从此,一个废柴的逆袭之路,华丽丽的展开了。天材地宝?无上功法?牛掰神器?对不起,我看见了,就是我的。美女?也是我的,全都是我的!别人来找茬?呵呵,找抽!天道看我不爽?我抽他丫嘴巴子!
  • 扑倒殿下:丫头你要负责

    扑倒殿下:丫头你要负责

    “司空朔,你背着我搞女人!”宁语俏眸中闪着泪光,对着面前一米八多身高的某男吼道。某男眨眨眼睛,一副无辜的样子“亲爱的,奴家没有搞女人!”“胡说!我明明就看到了”宁语俏摆明了不相信地怒瞪司空朔。某男挑眉,拉过旁边的一位美男:蓝陌逸拥在怀中,“亲爱的,你是在说他嘛?这是我兄弟啊,虽说他长得像女人……”蓝陌逸被司空朔的举动和语言弄怒了,一个爆粟就赏在他头上“你再说一次谁像女人!”“蓝陌逸!”“擦!”某逸怒,把司空朔给扔进垃圾桶…“啧啧,这垃圾桶不错,够大。”宁语俏说道。“语俏,”苏少辰含情脉脉地看着宁语俏,把宁语俏拥入怀中,“你又出轨了,不乖哦!”“哪有!”宁语俏张口正想说什么,又被扯出苏少辰的怀抱,“辰!宁语俏是我的!”司空朔和蓝陌逸同时说道并怒瞪苏少辰!“哦?是么?那问下语俏吧。”苏少辰挑眉,目光转向宁语俏,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个,那个,我,我,我是xxx的!”说完便跑了…“喂!xxx是谁啊”
  • 狂傲王爷:独爱妖妾

    狂傲王爷:独爱妖妾

    宁春草作为媵妾,却胆大妄为,害死嫡姐和嫡姐腹中未出世的孩子。后又跳下归雁楼,畏罪自杀。大概是老天也看不过她恶贯满盈,竟叫她再世为人,重生在临出嫁的头一天。宁春草立誓定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做个好人!不想竟遇上比她还坏的人——让皇帝提起都头疼的混世魔王睿亲王世子。世子曰:你是草包么?人泼你冷水,你就烧开了泼回去!草包女:我要广结善缘,才能福寿绵延。世子曰:狗屁!我不杀人,人必诛我!……直到有一天,她握着利刃,站在他面前。他才无奈轻笑:春草,别人杀人要命,你杀人,诛心。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
  • 无限之悲剧骑士

    无限之悲剧骑士

    从黑暗中醒来,我成为了血精灵。这里是艾泽拉斯,一片陷入混乱的大陆,一片强者为尊的世界。为了生存,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我成为了血骑士。可是命运开了个巨大的玩笑。我意外的成为轮回者的一员,来到了主神空间。这是危机,也是变强的机会。更是,可以回家的道路……
  • 校园狂傲天子

    校园狂傲天子

    世界商业霸主之子,华夏最高领导人的孙子,八岁离开家里来到京都接受爷爷特训,十八岁重返校园掀起惊涛骇浪。扮猪吃虎,纵横花丛,统一黑道,他不是嗜血的魔鬼,而是地狱的天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梧桐雨

    梧桐雨

    这世界的种种谜语,都是无法预知。不知何从何去,何归何依。是该英勇抵抗,或是逆来顺受?佛家论劫:非生不休,非死不灭。浮生若梦,必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景、物,都是画卷。猜不透,看不厌。万丈红尘只需心不死,唱于清风也是逍遥。自将美酒对江天倾倒,从此夜歌嚎,乘年少,乐逍遥。一番洗今朝,怎知过往烟云消。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是何人迎着风啸。捻转几经年,人不知,何处是故乡。如是相逢应不识得,无忧无虑,无怖无惧。来之,受之,处之,得之。
  • 大荒之门

    大荒之门

    一座大荒之门,连接茫茫仙域。一步跨过,则白日飞仙……无双的剑修,绝世的强者。不同的剑道,传奇的世界。一位少年,开启尘封的记忆,一路染血,把酒欢歌,踏上登仙之路。
  • 四川文学(2016年第2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2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