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8600000005

第5章 杯中几多愁(1)

——“酒疯”的代价

伤脑、伤性、伤肝······酒多伤身。

生疑、生气、生灾······酒频衰家。

废政、废风、废事······酒盛损国。

身祸、家祸、国祸,酒中祸事何其多。

身 祸——健康的代价

尽管我国科学界对饮酒与健康的研究较少,但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粮农组织(FAO)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专门研究机构的文献资料,已经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科学界目前对酒的认识。

美国国家酗酒和酒中毒研究中心(NIAAA)向人们发出以下忠告:不管每天喝或者一周喝一两次,还是偶尔喝一次酒,男人喝纯酒的量不应超过30~40ml(即3~4个酒精单位,1个酒精单位指10ml纯酒精),女人不要超过20~30ml(即3~4个酒精单位)。

但实际上,每个人对酒精的敏感度和耐受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因此要制定出一个饮酒的安全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目前多数国家制定的膳食指南都是原则性地强调适量饮酒,不要养成过量饮酒的习惯。

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美国NIAAA指出,过量饮酒是指每日饮酒量超过4个标准杯(相当于2瓶啤酒或1两56度白酒),且每周饮酒超过5次。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要考虑自己对酒精的耐受力,上述标准只能作为参考。对于青少年、孕妇和已经戒酒的人而言,应该滴酒不沾。

WHO和FAO在2004年出版的《膳食、营养和慢性病预防》中指出,过量饮酒可明显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特别是中风和消化系统癌症的危险。另有报告说,适量饮酒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饮酒对健康有远期影响。国际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中心关于《膳食、营养与癌症预防》中指出,长期饮酒与不同部位癌症发生的危险性和不相关性可归纳如下:

美国癌症研究中心认为,作为一个整体,含酒精饮料是有致癌性的。在酒精平均摄入量高的国家中,这种相关性表现得十分明显,与含酒精饮料的类型关系不大。每日摄入1份酒精,便可使危险性升高;摄入1、2和3份时,相对危险性逐渐增高;无论摄入多少酒精,都能使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升高;如果饮酒者同时吸烟,则癌症发生的危险性可大大增加。

无论哪种酒都别多喝。世界各地制作的酒精饮料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啤酒、果酒和白酒三类,也可根据制作工艺分为发酵酒(如啤酒、葡萄酒、黄酒等)、蒸馏酒(白酒)和露酒(配制酒)。其中白酒酒精含量较高,啤酒、果酒和部分配制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3%~14%。喝1瓶啤酒相当于喝200ml葡萄酒和50ml酒精含量为38%的白酒。相比之下,葡萄酒含酒精较少,还含有一些对心血管有益的物质,如白梨芦醇、多酚类等。但是无论哪种酒,喝多了都可以导致酒精中毒。因此,专家建议大家无论哪种酒都别多喝。

医学界人士从人体健康的角度反复告诫酒民们:酒多伤身。可是勇敢的中国酒民们往往不肖一顾,大杯子大碗畅饮如旧,似乎痛快远比健康重要。那些不信邪的酒民们必定要付出健康的代价。

醉一次,脑细胞死一批 当年,李地(化名)乃本省高考文科状元,绝顶聪明尤其是记忆力非同寻常,唐诗三百首能倒背如流,确有过目不忘之奇。重点大学的学生都够聪明的,而同学们谈到李地的聪明,便觉得自己的脑袋不是脑袋了。

李地大学毕业后就职某省报,当了主管政法宣传的编辑。这个差事与各地党政领导、党政部门打交道的机会极多,喝酒的机会也多。因为交往对象特殊,每每喝酒时不敢马虎,因此酒量不大的李地常为醉中人。李地常常醉得实在,也醉出了人缘,凡打过交道的各地党政领导说起他都有几分赞誉。此外李地与同事、朋友喝酒也以豪爽著称,从不惧醉。“把工作当成喝酒,越干越上劲;把喝酒当成工作,越喝越认真”是他的一句名言,叫响全省上下。

李地已有十八年酒龄,目前在部门主任的位职干得有点压抑了,原因是社领导命名他为“本报第一迷糊”,这自然不是玩笑话,是批评。迷糊到什么地步?总编辑让他三天内赶写一篇评论员文章,他竟然活活忘掉了,害得总编辑不得不跟着他熬了一个通宵。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怎么会成了“本报第一迷糊”?李地自己也觉得奇怪:这脑袋怎么越来越木,记忆力直线下降,总是忘事?

李地带着苦恼进京问医,医学专家告诉他:都是喝酒惹的祸。

解放军301总医院的纪小龙博士是专门研究人体细胞的,对人体所有细胞了如指掌,在这方面可谓地地道道的权威专家。据纪博士讲,在人体所有细胞中,只有脑细胞没有再生功能。酒精对脑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一个人大醉一次,脑细胞就要死掉一部分,死掉多少就减少多少,再也找不回来。经常醉酒的人脑细胞经常受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记忆力逐渐减退。

纪博士的话不能不信,因为他讲的是科学。科学就是真理,谁不服谁倒霉。其实经常喝酒的人对记忆力减退都有体会,只是没想到是喝酒的原因,总以为年龄越来越大,记忆力还能不减?年龄大肯定没有年轻时的记忆力好,这是事实;但不喝酒的人记忆力减退的速度肯定没有喝酒人快,这也是事实。

酒龄比较长的人都记得,20年前我国生产的白酒基本属于高度酒,度数最高的大曲、白干酒有六十多度,一点火就着。酒精度尽管高,但属于纯粮食酒,喝起来醉得快醒得也快,一般不缠头。后来出现一种理论,说高度酒对人体害处大,应该把白酒的酒精度降下来,于是一场“革命”出现了,大量低度酒应运而生,挤得高度酒几乎没了市场。低度酒的出现使酒民的酒量变大了,能喝半斤高度酒的人稍一用力就能干掉八两甚至一斤低度酒,大大满足了一些酒民的虚荣心。殊不知,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低度酒不是粮食酿造的,工序简单,其中的含铅量大大高于高度酒。含铅量严重超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酒民的脑袋受到成倍的伤害,对低度酒越感兴趣记忆力衰退得就越快。可以回想一下,许多人头天喝醉酒到了第二天头脑一片空白,怎么回的家,和谁喝的酒,说了什么话,闹了什么笑话,甚至骂了人、动了手等等,好多情景愣是记不起来,为什么?就是因为低度酒含铅过高导致大脑铅中毒,使记忆皮层受损。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酒民已经意识到低度酒“良民的不是”,于是又找回了高度酒,也算悬崖勒马,不失聪明。而仍有一些酒民无视其害,还是抱着低度酒喝水一般往肚里猛灌,似乎自己的脑袋不是脑袋。

有时也觉得奇怪:低度酒明明不是好东西,为什么还要大量生产?难道生产厂家不知其害?道理很简单,因为它成本低,生产快、盈利大。国家为什么不控制局面?道理也很简单,酒税可观,失之可惜,就象一边告诉你“吸烟有害健康”而提倡戒烟又不愿停止烟草生产一样。这与中国人的命不值钱有关。

毫无疑问,低度酒喝多了,对人体的伤害远比高度酒大,酒民们完全可以对它敬而远之。而高度酒尽管好于低度酒,也不意味着对人脑没有伤害,喝多喝醉照样让人记忆力大减。

不管白酒还是果类酒,也不论酒精度高低,只要它是酒,你就切记不可纵饮无度。纵饮无度的结果必定伤脑,而伤脑决不仅仅表现为记忆力衰退,还常常引起脑缺氧、脑血管硬化、脑溢血等。中国乃至世界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医科大学教授胡大一曾讲,抗美援朝时期,医学界在解剖美国、中国俘掳兵尸体时,发现美国兵中血管壁增生者极多,而中国兵这种现象为零。血管壁增生是因为人体含有过多的脂肪和热量所至,这种病实为“富贵病”。这就是说,在五十年代,中国人因为贫穷还患不起血管壁增生这种“富贵病”。而八十年代后,中国人患血管壁增生者年年成倍增长,到今天心血管病已发展成为第一杀手,闹腾得心血管医院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原因何在?自然是因为中国人一天比一天富有,生活好了,喝酒多了,体内热量大增促进了脂肪增长。中年人患心血管病比例最大,就说明这个问题。

喝出多少脂肪肝 肝是干什么的?一是造血,二是排毒,等到它“撂挑子”的时候,人就完了。

酒对肝脏的伤害有多大?我们看看2013年5月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小心肝脏的“酶”变》专题节目,就明白了。该专题节目介绍:

饮酒过后,您是否出现过脸红、头晕、腹部和肝区的胀痛、甚至黄疸呢?如果发生过类似的症状,说明饮酒已经对肝脏造成了急性的损伤。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次性大量饮酒造成的急性损伤、长期过量饮酒造成的慢性酒精肝,以及在肝炎、慢性肝病基础上饮酒,可能引发的肝硬化、肝癌甚至肝衰竭。如何通过肝功化验指标的变化监测肝病的发生和发展?

您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折合饮酒后摄入的酒精量。酒精的成分主要是乙醇,摄入体内后,会在肝脏内通过乙醇脱氢酶和乙醇氧化酶的作用,先分解成乙醛,再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代谢出体外。而一项研究证明,中国人体内普遍缺少让乙醛再次分解的酶,从而让有毒的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肝脏病变。专家表示,这种“缺陷”在三种人身上尤其明显:喝酒爱脸红者、女性和长期服用药物的人,如果您属于这三类人群,最好不要经常饮酒。

您记得最近一次检查肝功能的指标结果吗?正常的转氨酶数值在0—40之间。但转氨酶的升高只意味着肝细胞的损伤,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不一定就是肝病。已经患有酒精肝的人群,在戒酒后的半年内肝脏细胞会进行修复。因此这类人群应该在半年后监测转氨酶、转肽酶和白蛋白三项指标的变化,及时判断肝脏的恢复情况。

除了不当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还有因脂代谢异常导致的一般脂肪肝。这类人群往往能在化验肝功能时,通过转氨酶和甘油三酯两项指标的异常得到提示。其中甘油三酯的升高是因为脂肪过多释放到血液中,而转氨酶的升高是因为肝脏上的脂肪过多,导致了肝脏的炎症。专家提示,如上述两项指标异常,应提高警惕。

是否转氨酶升高的不明显,就意味着肝脏很健康呢?专家提示,肝癌患者往往表现为转氨酶轻度升高甚至正常,此时要特别关注另一种指标的变化,就是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新生的肝脏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分布在胎儿体内或者正在生长的肝脏细胞中。所以怀孕的女性、正在痊愈的肝炎患者(损伤的肝细胞在修复)以及肝癌患者的肝功化验单上,会见到甲胎蛋白的升高,您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一步咨询医生。

****************************************************

据医学界人士介绍,中国人这些年患脂肪肝的数字大得吓人,中青年人是患者队伍的主力。与之相匹配,中青年人也是酒民队伍的主力。两个队伍的主力一亮相,我们就知道脂肪肝与喝酒有关。酒能增加热量,热量促进脂肪增长,脂肪生长不捡地方,肝欢迎它它就给肝面子。患上脂肪肝的人怕什么?怕酒,你越喝酒脂肪肝就越重,发展下去就是肝硬化。患上肝硬化的人意味着你的肝脏已不能正常工作,它在造血、排毒的时候力不从心,所以你更不能喝酒,再喝下去闹不好就是肝癌。肝癌的后果不用说大家也清楚,世界卫生组织早许下诺言,谁攻克癌症就为谁塑金身,可是至今无人问津。人类能造出宇宙飞船,能登上月球,却拿不下癌症,你说它可怕不可怕?

医学实验告诉人们,喝醉一次酒,相当于患次急性肝炎。喝酒人谁不知道酒多伤肝?知道归知道,仍旧管不住自己。有些人倒是小心,可是经不住别人三劝两劝,喝起来就忘了肝的事;有些人压根不拿肝当肝看,酒兴一来振振有词:“人的命天注定,管它生病不生病”。看似浑身是胆,一旦发现自己的肝“闹情绪”时便傻了眼,直呼悔不当初。

2009年春的一天,某县政府酒坛“八大金刚”少了一人。突然发现患了肝癌,一个月便彻底结束了“金刚”人生。剩下的“七大金刚”害怕了,几天后一起去医院彻底检查了身体,发现人人无恙,于是出了医院大门直奔酒店,喝起“压惊酒”。身为几大金刚之首的办公室主任端着酒杯对大家说:走了一个,教训沉痛。从今以后,这酒该收一收了,该喝的场合尽量少喝,能不喝的酒一滴也不喝。人不护肝,肝不护命呀。

金刚们的确收敛了一阵子,把酒桌风采扔到一边。只是好景不长,又不知不觉地开戒了。县委书记高升,庆贺酒宴摆起来,在书记身边工作几年的几大金刚不开怀大饮才怪;县长接任书记,又是一喜,单独再摆“归心宴”,几大金刚岂敢心辕意马,直喝得一个个晕头转向;接着新县长到任,为表示欢迎之意和日后鞍前马后之慷,他们把杯问盏酒意酣畅。这哪算完?新班子新气象,迎来送往都是酒,不靠“金刚”靠谁扛?大大地喝呀,肝又不是肝了。

2010年秋,办公室主任时不时感觉到肝区瘾疼,妻子也多次说他脸色发暗,搞得他警觉起来。利用去省城办事的机会到省人民医院检查身体,结果不妙:肝硬化。办公室主任看到诊断书禁不住两腿发软,回到宾馆关门抱头而泣。彻夜不眠,他想了许多问题。想到喝出肝癌死去的那位同事,又想想自己的肝硬化,直后悔自己太大意、太不知道爱惜自己,于是忍不住捶脑袋。想到妻子正年轻、儿子刚5岁,直觉得对不起这个家庭。又想到市委组织部刚刚考查过自己,老书记已透露市里把他列为预提干部,更觉得得病太不是时候······想了一夜终于做出了一个“要官不要命”的愚蠢决定: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自己得病的情况,包括自己的家人,无论如何也要熬个副县级职务。他这样决定决非是不拿生命当回事,实在是因为提为副县待遇大变,日后对妻子、儿子有好处啊。

第二天,办公室主任跑到省中医院,请老中医开个中药方子,回家悄悄吃起了中药。对妻子说,吃中药是为了调养身体,对外人也是这么说。两年时间,家里家外没人对他的身体状况怀疑过什么,只是妻子觉得奇怪:怎么成了中药罐子,什么病这样顽固?知道妻子生疑,他便若无其事的说:整天那么累,小毛病也多,不是身体虚,就是肠胃不好,不长期调养行吗?小病不防,大病遭殃。这么一说,妻子还觉得丈夫挺知道爱惜身体,自然不会往坏处想。

两年间,办公室主任强打精神干工作,给县里领导的感觉仍然是兢兢业业。两年间,他仍没有放下酒杯,一放下岂不让人生疑?病情一旦败露就会被停止工作,不工作的人还能提拔?和过去比“战术动作”多了些,比如杯中总剩酒、老往地上倒、含在口中等待机会吐出来等。仅靠“战术动作”解决不了大问题,推推托托、遮遮挡挡还是免不了喝下几杯。总算没有露出破绽,可是自己感觉到一天不如一天。

同类推荐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 庆阳历史文化名人十讲

    庆阳历史文化名人十讲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历史上十位庆阳的文化名人及其传略,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和在中华文明史所做的贡献,同时也展示庆阳绵长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 书画碑刻(兰州历史文化)

    书画碑刻(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她的文脉传承。挖掘整理、弘扬光大使其绵延不绝,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于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多,因此,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历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 生活的儒学

    生活的儒学

    本书为作者自编文集,主要围绕“生活的儒学”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涉及礼乐文明、人文美、风俗美、饮食文化等。此外,作者近一年来以相同主题在全国各地高校举办讲演,颇受欢迎。本书初步目录具体如下:一、当代思想文化变迁之路;二、在现代社会重开礼乐文明;三、生活儒学的面向;四、人文美学的研究;五、人文美的道路;六、风俗美的探讨;七、生活美的追求;八、饮食男女之道;九、饮馔的政治学;十、生活的艺术化;十一、另类生活美:隐逸;十二、日常生活的审美思维。
热门推荐
  • 终始传

    终始传

    万物皆有终始,活在终始中,葬在终始里,万物皆在逆终始,为何不能断终始呼。
  • 滴血的凉鞋

    滴血的凉鞋

    这世界上,总会有一些遗憾,生活里总会经历或错过一些人,比如海菁,比如小丽,尽管我永远不知道他们现在身在何处,不知道是否还会见到她们,更不知道为什么她们会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并能为我奉献出这一切,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突然的消失。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前世注定,但我却知道,有些东西,不论经过还在驻足,都是一种美好,区别是,一种美好,在身边,而另一种美好,只在回忆里……
  • 中国拆弹部队:战雷

    中国拆弹部队:战雷

    《火蓝刀锋》作者冯骥最新力作,零距离透视中国顶级特种兵的生死跌宕。本书就描写了一名排雷特种兵——高等,铁血、残酷的成长过程:从一名不遵守纪律、个性叛逆被“发配”到深山修理班的新兵,最后和战友走上雷场,一步一步成长为著名的“排雷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新修往生传

    新修往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动星空

    萌动星空

    本文包含网游、科技、修真、斗气等元素,但总的来说,是一本冒险向的小说
  • 上古世纪之帝国末日

    上古世纪之帝国末日

    哈里罗兰大陆的光辉,一段隐匿流失的记忆。太阳的子们一次次重筑了先辈的荣耀,却也一次次堕落,他们愈发的贪婪,欲望吞噬不了一切,这是盛极则衰的开始。废墟之地哈里洛帝国最后的一片遗迹,承载着过往的一切。风一般的记忆,就像废墟里飘荡而起的幽灵之风,一直在述说着未日的开始。上古世纪之——帝国末日!长篇——《封神玩家》——不一样的上古世纪!
  • 刍荛集

    刍荛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夫如意

    为夫如意

    不过一不小心捡了个匣子。不过一不小心打开了匣子。不过一不小心想将匣子里的东西占为已有。有必要将她一个21世纪辛勤老作的农民孩子送到这食古不化的荒蛮时代么?话说送就送吧。但真有必要再送她一个便宜男人,外加一便宜孩子么?苍天啊,大地啊!快来将这脑袋缺跟筋的男人送走吧。我要回去呀!
  • 封天阙世

    封天阙世

    洪荒古域年间,上有大能,自比于天。视凡子如草芥,斩妖虫魅物,令奴之。只可笑莽荒孤寂无人,何曰凡者不可修?少年自于凡域夫家生,天自断其曰不能。但又如何?命数自由人定,天岂不可欺?莫欺少年郎,来日定当舞青冥,笑流狱。负皇命,战八荒!
  • 春空千鹤若幻梦

    春空千鹤若幻梦

    一部《挪威的森林》式的中国青春故事,凄美而浪漫;一曲当下青年人的青春悲歌,迷茫而绝望;一首青春的赞歌,讲述了青年人的坚强与抗争。离别数年后,我前往那一片幽蓝的海湾赴约。晓兰站在岸边,凝望着幽谧深邃的大海。当我一步步走近她时,往事在脑海里一幕幕浮现,卸下的感情又喷涌而出……晓兰心里却始终藏着一个我永远猜不透的迷,时而冷若寒冰,时而柔情似水……邹敏敏像是一只林中小鹿,闯入我的心里。我仿佛迷失于一片沼泽地里……濒临崩溃,晓兰说起了她不为人知的秘密,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无耻!”邹敏敏狠狠地向我扇一耳光,然后转身摔门而出……人生无非是幻影之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