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6500000021

第21章 悠悠古城韵1

路遥思远

上完“鬼班”就迎来一个大休,过24小时才上班,如果清晨去睡觉,晚上则睡不着,迷迷瞪瞪一昼夜,如果不睡觉,不干一点刺激的事,一天也是昏沉沉,“鬼班”就是“诡班”,“鬼班”真鬼!哎!睡不睡觉对孩子们已经不是很重要,白天不睡觉,晚上睡得更香更好。

到哪里去?人有钱了,享受现代生活,这里就是青山绿水,旅游胜地。70年代,谁也没有钱,“绿水青山枉自多”,连从江西来的当兵的都看不上这里,一开口就说这里是“穷山恶水”,“开门见山不见日头,走路就爬坡,不是上坡就是下坡”。说起路,孩子们正在修的不是隧道就是桥梁的是铁路,岌岌可危的半天才跑一部“解放牌”就“尘龙翻滚”的是简易公路,沿江边若隐若现翻巨石过沙滩的是纤路,“孤帆不见碧空尽,惟见汉江天际流”的是水路,去哪里也要迈开孩子们已经不那么嫩稚的双脚,去三四十里外一天可以来回的安康城成了他们“休闲日子”的惟一首选。

“无事不蹬三宝殿”,而且要折磨自己的腿脚跑七八十里山路,得找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还要给连部打一个招呼,这次的理由是“吃西红柿”,理由是柳军提出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山里人粮食种不过来,谁去种这种越吃越饿的玩意儿,食堂更不会买这种一碰就破,很难保管,在山路上又很难运输、又不能顶饥的鲜嫩蔬菜。可在西安,西红柿像水果一样普及了,这种南美来的“狼果”竟在三秦大地“疯涨”。嗜噬价廉物美,不留皮、不遗壳、不吐子更不用票的西红柿,成了食品匮乏年代西安居民补充营养的好食品。是啊,有什么东西如此的像水果又那样的像蔬菜?又有什么样的蔬菜可汤、可炒、可榨汁、可做酱、可凉拌、可生吃?生吃时可要像老太太抿着嘴往里吸,它可是自然的“灌汤包子”,它喷出的是天然的色彩,它本身就是一罐酱,更是一瓶软包装的红颜料,你喜不喜欢它给你喷洒天成地设的文化衫?这时候真想西红柿像枣子那么大就好了,一口一个,也不会弄脏衣服。没想到,不到30年人类就把西红柿改造永远长不大的“子子孙孙”,真正变成了水果类,水果拼盘的“附庸”,但远没有它们的“长辈们有味、过瘾,一般是“大而无味”,没想到这玩意“小而无味”,这世界真奇妙。又有什么水果如此妖艳、颜色如此饱满、浓汁里涵养如此多的子孙而食者又不硌牙?也很难从蔬菜和水果里找出“贡献”这么充分的尤物。这酸不酸、甜不甜、软不软、硬不硬、皮不厚韧、肉不薄软、有固物、有浓汁、有玉液的浆果一定在柳军身上培育了几只馋虫,每到暑期就来启动他的“番茄情结”。

去安康最好的方法是从工地直接走,这样就避免了在小路上折腾一个来回,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体力。但问题是一要有人帮你“打招呼”,给排长讲也是可以的;二是如果你有劳动工具要有人帮你带回,除非接班的也是一个连队的;三是你上班进洞必穿的,现在是讨厌的长筒胶靴要请人帮你带回去,谁要穿着它走长途,就要自始至终做好咬紧牙关的准备,那玩意除了趟水“爽”以外,是又打脚又闭气,几十里路下来,脚被泡的白花花的,已经不是你的脚了,所以你还要带好“行军”的解放鞋;四是要在山路上跑一上午,你必须填饱肚子。这可是最难的,不回驻地何能“填饱肚子”,谁有饱餐一顿的储备?哪一顿不是欠了肚子的帐?因此返回驻地再出发一般是孩子们的首选。

柳军为了获得“大休”去大嚼西红柿,专门跟一排去上了“鬼班”,他的一个提醒自然勾起很多孩子吃西红柿的“馋虫”。上“鬼班”的一排的孩子们成片的“呵呵”地叫着要去安康城,好像农民们相互吆喝着去赶集,这是很有影响力的,除非另有安排或是特别疲惫的孩子,一排80%的孩子们响应着不知是谁提议的不知是谁发动的“赴安康吃西红柿行动”。后来柳军自己都忘记了是他倡仪的这个行动。

孩子们简单洗刷后,有的穿上了干净衣服,有的穿上了新的解放鞋,有“噱头”的就穿上新的那种天蓝色面料、乳白色宽边的网球鞋。虽然那时候孩子们根本没有见过网球,也根本不知道网球是什么,更多的孩子把网球理解为羽毛球,打羽毛球的时候不是中间架着一张网吗?但穿网球鞋却很时髦,而且讲究的是穿网球鞋不系带子,这样就穿脱方便,因为网球鞋只有脚背顶上有三组鞋带孔,本身就很紧,穿上鞋带打上蝴蝶结像扎了一朵花,穿脱时解系鞋带确实不方便。公鸡的“噱头”玩得更大了,他穿的是在西安没人敢穿已经被批判烂了的“小白鞋、宽裤腿”,还有那时最流行的“海魂衫”再戴一顶军帽。那“小白鞋,,和网球鞋相像,不过是全白而已,就是现在的一般的运动鞋,可在“解放鞋”的时代,那可是时髦的极品;“宽裤腿”又算什么呢?现在,只要你愿意义务为所行之路“拖地”,你愿意有多宽的裤腿都行,可在那时这可是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左倾”老师要拿剪刀来剪你的裤腿。

孩子们有军帽的都戴了一顶军帽。那时候军帽是最贵重的财产,也是最时髦的,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有,还经常发生抢军帽的事情。

孩子们把去安康城当成一个很隆重的事情,就像山里的孩子去相亲。这些喜气洋洋的孩子走过小路,走过洞口工地,走过了石庙废墟下的小路,走上了沿江的简易公路一直往东。那简易公路往东就要横跨石庙沟的简易桥,那简易桥是与公路连体的,桥墩是用乱石堆砌的,然后用方梁架上,再在上面用木条钉上路辙,“解放牌”压着路辙开过去,忽忽悠悠的,坐在车上的人,心都吊在嗓子眼上了。自然那桥是单行线,谁抢先谁先过,对面的车就在公路一侧等候,因为车本来就不多,一般不会发生一个车等候对面的一个车。那桥最大的优点是建设和维护都容易,最大的缺点是那桥高出汉江水面四五米,大雨滂沱,千沟万壑汇流,汉江的水要涨过这简易桥的桥面是太简单的事了,一旦汉江水淹掉了桥面,不但简易公路从石庙沟中断,更糟糕的是水淹过桥面后,方梁在水中浮了起来,然后在石庙沟山水的冲击下,它像一个“不系之舟”,顺着汹涌的汉江直下。为了把方梁固定在桥墩上不被大水冲走,不可能去找比水重的木头,也不可能压巨石在桥上,部队的战士们是想尽了办法。孩子们“咚咚”的脚步踏在简易桥上,他们才不怕把它踩塌,这也是他们的“鸿沟”,孩子们不去安康城是不会轻易跨过这桥的。

这简易公路完全是怎么方便怎么修,它遇沟就下坡,为了架桥方便,过沟就上坡,避免离江面太近遭水害。不管此路筑的多么宽,但此路上的桥从高度和宽度上给它定性,他必然是短命的,随着铁路的完工,他将像这孩子们一样结束他的使命。现在它已经和古栈道一样具备了“考古”价值。

简易公路也是孩子们熟识的路,因为第一天晚上他们就走过了这一条路,孩子们不过是再走回去而已。孩子们过了石庙沟桥后就开始上坡,走了不到400米,就又要下坡了,因为前面再走400米就到了这小骆驼山的尾部,也就是石庙沟一号洞的东出口,自然这里有一条沟了。因为此沟太狭小,被学兵四连的孩子们戏称为那时候谁都知道的“夹皮沟”(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一个地名),实际上沟里面是越来越宽阔,一直往上走就到了秋初积和江西等人那次“吃模糊”的地方,只不过此路没有走通而已。69级的学兵一连和一个部队连就住在这沟上面的夹缝里,他们的任务是往西打石庙沟一号隧道,建石庙沟一号桥,虽然沟像一条缝,但深度和二号桥差不多,在沟东面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坡,是它后面大山伸出的脚脖子,铁路建设规划准备将它铲平,在此建石庙沟车站,因为挖出的地皮有限,不够停一列火车的长度,只好把车站的长度延伸到桥上,这样桥就成了可以变道和可以停车的双轨桥,桥梁是双的,桥墩自然也是双的。由于车站下面的山体平缓,沟壑在这里又显得特别宽阔,没有三四个桥墩跨不过去。这样石庙沟一带的铁路节奏由西至东就是“洞桥洞桥站”,铁路到这里有一个小小的“休止符”,车站的东面又是一个大张着嘴的隧洞。“爬来爬去两个坡,不是上坡就是下坡”。你说这个路烦人不烦人,不断的上坡下坡,按照流水的要求,重复着山的走势,但仅两个起伏以后,此路就一直上行了,似乎没有了沟壑要跨越。

这路就是不停的上坡下坡也比“单行道”的小路好上一百倍一千倍。孩子们走在这样的路上就不用低头看路,更不用自然地排成单队;他们可以三五成群讲着故事谈着话,可以看着江水走,看着青山走,看着蓝天走,望着流云走,这是多么的惬意!

柳军自然是这里的中心人物。他是管理档案的文书,是掌管药箱的卫生员,是掌握孩子们“政治生命”的团委书记,是传达连领导意见,尤其是转达指导员意见的“钦差大臣”,真有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味道。人一旦有了地位、权力和荣誉,人性的呈现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善性”,人身上的一切美好的品性都呈现出来了,像助人为乐,先人后己,尊老爱幼,和蔼可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及责任感、使命感都表现出来了;二是“恶性”,人身上的一切丑恶的劣性也都呈现出来了,像贪婪,占有,暴力,色欲等。不过“善性”是当权的人自觉的表现出来,而“恶性”则是无意的流露,官当腻了就会更充分的表现,有它的“后滞性”。人实际上是善恶一体的矛盾物,只是各自在人身上占有的比例不同和受外界和自身的心理约束而表现程度不同。但“心善、心胸、心术”是人的本质,基本是学不到的。柳军不过是一个初涉世事的孩子,他的“善性”和上进心得到充分施展,他的脸色白里透红,他的身体和他的“政治生命”一样处于充分发育期,他高高大大,四肢健壮,肌腱舒展犹如藏卧在山林呼之欲出的老虎。“春风得意马蹄疾”,人的身心和谐原本就是高度的统一体。也仅此这是柳军此生“政治生命一睢一的高峰,值得他一生去怀念和品味。

人虽是动物的“物质”,但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社会人”的“基因”。孩子们虽然刚踏上社会,但对待这无形的微妙的“官场人事”还是“无师自通”。出于敬仰,出于敬畏,出于迎合,出于发展和保护自己,更是出于天性和本能,孩子们走着走着又三三两两地“转”到了柳军的身边,嬉笑一下,搭讪一句,应和一声。柳军自然是和蔼可亲,笑容可掬,应接不暇,他也像蝴蝶一样,这朵花上落一下,那朵花上停一下。这时只有江西“敬而远之”,他远远落在了大家的后面。那公路以20度的坡度一直上升,几个月来孩子们在小路上行走,背负重物,打隧道,备沙料,身心筋骨各方面已经得到了锻炼,劳动对他们来讲已经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行走对他们来讲更是小菜一碟。简易公路只有坡度,没有台阶,更没有坑洼,没有绊脚石,没有树桩,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这路和西安的大街一样平坦,孩子们在这路上随意地疾走,并不影响他们一路欢歌笑语,一路指点江山,一路切切磋磋,他们放飞心情,他们好比放飞的风筝。

由于江西的体质以及孩子们在劳动方面对他的照顾,所以江西没有其他孩子那么强悍,走着走着他就落在了后面,并不是他有意“敬而远之”。柳军早把这一点看在眼里,他有意落后陪江西走了一段路,他当然愿意和江西一起走聊聊天,一方面江西知识面宽,聊的范围要宽大一些,另一方面路上可以照顾到江西。柳军当然希望江西能“合群”,但是体力的事谁也替代不了,看着孩子们越来越远去的尘埃,而柳军的体力更胜过那些孩子,自然不愿跟着江西在后面磨蹭了,携领和合群是他的天性以及他处于“高屋建瓴”状态下的使命,他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这样他对江西只好“忍痛割爱”了。

他对江西说:“你在后面慢慢走,我到前面和他们说说话,我会在前面等你。”说完他像‘“神行太保”一般迈开双脚,绝尘而去。

落在后面的江西倒落得自在,他从来不会“郁郁寡欢”。有言道: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所有人的孤独,人们正因为孤独才去办所谓的狂欢节。一人时他不用对应地去听,去看,去应付,去附和,去观察,去捉摸,去琢磨,他完全是属于自己的,“自由”不就是由自己吗?一个人才能“至高无上”;两人为“从”,往前还是往后?主左还是主右?自然是性格好的跟着性格差的,力气小的跟着力气大的,无智的跟着有智的,无钱的跟着有钱的,必有一人是“跟从”或“随从这个世界就是“主和从”组成,主者是别人的从,从者又是另一些人的主。三人为“众”,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好,反正有一个人必定“骑”在其他人头上,必定有一个人要当领导了,人上还有人,人就这样自己垒成一个庞大的“人”的金字塔,我们称之为:集体、集团、组织、社会、国家……。你要想逃脱它,只有去当野人和“白毛女”。

但一个人完全可以在精神上暂时脱离它。江西此时不但在放飞心情,而且在放飞思想。他的思想由人群社会回到了自然山水之中。

这条酸腿、痛脚、磨鞋的布满沙砾起伏不定、上升无常的简易公路不就是大山的使然吗?!那么山是什么东西?山是大地包容不下的多出来的体积,山是亘古苍老的大地的皱纹,山是万万年受压迫已久的大地的愤慨、呐喊与怒吼,山是已死去已久的大地曾起伏有序的凝固的呼吸;山是大地的兄弟们相互争斗打架打出的满身疙瘩,大山是“大疙瘩”,小山是“小疙瘩”;山是大地的皮肤发炎后长出的丘疹和疖子,那滚烫的岩浆是疖子流出的脓血;山是大地回敬时时迫害她的天空挥出的已凝结的“拳击”,山是大地派出的探测诡魅的天空虚实,与蛮横的天空谈判,与不可抗拒的天空讲和的长子;山是大地的耳朵,它真正是在窃听“天籁”,山是大地的眼睛,有着那雷劈电闪也不眨眼也不屈服的天目:山是抵抗洪荒奔流江湖海啸惨遭灭顶的理智的选择;山是大地的大脑;山是大地的思考;山是造物主避免大地摇来晃去敲下的固定大地的钉子;山是大地在灼日洪涛中无法庇护她那钟爱的生灵而给它们创造的立体乐园!没有山,“挪亚方舟”将无处停靠;没有山,释迦牟尼和李耳将无处安身;没有山,108将将被水浒淹没;没有山,孙悟空到哪里去捉妖怪?没有山,毛泽东将无法去缔造共和国!没有山,铁道兵到哪里去打风枪,到哪里去放开山炮?没有山,孩子们到哪里去修隧道,去“吃模糊’’?自从有了人类功利,山就成了妖怪的山,宗教的山,革命的山,以及旅游的山,保护的山,有等级的山,就像把人分成三等九级一样,什么时候恢复山的本来面目?

人总是想去登山,认为登上了顶峰就征服了这座山。所谓:山登绝顶我为峰。但你能呆在山上不走吗?你能不离开那山顶吗?你真的愿意化作山顶上的一块石头吗?

而人本身就是一座山,站起来是一座峰,坐下去是一个岳,蹲下去是一个丘,倒下来是一道岭。人死了也要堆一个小山包,每个人最后的坟茔不就是一个个的“小山包”吗?而“金字塔”不过是要建一个死人的山峰!

有道是“山等着人类去靠近,而河流则带着人类去远行。”有山就有水,山是水的源泉,山是水的娘家,山是水的造势,山是水的分界;山使水多姿多彩,山使水婀娜多媚,山使水有了条理,山使水成为团体,山使水奔腾向前;山让水生,水让山动,水是山的精灵;山有多高,水有多长,一切都在山水间。

“江淮河汉”,中国文字最早记下这四大河流。这四大河流里惟有“汉”是支流,可见汉水对中华民族的影响。那河流是什么?河流是大山梳理过的长辫,山越高,她的辫越多,她的辫越长,飘荡在无尽的大地上;河流是对母亲的大地奔腾不息的祝福,是对兄姐般的大海绵绵无期的思念,海下面还有山,山上面还有海,是海的儿子,叫海子;有了河流,山就长袖善舞了,有了河流,山就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可以梳妆打扮了;河流能把山切开,山能把河流挡住;河流也是大地的伤痕,她肆意切割大地,带走一切可以带走的东西,包括她赖以流淌的土地;人们利用了她,靠她饮渴,靠她滋润,靠她舟楫,她又随时把她们掠夺去;她把土地带到大海去造田,是给人类多一点生存空间,还是去跟大海抗争?她源源不断地把土地的养分奉献给大海,是对“海神”的献媚,还是对总想“让那河流改变摸样”的人类的惩罚?大山使生灵们攀援,河流使生灵们分离,但不能渡过河流的生灵们只有溯源攀援山界才能跨过河去;大山分离不了的大地,河流来分割,她使三国演义,她使南北立朝,她使霸王别姬梦断江东,她使翼王哭泣泪洒大渡河;“逝者如斯夫”,河流是一条生命,河流是一方人的命运,不断的河流是不断的历史,河流用涛声和波浪昼夜絮语着或雄奇壮阔或悲回低旋的无始无终的传奇故事,历史的河流啊从来就是泪水流成!

江西就这样杂乱无章地乱想着,他、路和汉水夹在两山之间。那江上偶尔有本船顺流而下,他们是经过了几次往返康城,才知道吆喝艄公让船靠岸搭船去安康是最方便最好的方法。只要给艄公两颗火石就行了,在船上一般都有坐船的大婶大妈,她们大多提着鸡蛋到安康城换钱换物,这时候你就可以在船上“吃模糊”了,用粮票换她的鸡蛋,不过和山里一样也是一斤粮票换4个鸡蛋,这好像是这里的“天价”。你可以借用船上的炉子把蛋煮熟。那船上了江中心的主航道立马顺水顺风,艄公再稍稍使使撸桨,那船儿就飞快地在碧绿的江中心滑过,大约半个钟头,等孩子们的蛋煮熟了下了肚,那船儿也到了安康的城门下,河都不用渡就到了。但是孩子们上了船,调皮的孩子们总是要抢过撸桨来操使,使那船在江上摆头摆尾,使艄公们哭笑不得,往往是孩子们实在糊弄不了那船儿才罢休。如果从陆路走,30里地翻山越岭要走三四小时,看来水路是最平最快的,如果这汉水能凝结,它就是一条天然的高速公路。不过,现在对孩子们来说它是一条液体的“高速公路”。

孩子们去安康还有一个好方法是:搭车。简易公路上总有一些来往的“解放牌”,所谓的“军车”是拦不住的,孩子们就是当“解放牌”老牛拉破车似的上坡的时候,从车后面攀援上去,向东的车子一般是空车,即使装了什么东西也不过是建筑的包装材料,开车的军人即使发现了也没有办法,干脆装着不知道。因为那公路是不停的上坡下坡,孩子们搭了一段路,在车子要和孩子们分道的时候,在某个上坡的地方孩子们又爬下车。到了后来,什么车子去什么地方,该从哪里上,该从哪里下,孩子们搞的清清楚楚。

那简易公路慢慢上升,慢慢转向山内,就要向相依相伴的汉水道别了。江西突然发现这一带竞没有了建设铁路的痕迹,那简易公路一直通到了一个往东的隧道口,往西竟然还是草木森然的山体,没有任何施工的痕迹。在东边的洞口外看到几个孩子模样的人在推轨道式矿车,江西知道他们肯定是学兵,顿时有了亲切感,连忙上去搭讪,一问果然是学兵,那几个学兵告诉他这是“月河隧道”,这是它的西洞口,这隧道有2793米,后年才能修通。这条长长的月河隧道打通以后成了石庙沟的学兵去安康城走陆路惟一的捷径;但那时候孩子们也快退场了。刚打通那一阵,隧道还没有被服,“裸道”里到处是悬挂着“牛肝马肺”一样的石头,掌子面还在施工,到处湿漉漉的,风枪声,扒渣声,矿车相互撞击声搅混在一起,穿着整齐的孩子们才不管呢,一样从那些孩子们的施工现场穿越过去,还存在什么“施工重地闲人免进”,孩子们就是从这种环境下干出来的。那里施工的孩子们也习以为常,能让则让,能挪则挪,能闪则闪,尽量方便“一条线”的战友通过,如果正好照脸,则莞尔一笑。正是“襄渝铁路一线牵,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能从未凿通的月河隧道穿过,江西只有继续沿着简易公路翻越此山前行。那简易公路在隧道左边画了几个“之”字就到了山梁上,再左边有一些简易房,显然是这里学兵的驻地,它们就在这山梁的下面。这山梁与周围群山比不是很高,但很开阔,像是一个南北通道,南边是月河洞口工地,再远一点是汉江,以及壁立在汉江边上翠绿的山峰;北边则是一个长长的山谷地带,那简易公路沿着山谷从山梁下边缓缓下行,最远处就是月河了;东边西边都是山峰,但都不很高,这里是凤凰山向东延伸的最后一个山架,犹如凤凰那小巧的头部。

走到这儿,石庙沟到安康城的距离就走掉了三分之二,可以说安康城举目可望了。山梁上东西山峰夹峙,南北通透风气好,瞻南眺北风光无限。山梁上的中部竟然长着一棵如圆如盖的大松树,松树一般依山驻石立阴面阳,枝叶尽情地向空旷、雨露和阳光处舒展,所以松树造型以“一面倒”著称,所谓“迎客松”“送客松”是也。然此山梁上,山上有峰无遮拦,南北贯风多雨露,该松树受天地日月之精华,享四时寒暑之风雨,一方水土,四仪舒枝,八方展叶,九地生根,长的是堂堂正正,仪仪方方,圆圆满满,俨然是那秦皇汉武东君玉帝遗落的高贵吉祥的至尊华盖。

大自然的造化,那如圆如盖的巨伞是酷日丝光不透,骤雨三日不漏。行者总盼望长亭更短亭,至此无不惊叹千亭万亭不如此一亭。美景自有贵人在,柳军正领着一帮孩子们在“巨伞”下歇息。江西上到山梁上一露面,孩子们就一起呼唤起来:“江西,快来呀,等你好久了”!江西一打眼,看见柳军正端坐在大树中央也在向他招手,江西见此心头一热,心想柳军果不食言。

江西来到树下,顿感热散暑消,神情为之一爽。一棵大树就是一个世界,一棵大树就是一个“场”,大树的“场”是一个大树自造的小天地,孩子们在这个风凉悠然的天地里怡然自得。

孩子们一个个瞪着大眼望着江西,江西一看有公鸡、尚守业、周东、秋初积、黄姜和赵金林等众多战友。

小林子个子大,自从江西不当班长后,他就接任了班长,因为江西是“主动让贤”,大有尧舜之德风,他一看“老领导”来了,自然异常热情,江西在他的班里作为“退下来的干部”,也自然受到好的照顾。

“下手抓”向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对江西一直恭敬有加,竟半开玩笑说后悔没有去接江西。刚来时,下手抓看见江西带来的那床被子破的不行,就将他多带来的一床蓝碎花被面的被子盖在了江西的榻上,这一“温暖”就是两年。秋初积和江西都是从西安西郊来的不用说,还老结伴跑到西边的火石岩老朋友汤维胜那里去“吃模糊”,人家汤维胜可能是知道他俩没“能耐”,一次都没有到东边的石庙沟来过吃他俩的“模糊”,于是江西戏称他和秋初积是。东边的太阳还没有出山”,所以秋初积见到江西就呲着黄斑牙对江西一笑就足矣。“蛐蛐”和江西自从一起去过“吃模糊”,已经是“故交”了,也就相互递一个眼神就够了;公鸡就更不用讲了,他们是吃过油条和皮蛋又和柳军有了私交的所谓的“乡党”,从此公鸡主动和江西搞起了“共同体”,某天公鸡的鞋坏了,正好江西储备了一双新解放鞋,公鸡往脚上一蹬,正合脚,公鸡“鸡行鸭步”抬脚就走了。有这种关系,故江西和“公鸡”相互间眼睛都不用瞟一下。

周东对江西还是原来一样的热情,又有柳军在那里“坐庄”,故热情里还多了一份敬重。

江西目无暇顾地应承了一番后,定下眼来,才发现原来大树下散落似七星北斗一样鼓型的石块,那中间柳军坐的那一块又大又圆又高,是一块花岗岩,由于坐的人多了,周边都像打磨过的一样,露出殷红和墨菊相间的花色。“真是一块好石头”!江西盯着那石头自言自语地说了出来。

“你说什么好?”柳军望着江西问。

“我说你坐的石头好”。柳军显然听懂了江西的话中话,他接过江西的话茬;“是啊!的确是一块好石头。”这块有点历史的美丽的石头如果是在现代早就被人搬走了,人是越发展越有占有欲,这恐怕是一个规律。

哪知道周东马槽里伸出一张驴嘴,他说:“‘老领导’说的没错,是一块好石头。”

哪知道柳军却听的特别不顺耳,顿时勃然大怒,说:“什么好石头坏石头,大家结果都一样,都是一个馒头包,搞什么搞!”

没想到周东想拍马屁拍在马腿上,遭到了一蹶子。江西却会心地笑了。

人真是一个奇怪的动物,无论是行走还是坐下来,自然分出来高低贵贱。比如柳军行走时他不是领头,就是走在中间,大家的行色绝对不一样,如果这个时候有最善于察言观色的算命先生一定会把他“提溜”出来给他算命,不用给钱都行。如果是坐下来,在餐桌上肯定有一次假意的谦让,然后自然是主宾客从分次坐下,如果宾坐主席,肯定是宾者龄大、名显、功高、或者曾师于主、曾恩于主等。岂止中国,此“定律”放之四海皆准,你看《最后的晚餐》,基督坐在什么位置你就清楚了。那中间的大石头的位置非柳军莫属,即使有其他孩子坐上去,看到柳军来了也会自动让出来。

同类推荐
  • 烟花女子

    烟花女子

    烟花之地,烟花女子,沦入风尘,后面的酸楚自是无人能够体会。而从良之后的日子呢,又有谁能知晓,真的是脱离苦海,苦尽甘来吗?
  • 夜歌

    夜歌

    《夜歌》故事的展开建立在一个伦理尴尬的基础上:三条街上唯一端“铁饭碗”的小伙子书宝和三条街最漂亮的姑娘布阳谈恋爱,本来是再般配不过的一对,却因为布阳的母亲不光彩的前史,而遭到对妓女深恶痛绝的书宝母亲百般阻挠……
  • 虎王让贤

    虎王让贤

    作者在生产经营苗木花卉的同时,笔耕不辍,以科学童话的形式,描述绿色世界,抒发田园情怀,呼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部童话集,收录了他近年创作的26篇有关生物方面的童话作品,达10万字。该书还配有若干幅插图,是一本图文并茂极具知识性、趣味性的好书。“这是一部写给少年儿童的书,也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甚至全人类的书,一部老少咸宜的书。
  • 简·爱

    简·爱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以父女情感为主线,描述单亲家庭中父女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是穆仰天与童云一见钟情结为伴侣,生下美丽的“天使”穆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童云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父女俩人产生隔阂、误会。穆童以各种坏招阻碍女性对父亲的接近,父亲因为爱女儿和怀念妻子放弃了一次次择偶的机会,俩人成为“亲爱的敌人”。但当穆仰天患脑癌不久于人世时,父亲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女儿操办一切,而女儿突然长大挑起照顾父亲的重担,二人的心真正走到了一起。
热门推荐
  • 美女的终极保镖

    美女的终极保镖

    他是一个屌丝,他有未来女神相伴。他的样貌一般,却有富家大小姐追他。有一天,苏铭得到一个修炼系统,从此他开始发迹了......
  • 青年作家(2015年第8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8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3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安晴的视界

    安晴的视界

    截然不同的世界的,真实与假象的一念之间,爱情、友情、亲情。旅途,探寻,追逐……
  • 重生女儿行

    重生女儿行

    一场诡异的暴风雨引发的车祸将李玉撞死了。可是更加诡异的是他重生了,附身在了一个叫李雨女孩的身上。变成女生了……他怎么会重生了,而且还是重生成了一个女人,以后怎么生活,该怎么面对,她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呢?
  • 暖配

    暖配

    十二年。再听到沐阳的声音时,向暖彻底老实了,眼圈却突然抑制不住的红了起来。这些年,只有天晓得她有多么想他。那种想见又不敢见的情愫,甚至连他的消息都不敢听到半分的懦弱,折磨的她快要发疯了。然而这段隐晦的感情,本该被碾碎在过去里,再不被任何人提起。这次的重逢,究竟是上天难得的恩赐,还是今生避无可避的孽缘!“如果可以,我多么希望十二年前就不曾认识你。”
  • 末世系统之笑睨天下

    末世系统之笑睨天下

    淡定霸气心机女主带领悲催伪系统一统天下,称霸宇宙(?),的愉快(大雾)之路。简介无能,请自觉排队跳坑。
  • 乱世狂想

    乱世狂想

    当一个不入流的网络小说作者,挣扎不出可怜的文字,他或许就再也写不下去了!苍风鹤,一个二逼青年,和他那没有写完的小说,就在他老套的丢了工作,失去女友的那天,发生的奇妙的变化。。。。。。
  •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池中物:繁花似梦

    妃池中物:繁花似梦

    她是下人所生的孩子,她一出生将她娘克死,这个全府上下口中的扫把星决定要离家出走。他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神医公子,亦是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名剑山庄的少庄主,可能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他和她相遇了。突发的意外,从此......她的命运彻底改变了。他明明可以逍遥于江湖,他却选择守护在她的身边......这么多年来,她第一次正视自己的心。眼前的事情还没解决,各种事端四起......无论她做什么事情,他都永远支持她,对她不离不弃,还对她许下了一生一世的承诺,在生与死的边缘,她没有退缩,是不是她一直太过执着,才会导致现在的处境。不是她忘记与他之间的誓言,而是命运轮不到她来选择......**************************************************求荷包,求花花,求月票,求包养.......求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