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8100000007

第7章 人物星空(6)

在学堂,阎润身接受了许多新思想,明白了好多道理。他和同学们一起,贴标语,减口号,演话剧,宣传“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渐渐地,他意识到老师讲过的那八个字“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似乎有着很深刻的含义。是啊,上海租界地竟然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这不是明着欺侮咱中国人嘛。咱姓阎,过去是阎家的人,东常村的人,现在首先是中国人,应该为中国的强盛做事。孙中山号召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咱衷心拥护。

1926年,阎润身决定与结拜弟兄王廷珍、常文郁一同去当兵。他要走出狭小的东常村,到外面的世界去打天下,为此,改名“捷三”,“捷”是捷报,“三”言其多,合起来就是捷报频传的意思。

“找革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1926年11月,终于当了兵,参加的是傅作义的部队。

举起北伐之旗、身着戎装的青年战士阎捷三,刻苦训练,勇敢冲杀,在攻打涿州的战斗中崭露头角。但是,不久大革命失败了。傅作义死守涿州达百日之久,最终在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接受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改编。

喊了半天“打倒军阀”,怎么反倒成了军阀的兵?阎捷三硬是想不通。

后来,他听说真正革命的队伍在南方,就想去找找。他私下约了两位河南人,谎称一同回老家,从队伍里跑了出来。他们装成伤兵,沿京汉路向南徒步跋涉,一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几个月后到达新乡。

在新乡,三人分了手,那两位真的回了老家,只有阎捷三独自继续南行,去寻找革命,寻找报国的途径。

到了驻马店,遇到了岳维峻的队伍。人家讲这也是打军阀的部队,让他参加,就参加进来了。谁知部队里矛盾重重,从不喊“打倒军阀”的口号,冷冷清清,看不到一点革命的气氛。阎捷三非常失望,感到忧虑、困惑,觉得前途渺茫。

1929年夏秋之季,部队嚷嚷要去打“土匪”,在湖南停了一阵子,又到了湖北大冶。不几天,听说程子华(当时是排长,共产党员)带兵去打“土匪”被吃掉了。实际上程带兵跑到“土匪”那里去了。这件事对阎捷三震动很大:“土匪”到底是些什么人呢?程子华他们能当“土匪”,说明“土匪”不都是坏人,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随后在江西打“土匪”,全军覆没,阎捷三做了“土匪”的俘虏。他看到这支队伍纪律严明,官兵团结,而且与当地群众关系很好。他暗想:这哪里是土匪,这是老百姓的军队么!阎捷三坐在台下听毛泽东讲话时,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去,他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这支叫“红军”的队伍,才是他所要找的真正的革命军。

于是,他参加了红军,开始了新的人生里程。

斑驳的光影,跳跃在老将军斑白的发际,他在回顾过去的岁月,还是在沉思那富有哲理意味的体会:“找革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共产党的法宝怎么能丢?”

正谈着,阎老的小孙女阎雪放学回来,跑进客厅,冲我们笑笑,扭头又跑了出去。

阎老盯着孙女的背影,似自言自语,又好像是有意识对我们讲的:“现在不怎么提艰苦奋斗了,共产党的法宝怎么能丢?”

阎老向我们讲述了他参加五次反“围剿”中的一些小故事。他说:“那时候当红军很艰苦,尤其是北方人在南方,吃饭不适应,气候不适应,走路不适应,难关道道。先说吃饭,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在南方都吃大米,而且是那种糙米,又干又涩,咽下去都划嗓子。当时,一方面吃不饱,一方面还怕吃饭,咽不下去强忍着,没有这个锻炼,长征怎么能过去!再说气候,老天常下雨,整天灰蒙蒙的,冒雨行军,一步一滑,真够苦的。走路打赤脚,穿草鞋,开始不行,后来就适应了。这三关一过,就是一个合格的红军战士了。

那时候,为了革命事业,血洒疆场者成千上万,生命都豁出去了,还怕吃苦吗?

阎老讲,他的命大,南征北战多少年,只受过几处轻伤,而他的战友大都牺牲了。

戎马生涯几十年,既带兵打仗,又办学育人,这是阎捷三生命的组成部分。打仗不怕牺牲,不怕吃苦,育人同样严格要求,把培养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作为重要一课。当时的军校多是在没有安定环境、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流动办学,天当房,地当床,墙壁当黑板,膝盖当课桌,日晒雨淋,风餐露宿。一批又一批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都十分优秀的人才,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

听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创业难,守业更难。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革命前辈把期望的目光投向青年,而我们的青年应该如何作答呢?“共产党的法宝不能丢”,这恐怕并非阎老一个人的声音。

“腐败,是一个毒瘤”

阎老有糖尿病,饮食控制,有时看见孙女吃蛋糕什么的,挺馋。有一天看见商场卖适合糖尿病人吃的点心,买了一包回来,结果吃了几天,再去化验,一下子成了四个加号。

“假冒产品,骗人的。都是假的,人也是假的!”阎老站了起来,愤怒地挥着手,眉宇间依稀可辨昨日的将军风采。

“对当前的腐败现象您怎么看?”

“腐败,是一个毒瘤。”阎老声音很低沉:“历朝历代都有腐败,共产党没有腐败。共产党只知道革命,只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知道钱。以前搞政治教育,群众的一钱一线都不准拿,全国老百姓拥护。为什么我们能打败国民党,就因为他们腐败,我们不腐败,人民支持我们。”

阎老端起茶杯,又放下,若有所思地说:“共产党没有腐败,搞腐败的绝对不是真共产党!”

“您认为中央惩治腐败的措施硬不硬?”我们又问。

“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是大的,我是赞成的、拥护的。毒瘤子不割掉,人就会死,不清除腐败,党的肌体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现在共产党认识到了这个事,这就有办法了。主要是惩治要严,依法治国,大案要案应该抓,小案也不能放过。再一个,一定要加强政治教育,现在开始搞爱国主义教育,这很好嘛,要宣传宣传中华民族的美德。还有,各级领导要作表率,不能一边喊反腐败,一边又去拿东西往口袋里装。身教重于言教,做不到可不行。”

“林彪的事么,下次再谈”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正欲辞行,进来一位姓乔的同志。他通知阎老,第二天上午有个活动,希望他能参加。

听说我们是记者,他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向我们介绍:“阎老可是一位战将,从山西打到北京,从北京到南方,从南方又到东北,从东北又去打海南岛,了不起的战将!”

看得出,他对阎老是十分钦佩和敬重的。

老乔同志又说:“阎老当红军的时候,就一直跟着林彪,后来在四野当师长,和林彪打交道不少。你们应该让他谈谈林彪的事,怎么样评价当时的林彪,这很重要。”

当然,我们很愿意听听。

谁知,阎老把话题引向了别处:“我老了,没有什么热,没有什么光了,这几年研究研究抗大校史,给后人留点东西。”

我们请他谈谈林彪。他说:“林彪的事么,下次再谈吧。过去,不少人找过我,我大都谢绝了。历史,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篡改。功与过,后人评说。我只相信历史。”

没想到,作为将军的阎老,竟能讲出如此精彩的话来,简直是一位哲人呢!

“希望山西尽快发展起来”

阎老一定要留我们吃晚饭,吃吃他家做的山西面食。

餐桌上,阎老说:“我很长时间没这么高兴了。你们从山西来,我觉得就和家里人一样。”

我们向他介绍了一下山西的情况:万家寨引黄工程、今冬明春三项建设、变输煤为输电、胡富国书记的工作作风以及他的口头语“山西父老乡亲”,等等。阎老听得很认真,并不时打断我们,询问没有听清的话语。家人说,他的耳朵稍有些背。

阎老1926年底离开故乡,迄今一共回过山西两次。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阎捷三担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教育处长,随总部东渡黄河,转战晋南,曾在洪洞短暂停留,后参加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斗。第二次是1982年,离休后专程回来看看。故人不多了,但毕竟桑梓情深,黄土连心啊!

对于山西的发展,阎老十分关注。他说:“山西是革命老区,对革命的贡献最大。打仗死了多少人,谁也说不清。建国后,山西的煤炭支援全国建设,贡献也是不小的。山西有煤,山西人又能吃苦,哪能富不起来?我老了,回不去了,我希望山西尽快发展起来。”阎老讲得很动感情。

他说:“山西水利建设、引黄入晋工程搞得红红火火,很不错。报纸上都能看到。山西山多,立足于靠山吃山,可以搞搞养殖业、畜牧业,增加收入,使老百姓富起来。”

“不过,咱们山西人也得争争气,那平遥牛肉第一次买上好吃,第二次就不好了。好就好出个名牌来,顶呱呱,看他谁还敢小瞧山西人!”

晚霞夕照明

阎捷三戎马生涯60载,踏遍青山,人犹未老。他1982年从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一方面积极从事抗大校史研究,著书立说,将宝贵的历史资料留与后人;一方面习书作画,陶冶情操。事情老是安排得满满当当。

他闲不住,也寂寞不得,常常唠叨:“你们各忙各的,都不和我说话,再过两年我连话也不会说了。”

其实,他的工作人员都很尽职,孩子们也都孝顺。

战争年代,阎老曾“丢”过两个小孩,80年代初一双儿女失而复得,给老人晚年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说来话长:1936年,阎捷三在延安认识了长征女战士冯玉莲,二人情投意合,结为革命伴侣。1938年二人双双奔赴抗日前线,忍痛将不到一岁的长女托与当地一位姓杨的农民。1940年,阎捷三赴山东开辟根据地,妻子因怀孕未能同行,留在太行山坚持抗战,不久生一男孩,又托与武乡县一位姓张的人家。弥漫的硝烟,隔不断思念之情,但是,由于战事频繁,音讯全无,暂时的分离便成为永久的诀别。冯玉莲50年代初就住在北京,与阎捷三住所相距并不遥远,然而,他们一直没有见过面,都以为对方早就牺牲了。

阎老的第二个妻子鲁树意,是个随军医生,精明能干,与丈夫40多年相伴相随,相濡以沫。他们有五个孩子,三男二女,现在都已成家立业。去年,老伴去世。“她比我年轻,可先我而去了。”阎老的声音不无凄然。对于孩子们,他的评价是“像我,都是老实佗子”,言辞间,又流露出满意和赞许。

儿孙满堂,温暖祥和的家庭气氛使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的快慰,但是,他更关心的是国家大事和学校建设。在任期间,他以身示教,教书育人,为我军院校正规化、现代化呕心沥血,做出了贡献。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离任后,仍不时过问工作,提出良好的建议和设想。他根本不服老。

阎老的书房设在小楼西边一间向阳屋子,墙上挂满了朋友们题作的字画。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幅名为《欢歌》的秋菊图,气高志傲,色淡韵长,象征着房屋主人的爱好与情趣。

另一幅书法作品也极有意义,概括了阎老的经历和晚年生活:“忆往昔曾挥师转战渤海平原,而今朝已定居北京安度晚年。夫妻俩皆健康长寿朝夕相伴,子女们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任务乃书斋学画点纵江山,知足乐致心情舒畅益寿延年。”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告别了阎老,归途上仍有一种言犹未尽之感。城市还在喧嚣,满天的星星已被无边的灯海所吞没。

我们在想,阎老那些语重心长的话,仅仅是讲给我们听的吗?

§§§第7节吴运铎:用忠诚和坚强书写人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苏联奥斯特罗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句名言。保尔身残志坚、顽强奋斗的精神以及这句名言所阐述的至高无上的生命意义,曾经激励了几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祖国强盛而抛头颅、洒热血、献终生。

从历史的深处,有一位“中国的保尔”向我们走来,他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楷模、党的好儿子、军工专家吴运铎。这位老英雄抗战时期投身革命,为研制炮弹多次负伤,九死一生,落下终身残疾,但他无怨无悔,乐观向上,以超乎常人的坚忍不拔的毅力继续战斗在军工事业第一线,用忠诚和坚强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那些并不遥远的故事,或许正是需要我们共同追寻的闪光足迹。

为了革命,他付出了什么?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湖北大冶源华煤矿做童工、当学徒,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抗战爆发后,他和志同道合的三位同伴奔向皖南云岭,参加了新四军。

穿上了粗布军装,镜子面前看着自己的模样,年轻的吴运铎充满了自豪感。他暗暗地警示自己:吴运铎,你已经是一名革命军人了,从今天起,你要狠狠地打鬼子!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和吴运铎谈话。先是简单介绍了我军的光荣历史,又谈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我军的优良传统。最后说:“你是机电工人,会修枪,会做炮,我们部队正缺枪,你还是去兵工厂做枪吧!”还再三嘱咐他:拿枪打仗和修炮造枪都是革命的需要,你们是技术工人,应该到那里发挥自己的专长,为革命做出贡献。于是他被分配在司令部修械所工作。

吴运铎其实根本不会修枪什么的,兵工这一行对他来说太陌生了。但他想,我投身革命队伍,就是要跟党走,听党的话。为了革命,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不懂不会的东西是可以学会的。1939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更抱定“把一切献给党”的决心,忘我地投入工作。

为了革命,从小爱动脑筋、爱学习、因家贫只读过小学四年级便辍学的他,在革命队伍中边实践边学习,自修了机械制造专业基础理论,成为修枪造枪造子弹的行家里手,先后在新四军二师军械制造厂和新四军兵工厂担任技术员、副厂长、厂长。没有资料,没有材料,没有厂房,他和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开动脑筋,用简陋的设备研制出杀伤力很强的枪榴弹和发射架,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消灭敌人的作用。敌人重重封锁,研制子弹没有火药原料,他们想方设法找代用品,将红头火柴的头刮下来,用酒精泡开,制成火药;没有酒精,就用老烧酒蒸馏后代替酒精使用;制造弹头材料更缺,他们试着把铅融化了注入模型做弹头,铅不耐高温,后改用铜元,放在弹头钢模里压成子弹头,里面灌上铅,才试验成功。为制造军用机床,他组织大家用废铁堆里找到的几节切断了的钢轨,中间钻洞安装上模型,然后把铁轨固定在案上,算是代用的“冲床”了……在简陋的条件下生产出一批批步枪、子弹,运往前线,去消灭侵略者。这就是吴运铎为代表的革命战士创造的奇迹。无怪乎史沫特莱参观了他们的兵工厂后,大声说:“吴运铎同志,我以一个国际友人的名义,向你表示敬意!”

同类推荐
  • 人生如春·夏·秋·冬

    人生如春·夏·秋·冬

    人生如春。人生的开始就像人们赞美迷人的春景那样开始了旅程。满怀着希望开始播洒幸福的种子,通过辛勤的耕耘来完成美好的心愿。本书撷取了必知的人生智慧,这些智慧蕴涵了成功者的经验教训,饱含了智者的睿智豁达。也有平凡人的深刻体验。是人们生活中的良好读本。
  • 唐宋作家与文学研究

    唐宋作家与文学研究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曾巩文学思想研究》,中编为《五窦及其诗歌研究》,下编为《苏辙散文理论及其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曾巩文学思想成因探析、曾巩的文学思想、苏辙散文理论的渊源等。
  • 南塘

    南塘

    这是作者在小说之外的个人心灵史,收入作者近百篇散文作品。从青春到秋风,从苍茫到澄澈,书中囊括了他在万里山河行走时的思索,以诗意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内敛的笔调抒写对自然、人生和万物的感慨,充满对于高远天空及悲悯大地的关照。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 《我是城管》评谭

    《我是城管》评谭

    本书字里行间也充满了现实批判性,对城市管理的忧思以及清醒、理性并且富有建设性的构想,因问题成堆而感到的焦虑,因有时陷于几无能为力而感到的孤独与愤懑,还有对于乏“城市意识”可言的形形色色之人的失望。
热门推荐
  •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多年以来,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教化体系,在道德价值上是不主张非正义告发的,但只要有专制政治存在,统治者就鼓励告密。整个封建王朝,从秦到清,告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帝制历史的一个带有污垢的眉批,而告密者就是那块污垢。这块污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超乎我们想象。它不仅介入你的私生活,而且还要控制你的灵魂。中国古代的告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控制他人灵魂的历史。而各个时代的告密者们,各显其能,通过告密这种见不得人的伎俩,改变历史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飞黄腾达者有之,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可气或可悲,无非都是专制统治下的一枚棋子。
  • 妃常顽劣:神偷大小姐

    妃常顽劣:神偷大小姐

    那一日,他向死而去,却放她独生。那一日,他盛怒之下命人用乱棒将她活活打至断气,抽皮扒骨炖灵药,以治爱妃不孕之症。那一日,她一刀砍断他的臂膀,自此青丝变白,恩断义绝!可是从此以后,郁丹青最不能忍的是每天早上看到一个和他长的一模一样的魔王躺在她的榻上!某女涩涩地问:“我是你抢来干嘛的?”“咬,拥抱,然后撕掉!”某魔王想了想,认真地大言不惭地说道。原来她一心一意把这魔王当神供养,谁想他竟然要把她当长期饭票,总想着养肥吃掉……
  • 千鸟谷追踪(大自然在召唤)

    千鸟谷追踪(大自然在召唤)

    本书描写几位小探险家,在护林员的带领下,追踪相思鸟,历尽艰险,神游鸟类世界的故事。本书充满了鸟类世界的奇趣。
  • 波段之王

    波段之王

    本书笔者一直以来都在倡导中长线操作和波段操作。当市场处于单边牛市的时候,我们应该进行中长线操作,但是,在市场没有给我们提供这种机会的时期,我们最好跟随市场,进行波段操作。波段操作是一种最灵活、最安全、最高效的投资方式。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专门捕捉那种快速上涨的波段牛股呢?答案是肯定的。本书就专门介绍了八种捕捉波段牛股的具体方法,读者只要能够精读此书,一定会获得很大的收获。
  • 九黎印

    九黎印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十方天地,亿万生灵,渺渺仙路,踏歌而行……(本文慢热,恢宏世界需要慢慢展开……)
  • 御娇九龙

    御娇九龙

    凌翔在偶遇老师龙飞鸣后踏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从此世界在他的眼中改变了,金钱、权势、美女对于他来说是唾手可得,而麻烦也是接踵而来!修炼、战斗成了他的乐趣,打击敌人成了他的习惯!解救美女成了他的爱好,抓获敌方的美女成了他的嗜好!
  • 桃花依依

    桃花依依

    桃花仙子艾桃歌因为贪玩偷偷跑出了桃花一族的世外桃源,性格冲动火爆又不懂人情世故的她招惹了秦氏集团的大小姐秦菲和于氏集团的独生子于威,一个真心恨她,一个别有用心,艾桃歌真的可以全身而退吗?
  • 异能之电王

    异能之电王

    海贼王有橡皮果实,有火火果实,有震震果实......异能之电王有紫电之玉,有点卡之玉,有电脑之玉.....海贼王的恶魔果实来自海上。异能之电王的灵玉来自灵玉山。杨清是有霸气,有邪气的一青年,他被老羊头安排到青云高中,对于能力觉醒的他将会是面对什么样的任务。
  • 疯狂科技时代

    疯狂科技时代

    本是一个电子学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意外重生到了2006年自己刚刚步入职业技校的那一天,看到熟悉的一切李星宇发誓要弥补自己一切的遗憾!用自己超越现在几十年的知识狂开金手指!微软、苹果、索尼、谷歌你们都弱爆了!看哥怎么用科技改变世界!
  • 最坦诚的星——茜拉

    最坦诚的星——茜拉

    我喜欢茜拉,她是我的命,这纯属虚构,不过还是有些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