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7000000010

第10章 美好的黑夜

按照普遍的说法,崔健出现之前的中国摇滚还是漫漫黑夜。既然是黑夜,那就应该赞美,因为黑夜里埋藏了无限的生机。在70年代末TheBeatles被少数几个中国人听到的时候,摇滚乐还连噪音都不是,但到了1984年的"七合板",刘元就已经写出了《GoAway》这样冲动朴素的作品;1986年马克西姆餐厅为崔健提供了演唱《一无所有》的机会,到了1989年,北京的Party主办者付给乐手的酬劳就已经超过了今天的水平--平均每人一两百元,这是不是证明了中国摇滚十年的徒劳啊--但黑夜的美好之处在于纯洁,那些今天被无情挖苦、耻笑的名字,那些因为缺少才华又无法超越名利而堕落的名字,在当年都是理想主义的最完美化身。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摇滚梦寻--中国摇滚乐实录》一书,就记录了一代人悲壮的身影,尽管其中的大多数今天不是销声匿迹,就是僵死于名誉的巅峰,但如果没有80年代的理想主义,没有第一代摇滚人的饥饿、啜泣、辞职、昏迷、流浪、奔波、死磕和继续死磕,就没有中国摇滚作为精神解放力量的高大形象。亲爱的人,这是"中国摇滚的第一个动力",就像90年代初的动力是颓废、现在的动力是个人创造。将来的动力是娱乐一样,典型的中国特色,带着丰富的道德因素,伴随启蒙主义思潮,跃上了一个精神的高峰。

在80年代,摇滚乐还没有基本的商业土壤,如果不是有这样一个正派、崇高的精神背景,摇滚乐根本就没有力量在封闭落后的环境中成长。那时候,"唐朝"老五背床板的故事、王迪和丁武画风筝的故事,和更多故事一样,不仅传奇得可歌可泣,更深刻地影响了90年代全国摇滚乐手的志向。

1985年,崔健写出了《不是我不明白》(后来作为电影《顽主》的插曲出现,成了第一首触电的摇滚乐作品),有趣的是,这首歌并没有使用传统的节奏布鲁斯形式,倒是以Rap的面目出现,像是预示着崔健那一代音乐家后来对黑人音乐和技术的着迷。随之而来的,当然是1986年的《一无所有》,第二届百名歌星大合唱活动让崔健登上主流舞台,当然,这首歌的最直接结果是引发了流行歌坛的"西北风"潮流,王迪、孙国庆、井冈山、田震等缺乏创作能力的阳刚形歌手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无所有》当然也证明了中国摇滚乐的中国特色--精神的尊严,而不是生理的愉悦或艺术的先锋开创了中国摇滚。接下来,崔健两进北大,1988年在中山音乐堂与"五月天"一起演出,被看作他的、也是中国摇滚乐的第一场正规演出。

早在摇滚被公开之前,1979年成立的"万里马王"(老哥就是其中一员)、1983年成立的"大陆"(第一支老外乐队,著名的吉他手艾迪就在其中)、1984年的"不倒翁"和"七合板"、1987年成立的"ADO"已经用翻唱流行、民谣、乡村、软摇滚和老摇滚作品来让北京的耳朵变得西化了。臧天朔、王迪、孙国庆、秦琦、丁武、张永光等人就是那时侯踏上音乐不归路的。一直到1988年"萤火虫"("零点"的前辈、广州"新空气"的同事、伴奏界的名人)的组建,期间"白天使"、"五月天"、"DADADA"等乐队也擦上了摇滚的边,而1987年组建的"黑豹"和"宝贝兄弟"(常宽、陈劲、张卫宁、赵牧羊)则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摇滚乐队。那些最早参与乐队活动的青年,现在统统被当作摇滚前辈,而不只是音乐前辈,这是因为,相对于历史,他们做了叛逆的事;相对于音乐,他们担当了英雄的角色。

当然,在电声的背后,木吉他对这个社会的解放要广泛得多。1972年开始学习吉他的曹平有资格说明这一点。他从广州的业余吉他演奏者,到北京的摇滚战士和后来的传播者,见证了吉他文化为摇滚乐铺开的路基。80年代中期风靡全国的吉他热,和大学里的读书热、参政热一起,真正让青年成为青年,他们第一次成为拥有自己的特征的群体,并且开始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价值。民间、青年、群众--中国摇滚只有在这一点上是和欧美国家相似的。如今"超载"又卸载的高旗,就是在1985年参加吉他比赛时认识曹平、曹钧兄弟的。不过,几个乐手的成果,远远比不上吉他对青年--摇滚乐基本受众--的培养更伟大。

受众眼里的早期摇滚,是战士和天使,是殉难记和侠客行,这也是第二代摇滚人喜欢打扮成美国硬摇滚商业明星模样的原因。一开始,大家都比较幼稚,这没什么。不过,这种神话倾向的另一面却是,摇滚生活的中国特色。广州的摇滚翻唱者们还在歌厅里跑场子的时候,北京的战士们创造了一种绝对不平民化的生活方式。自从1984年国际俱乐部开始为"大陆"乐队举办Party以来,各大宾馆的Party成为了中国摇滚最早的温床,其中尤以马克西姆、外交人员大酒店、国际饭店、国际俱乐部等地更为知名。到80年代末期,观众和主办人渐渐以中国人为主时,却又变成了艺术、文化圈里一种最新的时尚,对有的人来说,去看摇滚乐Party和参加贴面舞会是同样刺激的圈中乐事。这种边缘化是非常奇怪的,它没有让摇滚乐真正从社会底层产生对抗,反而在社会的高处建立了贵族化的风景。在大众那里,摇滚乐是没有身体的精神,几乎没有任何商业社会应有的基础;在圈子里,摇滚乐是远离主流的另一个中心、边缘的中心,几乎没有任何群众娱乐、群众文化的迹象。后来,"呼吸"、"眼镜蛇"这些毫无音乐价值的乐队奇迹般地出现,和他们所依赖的传媒优势、话语强势是分不开的。

中国摇滚的神话效益让它在"石头"上生长到了90年代,其负面效益就是:时至今日,神话、仪式化、文学化、浪漫主义的目光仍然笼罩着它,盲目的热爱让新的孩子失去着独立的思维和感觉。当年的启蒙和解放,今天已经变成了新的枷锁。

1989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转折点,1989年无疑是值得一再研究的。摇滚乐从这里进入了一个新的十年,并且艰难地摆脱了80年代的贫瘠、理想和幼稚。而青年的性格也好像突然成熟,从单纯的浪漫,进入务实、甚至实用主义的理智之年。

在美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下,我们进入了1989年。这一年是北京摇滚Party最热闹的阶段,李季在这一年由摇滚实践者变成了忙碌的Party主办人,"星光"的Party尤其令人怀念。"面孔"、"TOTO"、"唐朝"、"眼镜蛇"、"呼吸"、与侯牧人合作的"现代人"、"青铜器"、"1989"也都是这一年组建的。西三旗宾馆最初的摇滚群落(一个短暂的乌托邦社群,反映出摇滚的理想本质)、资讯的膨胀、收入的增加、老外的热情,使得摇滚风景成型;借助1988年以来全社会的热情、激进、开放和严肃的面貌,摇滚乐当然也有了蒸蒸日上的样子。除了1988年组建的"清醒"似乎在追求空灵,其他的乐队几乎都走上了高大、膨胀的路线;成功者如"唐朝",在1992年12月发行的专辑《梦回唐朝》中一次性用完了中国摇滚所有的大气和豪情;失败者如"呼吸",1989年录制、1992年发行的专辑《太阳升》已经成为晚会式假、大、空音乐的代名词。

在社会动荡之际,音乐家们的灵魂深处当然也颇有得失,个人生活的变动、演出环境的变动,也多多少少影响到了他们。众所周知,"唐朝"《太阳》的创作就和丁武的新疆之行有关。有的乐队解散了,有的人却因为对现实失去兴趣而投身于此。集体理想的迅速流失、对社会的热情关注、向自我的迅速撤退,大家都是如此,摇滚乐的位置也就变成了一种逃避之门。当然,首先,它的前景也和其他青年文化在1983、1987年的遭遇一样,变得委屈和黯淡。大家都开始灰头土脸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摇滚乐的众多误会之一:它在中国竟然被看作先锋艺术并冠以前卫、实验的名字,是因为过去的中国没有青年的概念和实体,作为非阶层化的青年的产生、成长必然要遭遇社会的考验;在考验中,青年文化的确有广义的"前卫"涵义,但迟早会在商业社会中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要不要改变、做什么、为什么做,是这些没有单位也没有前例可循的浪子要思考的""至于更多,不说也罢。

青年的变化有如电光石火,所有的虚妄在短时间内暴露无遗--大学生和摇滚乐的感情,也是在这一年达到了高潮。3月的"现代艺术大展"把前卫艺术的炸弹掷向了公众,摇滚乐的前卫已经算不上可怕,一种年轻的气质鼓励了摇滚乐和自由主义的联合,"北京大学崔健后援会"甚至发展成了一个不小的组织。在没有基础的浪漫里,人们对摇滚乐的信任盲目增长,这种信任一直持续到他们离开青春岁月。在全国各地,任何人只要使用电声乐器和架子鼓,就会引来不多但绝对热烈的支持,那些在舞厅里伴奏的乐手,很快有了类似地下音乐家的身份。后来,在狂欢的气氛中,大家发现了不插电的、类似集会上的BobDylan的情形,青年和摇滚乐一起体验着集体浪漫的巅峰,大家一样不现实、一样有责任感、一样热情。然后,青年回到现实中去,埋头苦干,抛弃了好奇心、热情和别的;摇滚乐则没有什么务实的去处,孤独地飞了,只好加倍地陷入空虚,要么向后来的颓废滑动,要么向美好的幻境狂奔--众所周知,摇滚乐务实,只能意味着批判或娱乐,这在当时都是不可能的。

这个高潮像回光返照一样,用完了大学生,也是青年对摇滚乐最后的狂热。大起大落的变迁,印证着社会运动--而不是艺术--的规律,迟早要让摇滚乐从精英手中移交到大众怀里。

同类推荐
  • 正方形的乡愁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 戏剧入门指南

    戏剧入门指南

    知识扫盲: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最基础的戏剧知识,比如戏剧的分类、当今世界戏剧发展状况等等,也覆盖入门级的戏剧爱好者较关注的话题和存在的疑惑,比如中国戏曲和话剧的联系和区别,先锋戏剧究竟是什么……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走进剧场就更有底气了。 观剧指南:这里将提供希望亲近戏剧艺术的你最为实用的观剧攻略:从剧场礼仪到选剧宝典,从名剧团及代表作盘点到戏剧鉴赏指南……挑戏、看戏、评戏一网打尽,让你迅速进阶,姿势正确地领略戏剧的魅力。
  •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传承。观赏石缺少了文化内涵,将失去收藏价值;赏石收藏的精致理念,也是收藏价值的保证。《观赏石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赏石文化的渊源、传承与内涵,中国古今名石图谱、观赏石的意韵与鉴赏、观赏石的命题与配座、观赏石的收藏价值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以收藏鉴赏家的丰富经验、文化学者的深厚修养,带你踏上访石的旅途,体验惊鸿的心悸,获取文化的滋养和享受收获的喜悦。
  •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是世界闻名的画家,是我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学贯中西,博采众长,他的国画、油画、素描、书法皆十分出色,无不令人叫绝。他将西方画坛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他又在素描和油画中融八了中国国画的笔墨韵味,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张大千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大千周游世界时,汲取西方的一些绘画元素,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星际之大玩家

    星际之大玩家

    林枫带着超级娱乐系统来到了星际时代,居然成为了巨象星领主!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居然没有影视和网络游戏!没有凹凸曼打小怪兽?这能忍吗?没有经典的指环王?让人情以何堪!没有英雄联盟?我大德玛西亚的光辉必将照耀整个宇宙!缔造传奇人生!以星际时代的科技,任性的拍摄影片!PS:本书无虐,无郁闷情节。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魔兽斧王之肆无忌惮

    魔兽斧王之肆无忌惮

    黑道大哥穿越异界,拥有了魔兽DOTA斧王的能力,从此踏上了一段肆无忌惮的成神之旅!“斧王很厉害?”“越阶杀人对于我而言和砍瓜切菜一样简单。”“听说你和许多天之骄女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话你可千万不能乱说,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拿许多这个词形容,实在是太贬低我了。”……我站在杀戮的螺旋当中该生即生该死即死谁都无法退出…………已完本VIP作品《网游之无人可挡》、《网游之超级战神》
  • 说好难说的话

    说好难说的话

    本书总结了50多种人们在工作、生活、社交中经常遇到的说话困境和窘境,深入分析了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探讨应对这种问题的方法,提供在这种情况下把话说好的各种对策,帮助读者提高说话能力和技巧,在困难时用语言化解矛盾,避免误会,实现目的,走向成功人生。
  • 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营业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在兄弟那里也获得了一份工作。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
  • 在凡途

    在凡途

    我一眼看来,三千世界纷繁而过,只有你,留在眼中。爱就是爱了,恨就是恨了,便是万世江山摆在眼前,便是天道坦途为我铺开,我愿走在百态的凡途,百苦的凡途。只因凡途有你。
  • 青色流年

    青色流年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笨蛋,只顾着追寻自己的梦想。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只顾着喜欢自己的喜欢。我不知道我对薄荷是什么样的感情,我只知道,当她离开得时候,我真切的感受到她的离开!【ps:请大家多关注千千新书得时候也别忘了关注千千另一本书战力全开哦!】
  • 爱在光年外

    爱在光年外

    你会找到和你一样的人,你会找到和你指纹一样的人,他的左手就是你的右手。相信你自己的影子,不要相信任何占卜。
  •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生活赐予的奖赏

    生活赐予的奖赏

    成长的花瓣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曾跌倒?可曾失意与彷徨?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法,会让你获得启发,为你的人生锦上添花,使你收获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