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4400000012

第12章 乐享食成(2)

我不爱吃粥。小时候一生病就被迫喝粥。因此非常怕生病。平素早点总是烧饼、油条、馒头、包子,非干物生噎不饱。抗战时在外作客,偶寓友人家,早餐是一锅稀饭,四色小菜大家分享。一小块酱豆腐在碟子中央孤立,一小撮花生米疏疏落落地撒在盘子中,一根油条斩做许多碎块堆在碟中成一小丘,一个完整的皮蛋在酱油碟里晃来晃去。不能说是不丰盛了,但是干噎惯了的人就觉得委屈,如果不算是虐待。

也有例外。我母亲若是亲自熬一小薄铫儿的粥,分半碗给我吃,我甘之如饴。薄铫(音吊)儿即是有柄有盖的小沙锅,最多能煮两小碗粥,在小白炉子的火口边上煮。不用剩饭煮,用生米淘净慢煨。水一次加足,不半途添水。始终不加搅和,任它翻滚。这样煮出来的粥,粘和,烂,而颗颗米粒是完整的,香。再佐以笋尖火腿糟豆腐之类,其味甚佳。

一说起粥,就不免想起从前北方的粥厂,那是慈善机关或好心人士施舍救济的地方。每逢冬天就有不少鹑衣百结的人排队领粥。"饘粥不继"就是形容连粥都没得喝的人。"饘"是稠粥,粥指稀粥。喝粥暂时装满肚皮,不能经久。喝粥聊胜于喝西北风。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某些粥还是蛮好喝的。北方人家熬粥熟,有时加上大把的白菜心,俟菜烂再撒上一些盐和麻油,别有风味,名为"菜粥"。若是粥煮好后取嫩荷叶洗净铺在粥上,粥变成淡淡的绿色,有一股荷叶的清香渗入粥内,是为"荷叶粥"。从前北平有所谓粥铺,清晨卖"甜浆粥",是用一种碎米熬成的稀米汤,有一种奇特的风味,佐以特制的螺丝转儿炸麻花儿,是很别致的平民化早点,但是不知何故被淘汰了。还有所谓大麦粥,是沿街叫卖的平民食物,有异香,也不见了。

台湾消夜所谓"清粥小菜",粥里经常羼有红薯,味亦不恶。小菜真正是小盘小碗,荤素俱备。白日正餐大鱼大肉,消夜暖粥甚宜。

腊八粥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北平雍和宫煮腊八粥,据《旧京风俗志》,是由内务府主办,惊师动众,这一顿粥要耗十万两银子!煮好先恭呈御用,然后分别赏赐王公大臣,这不是喝粥,这是招摇。然而煮腊八粥的风俗深入民间至今弗辍。我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舅爹爹(我父亲的二舅父)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光大亮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胡桃、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地用长柄大勺搅动,防粘锅底。两锅内容不太一样,大的粗糙些,小的细致些,以粥果多少为别。此外尚有额外精致粥果另装一盘,如瓜子仁、杏仁、葡萄干、红丝青丝、松子、蜜饯之类,准备临时放在粥面上的。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地喝个尽兴。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剩下的粥,倒在大绿釉瓦盆里,自然凝冻,留到年底也不会坏。自从丧乱,年年过腊八,年年有粥喝,兴致未减,材料难求,因陋就简,虚应故事而已。

鱼丸

初到台湾,见推车小贩卖鱼丸,现煮现卖,热腾腾的。一碗两颗,相当大。一口咬下去,不大对劲,相当结实。丸与汤的颜色是混浊的,微呈灰色,但是滋味不错。

我母亲是杭州人,善做南方口味的菜,但不肯轻易下厨,若是偶然操动刀俎,也是在里面小跨院露天升起小火炉自设锅灶。每逢我父亲一时高兴从东单菜市买来一条欢蹦乱跳的活鱼,必定亲手交给母亲,说:"特烦处理一下。"就好像是绅商特烦名角上演似的。母亲一看是条一尺开外的大活鱼,眉头一皱,只好勉为其难,因为杀鱼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母亲说,这鱼太活了,宜于做鱼丸。但是不忍心下手宰它。我二姊说:"我来杀。"从屋里拿出一根门闩。鱼在石几上躺着,一杠子打下去未中要害,鱼是滑的,打了一个挺,跃起一丈多高,落在房檐上了。于是大家笑成一团,搬梯子,上房,捉到鱼便从房上直摔下来,摔了个半死,这才从容开膛清洗。幼时这一幕闹剧印象太深,一提起鱼丸就回忆起来。

做鱼丸的鱼必须是活鱼,选肉厚而刺少的鱼。像花鲢就很好,我母亲叫它做厚鱼,又叫它做纹鱼,不知这是不是方言。剖鱼为两片,先取一片钉其头部于木墩之上,用刀徐徐斜着刃刮其肉,肉乃成泥状,不时的从刀刃上抹下来置碗中。

两片都刮完,差不多有一碗鱼肉泥。加少许盐,少许水,挤姜汁于其中,用几根竹筷打,打得越久越好,打成糊状。不需要加蛋白,鱼不活才加蛋白。下一步骤是煮一锅开水,移锅止沸,急速用羹匙舀鱼泥,用手一抹,入水成丸,丸不会成圆球形,因为无法搓得圆。连成数丸,移锅使沸,俟鱼丸变色即是八九分熟,捞出置碗内。再继续制作。手法要快,沸水要控制得宜,否则鱼泥有入水涣散不可收拾之虞。煮鱼丸的汤本身即很鲜美,不需高汤。将做好的鱼丸倾入汤内煮沸,撒上一些葱花或嫩豆苗,即可盛在大碗内上桌。当然鱼丸也可红烧,究不如清汤本色,这样做出的鱼丸嫩得像豆腐。

湖北是鱼产丰饶的地方。抗战时我在汉口停留过一阵,听说有个鲴鱼大王,能做鲴鱼全席,我不曾见识。不过他家的鮰鱼面吃过一碗,确属不凡。十几年前,友人高鸿缙先生,他是湖北人,以其夫人亲制鱼丸见贻,连鱼丸带汤带锅,滚烫滚烫的,喷香喷香的,我连吃了三天,齿颊留芬。如今高先生早已作古,空余旧事萦绕心头!

味精

味精是外国发明的,最初市上流行的是日本的味の素,后来才有自制各种牌子的味精上市取代了日货。

"清水变鸡汤",起初大家认为几乎是不可思议之事。有一位茹素的老太太,无论如何不肯吃加了味精的东西,她说有人告诉她那是蛇肉蛇骨做的,否则焉有那样好的味道?她越想越有理,遂坚信不疑。又有一位老先生,也以为味精是邪魔外道,只有鸡鸭煮出来的高汤才是调味的妙品。他吃面馆的馄饨,赞不绝口,认为那汤是纯粹的高汤,既清且醇。直到有一天亲眼看见厨师放进一小勺味精,他才长叹一声,有一向受骗之感。

其实味精并不是要不得的东西。从前我有一位扬州厨师,他炒的菜硬是比别人的好吃。我到厨房旁观他炒白菜。他切大白菜,刀法好,叶归叶,茎归茎,都切成长条形,茎厚者则斜刀片薄。茎先下锅炒,半熟才下叶,加盐加几块木耳,加味精,掂起锅来翻两下,立刻取出,色香味俱全。

大凡蔬菜,无论是清炒或煮汤,皆不妨略加味精少许,但分量绝对要少。味精和食盐都是钠的化合物,吃太多盐则口渴,吃太多味精也同样的口渴。我们常到餐馆吃饭,回到家来一定要大量喝茶,就是因为餐馆的菜几乎无一不大量加味精。甚至有些餐馆做葱油饼或是腌黄瓜也羼味精!有些小餐馆,在临街的柜橱里陈列几十个头号味精大罐(多半是空的)以为号召,其实是令人望而生畏。

现在有些人懂得要少吃盐的道理,对味精也有戒心。但是一般人还不甚了了。餐馆迎合顾客口味,以味精为讨好的捷径。常见有些食客,谆谆嘱咐侍者:"菜不要加味精!"他们没有了解餐馆的结构。普通餐馆人员分为柜上、灶上、堂口,三部分。各自为政,很少沟通。关照侍者的话,未必能及时传到灶上,灶上掌勺的大师傅也未必肯理。味精照加,嘱咐的话等于白说。

国人嗜味精成了风气,许多大大小小的厨师到美国开餐馆,把滥用味精的恶习也带到了美国。中国餐馆在美国,本来是以"杂碎"出名,虽然不登大雅之堂,却也相安无事。近年来餐馆林立,味精泛滥,遂引起"中国餐馆症候群"的风波,有些地方人士一度排斥中国餐馆,指控吃了中国菜就头晕口渴恶心。美国佬没吃过这样多的味精,一时无法容纳,所以有此现象,稍后习惯了一些,也就不再嚷嚷了。

国内有些人家从来不备味精,但是女佣会偷偷地自掏腰包买一小包味精,藏在厨房的一个角落,乘主人不防,在菜锅里撒上一小勺。她的理由是:"不加味精不好吃嘛!"

栗子

栗子以良乡的为最有名。良乡县在河北,北平的西南方,平汉铁路线上。其地盛产栗子。然栗树北方到处皆有,固不必限于良乡。我家住在北平大取灯胡同的时候,小园中亦有栗树一株,初仅丈许,不数年高二丈以上,结实累累。果苞若刺谓,若老鸡头,遍体芒刺,内含栗两三颗。熟时不摘取则自行坠落,苞破而栗出。捣碎果苞取栗,有浆液外流,可做染料。后来我在崂山上看见过巨大的栗子树,高三丈以上,果苞落下狼藉满地,无人理会。

在北平,每年秋节过后,大街上几乎每一家干果子铺门外都支起一个大铁锅,翘起短短的一截烟囱,一个小利巴挥动大铁铲,翻炒栗子。不是干炒,是用沙炒,加上糖使沙结成大大小小的粒,所以叫做糖炒栗子。烟煤的黑烟扩散,哗啦哗啦的翻炒声,间或有栗子的爆炸声,织成一片好热闹的晚秋初冬的景致。孩子们没有不爱吃栗子的,几个铜板买一包,草纸包起,用麻茎儿捆上,热呼呼的,有时简直是烫手热,拿回家去一时舍不得吃完,藏在被窝垛里保温。

煮咸水栗子是另一种吃法。在栗子上切十字形裂口,在锅里煮,加盐。栗子是甜滋滋的,加上咸,别有风味。煮时不妨加些八角之类的香料。冷食热食均佳。但是最妙的是以栗子做点心。北平西车站食堂是有名的西餐馆。所制"奶油栗子面儿"或称"奶油栗子粉"实在是一绝。栗子磨成粉,就好像花生粉一样,干松松的,上面浇大量奶油。所谓奶油就是打搅过的奶油(whippedcream)用小勺取食,味妙无穷。奶油要新鲜,打搅要适度,打得不够稠固然不好吃,打过了头却又稀释了。东安市场的中兴茶楼和国强西点铺后来也仿制,工料不够水准,稍形逊色。北海仿膳之栗子面小窝头,我吃不出栗子味。杭州西湖烟霞岭下翁家山的桂花是出名的,尤其是满家弄,不但桂花特别的香,而且桂花盛时栗子正熟,桂花煮栗子成了路边小店的无上佳品。徐志摩告诉我,每值秋后必去访桂,吃一碗煮栗子,认为是一大享受。有一年他去了,桂花被雨摧残净尽,他感而写了一首诗"这年头活着不易"。

十几年前在西雅图海滨市场闲逛,出得门来忽闻异香,遥见一意大利人推小车卖炒栗。论个卖--五角钱一个,我们一家六口就买了六颗,坐在车里分而尝之。如今我们这里到冬天也有小贩卖"良乡栗子"了。韩国进口的栗子大而无当,并且糊皮,不足取。

豆腐

豆腐是我们中国食品中的瑰宝。豆腐之法,是否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没有关系,反正我们已经吃了这么多年,至今仍然在吃。在海外留学的人,到唐人街杂碎馆打牙祭少不了要吃一盘烧豆腐,方才有家乡风味。有人在海外由于制豆腐而发了财,也有人研究豆腐而得到学位。

关于豆腐的事情,可以编写一部大书,现在只是谈谈几项我个人所喜欢的吃法。凉拌豆腐,最简单不过。买块嫩豆腐,冲洗干净,加上一些葱花,撒些盐,加麻油,就很好吃。若是用红酱豆腐的汁浇上去,更好吃。至不济浇上一些酱油膏和麻油,也不错。我最喜欢的是香椿拌豆腐。香椿就是庄子所说的"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的椿。取其吉利,我家后院植有一棵不大不小的椿树,春发嫩芽,绿中微带红色,摘下来用沸水一烫,切成碎末,拌豆腐,有奇香。可是别误摘臭椿,臭椿就是樗,《本草》李时珍曰:"其叶臭恶,歉年人或采食。"近来台湾也有香椿芽偶然在市上出现,虽非臭椿,但是嫌其太粗壮,香气不足。在北平,和香椿拌豆腐可以相提并论的是黄瓜拌豆腐,这黄瓜若是冬天温室里长出来的,在没有黄瓜的季节吃黄瓜拌豆腐,其乐也何如?比松花拌豆腐好吃得多。"鸡刨豆腐"是普通家常菜,可是很有风味。一块老豆腐用铲子在炒锅热油里戳碎,戳得乱七八糟,略炒一下,倒下一个打碎了的鸡蛋,再炒,加大量葱花。养过鸡的人应该知道,一块豆腐被鸡刨了是什么样子。

锅塌豆腐又是一种味道。切豆腐成许多长方块,厚薄随意,裹以鸡蛋汁,再裹上一层芡粉,入油锅炸,炸到两面焦,取出。再下锅,浇上预先备好的调味汁,如酱油料酒等,如有虾子羼入更好。略烹片刻,即可供食。虽然仍是豆腐,然已别有滋味。台北天厨陈万策老板,自己吃长斋,然喜烹调,推出的锅塌豆腐就是北平作风。

沿街担贩有卖"老豆腐"者。担子一边是锅灶,煮着一锅豆腐,久煮成蜂窝状,另一边是碗匙佐料如酱油、醋、韭菜末、芝麻酱、辣椒油之类。这样的老豆腐,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做。天厨的老豆腐,加上了鲍鱼火腿等,身份就不一样了。担贩亦有吆喝"卤煮啊,炸豆腐"者,他卖的是炸豆腐,三角形的,间或还有加上炸豆腐丸子的,煮得烂,加上些佐料如花椒之类,也别有风味。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年之际,李璜先生宴客于上海四马路美丽川(应该是美丽川菜馆,大家都称之为美丽川),我记得在座的有徐悲鸿、蒋碧微等人,还有我不能忘的席中的一道"蚝油豆腐"。事隔五十余年,不知李幼老还记得否。蚝油豆腐用头号大盘,上面平铺着嫩豆腐,一片片的像瓦垄然,整齐端正,黄澄澄的稀溜溜的蚝油汁洒在上面,亮晶晶的。那时候四川菜在上海初露头角,我首次品尝,诧为异味,此后数十年间吃过无数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杰作。我揣想那一盘豆腐是摆好之后去蒸的,然后浇汁。

厚德福有一道名菜,尝过的人不多,因为非有特殊关系或情形他们不肯做,做起来太麻烦,这就是"罗汉豆腐"。豆腐捣成泥,加芡粉以增其粘性,然后捏豆腐泥成小饼状,实以肉馅,和捏汤团一般,下锅过油,再下锅红烧,辅以佐料。罗汉是断尽三界一切见思惑的圣者,焉肯吃外表豆腐而内含肉馅的丸子,称之为罗汉豆腐是有揶揄之意,而且也没有特殊的美味,和"佛跳墙"同是噱头而已。

冻豆腐是广受欢迎的,可下火锅,可做冻豆腐粉丝熬白菜(或酸菜)。有人说,玉泉山的冻豆腐最好吃,泉水好,其实也未必。凡是冻豆腐,味道都差不多。我常看到北方的劳苦人民,辛劳一天,然后拿着一大块锅盔,捧着一黑皮大碗的冻豆腐粉丝熬白菜,唏里呼噜地吃,我知道他自食其力,他很快乐。

茄子

北方的茄子和南方的不同,北方的茄子是圆球形,稍扁,从前没见过南方的那种细长的茄子。形状不同且不说,质地也大有差异。北方经常苦旱,蔬果也就不免缺乏水分,所以质地较为坚实。

"烧茄子"是北方很普通的家常菜。茄子不需削皮,切成一寸多长的块块,用刀在无皮处画出纵横的刀痕,像划腰花那样,划得越细越好,入油锅炸。茄子吸油,所以锅里油要多,但是炸到微黄甚至微焦,则油复流出不少。炸好的茄子捞出,然后炒里脊肉丝少许,把茄子投入翻炒,加酱油,急速取出盛盘,上面撒大量的蒜末。味极甜美,送饭最宜。

我来到台湾,见长的茄子,试做烧茄,竟不成功。因为茄子水分太多,无法炸干,久炸则成烂泥。客家菜馆也有烧茄,烧得软软的,不是味道。

在北方,茄子价廉,吃法亦多。"熬茄子"是夏天常吃的,煮得相当烂,蘸醋蒜吃。不可用铁锅煮,因为容易变色。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读《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教训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漫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表谈话引起“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本书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况和新鲜见解全部展示在读者面前。
  • 诺贝尔奖作家论

    诺贝尔奖作家论

    本书以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直至2012年以来的100多位获奖作家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文学成就、创作风格、文学影响乃至人生道路的轨迹。以历史的、美学的眼光,深入作家的时代与环境,对其文本与风格做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如董衡巽论海明威、李文俊论福克纳、柳鸣九论罗曼·罗兰、郭宏安论加缪、杨武能论托马斯·曼……堪称知人论世。既能帮助研究者深入认识这些伟大的作家作品,又能帮助读者走近诺奖作家,增强理解,为我国系统研究诺奖文学做了积淀,在理论认识和文献资料上都有其特具的价值。
  •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中国言实出版社的领导和同仁,决定陆续选编出版《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思想卷: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并委托我具体承担率先推出的“思考卷”、“乡土卷”和“怀人卷”的选编工作。对于出版社交付的任务,我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施以精益求精的原则。为此,我在调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抓紧有限时间,反复进行相关作品的检索、阅读、比较和遴选,力求拿出一个文学品质较高,可读性较强,且相对来说具有代表性和保存价值的选本。现在,这个选本已经摆在读者面前,至于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则只能听凭大家的裁决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起研究散文随笔创作的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岂不快哉!
  •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敦煌与丝绸之路经典名胜故事

    敦煌与丝绸之路经典名胜故事

    丝绸之路是一首古老的歌,是一首浪漫的诗,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随着我国开发大西部的号角吹响,必然会带来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
热门推荐
  • 移动就是一切

    移动就是一切

    未来一切都将是移动的。移动将成为全球遥遥领先的商务平台。移动设备的尺寸和便携性,将开创生意的新模式,而且会改变很多商业领域。但所有这一切,将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另外,你如何保证你的机会大于风险?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为代表的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已经开始改变这一切。移动电子商务事实上远远超出了商务的范畴,它是人类未来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当你的工作与生活都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进行,那该是怎样一种充满生机的美好未来?
  • 你想和我纠缠不清

    你想和我纠缠不清

    他想,如果他没走,好好保护她,捧在手心里,放在心尖上的人儿,就不会出那种事……———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既然你忘了我们之间的一切,我不介意一一帮你找回来。”佘司辰的吻重重印下来,舌.尖描绘着她的唇,“首先从这个开始,这个动作,想起来了吗?嗯?”【高冷刑侦探VS瞬间记忆异能者】(ˉ﹃ˉ)——本文半推理。男主外在高冷,内心巨型犬一枚。谢绝考据党。
  • 契约99天

    契约99天

    十八岁这一年,丁雾比赛失利,名次被夺,接着被人陷害。一次洗手间的相撞,让她与杜靖宇这个恶魔紧紧的牵扯到了一起。“想被你外婆知道我们之间的事?还是想成为你学校的名人?如果是,你尽管逃!”他用最平静的面容说着最让丁雾万劫不复的话。她忍下屈辱,成为他身边见不得光的女人,从最高贵的天鹅堕落成他手里的小白兔,任由他奚落嘲笑鄙视。她被推入游泳池差点淹死,他唯一的反应是将她再次丢下去:“如果学不会,那就淹死在里面!”丁雾:杜靖宇,我一定会离开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天魂帝

    九天魂帝

    这是一个天才崛起的时代,少年从上古魂石中走出,一怒为红颜,带着前世的一缕残魂苦苦追寻!红尘碎,天地乱,今生无敌只为你!如果有来世,我愿化作一只白鹤,凌驾九霄,与你共度逍遥!
  • 剑逆乾坤

    剑逆乾坤

    大华国五大家族之一的徐家大少爷徐风因为纨绔的无可救药而被徐家送到血斗场,让他自生自灭。理由是用他的鲜血洗刷带给徐家的耻辱。危机关头,徐风发现自己体内有个天大的宝贝,无论是什么剑术看一遍就会,而且还能发现这种剑术的破绽····更有甚者,他心里想到什么剑术,剑阵,就能糊里糊涂的学会···借此,徐风开始了他的传奇···一剑洗刷往日的耻辱··家族危机关头挺身而出··海外决斗妖兽··寻找家族血脉的传承··成就一代至尊
  • 始于初秋的喜欢

    始于初秋的喜欢

    暗恋、明恋、喜欢、男神这简单的八字四词是几乎每个女生在青春都会有的最美好而又难忘记忆的关键词。作为青春期女生的零也毫不例外,在初三这年一个高个子男生猛地走进了零的青春,成为零青春乐章中最灵动的一颗音符。就这样,零开始了她青春的第一次倒追男神!
  • 穿越之奇女子

    穿越之奇女子

    她执著于回到本属的地方,却也在这个时空点燃了朵朵绚丽的烟花!混得风生水起的她能回去吗?国恨家仇,可让人红了眼,冰了心?王位之争,可让人冷了血,毒了魂?身边又有谁陪她到最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灵诀

    帝灵诀

    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也是一个无数英雄值得为之奋战的时代!聂风紧握手中的剑,良久无言。身后的帝灵静默在一侧,两丈长的辉煌羽翼在夜空中张开,琥珀色的月光再次将自己笼罩……
  • 情深不负:霍少追妻99式

    情深不负:霍少追妻99式

    一场家族生意的失败,让她不得不去攀上霍靖辰这个高枝。霍靖辰,人中龙凤,海城呼风唤雨的人物,是女人都想睡的男人。传闻,他不近女色,多年来连一点绯闻都没有。众人纷纷猜测:是隐婚,还是身患隐疾?只有麦姝颜知道,他若身患隐疾,怎会睡得她连渣都不剩。本以为他对她,不过是一时新鲜,一年两年就可全身而退,谁知却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之中。当千帆过尽,真相大白,她竟不知该何去何从……"
  • 至尊妖孽魔医

    至尊妖孽魔医

    恶名远扬,嗜杀成性的魔修落夭,重生到一个丑陋怯弱的豪门弃女之上。以魔入道,神兽凶兽收为麾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登上魔修巅峰。以医为辅,炼制神丹毒丹,魔医让你三更死,活佛都不敢留你到五更。怯弱不再,浴血重生,这个世界将会因为她而掀起怎么样的血雨腥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