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3600000022

第22章 大元(2)

公元12世纪,铁木真率兵突破了女真人和塔塔儿人修建的金界壕,回到了呼伦贝尔草原。就在额尔古纳河流经的这片水草肥美的呼伦贝尔草原,铁木真和他的蒙古骑兵进行休养生息,不断发展壮大。当蒙古族羽翼渐丰,容纳了众多游牧民族的时候,他们吹响了振兴民族的号角,开始完成统一蒙古诸部落的伟大征程。铁木真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力量积蓄为日后施展雄图伟略奠定了根基。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终于统一蒙古各部族,完成了在草原上一展宏图的夙愿,成为天赐"成吉思汗"。蒙古族也形成了一个成熟而强悍的主体民族,势力扩展到整个大漠,建立了蒙古汗国。后来,成吉思汗把额尔古纳河流域一带赐给了他的弟弟合撒尔。此后,这里一直居住着蒙古部族。

2.草原独鹰,成吉思汗

公元12世纪时中国被一分为二,南部是宋朝,以杭州为都;北部是通古斯族女真人的王国(或称金朝),以北京为都。同时在中国西北部,还有不同的各个民族及其部落,在今鄂尔多斯和甘肃,是与吐蕃人有姻缘关系的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在今塔里木河西北,从吐鲁番到库车居住着回鹘突厥人,他们是具有佛教和聂思托里安教文化的、文明化的突厥人。

在蒙古高原也进入了各部群雄逐鹿的时代。各部之间时而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而相互联合,时而又为了掳掠而相互攻战相残。而蒙古诸部之中,有四个强大的部落:克烈部、汪古部、乃蛮部、塔塔儿部。

克烈部(又称克列夷、怯列、克列亦惕等)是辽、金时期蒙古高原的强大部族。蒙古西面的克烈部,是由6个部落组成的强大联盟。他们游牧在土拉河和斡耳寒(鄂尔浑)河流域,信奉景教。克烈和蒙古孛儿只斤部的牧地紧相连接,是关系密切的近邻。克烈人在成吉思汗建国后被编入各千户,后来克烈人作为蒙古族的组成部分一直存在。

汪古部是金元时期及其之前活动于内蒙古阴山东段地区的一个部族。汪古又名汪故、汪古惕、雍古、雍古多、永古、汪骨、旺古、瓮古等。汪古部信奉景教。汪古部早在元代之前就已迁居于阴山南北。他们自称是沙陀突厥人的后裔。金朝利用他们守护边壕。明王朝建立后,汪古部元赵王汪古图、左承赵友德投降明朝。汪古部作为"降夷",残部迁徙于宁夏贺兰山一带,而后汇入诸土达之中,汪古部也就从历史上消失。

乃蛮部又称为奈曼、乃满、耐满、奈蛮等。克烈部牧地以西,直到阿尔泰山的广阔地带,是乃蛮部的牧地。乃蛮部当时已经建立起更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并任用畏兀儿族官员来维护乃蛮贵族的统治。乃蛮部已使用回鹘(畏兀儿)文字记事。他们同克烈部一样都信奉西方传来的景教,是当时文化最为发达的游牧部落之一。

塔塔儿在古代称为鞑靼,又作达怛、达旦等。其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所立的突厥文《阙特勤碑》,碑中有9姓和30姓之分,为突厥统治下的一个大部落。唐末,突厥衰亡,达怛(鞑靼)部落逐渐强大,其名称遂成为北方诸部的泛称。宋、辽、金时期,塔塔儿部是蒙古部的东邻,他们游牧在阔连海子(今呼伦湖)、捕鱼海子(今贝尔湖)一带的广大草原,受金朝的统治。因为它的强大,所以好多部落都以塔塔儿自称。

公元1162年,天可汗铁木真诞生在蒙古高原斡难河畔。当时,他的父亲刚好俘获了塔塔儿首领铁木真,便用俘虏的名字给儿子起了个名字,以纪念战争的胜利。1170年,父亲也速该带着9岁的铁木真到弘吉剌部求婚。弘吉剌贵族德薛禅把女儿孛儿帖许给了铁木真。但返回时,也速该在途中被塔塔儿人用毒酒害死。也速该死后,铁木真一家陷入困境,他的母亲月伦只好带着他们靠采集野果、打土拔鼠、钓鱼度日。铁木真逐渐长大,善于射猎,十分勇敢。铁木真青年时的12世纪的蒙古高原,已经进入群雄角逐的时代,各部贵族为了掳掠财产和人口而相互攻战,此时已经长大的铁木真,先后经过十三翼之战、斡里札河之战等战役,而消灭了塔塔儿部、蒙古部、克烈部。1204年春,铁木真率蒙古军队向乃蛮部进发。乃蛮太阳汗在阿尔泰山聚集部众迎敌,铁木真亲自出战,最后太阳汗身受重伤,死在山顶。太阳汗之子屈出律向他的叔父不亦鲁黑汗的驻地逃去。1205年春,铁木真领兵北进,征服了蔑儿乞部落。1206年,铁木真擒杀了不亦鲁黑汗,消灭了乃蛮部。经过几十年的部族征杀,最终铁木真一统了草原各部,终结了草原战国,成为大漠共主--天可汗。

公元1206年春的这天早上,铁木真的大帐前竖起了九脚白旗,对草原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象征意义的举动。白色,也许是受摩尼教的影响,被认为是游牧民族最吉祥的颜色;而数字九在本土固有传统中自古以来便与好运和其他魔力联系起来。圣旗的飘扬表明并大肆宣扬了铁木真的时运或神授的超凡魅力,即根据草原的政治观点所给予他的对"毛毡帐篷下的人"实施统治权的权力。

而"成吉思汗"的得名也完全与圣旗飘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萨满教的首领帖卜·腾格里受命下,铁木真正式以"成吉思汗"的名号一统草原各部落。他对铁木真说:"如今,被称为古儿汗的这个地域上的君主,已被你一手征服,你已取得了他们的领地,你可以像他们那样,采用一个同样意义的尊号:成吉思汗。"之后,他加重语气,继续说道:"神降旨曰:"你的名字必须如此。""

"成吉思汗",通常解释为"海洋般的统治者",也就是说,享有普遍的统治权力。同时铁木真确定了其所统治的国名为"也客--忙豁勒--兀鲁思",意为"大蒙古帝国",从而使"蒙古"开始由一个部落的名称扩展成为一个民族的名称。从这些表述中能传递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萨满教成为铁木真统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政教相承的统治思路也开始在游牧民族的统治中显现出强大的威力。

从《蒙古秘史》史料中保存的根据忽邻勒台决议而产生的任命高级军事职务的冗长的名单来看,所有被征服的部落和氏族的代表都参加了这次忽邻勒台大会。并在加冕仪式结束后,都接受了成吉思汗分封。他每封一人,都要充分赞扬和肯定一番受封人的功绩和贡献。各位功臣都被一种上进心和荣誉感激励着。

就这样,13世纪最伟大的名字--"成吉思汗"在斡难河上游诞生了。从此,在欧亚大陆掀起了一股黑色风暴,这股黑色风暴席卷之威力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其可怕程度在欧洲人眼中似乎更甚于今天的原子弹和龙卷风。成吉思汗几乎切断了欧洲的历史,搅乱了教皇的精神统治,让世界的格局重新划分。面对成吉思汗的强大,欧洲人感慨良多,以至几百年后的今天仍不能忘怀。

3.南北一朝,忽必烈帝

成吉思汗建政后,为了强化集权统治,随即通过推行千户制(一种军事组织,也是地方行政单位),而建立起严密的政治体制,改变了以往部落自由结合的分散状态,把各级贵族、百姓固定在特定地域内,形成层层隶属关系,巩固了大汗的"黄金家族"对国家的统治。在草原一统后,成吉思汗即发动了对辽、夏的歼灭战。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亡西夏后,准备挥军灭金,但是不久即病死,临终时留下遗言:"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蒙古帝国新的希望在成吉思汗去世两年后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公元1229年8月,窝阔台即蒙古大汗位,成为蒙古人们新的领袖。他继位后明确了要完成先父的遗愿,首先要尽快扫平金国。于是,公元1229年年底,窝阔台与拖雷率军渡过大漠南进,次年率军攻金。

在遵从成吉思汗"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的遗言下,蒙古与宋朝联合,共同攻击金国。蒙古军队在1234年攻破了金朝的蔡州,金哀宗见蔡州无法守住,便说:"我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入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而无恨,只恨祖宗传国百年,至我而绝。"随后便在幽兰轩自缢而死。他的结局和他的帝号一样,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结果。

蔡州的失陷成就了蒙古帝国对金国的吞并。从此,蒙古人成了宋王朝的近邻。至此,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们完成了他的最后遗愿。胜利后,为报答宋朝在攻金的最后战斗中的援助,窝阔台允许宋朝收复今河南东南部的一些地区。这应该是一种欺骗性和迷惑性的报答。然而,南宋的统治者对这一报酬并没有领会其深层次的含义,并且不满足金所给这部分领地,他们想得到河南全境。

于是,南宋王朝竟对蒙古朝首先发起了进攻。最初,宋军没有经过战斗就重新占领了开封和洛阳(1234年7~8月)。当然,他们的做法激起了蒙古人的不满,很快就被蒙古人驱逐。这给了蒙古人更充分发动战争的理由,从而也加快了蒙古人对其进攻的决心。公元1235年,窝阔台在哈拉和林举行的大会上宣布发兵征宋。

从窝阔台于公元1235年竖起出征南宋大旗的那一刻起,蒙宋的战争就开始了。公元1235年,窝阔台针对南宋的防御部署,采取削弱南宋实力、迫其臣服的方略,并以南宋背约为借口,分兵两路,大举犯宋。东路主攻襄樊、江淮,西路主攻四川。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刚一开始,蒙古军就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军事进展缓慢,这就预示着蒙古军在征战南宋的道路上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在对宋朝的战争期间,蒙古的可汗也不断地变换直到大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继承汗位。

忽必烈继承汗位后平定内乱,整顿军队,督造战船,组训水军,进行灭宋准备。并制定了先取襄阳、樊城,实施中间突破,浮汉入江,直趋临安的方略。公元1268年,蒙古以阿术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领蒙古军队和降蒙的南宋水师攻打襄阳、樊城,襄樊保卫战拉开序幕。襄樊的城池相对来说还是相当坚固的,至少在兵源和粮草的供应上是不成问题的。这与抗蒙名将孟珙的多年苦心经营是分不开的。所以襄阳成为了蒙古军进攻的重点,但是他们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攻破城池。

此后,襄阳宋军与外围的宋军取得联系,双方约好共同夹击蒙古军。但在关键时刻南宋有人向蒙古兵投降,出卖了这条计划,致使襄阳宋军遭到蒙古军埋伏,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反攻,至此,襄阳保卫战对蒙古已是极为有利。随后,在公元1273年蒙古军水陆并进对襄阳进行夹攻,并配以威力较大的回回炮,攻破襄阳城。守将吕文焕向蒙古军投降并献出了襄阳城,南宋的门户从此被彻底打开。

早在襄阳城破之前的公元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就去掉汗称改称皇帝,并且改国号为大元。之后1274年忽必烈强令征兵10万,增加攻宋兵力,决定乘胜直捣南宋腹地。他命驻蜀元军进攻各要地,以阻宋军东援;命淮西行枢密院使合丹、刘整攻淮西,淮东都元帅博罗欢等攻淮东,牵制两淮宋军;以荆湖行省左丞相伯颜、平章政事阿术等率领主力,自襄阳顺汉水入长江,直趋临安。

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而南宋各地官僚将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最终,谢太后带领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南宋气数已尽。

虽然恭宗投降,都城临安被攻破,但南宋余部还一直坚持抵抗。大将李庭芝坚守扬州;同时,陆秀夫、张世杰在福州拥立端宗为帝,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则在江西一带发展反元势力。他的部队像他所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样,宁可战死,也不屈服。正在靠着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文天祥收复了不少城池。

李庭芝坚守扬州,虽遭元军重重围困,仍坚持不降。在突围去与福州陆秀夫会师途中,被元军打败于泰州。李庭芝和文天祥一样有着一颗宁死不屈的赤胆忠心。而文天祥此时在江西实力的壮大也引起了元朝的重视,于是,元军主力南下江西。文天祥因寡不敌众,只得退守广东。后在广东潮阳被南宋叛将张弘范出卖,虽然元朝百般诱惑和威逼,文天祥至死不降,一代气节大夫文天祥吟诵着他的《正气歌》以身殉国。

在福州的南宋小朝廷,后来不断南迁,途中小皇帝端宗去世,陆秀夫又立其同父异母的兄弟为帝,并且率领南宋小朝廷一直坚持在广东沿海抗元。公元1279年,元军与宋军在崖山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混战几天后,宋军不支,张世杰与陆秀夫决定撤退。

只是,宋军的船队被元军冲散,陆秀夫不愿被俘虏,眼含泪水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此后,残余的宋军、官员及家眷也纷纷跳海殉国(史载有数万之众殉国),另有一些逃往今天的越南,意图东山再起,但终因没有形成有力的反击规模而无所作为。至此,南宋彻底灭亡,并且结束了唐末以来370多年的分裂局面,忽必烈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

忽必烈被看作是元朝真正的创建人,他把游牧的蒙古民族带向了正统的封建王朝。在元太祖的称谓下,忽必烈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相当分量的君王。

公元1271年,时机终于成熟。蒙古大汗忽必烈把原属西夏、金、宋、大理和蒙古本土合并成一个帝国,国号"大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蒙古国从此由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变为中华正统王朝的一个朝代。元世祖建立帝国后成为蒙古汗国惟一的宗主,建都北京。

4.万马奔腾,横扫欧亚

草原部落的统一对成吉思汗来说是他人生中里程碑式的事件。这是对他多年的苦难与征战的最好回报。人心思定,统一安定下来的成吉思汗并没有像人们传说中那样大的野心。虽然"天可汗"的称谓足可以让他再接再厉继续征战,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成吉思汗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对客观形势正确的认识。

就在这其他人无暇顾及,自己休养生息、积聚实力的几年中,一个突发事件打破了这个相对的安静。成吉思汗的商队被花剌子模国人杀了,于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就以这个叫花剌子模的国家为突破口,一场席卷13世纪的巨大黑色风暴开始了。

花剌子模国原先是一个仅占有今伊拉克的一部分和呼罗珊(今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的小国,臣属于西辽。公元1200年,阿拉乌定·摩诃末即位后,其国势开始兴盛。摩诃末为了摆脱西辽的统治,于1208年进攻西辽的河中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但被西辽击败。当时西辽国内充满矛盾,撒马尔罕王奥斯曼背叛西辽,自立为汗。于是,摩诃末又与奥斯曼相联合,共同夹击西辽,从河中地区赶走了西辽势力。后来,摩诃末又击败奥斯曼,占领了河中地区(指阿姆河与锡尔河间的大片地区),再次向阿富汗进攻,征服了迦色尼王朝。

同类推荐
  • 明画

    明画

    一苦手机二苦网,三苦相亲芙蓉娘,四书五经四五苦,悬笔研墨丹青忙;六苦嘴淡七苦钱,八苦有娘武功强,九诗十词九十苦,唐宋满腹穿大明。穿到大明的关坤瑜玩过素描,也绘过山水,更进宫替万历画过龙,玩闹时弄出来的书页动画更是惊掉了一地的下巴。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过,自己最抢手的画作竟是以鬼月为名画的大明版《怪物猎人》系列,被无数粉丝誉为“最实用神作”……作画之余,关坤瑜还客串了一把搅乱大明的幕后黑手,给皇家、士绅和平民立了分蛋糕的新规矩。
  • 山贼二当家

    山贼二当家

    故国非国,有家无家,天下之大,均是爷抢夺之地。明抢不成我就暗夺,暗夺也不行那没辙了,老子就胡来。什么?你问我是谁?我乃斧头帮二当家是也!
  • 秦二世皇帝

    秦二世皇帝

    银行小职员安然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脑死亡,他的灵魂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成为秦二世胡亥。此时,天下诸侯四起,反秦气焰正嚣,秦之能臣善将大多已遭赵高迫害,处于无人可用的窘境,大秦帝国内忧外患。赵高手握大权,耳目遍及朝野,胡亥近乎已被架空,他虽有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如获重生,但他真能在危机四伏中度过重重难关,重新统一天下吗?灭项羽,虏虞姬,除刘邦,斩尽诸侯恢复大秦统治……兴科举,重农商,废苛律,独尊儒术教化天下百姓……这些能一一实现吗?敬请期待!
  • 战场对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战场对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德军在苏联战场受挫地中海、北非的反击欧洲战场的战略转移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
  • 君临大宋之雄霸天下

    君临大宋之雄霸天下

    借用狄更斯《双城记》开头几句话: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大宋,就是这样的一个充满矛盾让人又爱又恨的王朝,然而我们又对她真实的面貌心知几何……唐君本无心,是阴差阳错也好,是冥冥之中注定也罢。无论如何,一息之间,唐君出现在了宋夏边境六盘山下的一个叫梅谷堡的小山寨……无需蛊惑,看过再说,点击、收藏、推荐、订阅、打赏的请一起砸来……
热门推荐
  • 隐身草的秘密

    隐身草的秘密

    放暑假的第一天,罗奕奕迎来了他的堂妹豌豆妹妹。豌豆妹妹的大名叫做罗琬琬,不过每个人都叫她“豌豆妹妹”,因为豌豆是她最喜欢的蔬菜。豌豆妹妹离不开豌豆,就像熊猫离不开箭竹,兔子离不开青草。绿蘑菇状的叶片可以隐身,青樱桃状的果实可以现身。叶片是甜的,果实是苦的。一次偶然的发现,奕奕和豌豆妹妹掌握了用隐身草隐身的诀窍,这可比玩具战斗机、捉迷藏和之前玩过的任何游戏都要刺激有趣得多。
  • 生人回避

    生人回避

    十六年前,我们村儿挖出一具栩栩如生的千年古尸,所有拿了陪葬品的人,家里都出了事儿。为了保住我的小命儿,家里给我结了门阴亲。十六年后,山外的人,不顾生人回避的忠告,闯进了后山。天葬阴虱、无名王陵、圣灵尸甲、刻有兰陵字样的半块石碑……你不知道的还有很多,而这些东西统一的标志却只有四个字——生人回避!
  • 与君负天下:王爷别闹了

    与君负天下:王爷别闹了

    (全本免费,放心阅读,已肥待宰!)《结婚协议:霸道总裁约不约》新书求喜欢求包养求支持……她是21世纪名校高才生,富家小姐,傲娇霸道,聪明睿智。她不喜穿越,却偏偏穿越。难道这古代人都这么残暴变态吗?他只是一个傻子,竟然连最低等的下人都能够欺凌。她气,她心疼,她连脚趾头都在为他疼。从此以后,你,小傻子,你就是我在这里的亲人。相依为命不足为奇,她护他,除了她,任何人都不得欺负他。可当她知晓一切时,她该是怎样的情何以堪……
  • 励志生存(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励志生存(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世上每一座孤单的岛

    世上每一座孤单的岛

    她是幸运的,短短的小半生遇见了两个灿若晨星的男子,可是最终,一个对她说,我们就到这里结束吧;一个说,我们在这里分开吧。也许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单的岛,飘渺无依。但是因为彼此能望见,能致意,即使隔着茫茫海域,也不会感觉被遗弃。
  • 陈楚歌进步记

    陈楚歌进步记

    “穷二代”陈楚歌六亲无靠,毕业后回到老家当教师,阴差阳错成了乡党委书记牛大伟儿子的班主任。牛大伟在和乡长的权力争斗中,党政办主任倒戈,陈楚歌被火速借调乡里,开始了小吏生涯。各种各样的打击接锺而来,牛大伟和女下属暗渡陈仓,在他升迁时遭遇举报,陈楚歌替他背了黑锅。牛大伟平安无事了,而他却被退回到原来的中学当教书匠,陈楚歌一时思想上难以接受,差点自杀。然后牛大伟没有忘记他,很快将他调入《龙山报》社,后来随着牛大伟调离宣传部,陈楚歌在报社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谁在幕后整他。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贤婿

    贤婿

    简介:前世的左墨享尽荣华,阅尽富贵,唯独生命短暂难逃病魔的侵袭,钱财再无力!本已一切皆已经烟消云散,但左墨醒来之时却发现老天重新给了自己一段生命。只是不等他欣喜欲狂,接踵而来的信息让他苦笑不已。他不再叫左墨,而是叫韩宗元,身份是柳家赘婿,一个在户籍上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赘婿!
  • 嫡女三嫁:不做邪王妃

    嫡女三嫁:不做邪王妃

    她穿越而来原本以为此生有他相伴足矣,奈何天意弄人最爱之人却是最恨之人,相伴五年如履薄冰最后却落个家破人亡。“天若怜我不死此仇此恨必十倍报之”十五岁的相遇,五年的光阴五年的相伴到如今竟只是个笑话。凤凰台上再次相见她亦不在是她,帝师之名威慑三国,爱不过是叫人寻死的毒药,恨方是让人活下去的唯一。“我无情我冷血还真是好笑至极、怕是我死也是那无主之魂无家鬼”谁造就了这一切,又是谁无情谁冷血。三国鼎立太平盛世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谁能谋得这江山天下。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