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3300000014

第14章 何谓大众诗歌?

我想是“青年爱尔兰学会”让我坚持不懈地思考“大众诗歌”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常谈论所熟知的爱尔兰的一切,尤其喜欢谈论爱尔兰的文学和历史。我们不用盖尔语,我们极为尊敬那些用英语创作的爱尔兰诗人,我们常常在言谈中引用他们的诗歌。那时,我能说出你未曾听说过的爱尔兰诗人,他/她的生卒年代,甚至还能背诵他们的代表诗作。还有一些诗人我现在已忘记他们的名字,但我那时却能轻而易举地说出他们的生卒年代,吟诵他们的代表诗作。我内心十分清楚,绝大多数诗人的创作很是拙劣,但是对他们所寄予的浪漫情怀——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对爱尔兰诗歌抱有这种情怀——让我不断地告诉他人以及自己,绝大多数诗人文笔流畅、优美。我读过珀西·比希·雪莱 [1]和埃德蒙·斯宾塞 [2]的作品,并尝试将二者的

[1]珀西 ·比希 ·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苏萨科斯郡的一个贵族家庭。代表作品有《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云雀颂》《西风颂》等。

[2]埃德蒙 ·斯宾塞(约1552-1599):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他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布商家庭。代表作品有《牧人月历》《仙后》等。

创作风格融入一部田园诗剧中,对此我比较喜欢。不过,我认为雪莱和斯宾塞都未能像这些诗人那样打动我。我想将来某天——我清楚记得思考该问题的那天——如果有人能独树一种新风格,一种和谐优美、色彩丰富、不带英伦风格的新风格,那么人们就能从这种新风格中采集星星之火,我们爱尔兰就能拥有名副其实的大众诗歌这种伟大流派。一些爱尔兰诗人坚持不懈地在报纸和大众书籍上发表诗作。如果能形成一种优良传统,那么他们就能创作出完美的作品,打动我们每一个人。后来,我又想,除了发表政治见解之外,要是他们还能创作其他种类的作品,要是他们中有更多人创作有关人们信仰的作品,如阿林汉姆的信仰;或是创作有关古老传说的作品,如弗格森的传说。这样一来,树立起某种新风格就会变得轻而易举。我内心深处从未如此确信,一个人不应该只是一位艺术家,甚至于,爱国主义在艺术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也不应该是肮脏的欲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开始着手寻找一种风格以及某些事物,以此来论述大众创作者或许更优秀。

我想,他们算不上优秀,而只是我想让他们变得优秀而已。这种愿望,或许是,大自然让人产生的诸多幻想中的一种罢了。她明白,没必要为她赋予人类的天赋而挂虑。我们必须奋发向上,回报她的恩赐。要是她没有那种魔力,我们可能就不会不辞辛劳地起早贪黑地劳作,可能就不会离开舒适的安乐椅。她想从我这里得到几首诗歌,不辞辛劳地确保我待在画室看书,这似乎不值得。她给我灌输了满脑子别的想法,即想要创作一种完整文学。原本我应待在都柏林艺术学校,夜以继日地画画,她却鼓励我离开了艺术学校,驱使我去了一家图书馆,阅读爱尔兰人的拙劣译著,最后又去了爱尔兰西部的康诺特省。待在康诺特省期间,我常常坐在炉火旁思考问题。我想像那些爱尔兰诗人一样,创作“大众诗歌”。我坚信,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大众化的。我从未看过阿德菲剧院上演的情节剧,不过,我仍然心怀幻想,认为它或许也算得上是优秀文学作品。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我把他们称之为“圈子”,我憎恨这类圈子。我认为,人们不应该刻意地搞创作,而这正是圈子里的人们的做法。人们的创作应该是思想如泉水般突然涌现,如果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真诚思想,那自当水到渠成。我曾深信,实际上现在也如此,诗歌应该像是在镜子中一样,拥有与自己氛围相适宜的色彩,以及比例协调的景色。我发现自己的诗歌,其色调总呈现红色和黄色,这正是雪莱待在意大利时期的创作特色。我为此花了两天时间来思考如何调整其色调。不同于我现在的做法,即把我的诗歌色调调淡或调深,为我的诗歌意象加入某种冷色调,某种萧瑟的荒凉感;我那时的做法就是,少吃东西,睡在木板上。有人将荷马 [1]的作品按照民谣形式来翻译,他们还努力按照《扬基·杜德尔》 [2]的曲调来创作史诗。马修·阿诺德 [3]对此表示十分不

[1]荷马(约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相传为古希腊的游吟诗人,生于小亚细亚,双目失明。他创作了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二者统称《荷马史诗》。

[2]《扬基 ·杜德尔》: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首歌曲。

[3]马修 ·阿诺德(1822-1888):英国近代诗人、教育家、评论家,出身于教师家庭。他主张诗歌要反映时代的要求,要有追求道德和智力“解放”的精神。代表作品有《评论一集》《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色希斯》等。

满。对于马修·阿诺德的这种态度,我深感愤慨。在我看来,按照何种曲调来创作似乎是无关紧要的。只要思想能经常如泉水般涌现,只要思想足够强烈,万事皆可。维克多·雨果 [1]写的关于威廉·莎士比亚[2]的书籍,我都非常喜欢。他在书中抨击了批评家们以及圈子里的成员,他认为莎士比亚的创作就是思想如泉水般突然涌现的创作,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创作。如果我相信那种简单逻辑,如同报纸文章的简单逻辑一样,这种简单逻辑非常能取悦店主们,那么我的确可能会产生幻想。不过,我总牢记着,大自然的线条是弯弯曲曲的,尽管我们竭尽全力想要挖凿笔直的河道,江河还是汹涌澎湃地奔向四面八方。

从那时到现在,我一直忙于阅读诗歌和故事传说,这是人民大众为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故事传说。但是,忙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认识到我们所称的大众诗歌根本不是来自人民大众。亨利 ·沃兹沃斯 ·朗费罗 [3]、坎贝尔、希曼斯夫人、创作《叙事诗》的麦考利以及创作长

[1]维克多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2]威廉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3]亨利 ·沃兹沃斯 ·朗费罗(1807-1882):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致力于介绍欧洲文化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代表作品有《人生礼赞》《伊凡吉琳》《海华沙之歌》等。

篇诗歌的沃尔特·司各特 [1],他们都是中产阶级诗人,他们抛弃了坚持口头传统的人。只要未受过教育的人仍是他们自己的主人,口头传统就会把他们同时间的起源和世界的根基紧密联系起来。抛弃了口头传统的人们尚未认识到,书写传统是建立在口头传统基础之上的。人们常常将伟大诗人罗伯特 ·彭斯 [2]同他人相比较,这往往使得他人相形见绌。我则相信,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彭斯属于中产阶级诗人。虽然他生于并长于农民之家,农民们能够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点点传统,但这种传统更多的是语言传统而不是思想传统。宗教改革和政治变革将他们与意象以及情感分开。这些意象和情感曾一度将他们的记忆带回到数千年之前。尽管他那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让他优于其他大众诗人,他还是有着微不足道的情感、贫乏的思想以及不完美的诗歌审美感。诗歌之美在朗费罗的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总的来说,朗费罗受大众欢迎,他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人们只需要读他的诗歌就能明白他的故事和思想。他诗歌中的优美语言从来不是借鉴前人的语言,都是自创的。人们可以不用看到故事和思想的文字表达,就能体会到它们的美,就好像面对一幅有点儿褪色的幕布,幕布上绣着国王和王后,你可以想象他们的

[1]沃尔特·司各特(1771-1832):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诗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市。代表作品有《最末一个吟游诗人之歌》《湖上夫人》《艾凡赫》等。

[2]罗伯特·彭斯(1759-1796):苏格兰农民诗人,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充满了激进的民主、自由的思想。他的诗歌歌颂了故国家乡的秀美,抒写了劳动者淳朴的友谊和爱情。代表作品有《一朵红红的玫瑰》《友谊天长地久》等。

爱恨情仇,想象他们外出打猎的场景;又或者幕布上绣着古老而神圣的文字和图像,无人能说清楚他们到底是男神还是女神,但可以把他们交给永不褪色的记忆去想象。实际上,非大众化的诗歌所预设的内涵总要比实际所讲述的内涵高深。我们不知道什么事物会被剥夺被讲述的权利,但在最典型的表达中读到它的时候,或是在雪莱的长诗《灵魂的分身》中读到它的时候,抑或是在斯宾塞描写阿多尼斯的花园中读到它的时候,又或者是我们遇到对他人的误解的时候,我们就能明白到底有多少事物得不到讲述。比如走到大街上,为面包师或烛台师朗诵一首非大众诗歌。我就曾听一位手艺好的面包师说,他根本不知道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1]“钟塔上的白色猫头鹰,静静地启发他的智慧”这句诗的内涵。有一次,我为这里最优秀的一位烛台师朗诵莪默·伽亚谟 [2]的诗歌。他说: “‘我们来去如行云流水’到底是什么意思? ”或者去大街上为人们宣传某种思想,这些思想的意思,应该简单明了,为人们所理解;读读本·琼森 [3]的诗句“美好如同悲伤无处不在”,弄清楚它的魅力究竟是如何将美好和悲伤紧密联系起来。文字传统的这种联想源自口头传统,反过来口头传统又

[1]阿尔弗雷德 ·丁尼生(1809-1892):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最具特色的诗人,英国桂冠诗人。代表作品有《悼念集》《莫德》《国王之歌》等。

[2]莪默 ·伽亚默(1048-1131):波斯诗人、数学家、天文学家、医学家和哲学家。主要成就包括创作《鲁拜集》,编撰《代数学》,改革了穆斯林历等。

[3]本·琼森(1572-1637):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诗人、演员、评论家。代表作品有《狐狸》《炼金术士》等。

是源自古老宗教。或者只看这些诗句的简单内涵,人们都能理解的内涵,弄清楚那些不爱海伦的男人们失去了什么。

光明从天而降,

风华正茂的王后已逝,

尘埃遮蔽海伦的明眸。

我随意举了几个例子,因为我那时创作的地方没有可供查阅的书籍。不过,也没必要为了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旁征博引。

另一方面,沃尔特·惠特曼 [1]创作时,似乎故意无视传统。但是,由于屠夫、面包师、烛台师偶然读到他的作品,往往会嘲笑他,所以他又需要用传统来保护自己,不能容忍空虚的大自然让他们收集传统。传统虽然可以模仿有着良好教养和高贵出身的人们的穿着和礼仪,但仍无法掩饰他们低微的出生。传统收集者模仿各种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完全不像他们自己的风格。这就好像街上的小孩子模仿身着奇装异服的人以及自言自语的老男人。

圈内人的诗歌是以文字传统为前提的,真正的大众诗歌是以口头传统为前提的。鉴于圈内人的诗歌在本质上同真正的大众诗歌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就只存在一种好诗。这两种类型的诗歌在那些缺

[1]沃尔特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代表作品有《草叶集》等。

乏了解的人看来,都是奇怪、晦涩、不真实的。二者呈现的不是一目了然的逻辑,也不是“大众诗歌”深入浅出的语言,而是思想和意象。它们的“祖先英勇无畏、足智多谋”,“靠近天堂”,“那时人们尚不知道玉米这种礼物”。这或许是我们对诗歌的来源知之甚少的缘故吧!就好像人们对“注定是国王”的人知之甚少一样。人们在摇篮里找到他,他身上有一个红色的狮子图案。不过,我们心中清楚,在寺庙里、在女孩闺房里一直都在唱诵诗歌。认识到诗歌是由无数情感塑造而成的,我们感到不寒而栗。如果人们忘记或是模糊地记得不可能之事,如果对太阳和月亮的崇拜没有留下一点点敬畏,阿伦群岛的渔家女会唱:

“昨天深夜,狗提到你;在沼泽中,鹬提到你。你是森林里孤独的鸟儿;或许在你找到我之前,你没有伴侣。

“你对我做出了承诺,但你又对我撒了谎。你说你会出现在我面前,那里有成群结队的羊。我吹了口哨,不停呼喊着你的名字。我发现那里一无所有,只有一只羊在那里咩咩叫。

“你对我做出了承诺,这对你而言很艰难。你承诺送我一艘有着银桅杆的金船,送我十二座有市场的城池,送我建在海边的雅致白色庭院。

“你对我做出了承诺,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承诺。你承诺会送我鱼皮手套,会送我鸟皮鞋子,会送我爱尔兰最昂贵的丝绸套装。

“我母亲告诫我不要同你说话,无论是今天、明天还是周日。她告诫我的时候不当时,为时已晚,就如同房子遭劫后才锁上房门……

“你把东风给我带走了,你把西风也给我带走了;你把我眼前的一切都带走了,你把我身后的一切也都带走了;你把我的月亮给我带走了,你把我的太阳也给我带走了。而当你把我的‘上帝’给我带走时,我惶恐万分。 ”

苏格兰群岛上生活的盖尔人不可能为新娘演唱美好的歌曲,如果他忘了这样一种信仰的话,即耶稣是唯一位身高恰好六英尺的人,不多不少,而且各个方面也都非常完美的人;如果他忘了古老的象征性仪式的话:

我将你的手掌

浸入美酒清洗,

浸入净火清洗,

浸入树莓汁中清洗,

浸入牛奶蜂蜜清洗。

你是快乐中的快乐,

你是阳光中的阳光,

你是热情好客之人,

你是卓越的领航星,

你是山上鹿的脚印,

你是旷野马的脚印,

你是旭日东升的恩赐,

你是美好愿望的美好。

上帝可爱的模样

浮现在你那纯净的脸上,

是大地上最可爱的模样。

我很快学会摆脱“大众诗歌”的另一种幻想。在我从书本上学到这种方法之前,我首先是从普通大众那里学到的。也就是,他们不能将艺术或手工艺同带有古代专业术语和神秘色彩的祭礼观念分开;他们也几乎不区分纯学问和巫术;他们喜欢那些带有神秘色彩的词语和诗歌。财富创造出一个没有家系的新阶级和新艺术,这种没有家系的新阶级和新艺术将穷人和富人分隔开,将穷人和隐士分隔开。毫无疑问的是,在这以前,大众艺术是同圈子艺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这就如同大众语言同诗人那种一成不变的语言紧密交织的情况一样。大众喜欢有节奏的表达,和带有方言、象征、意味深长的语言。

现在,我看到爱尔兰出现了新一代人。他们在青年爱尔兰学会以及其他新成立的学会中,谈论爱尔兰的文学和历史。我小时候就在为人民大众创作诗歌,现在的情形远远超过我那时的情形。他们可以借助欣欣向荣的新闻业的帮助。新闻业有时鼓励他们使用“大众诗歌”那种直截了当的逻辑,简单明了的语言。人们看到的似乎是有修养的少数人群不存在于爱尔兰。人们没有认识到,爱尔兰的文学理想与英国联系更加紧密,而不是其他国家。不过,爱尔兰文学会把所有英国元素驱逐出境。我希望新一代的创作者们不会掉入幻想的圈套,因为他们用爱尔兰语创作,因为财富并没有让这个人变得健忘。在母语是爱尔兰语的七八十万人中,或许人人都掌握着足够的口头传统,都能区分优秀诗歌和拙劣诗歌,如果他不是天生智力有问题的话。预言家预言,在讲英语的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有一万人掌握了足够的书写传统。教育让书写传统融入口头传统,以便区分优秀诗歌和拙劣诗歌,尽管他们的天赋智力让他们成为大臣或是其他什么。是否真的比预言家所预言的人数要多呢?一切事物要想达到圆满,只有等到那一万人奔赴各处,宣扬他们的信仰,即“想象就是人们自己”,想象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永恒的世界;只有等到他们赢得人心,就像上帝的门徒们所做的那样——

派遣七十位门徒

反对宗教和政府。

1901

同类推荐
  •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这是一本女性文学读物,主要介绍了老上海二三十年代以张爱玲、苏青、阮玲玉为代表的一批为当代人所熟知的文艺界、演艺界等比较知名的女性。该书情感细腻,以动人的笔调介绍了老上海知名女性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等,宛如小桥流水的叙述风格使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上海的知名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该书把主人公们刻画进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中,富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从老上海的知名女性的经历中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 悠悠我心

    悠悠我心

    本书收录了作者数十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各类作品,主要辑录了作者从事新闻出版行业以来的诗歌、散文、小小说、文艺评论、新闻作品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和感悟,宁夏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等。
  • 心灵独语

    心灵独语

    本书共分不老的四季风、人生开不败的凝重、不散的路魂三辑,收录了卫学昌先生的“西域情结”、“春(组诗)”、“晨”、“夜”、“夏雨”等诗作。
  • 幻想图书馆

    幻想图书馆

    本书是日本知名导演、诗人、作家寺山修司集恶趣味与冷知识于一身的代表作。寺山修司他博览群书,畅谈头发的典故、青蛙的趣闻、后宫的传说、拷问的艺术、狼人的故事……从神话、民俗或广告单、画报中引经据典。像是沿着艾柯的阶梯,进入博尔赫斯的图书馆,实践了本雅明未曾实现的理想——写一本完全由引文组成的书。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热门推荐
  • 逆世强兵

    逆世强兵

    世界最大的军火商看着自己被搬空的仓库,“你抢我的生意也就罢了,还抢我女儿!”陈平安舔了舔嘴唇,“别胡说,我们是纯洁的男女关系。”某国总统看着对手不断攀升的支持率,“为什么不让我连任?”陈平安摸摸鼻子,“他的发型比较土!”金融巨枭看着自己要划出的金额,“能不能少交点保护费?”陈平安看着东方,“我只是把你们坑的银子还回去罢了!”
  • 每天一堂业绩课

    每天一堂业绩课

    如果你还在为每日的业绩发愁;为不得好客户而苦闷;为同行的竞争而憔悴,那么这说明你还不够强大,你需要对你的职业补课。每天一堂业绩课,每天一条销售秘籍,恶补你的职业素养,让下单更轻松。
  • 被泄露的行踪

    被泄露的行踪

    随着科技的发展,侦察与反侦察的交锋也愈演愈烈。互联网的兴起又给了这场交锋一个新的战场。我们的故事就是从一个网络案件引出的。一个微小的差错,一场撒网抓捕变成了追逃。最终,层层跟进,拨开谜团。
  • 小儿痘疹方论

    小儿痘疹方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族传人在都市

    龙族传人在都市

    他出生在隐秘世外之家,被认为是龙族后裔。他有超出普通人难以比及的特殊能力,赋予龙息,并且还可以依靠本身的血统一步步修炼,将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天地间万物都能被他用龙息控制,无论是富贵人物,还是普通小民,或者是山川河流、古玩名器、奇花异木都在他操控中!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重生末世之逆天玉坠

    重生末世之逆天玉坠

    末世四年,护父母,父母惨死。护挚爱护闺蜜,却在一次任务中被不知何时勾搭在一起的挚爱和闺蜜一起推入了丧尸群中,恨难以抑制的恨。再睁眼竟然回到了末世来临的前三月。上一世的她,被挚爱和闺蜜背叛。这一世她还会不会一样?不绝不!
  • 春底林野:许地山散文

    春底林野:许地山散文

    许地山散文以其特有的宗教情结,短小的形式,丰富诡奇的联想,深邃的人生哲理,精彩地表现了他散文创作的独创性。其选择题材和创作技巧别具一格,不仅开拓了新文学的描写领域,同时也丰富了新文学的创作方法。本书收录了许地山散文创作的精品,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位作家细腻的情感和浓郁的文人气息。
  • 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

    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

    《橡树管理者书架: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陈默编著。作为管理者,身在职场,面对下属、同事和上司,自然也要有其魅力表现。因为所处的位置,面对的对象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些魅力表现是管理者所共有的。
  • 篡改大明

    篡改大明

    一次执行任务时的意外让徐伟回到正德末年,成为饱受族叔排挤的落魄少爷。此时俺答强势崛起,宁王蓄谋造反,白莲教也在蠢蠢欲动,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正德皇帝却又无嗣而亡。江山飘摇,乱象环生,本来只想做个安稳富家翁过过消停日子,但没想到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为了俏皮懂事的小妹妹,为了忠心追随的小丫鬟,为了家族和兄弟,却不得不奋起!征蒙古,驯女真,开海禁,拓疆土,调教萝莉,养成武将;斗权臣,议大礼,灭倭寇,平叛乱,随王伴驾,出将入相。一个被排挤的的落魄少爷,一步步走到朝堂之上,在渐入衰亡的明末翻云覆雨这一次,他能否改写历史,又会将大明带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