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46600000022

第22章 1973年(2)

8月4日,中共中央转发了国务院《关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报告指出:全国已有800多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中有5.9万人人了党,83万多人人了团,24万多人被选进各级领导班子。但是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有些领导干部把这项工作当作临时措施,抓得很不得力;不少下乡知识青年的生活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培养、教育无人安排、过问;某些领导干部"走后门"将子女留在城镇或调离农村,带来不好的影响等。报告要求县以上党委都要建立领导小组和得力的办事机构,并由一名书记主管,组成党、政、军、民、学各方面的力量做好这项工作。8月7日,《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社论指出:"在我国,每年有这么多青年学生上山下乡,生动地体现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上山下乡也存在着两种思想、两个阶级和两条路线的斗争,"值得提醒的是,有那么一些同志,对这场革命还不理解,也不得力。希望他们快些改过来"。针对上山下乡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社论要求:"要警惕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对那些迫害、摧残知识青年的阶级敌人和犯罪分子,一定要狠狠打击,依法惩办,切实保护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社论还要求,注意从知识青年中培养干部,做到知识青年和当地社员同工同酬,要照顾女青年的生理特点等等。

江青一伙在教育战线掀起"反潮流"、"反回潮"的恶浪

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以后,周恩来主持工作并开始尽力纠正教育战线上的极左倾向。经过整顿,教育战线出现了新的生机。1972年,学校中的部分教师陆续被安排到教学和科研工作岗位上,一些原来的领导干部重新担任了校内的各级领导职务。但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江青一伙为了攻击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制造了所谓"复辟回潮"的典型和"反潮流"典型,在教育战线又掀起了"反潮流"、"反回潮"的恶浪。

4月3日,针对1972年招收的工农兵大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人文化基础太差的情况,国务院批转了科教组《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七三年招生工作的意见》,提出要重视文化考查,保证人学学生有相当于初中毕业以上的实际文化程度。遵照此意见,该年度大学招生实行了文化考查。

19日,《辽宁日报》刊登了题为《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的信,作者是辽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张铁生。张的信原本写在辽宁省高等学校人学文化考查的物理化学试卷背面。信中说: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劳动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我所苦闷的是,几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所理想和要求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人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当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毛远新得知这一情况后,指示《辽宁日报》发表这封信,并把上述信中最后一句话删去。《辽宁日报》的编者按说:"他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8月10日,《人民日报》转载了《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和《辽宁日报》的编者按语,并再加编者按语。按语说:"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省。"随后,各地报刊纷纷加以转载。《文汇报》在转载的同时,还发起了"选什么样的人上大学"的讨论。《红旗》杂志、《教育革命通讯》也都以张铁生的信为引子。围绕着高校招生的文化考查发表文章、评论,说这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的反扑"。"四人帮"更是将张铁生捧为"反潮流"的英雄、"闹而优则仕"的典型。从此,全国又刮起一股否定文化学习的歪风。

11日至23日,国务院科教组在北京召开理工科院校教育革命座谈会。迟群在会上讲话,说教育战线出现了种种"复辟"、"回潮"现象,"要警惕老的在新形势下复辟",要警惕修正主义。从1973年10月至1974年1月,迟群等人打着"反击修正主义"的旗号,在清华大学开展了所谓"反右倾回潮"运动,上揪"资产阶级复辟势力代表人物",下扫"复辟势力的社会基础。在这次运动中,被立案审查和重点批判的教职工有64人,被点名批判的有403人,还有很多人被点名指责或被迫作检查交待。

江青一伙在反"复辟回潮"中,还制造了一个小学生事件。1973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发表了《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信和日记是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黄帅写的。黄帅的信是她和班主任闹矛盾后,家长让她写的,日记摘抄是《北京日报》按反"师道尊严"的需要,断章取义摘编的。这个材料先是刊登在《北京日报》的一个内部刊物上,迟群、谢静宜看到后,接见了黄帅,并指令《北京日报》加编者按语发表。按语说:"这个十二岁的小学生以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提出了教育革命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在教育战线上,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还远没有肃清,旧的传统观念还是很顽强的。"12月28日,《人民日报》又按照姚文元的指示全文转载了《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以及《北京日报》的编者按语,并另加编者按语,赞扬"黄帅敢于向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开火",提出"要注意抓现实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随后,各地报刊、电台、电视台广为传播。国务院科教组还用电话通知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局,组织学校师生学习这些材料。

初,江青一伙又将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一女学生因考英语交白卷受批判自杀(1973年7月10日,该生在试卷背面写道:我是中国的人,何必要学外文,不会ABCD,也能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为此她受到学校组织的讨论批判。后该生自杀,学校、公社和县里均做了妥善处理。)一事,炮制出《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情况简报》,以中共中央名义转发下去。结果,当地政府对这件事重新做了处理,把该校负责人和班主任逮捕人狱。唐河县层层办学习班,共批斗了280余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遵照文件精神,组织学校师-生检查,揭批所谓的修正主义路线"复辟回潮"。

这样,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迅速掀起了一股"大破师道尊严"、"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浪潮,鼓励学生要"敢于反潮流"。这股浪潮,使得经过整顿刚刚有所起色的教学秩序,又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学校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学校公共财产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是在"九一三"事件发生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按照党章有关规定提前召开的。

"九一三"事件之后,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他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克服"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清除林彪反革命集团造成的严重危害,并凭借其杰出的领导才能,终于使经济、政治、外交、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转机,全国各方面工作也开始出现了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江青一伙却竭力阻挠、破坏周恩来的纠"左"工作。他们利用毛泽东的权威,只准反右,不准反"左",在各个领域阻挠周恩来的整顿工作。1973年底,他们又在全国发动了反对"右倾回潮"运动。结果,形势刚有好转就又恶化了。尽管在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左"的错误已有所纠正,但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并未能得到清算。这些情况直接影响着中共十大的筹备、召开和会议结果。

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为中共十大的召开作准备。会议讨论了十大代表的产生办法和修改党章的原则等问题,提出十大代表的条件是:(1)所有代表都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党员;(2)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特别是在第十次路线斗争中经过考验表现好的,联系群众,为群众信任的;也包括一部分犯了严重错误,作了检讨、愿意改正,并取得群众谅解的;(3)本人历史清楚。会议还决定由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负责中央党章修改小组,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起草《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6月,‘中共十大代表选出。7月,由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负责起草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草稿)》、《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草稿)》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后,毛泽东批示:原则同意。

8日,中共中央通知各代表组就地召开十大预备会议。8月12日至19日,十大代表按所在地区、单位分成34个组分别在各省市区党委所在地举行预备会议。大多数代表表示同意中央认可的3份文件草稿(案)。8月20日,中央在北京召开选举准备委员会会议,协商十大主席团名单和中央领导机构人选。

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党员。毛泽东主持了这次大会。大会的议程是:(1)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2)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并向大会提出《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3)选举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24日,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出了由148名代表组成的主席团,毛泽东为主席团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为主席团副主席,张春桥为主席团秘书长。随后,周恩来代表中央委员会宣读了政治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1)关于九大路线;(2)关于粉碎林彪反党集团的胜利;(3)关于形势和任务。报告肯定了九大路线,指出:"九大根据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鲜经验,批判了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再次肯定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九大以来的革命实践,主要是同林彪反党集团的斗争实践证明,九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是正确的"。报告接着揭发和批判了林彪集团的反革命罪行,指出:林彪及其死党是一个"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反革命阴谋集团。他们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实质,他们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罪恶目的,就是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粉碎林彪反党集团的胜利,是对国内外阶级敌人的沉重打击。报告还分析了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阐述了中国的对外政策。

在周恩来宣读政治报告之后,王洪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党章修改草案作了说明。修改草案的总纲部分保留了九大党章中关于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等规定,删去了关于林彪的一段文字。修改草案与九大党章比较,主要是充实了两条路线斗争经验的内容。增写的内容有: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坚持毛泽东提出的"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要有敢于反潮流的革命精神;要在群众斗争中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发扬党的传统作风;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25日至27日,大会分组进行讨论。27日下午和晚上,大会主席团和各代表组开会,酝酿和讨论新的中央委员会的候选人名单。28日,大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周恩来代表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政治报告和王洪文代表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还选出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选出195名中央委员和124名候补中央委员。一批在"文化大革命"前期遭受排挤、迫害和打击的老干部,如邓小平、王稼祥、谭震林、乌兰夫、李井泉、廖承志等当选为中央委员,但由于未能从组织上根本改变九大的错误,使得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一大批骨干分子和亲信也混入了中央领导机构,如于会泳、谢静宜等也都当选为中央委员。大会通过中共十大的新闻公报后闭幕。

同类推荐
  • 三国梦之吕布

    三国梦之吕布

    内容介绍:【愿回溯时光到公元一八四年】【摘方天画戟在群雄逐鹿之前】【看斜阳余辉洒落汉末帝王殿】【看赤兔在虎牢内外惊世绝艳】【走过严馨蔡琰貂婵三女身边】【在众人面前垂下虔诚的双眼】【许下生生世世不了的钟情缘】当人中吕布,不光拥有着天下最快的赤兔,天下最利的画戟,还拥有了二千年后的见识。那么,曹操!还会是他的敌手吗?
  • 敦煌大事记

    敦煌大事记

    敦煌是座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就已建郡。“史实证明,河西四郡的开拓特别是敦煌郡的建立,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佛教的东传准备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文化基础”。敦煌郡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边郡,因此,这里是古代军事上的战略基地。西汉王朝“列四郡,据西关”、延修长城、徙民实边,是为了便于联络西域,瓦解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到东汉,又“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敦煌太守实际在兼管着西域的很多事务。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
  • 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

    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

    没有几段历史能像二战史这样,能引发世人如此强烈的兴趣,二战史的追捧者和发烧友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这不仅是因其年代与我们相隔较近,还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而其表现形式就是战争,准确地说是一场几乎让整个世界生灵涂炭的世纪大战。
  • 台湾六十年史纲:1949-2009

    台湾六十年史纲:1949-2009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确立、台湾形势的初步稳定、国民党集权专制的加强、台湾经济的发展、蒋经国的“革新保台”、国民党的“本土化”政策、陈水扁主政下的台湾等。
  • 目击天安门(三)

    目击天安门(三)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热门推荐
  • 勾魂世子“爷”

    勾魂世子“爷”

    前世,她是罪恶之峰的巅峰人物。一袭黑衣、一面玄铁堕泪面具惊天下,一挥手,如黑白无常夺魂般杀人于无形,冷血无情嗜血如命是她的性格特点,却被苦苦寻来的亲人所杀害;今世,一切重头开始,她发誓她不再信任他人,不再让任何人有伤害她的机会,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自己明明生为女儿身却要被迫当做男儿呢?这世人眼里的尊贵俊美的无情国师又为什么偏偏对“他”貌似很有“兴趣”呢……
  • 近身武王

    近身武王

    傻子伊旭十年后瞬间苏醒,却发现体内藏有逆天奇书《炎黄经》!千奇百怪的中药配方,碾压西方医学科技;独步天下的逆天功法,使得修真高手惊叹连连!却不料怀揣易宝的他,被美女老师视为练功药鼎,为了躲避厄运,从此开始了他的避美逃亡之路……
  • 新编当众讲话训练手册

    新编当众讲话训练手册

    面对听众总是难以启齿、羞于表达;语言总是枯燥、贫乏,没有生动性;演讲总是缺少魅力,不能吸引听众;面对职场中的尴尬、工作中的冲突,不知如何表达……这些你都该怎样去应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具有说服力的人,但当众优雅而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容易。本书介绍了当众讲话的基本要求、原则、注意要点及相关的语言艺术,并结合一些场景讲话和成功实例进行分析说明,语言通俗易懂,结构鲜明有序,内容丰富实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将会使你的口才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 幽史巫踪

    幽史巫踪

    古往今来不为人知的传说是真是假?令人闻风葬胆的恐怖隐秘是否属实?数不胜数的神秘失踪,怪异的现象,真相又究竟埋没在哪里?是人为,还是另有企图。一个普通的小编辑,一个怪异的团队,闯入了神奇的世界中。
  • 甜蜜再恋之秘密恋人

    甜蜜再恋之秘密恋人

    7年前,他是她的男神,崇拜他,暗恋他,幸运的是,她暗恋的人碰巧也喜欢她一场变故使得他们分道扬镳7年后,他们再次相遇,经过蜕变的他们还能再次相认吗立场已经变得敌对的他们还能再次相爱吗
  • 非凡世子妃

    非凡世子妃

    传言木兰公子雌雄难辨,身边更是拥有四大侍婢,个个倾国倾城。更没想到的是一纸圣旨她要先结婚后恋爱了,看她如何在这盛世谱写一段佳话,成就非凡世子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三生三世梅花殇

    三生三世梅花殇

    白芷曾经说过,无论经历多少次生老病死。她都会找到云墨。红梅树下她曾说,君若陪我到天荒,我愿伴君到地老。再次遇到他,他再不是原来的那个他。她一步一步走进他给她设置的温柔陷阱。人之将死,幡然悔悟。为什么人要过奈何桥喝孟婆汤。不外乎为了让人忘记前尘往事,不管好与坏。不执念上一世的往事。开始另一段生活。
  • 一辈子的好姐妹

    一辈子的好姐妹

    安可和肖琪开学第一天成为了同桌,安可鼓起勇气问肖琪"我们可以做朋友么",肖琪便爽快的同意了,还说好要做好姐妹。下课后,安可和肖琪就开始地毯式“搜查”了,谁会成为这个幸运的人呢?这时,肖琪领着一位短发女生来到安可面前,原来她叫晓甜。。。。。安可、肖琪、晓甜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她们会成为一辈子的姐妹吗?【本文已弃,请大家看偶的另一本青春校园之千金恋情,噢耶(^o^)/】
  • 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让男人一往情深呢?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让男人心甘情愿被其征服呢?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能牢牢地抓住自己心爱男人的心,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做得很完美,这就要求你懂得男人。男人好比捧在手里的沙子,你握得越紧在指缝中流失得越快,如果你只是随意地把他放在手里,反而一粒不掉。对男人要像放风筝,该收的时候收,该放的时候放。如果一个劲儿地用力拉,或者舍不得放弃,那么再结实的风筝也会断线,等到线断的那一刻,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 月光满满预见你

    月光满满预见你

    北大才女应映儿怀抱鸿鹄之志初入职场,却不想遇到了“人见人恨,花见花败”的腹黑上司潘尔君!虽然他风云叱诧、雷厉风行、玉树临风,天生自带说话就能毒死人的功能,但应映儿还是决定“西装裤下死,也要顶风上“!月光皎洁的夜晚,应映儿被潘尔君毫不留情地踢出门外。可是,老天爷这次却倒戈在应映儿这边,一道神秘的红月光将两个人的命运被迫纠缠在一起……而当潘尔君剥丝抽茧,努力解开两个人的命运时,应映儿却马不停蹄地搞定了他的同事、他的家人以及他本人,成功晋级为他心口的一颗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