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9700000079

第79章 不热心于工作,很难取得成就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说:“假使你以为你的职务是乏味的,则你的厌恶的心理、厌倦的念头足以招致失败而已,乐观的、积极的、热诚的心理总是吸引成功与幸福的磁石。”

测验人的品质有一个标准,就是工作时是否具有一种精神——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进入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

不管你的工作是怎样的卑微,你都当临之以一种艺术家的精神。这样,就能从工作中寻找出一些兴趣,而厌恶的感觉自然会消失了。

下面这则小故事,相信能给我们共同的启迪。

在一个学习班里,学员们与老师正在讨论一个人应当如何把他的热情倾注到工作中去,这时一位年轻的妇女在教室的后面举起手,她站起来说道:

“我是和我的丈夫一起到这里来的。你的话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也许是对的,但是对于一个家庭主妇来说却没有益处。你们男子每天都有有趣的新任务要做,但是家务劳动就无法相比了,做家务的烦恼是单调乏味,令人厌烦。”

这好像对我们是一个真正的挑战。有许多人在做这种“单调乏味”的工作。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帮助这位少妇,也许我们就能帮助许多自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单调乏味的人。

教师问她什么东西使得她的工作如此地“单调乏味”。她回答说:她刚刚铺好床,床就马上被弄乱了;刚刚洗好碗碟,碗碟就马上被用脏了;刚刚擦净了地板,地板就马上被弄得泥污一片。她说:“你刚刚把这些事做好,这些事马上被弄得像是未曾做过一样。”

教师说:“这真是令人扫兴。有没有妇女喜欢家务劳动?”

她说:“啊,有的,我想是有的。”

“她们在家务劳动中发现什么使她们感到有趣、保持热情的东西没有呢?”

少妇思考了片刻回答道:“也许在于她们的态度。她们似乎并不认为她们的工作是禁锢,而似乎看见了超越日常工作的什么东西。”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工作满意的秘密之二就是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东西”。要知道你的工作是会取得成果的。这句话是对的,无论你是家庭主妇、秘书、油泵站的操作员,或是大公司的总经理,只要你把日常琐事看作是前进的踏脚石,你就会从中找到令人满意的地方。每项琐事都是一块踏脚石,它通向你所选择的目标。

假使你对于你的工作能待之以艺术家的精神而非待之以工匠的精神,——假使你对于工作能带来浓郁的趣味而贯注热诚——假使你决意做每一件事,必须竭你的全力;则你对于工作自不致产生厌恶或痛苦的感觉。一切全视你的精神和你的态度。良好的精神,可以使最卑微的工作,成为有意义。不良的精神,可以使人对于最高等的事务,发生厌恶的感觉。

任何工作凡为我们本身所绝对尊崇的都是具有无上的神圣性。一切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可敬的,凡是有利于世界人类的工作,没有一件事是卑贱的可耻的。

假使你对工作,是被动的而非自动的,像奴隶在主人的皮鞭的督促之下一样;假使你对于工作,感觉到厌恶;假使你对于工作,没有热诚和爱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爱,而只觉得其为一种苦役;那你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不会有大成就的。

一个人工作时所具有的精神,不但对于工作的效率与品质大有关系,而且对于他本人的品格也大有影响。工作就是一个人人格的表现。我们的工作就是我们的志趣理想,我们的“真我”的外部写真。看到了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如见其为人”了。

自尊、自信是成就大事业的必须条件。然而对于工作不肯尽心尽力而只求敷衍塞责的人是不会具有此种自信、自尊的。一个人假使不能在工作上尽其至善之努力,则他决不能得到最高的“自我赞许。”而在一个人将他的工作视为苦役与痛苦时,他是决不能在工作上尽其至善之努力的。

许多人轻视自己的工作。他们把工作视作取得面包、乳酪、衣服、居室的一种讨厌的“需要”,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他们不把工作当作一个锻炼能力的东西,一个训练建造品格的大学校。

他们不懂得,“需要”强迫着人们去工作即是强迫着人们去发达他们内在的最优良的品格,即是教人们在奋斗、努力中去发挥出他们所有的才能,去克服一切成功之障碍。

不劳而获的金钱,他们不觉得可耻,不觉得其害处。工作对于他们只是一种苦役。

他们不懂得毅力、坚忍力,以及其他种种高贵的品格都是从努力工作中得来的。一个人怨艾、鄙视自己的工作,他的生命决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那是“弱”的自认。

在任何情形之下,不可容许你自己对工作发生厌恶。这是最坏的一件事。假使你为环境所迫而只能做些乏味的工作,你也当努力设法去从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些兴趣与意味来。要晓得凡是应当做而必须做的工作,总不是完全无兴趣、无意味,问题全在我们对待工作的精神态度如何而已。良好的精神,会使任何工作皆成为有意味、有兴趣的。

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与丑、可爱与可憎,全掌握于你手。

同类推荐
  • 争取做优秀的自己

    争取做优秀的自己

    耐心是等待时机成熟的一种成事之道,反之,人在不耐烦时,往往易变得固执己见,粗鲁无礼,而使别人感觉难以相处,更难成大事。当一个人失去耐心的时候,也失去了明智的头脑去分析事物。所以,做任何事,都要抱有一份耐心,先打好基础,筹划好资本,然后再着手行动。
  • 毒型人格

    毒型人格

    这是一本能帮助人们彻底透视、摆脱13种人际毒害的实用读本。用正面的解决心态、播种法则和专注法则来化解13种人际毒害,搭配实用的语言技巧,让你从此不受他人左右,成功摆脱毒型人物,在人生、职场、情场、朋友圈以及亲子关系中,拿回快乐人生的自主权。
  • 受益一生的哈佛创意课

    受益一生的哈佛创意课

    本书适合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人们阅读,既可作为思维提升的训练教程,也可作为大脑潜能的开发工具,使读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思维更敏锐,让大脑更聪明。学习哈佛大学的创意课,解开创意的密码,感受创意思维的力量,开启成功之门,把握命运玄机,受益一生,成功一生!现在,展开你的创意翅膀,想飞就飞吧!
  • 金口才:最优秀的推销员

    金口才:最优秀的推销员

    大多数推销员与客户洽谈时,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急于成交的欲望,客户很容易看穿你的企图,因而在心里会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认为他为赚钱而来,他在设计“圈套”让我钻,要提防上当受骗……所以一开始就要向客户表明此次拜访是来介绍和推荐有关保险计划的,是否购买完全取决于客户的意愿,决无强迫推销之意。
  • 读《红楼梦》学生活

    读《红楼梦》学生活

    有大本事的人和只会奉承拍马的小人的不同之处是,开玩笑管开玩笑,开玩笑是让大家笑得畅快过瘾,但遇到正经事,遇到大事、繁难事,做事要和讲话一样利索干脆。王熙凤就是这样。凤姐在迎接黛玉到来这件事上,她已圆满地表演了全套的唱功和做工,她从大处着手,却懂得小处圆满,处处细小的地方都浸透了做人的智慧。她对黛玉之事如此用心,就因为黛玉是贾母最心疼的女孩。王熙凤的做人处世之道堪为现代领导者的模范。
热门推荐
  • 昆虫记

    昆虫记

    法布尔的《昆虫记》誉满全球,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性照应虫性,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诚属空前绝后。
  • 曲傲

    曲傲

    无魔之渊顶端,古谐尘为父祈求,谁知,父亲这时来找他,吩咐他下山做一件棘手之事,他是否能完成父亲的交代?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自然环境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自然环境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自然环境》内容简介: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干世界中无奇不有,在那里你能见到茂密的森林、浩瀚的大海、碧绿的湖泊、蜿蜒的河流,还有在地球上生活和生长着的各种动植物,大自然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一样养育着我们,对待大自然“慈母”,我们必须善待她,同她和谐相处。因为地球只有一个,为了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永远爱护生态环境,制止环境污染,反对不顾后果的野蛮掠夺。
  • 冥域龙刃

    冥域龙刃

    英雄和神,如何势不两立?源大陆,究竟因何而分裂成哈里拉和诺亚两块碎片?这片大陆,曾经经历过怎样的创伤磨难?冥域征服者为何要毁灭世界?龙刃守护者和混沌守护者又凭何捍卫和平?命运舞者最终能否复苏?一切尽在上古世纪前传冥域龙刃!英雄史诗,神灵篇章,敬请期待!!!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梦游者的地图

    梦游者的地图

    《梦游者的地图》主要介绍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地,也分了几部分:布衣北京、名士风流、城市备忘录、梦游者的地图,没有故乡的人。把旅游过的地方作为一张地图。
  • 边城

    边城

    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描绘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 烬梦

    烬梦

    七世缠绵,残魂不甘。创造凄恋,逆天改命,万死重生。爱,改变一切。
  • 满城飘飞的蒲公英

    满城飘飞的蒲公英

    就在这一天里,整个城市不知被何物所笼罩,飘飞满地的那是什么?
  •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本书是一本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学基本知识的读物,收录了古代中国文学中关于作家、作品等方面的文学常识,大多脍炙人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富有教益,既梳理了了历代的文学精华,又展现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具有一定的知识性、鉴赏性,可作为广大青少年语文教育的有益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