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400000017

第17章 女性艰难的自我身份认同(3)

张爱玲的《连环套》虽然不是很成功的小说(傅雷评价),但小说中处处显示了女性的荒凉处境。小说中的霓喜,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男权制度之下进行身份的认同。一方面,她维护并依赖男权社会中的男性确立自己的身份地位,她不断地嫁人,不断地依附于男人,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合法妻子或太太的名分,得到生存的一份保障,期间,女性的自我价值几乎丧失殆尽,这显示了女性在传统男权社会中的自觉的从属地位和从属心理;另一方面,面对男权的压迫又不断地反抗以争得自己的地位,这个充满悖论的过程预示了霓喜悲凉的处境。光绪年间,霓喜被卖给绸缎店的老板雅赫雅——一个来华经商的吝啬刻毒的印度商人,她和雅赫雅生活了十二年也没有争到正式妻子的名分,最后还是被赶出了家门;跟了药店的老板窦尧芳直至窦尧芳死去,霓喜也没有得到窦家的认可;最后嫁给了赛母生并取得了赛母生太太的名分,赛母生却偷跑回去结婚了,最终抛弃了霓喜。霓喜的一生在不断地变换丈夫,为的就是确立自我的身份与地位。为确认女性的从属地位,她不断地变换男人,如同大嚼榨过油的菜饼牲畜,这种丧失人的尊严的生活和处处受挫的局面,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无奈挣扎的结果,也显示了女性生存的一种悲凉的处境。霓喜跟着雅赫雅,没有争得半点名位,相反却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压抑的悲痛情景中。在以雅赫雅为代表的外来文化(雅赫雅的身份把传统父权社会的宗法压力扩展到中国社会以外)与中国传统儒家父系文化的双重压迫下,霓喜奋斗了十二年,最后还是空手来空手去,期间霓喜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歧视。从小说中一个洗脚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女性的沉重负荷及其在沉重负荷下的艰难挣扎。跟着雅赫雅生活生孩子,霓喜没有赚得半点名分和地位,相反服侍雅赫雅洗脚,却是霓喜的一个合法的职务。雅赫雅不仅在他的绸缎王国中是一个神只,而且是主宰霓喜生活和命运的男神。在《连环套》中,作者描写道:

雅赫雅坐在澡盆旁边,慢条斯理洗一双脚,热气蒸腾,像神龛前檀香的白烟,他便是一尊暗金色的微笑的佛。

这暗示了雅赫雅的主人身份,尤其自印度来到中国经商的男人,他的身上代表了双重父权社会的力量,这双重的主体身份不容许中国的女性有任何的反抗和质疑。当霓喜不慎把滚水倒在了雅赫雅的腿上,这男性神只便从澡盆跳了出来,提脚猛踢冒犯禁忌的人。而且当霓喜哭的时候,雅赫雅一个兜心脚飞过去又把她踢翻在地,叱道:“你敢哭!”霓喜强行“支撑着坐了起来”,反抗道:我哭什么?我眼泪留着洗脚跟,我也犯不着为你哭!说着依旧哽咽不住。这里霓喜的以泪洗脚也不愿为雅赫雅流泪,依旧哽咽不止中的反抗显示了女性从属者的悲哀无奈的荒凉心境,当然,霓喜宁以珍贵的眼泪洗脚也不愿为雅赫雅而流,这是女性从内心对男性社会父权神力的一种反抗和颠覆,也是女性自我认同与建构的一种尝试。霓喜的所做,启示读者对女性地位的同情与思考,也暗示了女性作家在思考女性身份认同时对男权社会传统权威和尊贵的一种反讽。

张爱玲小说《小艾》也能看出女性自我认同的艰难过程。这是张爱玲对平民生活的刻画,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的小艾,明白只有通过嫁人才可以离开席家,获得自身的独立。尤其在选择嫁人的时候,小艾在有根和金槐间的抉择显示了女性对知识的崇尚,并希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是张爱玲笔下不同于传统父权体制下其他女性的一个形象。在选择可以婚嫁的男人中,张爱玲让小艾面对陶妈的儿子有根和穷苦的读书人金槐做出选择。小艾回避了有根主动的爱,转而去追求不熟识的读书人金槐,这也是女性有意建构自我身份的一种尝试。当有根向她坦白爱意时,她却回绝了,原因之一在于有根母亲陶妈对自己的轻视,她不愿意再活在一种屈辱之中,不愿再受别人的冷眼与鄙视。后来遇见苦命人金槐,她的内心才有了一个明确的寄托和追求。小艾在有根和金槐之间选择了读书人金槐,她相信金槐是一个有志气有作为的人,这是女性对知识的一种崇敬并希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追求。

小艾在夏天的傍晚到晒台上去收衣裳,总看见对门的屋顶上有那么一个青年坐在那里看书,夕阳照在那红砖和红瓦上,在那楼房的屋脊背后便是满天的红霞,小艾远远地望过去,不由得有些神往,对于那个人也就生出种种幻想。

夕阳中满天的红霞是怎样的一种遐思和幻想?在小艾的心中,金槐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女性追求的婚姻对象,而是一种符号的象征,象征着知识,象征着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知识和文化精神,甚至后来有根发财了,变成了能够大把大把地赏赐下人的吴先生,而金槐仍旧是一个穷苦的印刷工人,小艾还是相信选择跟了金槐的决定。虽然“她心里却有点百感交集,想不到有根会有今天的一天。想想真是不服,金槐哪一点不如他”。这一感慨中流露出了人物在建构自我的过程中的一种困惑。当然,小艾并未就此后悔、苦恼、堕落甚至停止自我认同,她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慰藉。小说写到,对于金槐给她起的名字——王玉珍,她很喜欢,名字是对她地位身份的一种确认,仿佛这几个字已经把她从一个下人的屈辱之中解救出来。因此她把金槐送给她的“王玉珍”的铅字放在自己的牙粉盒里一直珍藏,她视之为自己的生命。战乱中写给金槐的信尾,她希望用这几个字当做图章盖上后再把信寄出。这里人物的自我身份的确认尤其具有意义。当这些铅字被侄子玩丢了,在一般人看来,这显然是一桩小事,而小艾的心里却是十分气恼,又觉得悲哀。这里,这几个字已然成了小艾身份最重要的一种证明和确认,她像珍藏生命一样珍藏这几个字,直至最后跟着金槐去印刷厂做折纸的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并为金槐生下一个孩子,即使生活清苦,但历经百难的小艾,也感觉是一种幸福。她找到了心中的自我,完成了现代社会人的苦难焦灼的处境下不息的自我认同。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处于不断身份认同的路口,她们以不同的方式确认自我的价值和意义。其实,这也是张爱玲生活中的一种执着地追求,生于没落的传统大家庭,面对五四新思想,面对西方现代的观念,张爱玲也在生活中、在写作中不断地寻找自己人生的位置。胡兰成说的有人说张爱玲的文章不是革命,张爱玲的文章本来也没有他们所知道的那种革命。革命必通过政治斗争,到改造经济制度。制度渗透于一般人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而且到了最深的处所。制度腐败了,人是从生活的不可忍受里去懂得制度的不可忍受的。生活的不可忍受,不但是不能活,是能活也活得无聊赖,觉得生命没有了point。这样才有了张爱玲的诗:

他的过去里没有我;

曲折的流年,深深的庭院空房子里晒着太阳,已经成为古代的太阳了。

我要一直跑进去,大喊:我在这儿!

我在这儿呀!

还有,人是为了心爱的东西才革命,洗净它,使它变得更好更可靠。

张爱玲的“我在这儿”是人物确认自我的呼唤,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在中西文化参照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融入了人物不同的生命体验,呈现着生活中一种真实的艰难与荒凉。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现代文学中一支异放的奇葩,在国难当头民族处于战乱之时,她小说的写作一反五四主流话语,背离政治,漠视政治,以一种冷静、默然的态度,重在表现日常女性生存的荒凉,一种由个体心境和人生态度导致的荒凉。

张爱玲笔下女性个体的荒凉心境和人生态度导致了女性生活中畸形的荒凉。她们不同于受传统三从四德限制的女性,这些甘心传统三从四德的女性在深闺中默默承受着来自内外界一切的压迫和打击,她们只求安其现状,自求认命。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身处传统与现代的交替处,一方面受着传统体制的影响,有着自觉的传统从属心理;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反抗传统体制并建构自己的身份。面对西方文化,她们自己首先卑怯了。葛薇龙来到香港读书,姑妈家衣橱里的衣服像蓝色的多瑙河阴凉地砸着她,面对乔琪的注视,她先自惭形秽了。白流苏看到萨黑荑妮公主,不觉肃然起敬。这是女性在西方文化参照下自我心态的荒凉的呈现。面对传统文化,这些女性表现出来的是荒凉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心境。她们有着甘居男性、男权之下的从属心理,她们又在奋力地挣扎,不断地自我认同,一边反抗着,挣扎着,报复着,在既依赖又反抗的悖论中完成自己的人生,最后竟然由一个“被吃”的荒凉角色变成了一个“吃人”的角色,七巧是受害者,最后却以男权的威势去压制儿女,成为“吃人者”,她们的人生态度是一边挣扎一边陷落,越挣扎越陷落的深刻。这是女性畸形变态的人生态度导致女性主动性的荒凉。

由此,来自个体内在负荷、个体心境和人生态度导致的荒凉使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生存呈现出内转性荒凉状态,这种荒凉超越了五四以来鲁迅作品外在的荒凉存在,有了深刻的意义,呈现出一种无奈的凄凉之美。

同类推荐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

    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驮水的日子

    驮水的日子

    本书是最新一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温亚军的作品集,共收入作家的近三年来己发表的作品10余篇。
  •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本书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具个性、最富宗教感的女诗人吉皮乌斯的著名回忆录,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交游极广,名噪一时,她和丈夫开办的家庭沙龙一度成为彼得堡文化中心、俄国知识界的一块绿洲。她以敏锐和细腻的观察力、非同一般的表达力,刻画了一系列独一无二、有着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的人物,真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学界、思想界、宗教界及上流社会的种种情状和怪相。
热门推荐
  • 思城以安

    思城以安

    田心十四岁时,青梅竹马的娃娃亲对象为了救她而死。六年后女主人公独自前往楚地求学,认识了男主人公木杉。两个人的感情遭到了女主人公父母的强烈反对,强行让女主人公辍学转校。男女主人公在分隔两地的情况下依然相爱。经历了许许多多磨难,最终走到了一起。
  • 拣到爱情

    拣到爱情

    她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一生的梦想是给自己最喜爱的歌手写一首歌词。一个夜晚,她将荒地里拣到的正在宿醉的陌生男子带回家中,没想到已经同居15天的他竟然是当红知名的偶像歌手,隐藏已经爱上他的心当上他新专辑的词作者。让她更没有想到是自己最喜爱的歌手竟然是同家公司的老板。随之而来,她平凡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友情与爱情中回荡,在希望与失望里流浪,答应世界可以等待,就算世界已不在。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
  • 天命豪宠:总裁离婚请签字

    天命豪宠:总裁离婚请签字

    他抢她人,找她事,夺她威风,最后把她拐到民政局面前:“我们玩个游戏。”她酒醉之下误签合同,把自己卖了出去。隐婚七年,他在娱乐新闻采访中,在千万人民注视之下,说:“我和南琛,共同有套房,共同有辆车,同睡一张床……同有一个证。”七年已至,她一纸离婚契拍在桌上,“顾熙然,离婚!”他放下手中资料,微笑:“我们坐下来谈谈续约。”“南琛,听我说,下次别把透明肥皂直接扔进洗衣机,我认为它不能真的代表洗衣粉,以后别这样了。”“为什么?洗的挺干净啊。”“但你能看到我在公司,从口袋中掏出半块透明皂的表情吗?”“……好吧。”
  • 穿越之爱在伊月

    穿越之爱在伊月

    她渴望得到爱,可是在21世纪里她没有感受到她想要的爱。直到穿越到那个陌生的古代,陌生的国度。她遇到了他,也与他相爱着。可是现实却不允许他们相爱。他们最终将会情归何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踏仙弑尊

    踏仙弑尊

    叶秦,尊者之子,因仙界大战,被迫隐放人间,成就踏仙弑尊之路,却因无上大能推演,故遭到一路追杀。
  • 送僧南游

    送僧南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上跟我混啊

    皇上跟我混啊

    “吧唧,吧唧”水银怨盘腿坐在御膳房的灶台后面,左手鸡腿,右手包子,嘴里叼着仅剩的糯米糕。“好吃吗?”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水银怨机械的转头,对上了一双含笑的眸子。水银怨生吞下糯米糕,利落的把手里的东西向后一丢,点点头,老实的回答:“好吃。”
  • 破戒群狼

    破戒群狼

    由于一次失误,特种兵班长夜阳健与下属被强制退伍。不谙世事,饱尝生活的辛酸和不公……最后凭着自己的拳头与智慧立足,金钱美女源源不断。而当祖国召唤之时,又毅然拿起枪,去完成一个个神秘艰险的任务……
  • 斗劫之尽

    斗劫之尽

    一个少年的崛起,一个不服输的少年。突破各种难关。要做,就做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