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300000020

第20章 对庙底沟类型彩陶纹饰为柿花的解析(5)

洪山文化墓地发现的仰韶庙底沟类型晚期的月亮图,据发掘报告称:W91:1红陶缸,在器体外壁“腹中部两侧对称绘出月亮和太阳的图形。月亮为新月形,弯弯地画在中部,中间填白彩,周围镶黑边,内边线条细,外侧线条粗,上部略残,残长24厘米。对面的太阳也以白彩作底,中间用鲜艳的红彩画出一幅红彤彤的太阳,直径约12厘米,太阳外侧,距太阳4厘米左右,又用黑彩绘一大圆圈。太阳、月亮的形体都比较大,月亮为白色,太阳作红色,形象十分逼真。我们称之为‘日月同辉图’”。

其实洪山彩陶缸的这一所谓“日月同辉图”,报告的定性,有不确切之处,就图像看,那个圆圈的“太阳”,确非红彤彤的太阳,而应定性为“满月”的图像。原因很简单,在仰韶文化中,从前仰韶文化裴李岗型贾湖遗址中发现陶器刻符的“太阳”、仰韶文化后期磁县下潘汪彩陶倒置太阳纹,还是大河村彩陶的太阳纹,其图像共同的特征都画出了光芒照射的射线,而洪山陶罐上的所谓“太阳”图像却无太阳射线这一特征。因此称此图像为太阳,是不符合仰韶人绘制太阳的特征的。图中所画的红圈,则应是科学昌盛的今天天文学家所称月球上环形山一类的影子。如果这一见解合乎实际的话,则洪山文化这一“满月”和“新月”图像,正是洪山人当时对月亮这一天体运行中的初亏、月盈(满月)天文现象的认识。

如果我们将此图圈厘定是月亮盈亏图,则反映出仰韶人已运用了月亏、月盈的现象计日、计旬、计天数的历法。从而说明古代中国的历法以月计日、旬、天数阴历的起源,在史前仰韶文化的后期就已产生,这在中国天文历法上,就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我认为是新石器时代“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就,这是人类由向自然(天)索取的掠夺性经济到生产经济的转化,这一转换机制就是农业,即古人云:“物生自天,工开于人。曰天工者,兼人与天言之耳。”而人类掌握农业的前提并保障不误农时的春播、夏作、秋收和冬藏的农事是“观象授时”,而我国古代“观郭沫若《释支干》一文中,曾引日本天文学家新城新藏博士所着《专注天文学史研究》,文中说:“辰居第五位者,以正仲夏之星为大火(蜴座一等星),此道殷一代为正时节之主要观察物,即所谓辰,辰之名遂为此星所独占,言辰即指大火,五月之星也”,郭氏不以为然,说“辰之本义非为星辰,星之名辰者不限于大火,大火之出亦不必限于五月”。驳象授时”的天文历法的重要天象对象,就是对天体星座起落运行规律的观察。其中对火星即大火(三星)的观察尤为重要。而上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晚期三、四期彩陶片上的星座图像,和农作物禾苗图,便是“天人合一”在农业上的真实反映。

大河村仰韶晚期星座图像。发掘报告所公布的天象星座,有三星、二星和一星的。这些星座的性质如何,即它们在天体中是属于哪个星座?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意见,有学者认为之三星“可能是北斗星尾部的形象”。又有学者认为大河村的星座图不是星座,它们“很可能描绘的是一种大河村人常用的一种狩猎工具——流星索(我国云南纳西族人又叫飞石索)”。所论确否,这里姑且不论,我们却注意到《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第三、四期遗存中,发现两件与星座纹有关的彩陶标本。一件为W11瓮棺覆盖葬具的彩陶罐。另一件为F19:5。

前者在彩陶罐的腹外壁的中部直环纹下绘一“S”图形的正中绘一圆点,后者的图像与前者雷同。细审其图像,似为一颗星的形状,其图形不是孤例,在该遗址第四期一彩陶盆的外壁上部也绘一类似的圆点,与前者二彩陶罐的图像一致。

大河村的星座纹加上采集到的陶片上的二星、一星以及我们上面辨认的三例,共六例,以三为众,故而大河村的星座纹是能够成立的,那么其中一星的性质是什么星呢?我认为当是端端正正处在正南方天空上的大火的火星,这颗星运行移动的方向明显,是先民掌握农时辨认极为准确的星座。

而关于星座运行的历史文献中,最早应当要数《山海经》。例如《大荒西经》云:“(帝)令黎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就是说黎的儿子噎,他处在大地的西边,是专司日月星辰的运转者。这虽是神话,却反映了先民观察星辰运转以确定农时,这在遥远的古代就开始了。经文中“辰”当就是火星。

之似有理。然则中国古人在《山海经》中何以星辰并举?而辰却是专指大火。《左传·昭公元年》:“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左传·襄公九年》亦云:“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杜注:“辰,大火也。”杨伯峻注云:“大火即心宿,亦名商星,有星三颗,即天蝎星δ、α、τ三星。心宿二为赤色一等星,故因名曰大火。”《左传·襄公九年》:“而火纪时焉”,说明火星是标准的定时令的一颗星。看来,辰在最初天体的群星是有区别的,以后才合而为一,为凡星之称。此说妥否,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而火星在古代观象授时上的作用,历代都十分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表现出它的人文意义,在这方面文献记录颇多。例如《尚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言火星在夏至这一天的黄昏它端端正正出现在南方,是时令的标志。又《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中所言之“流火”,即火星,“流”,即火星由南逐渐向西移动运转,在坠落到西边地平上不见了,告诉人们该穿寒衣了。可见火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以定农事的一颗重要的行星。

为两幅禾苗图画。其上茁壮生长的禾苗,正是农业社会的表象。汝州洪山庙出土的彩陶如、8之上的“耒”、“耜”二图,如同《诗·七月》所云:“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即言正月准备好农具,二月须下田,插足耒耜把田耕。这一幅幅图像都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后期“天人合一”的农业社会的写照。

二、历史神话的表象

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或图画,不仅是古代先民情愫的表现,它们还是古人脑之思、心之想所释放出的映象记录。

庙底沟类型后期的彩陶纹饰上,有不少描绘人类“目”、“口”、“鼻”等器官和肢体人手的图像。如“目”的图像,除河南舞阳贾湖发现的一件前仰韶文化龟板上刻画一“目”的刻符外,单独表像的有陕西高陵县杨官寨仰韶文化以陶器颈部捏塑刻画人眼、大鼻及河南汝州洪山庙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瓮棺陶缸葬具上的一人眼,均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图二十二杨官寨捏塑的“目”的形象,为一只大眼。据报导者称,该陶器可能有三只眼睛,六个鼻子,大眼的轮廓十分突出,形象特殊,诡秘异常;而洪山庙陶缸上所绘一只大眼,虽残缺不全,也显示出有其神秘的意味。可见这些人类的“目”图像,显然是属于具有一定宗教意味的神灵图像。其性质似同《山海经》中所记载的神话或神化人物。据《海外北经》载:“一目国……一目中其面而居”。又“深目国……为人深目,举一手”。

这两则具有神话性质的文字记录,为我们解读仰韶文化彩陶上所绘的人眼的含义提供了帮助。这些人眼,显然作为史前人类神话故事中的某种神只的器官而被古人绘于当时的彩陶之上所受崇拜的图像。

至于上举洪山庙陶缸上所绘的一只大手的图像,也当属神话故事范畴中的图像。《史记·周本纪》:周人先祖后稷,其母姜原。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这一感生神话,与洪山庙陶缸上所绘的大手不无相类。在这里“手”表示其对某种东西的索取。“手”字,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第六,“手,拳也,象形,谓象指掌也”。《康熙字典》卯集中:手部,引《篇海》女加切,音拿,相牵引也。因此洪山庙彩绘“手”的图形,当为幻想捕捉或拿取不易得到之物的神秘图像。《山海经·海外南经》载:“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因其手长,便于在河水中捕鱼。郭璞注《海外西经》,称长股国人“脚步过三丈”,“长脚人常负于长臂人入海中捕鱼”。原始人认为大手、大脚,能便于取物。可见洪山庙仰韶晚期人类所绘的“手”掌图像,完全是从原始人的“功利”主义着眼的。这是我们按结合文献说“手”含义的一点分析。而确切的含义,当是上举《海外北经》所载:“深目国……举一手”的神话才是其真谛。

三、生育观的表现

仰韶文化时期,从彩陶纹饰和雕塑中男性生殖器官的出现,是当时人们的生育观念的表现。关于这类遗物,考古学者一向主张它是表示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已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标志。此类遗存黄河流域发现得较多,其中形象清晰或遗物完整者,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第四期的陶祖、河南汝州洪山庙仰韶庙底沟类型晚期的彩陶男根图像、新疆呼图壁康家门子沟岩画的生殖崇拜图像、均是典型的物证。

《秦安大地湾》发掘报告发表的3件陶祖。标本T800④:81,为圆雕,形状呈圆柱体,磨光,龟头下刻出尿道,器虽残,但形象逼真。第二件标本为H819:1,为浅浮雕,附于陶片的壁上。器官形体细长,断面呈三角形,龟头上刻有尿道。第三件标本,T810②:49,为圆雕,是一陶器的鋬手。形状为圆柱体,短粗,龟头有尿道口。

汝山文化瓮棺葬具(W1、W10、W116、W53),四座葬具的陶缸上所绘的男根图像,标本W10,画面作两根弯曲的阴茎,一根向上,一根向下,龟头并列。标本W116,画面与上相同,唯在两男根交绕的外面绘白彩圆圈,形式极似“太极图”。

这些考古文化中的男性生殖器,考古学界的术语称男根和陶祖、石祖,它发现的意义,在我看来应有三个方面。

其一,男根的发现对仰韶文化的分期,即时间段的划定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男根在黄河流域都发现在仰韶文化的后期(秦安第四期)和庙底沟类型的末期。准此可知,仰韶前期为母系氏族社会,后期为父系氏族社会。这是比较明确的。

其二,对仰韶文化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仰韶文化社会其前期或早期是母系氏族社会,其后期则已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而以物质文化判断的标准来衡量,考古发现的男根是其中的标志物之一。

其三,仰韶文化后期男根遗存的性质问题,鉴于遗物的发现较为普遍,而且一般都属于陶器的附件,所以其性质,正如《汝州洪山庙》发掘报告作者所指出的:这些画有男根的瓮棺葬具的陶罐,所葬的死者均为成年女性,“而这些男根图像却单单绘于育龄妇女的瓮棺葬具上,其祈求生育之意再明显不过了”。报告还列举了民族学的材料,如“摩梭人,普米族妇女去男性生殖器前祈祷生育是一个道理,都是通过崇拜男性生殖器达到生育的目的”。这一点洪山庙瓮棺W39:1号缸上,在腹外壁的下部绘出一个人体的下肢,于两腿之间,用泥条捏塑处一个粗大的男性生殖器,整体形象是在于展现男性生殖的企盼生育功能,“就是一种祈求生殖巫术反映”或人丁兴旺或展示性欲的表现。《山海经》中的一些记载,反映了史前先民们对人类生育和自身繁衍的重视。

例如在《海经》的十三卷书中,几乎每卷都记载有关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氏族、部族、部落和方国祈求生育的史迹。

例如据《海内经》云:“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竝,节竝生戏器,戏器生祝融”。“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均即其证,这些都是《山海经》所记五帝时期或以前诸古族的世系,是史前先民祈求其群体人口增殖兴旺生殖观的真实记录。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特别是该类型后期的彩陶纹饰、图像和雕塑,无一不是氏族社会原始人“存在决定意识”的艺术作品。我们所列举的自然界的太阳、月亮、星辰;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工具如耒、耜;农作物的禾苗;人体器官的“目”、“鼻”和“手掌”以及带有精神文化内容的男性生殖器官等,都可以在当时的彩陶纹饰或图像中窥觅到有关的古史信息。它们曲折地反映了中国史前的本真。因此,仰韶文化彩陶的许多缤纷美丽的彩绘纹饰和雕塑,特别在其晚期不能简单地用“图腾”去解读它的含义,而应当把它看做是反映史前人们“功利”思想、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只不过在表现方法上往往掺揉着神话的色彩而已。

同类推荐
  • 一个女人的梦

    一个女人的梦

    本书是苏菡玲的散文集,作者以审美的眼光、耐心的观察和细腻的感受,叙述女性视角下的现实世界,着力挖掘人性之美。其语言简洁,禅意浓厚,充满哲理。
  • 郁达夫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智读毛泽东诗词

    智读毛泽东诗词

    红色经典:智读毛泽东诗词》一书,近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60多首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诗词加以哲学层面的智慧解读。在感悟诗词崇高而超凡的理念世界的同时,体会诗词的精神内涵,将伟人恢弘的革命气势、浪漫的革命情怀和生动的革命气质用全新感受表达出来,继而展现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和辩证而睿智的思考。
  • 戴望舒作品集(六)

    戴望舒作品集(六)

    一九二八年,戴望舒从法译本《西班牙的爱与死的故事》中选译十二篇小说(另有《良夜幽情曲》和《夏娃的四个儿子》二篇为杜衡所译),分别于当年九月和十二月,以《良夜幽情曲》(收入小说七篇)和《醉男醉女》(收入小说七篇)为题,分作上下两集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上集有译者的《题词》,下集收录孙春霆所作《伊巴涅思评传》。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译者遗留的改正稿,并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润,以《伊巴涅思短篇小说选》(共十二篇)为题印行。本辑收入的十二篇小说和译者《后记》,即依据这个版本。
  • 我把阳光寄给你

    我把阳光寄给你

    本书所选散文均来自杂志《读者》。作者为杂志超人气作家。选文共分8个栏目,包括:温暖一生的棉鞋,成功的秘诀,丑陋的苹果,向上帝借一双手,美丽生命的出口,藏在掌心的秘密,没有人拒绝微笑,失去双腿的飞翔。相信自己是一颗珍珠砂,去迎接岁月的淬砺、生命的打磨,你的人生一会光亮圆满。
热门推荐
  • 佛手魔罗

    佛手魔罗

    一个注定没有平凡生活的人,一个动荡充满颠覆的大环境,他以残酷杀伐屠戮的修行手段和使群魔诸恶闻风退避的智慧震慑天下,成就了一个时代的长治久安,最终与一个他注定了的天命宿敌,共同走向了巅峰,留下了一代“魔佛”破碎虚空归仙化神受千百世景仰的赫赫传奇。
  • 校草的一辈子恋人

    校草的一辈子恋人

    她内柔外刚,却在一次的意外中得罪了恶魔般的男人,从此他们便水火不容。她从小就喜欢着一个小男孩,长大后发誓要找到他。当两个人相遇了却不相知。直到她爱上了那个与她水火不容的男人,两个人过着幸福的日子,但好景不长,她的青梅竹马出现了,在两种感情之中,她无比的挣扎着。最后她还是选择了自己的所爱,当他们以为从此就会幸福的在一起的时候,劫难却总是降临在他们的身边,第一次的误会,让两个人分开了两年,但并没有将两个相爱的人分开。第二次在订婚当天被绑架,另一个女人取代了她。第三次她和儿子一起被绑架,结果失忆了,她再也不记得他了。
  • 剑舞轩辕

    剑舞轩辕

    这是一段不同的轩辕时代的故事。持剑轩辕,斗杀蚩尤,乘踏黄龙,破碎九天。世间帝王叩首,舞剑唯我轩辕。我是穿越者,我叫,轩辕星辰。
  • 幼稚

    幼稚

    主人公阿桥的故事,从彩色沙子开始述说,一个骄傲的少年的抗争,最后不得不低头。
  • 途中王者

    途中王者

    他是武道组织的王者,他是令各个组织、门派、集团等所忌惮三分的人物。为兄弟,他愿两助插刀,为自己的底线,不愿他人触碰,为则,杀无赦。神秘帅气猛男——梦魇、温柔智取美女——李菲、性感妖娆强女——安密。刀光剑影,人间烽火,一场繁华一场梦,一梦逍遥一梦空,何不冷眼看世界。一段段迤逦的邂逅仅在《途中王者》。
  • 废材三小姐玩转异界

    废材三小姐玩转异界

    ‘她’韩千夜S杀手组织的王牌杀手在一次任务中被自己的挚爱背叛‘她’韩千夜世人唾弃的废材的一枚,一朝穿越,破茧成蝶,扮猪吃老虎,惹的天下美男,追逼的姐姐妹妹妒,更有各种萌宠,卖萌、撒娇,不嫌贵,看她如何玩转异界。
  • 穿越未来:机甲全垒打

    穿越未来:机甲全垒打

    遭遇穿越,唐诗无奈。她一个普普通通的棒球运动员,被一颗棒球砸晕,她就这么穿了!说好的金手指呢?说好的小萌娃呢?为毛她一个也没有!唐诗原以为穿越过去也会活的平凡,却不想魂穿在一个注定不会平凡的军人世家,成为这个家族的污点!她要以废材之名崛起,谁说她废,她可是棒球场失意,战场得意。所有的嘲笑和鄙弃,都将成为她的助力。这不只是成长史,更是血泪史!她要让所有人明白,没有人天生会是废材!
  • 绝世龙帝

    绝世龙帝

    在以武为尊的九霄大陆,皇室太子,因无法修炼轮为废材。在皇室争权中,被亲人追杀,巧遇上古大能遗址,逆天改命,从此逆天而行踏上强者之路......
  • At the Back of the North Wind

    At the Back of the North Wi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跨越世界的旅程

    跨越世界的旅程

    见过僵尸的深情也赏过蜀山的风景与灵猴对酒狂歌也与神灵隔天而斗我在无尽的世界流浪,只为寻找那一片安宁————————写简介简直是逼死我了!总而言之这就是个人在电视剧世界中不断寻找真理的故事!(没错,别人写的都是电影动漫,而我写的是,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