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200000017

第17章 文化教育团体(2)

党校的组织形式采取党、政组织合一制,受北方局直接领导,以校委会和教务主任为领导机构,日常工作领导关系隶属北方局组织部及宣传部,由李大章部长兼任教育长。有关部队学员入学、分配及其他问题,协同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处理。党校在潞城办了一期之后,第二期学员入学不久,由于日军组织对晋东南地区实行第二次九路围攻,北方局党校随八路军总部及中共中央北方局向武乡转移,党校校部驻扎在烟里村赵玉龙家,教室设在奶奶庙(该庙现已经倒塌)。第二期学员在这里继续学习。党校没有专职教师,各项课程都有总部机关的首长亲自授课。朱德总司令讲《军事战术概则》,杨尚昆书记讲《联共党史》,李大章部长讲《中国革命近代史》,陆定一副主任讲《唯物辩证法》,傅钟主任讲《党的建设》等。其学员管理由学员总支书记鲁瑞林负责。

1939年9月1日,第二期学员在烟里村奶奶庙戏台上举行了结业典礼,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杨尚昆书记、邓小平政委、傅钟主任都出席了结业典礼活动。邓小平政委介绍了一二九师建立晋冀豫、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情况,部队由原来的几千人发展到十来万人,需要大量的军政干部,欢迎学员们到一二九师工作。最后李大章宣布本期学员学习完成结业,学员们有的回到原单位,有的调到一二九师工作。

9月15日,党校第三期学员报到,由于这次招收学员较多,烟里村驻扎着北方局和野政机关,住处紧张,移驻本县上北漳村。

(第十节)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驻地——上北漳村

1939年9月15日,北方局党校第三期学员开始报到,由于这次招收学员较多,烟里村驻扎着北方局和野政机关,住处紧张,北方局领导决定将党校移驻本县上北漳村。

党校教务处驻扎在东村郝培堂家,代号青海部,由杨献珍担任党校教务主任。党校移驻上北漳村后,第三期招收学员100余名。这些学员大多为八路军的旅、团级干部;这些人在前线都是很能打仗的战将,有很高声誉。课程主要是:政治理论和联共党史,也讲授一点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哲学等。除了政治理论学习,党校还安排了军事课,主要内容是八路军的军事原则、战略方针、游击战的战术原则等。教授方式大多为上大课:选一块村头空地,学员席地而坐,教员站着讲课,大家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到了冬天,由于天冷,不能到空地上课,就选晴朗无风的日子,在窦二灯家院子里上课。这个院子是个半圆形的院落,村里人们叫“圪崂儿”,朝阳避风,坐在院子里很暖和。

1940年春暖花开时,学员们结业了。当时太行山环境比较稳定,有大片根据地,敌人“扫荡”也少了。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决定继续开办党校第四期,并扩大学员人数。由于杨献珍同志离开上北漳住在王家峪北方局机关,党校将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第三期学员刘华清同志留校担任学员党总支书记,负责领导党校的日常工作。刘华清住在窦如玉家正窑。

党校第三期学员有200多人。学员中有地方上的县、专署干部,军队有太行、太岳、冀南、山东等地的八路军旅、军分区级干部。都是高级干部,每个学员都带有警卫员、马夫,加在一起近千人。

党校设总支委员会,党总支下设两个学员连队,每个连队一个支部,支部下分组,作为日常活动、学习和党员生活的单位。从学员中选任小组长和各支部书记。每周开小组生活会,每月开支部大会;有事就召开党的会议来讨论解决。

他们常到附近的襄垣、武乡等县、乡去背粮担菜,来回一趟往往要一整天。刘华清和管理科的人都去背粮担菜,主要是小米和白菜、萝卜。有一次,为了进行劳动锻炼,全校学员都去背粮,每人15公斤,走几十里路。这些学员已经较长时间没干过这种重活了,回去就累坏了。以后背粮担菜,只好让他们带上马匹,实在走不动,就以马代步。

北方局党校本期学习的课程有:联共(布)党史、中国问题、党的建设和党的政策等。主要有张衡宇、漆克昌、刘锡五等领导作为理论教员,彭德怀、杨尚昆、陆定一、杨献珍等领导也抽空来讲授课程。由于学员当中职务、党龄、文化程度、社会出身、工作部门、理论修养、斗争经验有很大差异。

在学习的间隙,党校还组织学员同上北漳村群众一起在南滩修筑了一条百米长坝,造地20多亩,党校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在这里种植了粮食、蔬菜,使生活基本达到自给。

1940年4月下旬,朱德总司令离开武乡返回延安,由北方局书记杨尚昆继任校长。1940年底,由于日军经常不断地围剿武乡,党校无法正常授课,只好随总部机关转移到辽县上口村,1942年5月反“扫荡”后又转移到熟峪村,1944年秋,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前方的北方局党校宣告结束,学校又转到延安与中共中央党校合并,也就是现在中共中央党校的前身。

(第十一节)抗大六分校驻地——平头村

1940年5月,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华北军分会根据当时抗战形势的发展,专门对抗大的教学进行了讨论,指出“由于党所领导的队伍八路军、新四军的扩大,要求专为训练八路军、新四军骨干的抗大,必须随之加强与扩大”,“为了扩大抗大培养干部的事业,应继续准备在晋冀豫、晋西北、华中、一一五师等处增设分校”。

根据北方局和华北军分会的指示,6月3日,抗大第四团第一营、第二营和第一团第三营共9个队1000余人,由第四团团长洪学智、政治委员穰明德、政治处主任铁坚等同志率领,前往一二九师随营学校驻地河北省涉县王堡村,准备与该师随营学校合并,筹建第六分校。但由于日军正对太行山区进行“扫荡”,抗大总校派出的9个学员队与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先后转入反“扫荡”战斗,筹建工作被迫暂停。在这次反“扫荡”战斗中,抗大总校离开武乡,经黎城迁往邢台浆水镇一带。反“扫荡”结束后,总校派出的9个学员队及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又返回到武乡,于1940年11月底在武乡正式成立抗大第六分校,校部驻平头村。

因洪学智同志调往抗大总校第二华中派遣大队,穰明德同志也调回总校,总校另派刘忠同志任校长,黄欧东同志任政治委员,姚继鸣同志任教育长,胥光义同志任政治部主任。

12月初,抗大六分校陆续招生编队,学员全部是一二九师的基层干部和部分晋冀豫边区的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共设五个营:第一、第二营是连、排军事干部,第三营是政治干部,第四营是轻、重机枪和炮兵等特科干部,第五营是地方干部,学员约2000余人。1941年3月初,经过各部队推选,学员陆续来到平头、中村、义安。18日,在中村滩举行了开学典礼仪式,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治部主任蔡树藩、抗大总校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吴格成出席了大会,刘伯承作了《敌后干部训练问题》的报告。

六分校下设政治部、训练部、供给处、卫生处。六分校校部住平头村张宏志家,训练部住张拴柱家,卫生处住张兴全家。当时规定军队干部的学习训练为一年;同时开设地方干部轮训班,每3个月为一期。六分校开学后,太行根据地一直处于反“扫荡”的战斗环境,学员们一直是边学习、边战斗、边开荒生产。军事课程主要有战术课、技术课,请炮兵专家赵章成、刺杀尖子高孚、优秀参谋田牧等参加讲课。

到1942年春节前,日军开始所谓“第一期驻晋日军总进攻”,纠集12%000余兵力,对我太行地区进行“扫荡”。六分校奉一二九师的命令,以第四营(特科营)为基础,增配步枪数百支,组成一个加强营,在营长谢光粹、政委邢亦民等同志率领下,分散活动于武乡、襄垣、榆社一带,开展游击活动。他们以精干的小分队,携带机枪、迫击炮,对榆社、洪杜、段村等敌人据点进行夜袭,牵制迷惑敌人,配合主力部队粉碎了敌人的所谓“总进攻”。4月28日,太行区反“扫荡”胜利后,本期学员全部毕业,分配回部队和地方机关工作。六分校机关离开武乡,奉命调回总校归建,教职员大部分返回总校工作,至6月间合编就绪,第六分校即暂告结束。

根据抗战形势需要,1943年3月,在抗大总校基本科一营、二营、三营基础上,恢复了六分校建制,1944年春,该校部分分配到太行军区,由第二大队编为抗大太行大队,1945年3月改称抗大太行分校,同年10月,改建为晋冀鲁豫军政大学,1948年5月,该校与晋察冀军区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前身是抗大二分校)合并,组建华北军事政治大学。1950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高级步兵学校,后改名为石家庄步兵学校,1999年7月改建为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第十二节)抗大六分校政治部驻地——义安村

抗大六分校在武乡成立后,校部驻扎在平头村,校政治部驻扎在义安村,政治部机关住关福寿家,供给处也住在义安村的老爷阁。

第六分校是由抗大总校四团一营、二营及一团三营与师随营学校两所学校合并而成的,虽然两个学校的任务与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工作作风、组织形式及工作制度都有差异,人员文化程度、工作能力也不尽一致。为此,学校政治部狠抓了组织建设,建立和健全了各级党的组织,成立了校临时党务委员会和5个党总支委员会,建立了组织工作制度和会议汇报制度。对全校1406名党员进行考察,对排以上干部学员进行鉴定。从而巩固了党的组织,提高了党的领导作用和党员的政治质量。使学校切实做到互助、互让、互谅,加强了军政干部、新老干部的团结,保证了分校的顺利发展。

政治部还负责对地方干部的培养,开设了地方干部轮训班,3个月一期,先后培训3期。

1941年4月18日至19日,第六分校在义安村召开了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32名。政委黄欧东作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报告》,政治部主任胥光义作了组织工作报告。会议总结了学校成立以来党政工作的经验教训,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研究确定了今后工作的方针。会议经过充分讨论,通过了《中共抗大六分校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决议指出:目前学校党的任务就是加强学校建设,巩固党的组织,保证学校教育方针之实施,完成教育计划,为军队培养大批坚强军政干部;要求全体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深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加强党的生活与支部工作,教育干部和学员成为模范干部,建立正规的党日制度。会议决定,“七一”前在全校开展创造模范支部、模范干部、模范青年的活动,造成学习、工作的热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及抗战4周年。

这一时期,为解决生活问题,经常组织学员到外地背粮,但政治工作一刻也没有放松,政治部利用行军前的政治动员,休息时的政治课和行军中的“走谈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了保证学习和背粮任务的完成,在政治部的引导下,各个中队都办了自己的小报。一张纸,一瓶墨水,一支笔,一两天出一期。这些小报文字短,内容多,有消息,有问答,有故事,及时具体,大家都爱看。在行军背粮途中虽然大家负荷很重,累得满身大汗,但通过唱革命歌曲,讲故事,使大家精神振奋,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学员们通过学习、背粮、战斗,学到了真本领,回部队后大都成了军政兼优的骨干。

1942年4月28日,第六分校离开武乡,奉命调回总校归建。

(第十三节)鲁迅艺术学校驻地——下北漳村

鲁迅艺术学校,简称鲁艺,1938年4月10日成立于延安桥儿沟,是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39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鲁艺与陕北公学、工人学校、青训班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前方。鲁艺师生组成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沙可夫任院长,吕骥任副院长。华北联大大部分师生开赴晋察冀办学,其中一部分人来到了武乡。

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文艺骨干,来促进根据地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的倡导与支持下,以延安鲁艺调来的教职员工为基础,决定成立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由于1939年11月28日,留在延安的鲁艺部分师生恢复“鲁迅艺术学校”,为与之区别,取名为“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也简称“前方鲁艺”。

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于1940年1月1日在武乡县的下北漳村正式成立,学校归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双重领导,设立有校务委员会、教务处、总务处和党支部等机构,由李伯钊任校长、陈铁耕任副校长,拧∧任教务主任。下设三个系: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分别由伊林、常苏民、杨角等同志任系主任。之外,还的一个普通科,这是一个各种艺术领域都学一点儿的初级班,同时也有彦涵、洪荒、朱杰民、吕班等一大批着名文学艺术家来任教。不久,由延安派来的鲁艺木刻团也归属前方鲁艺领导,在木刻团的基础上创办了木刻工厂,同时创建了鲁艺实验剧团、鲁艺戏曲团、还成立鲁艺校刊编委会创办了校刊。这中间,曾拟成立文学系,后因条件不具备没有办成。

校部住李怀庆家,教务处住在李怀庆家后面的地主李克明家,李克明家西房是教室。

鲁艺学校是军事化管理,学员的生活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每天早晨吹号起床之后全体出操跑步,白天上课和工作,晚间自由活动。这时,或在街上刷新标语,张贴墙报;或给老乡扫院、担水和打扫街道;或到学校开辟的小菜园劳动以补给伙食、部分蔬菜及粮食,尽量做到生活自足;同时,也经常组织学生到山上打柴以解决煤炭不足……

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领导同志差不多每个星期都要挤出时间来给学员们作报告,讲抗日的形势。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杨尚昆同志、傅钟同志、罗瑞卿同志、陆定一同志……都先后来到学校给大家讲课。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特别是首长到学校讲课时,没有大教室,同学们只好坐在老百姓的打谷场上,没有桌凳,只有坐着小凳子、砖头、石头蛋,把小木板或书本放在膝盖上做课桌,写笔记。尽管如此,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却是非常高涨,不仅认真地做课堂笔记,课后还要进行热烈的讨论。

为了提高学员业务水平,学校组建了鲁艺实验剧团和戏曲团,组织师生创作结合战斗形势的剧本,并由老师和学员共同演出。在李伯钊同志的提示下,无论是歌曲、木刻、版画,还是剧本,都结合现实生活,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同类推荐
  • 孟获立志传

    孟获立志传

    梦想成为小霸王孙策的主角,不幸变成了小蛮子孟获,由此展开了号称史上最衰之穿越的悲情旅程……
  •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坐看高富帅们尔虞我诈,利用矮矬穷们出谋献计,哪怕你年岁不在,只要有才,照样功高盖主,定会有你一片天地。最终渔翁得利者,才是笑到最后的霸主!
  • 三国之重整山河

    三国之重整山河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袁绍色厉胆薄,刘表虚名无实,孙策蓟父之名,刘璋守户之犬,如张鲁、张绣、韩遂等辈,皆碌碌小人,何足道也!”青梅煮酒,有人放声长笑:“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开什么玩笑?!你们所谓的英雄,不过是一群争鼎逐鹿的军阀而已!只有我,才能真正改变这段历史;只有我,才能引导这乱世走向全新的时代!
  • 敦煌闲话

    敦煌闲话

    记述了日本老一辈书画收藏家中村不折、日本敦煌学者橘瑞超等人到敦煌石窟搜取文物的经过。
  • 真龙志

    真龙志

    一个草根如何修炼成盖世帝王?人类历史上最理智的成功学规律,楚汉时期最强的战神其实不是项羽。他究竟是谁?人们都以为楚汉争霸最终汉高祖刘邦获得了胜利,可真正的过程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而且,刘邦胜利了,可是谁说项羽是失败了那?
热门推荐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本书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 山河岁月

    山河岁月

    沈佩珊和喻河远,一个是落魄小姐,一个是军阀权贵,一场战争让他们相逢相知,命运也因此而捆绑在了一起。命定的分开,让两人两处相思,再见面时,却是两世为人——如果可以爱着你,直到岁月白头。
  • 魔种

    魔种

    无数的利益恩怨,无尽的杀伐,在这过程中,方寒,一步一步成长,身边的朋友和沾惹上的势力也越来越强大。最终,突破凡界修炼瓶颈,进入到不灭天,修炼之路,上升到迈向神的层次!身后却隐藏更多的秘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黛殇

    黛殇

    她遇上他,她不过七岁,是一个寒冷的冬季,他把她拥入怀中如珍宝。他遇上她,他正值盛年,是他人生低谷,落魄潦倒的阶段望着她那与梦中人相似的面容,他的心不再沉寂。他对另一个女人的沉迷灌注在她身上,她知却装不知,当命运的秘密被揭开,他与她只是一场孽。
  • 妃欺不可

    妃欺不可

    作为上辈子做梦都想混吃等死的无良小白,这辈子宋敏舒说什么也要混一个自在悠闲。孰料圣旨突袭,年仅五岁的宋家幼女宋敏舒入宫封妃,自此开启了一段优哉游哉的传奇后宫生涯。
  • 一个叫彭家园的村庄

    一个叫彭家园的村庄

    本书共收入作者近5年来利用工作之余创作的100余篇散文。在“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举办之前,成立五年的江西省散文学会已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编辑出版的《江西散文十年佳作选》精选了我省85位散文作家的作品,既客观地反映了江西散文近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又充分地展现了全省散文创作的崭新风貌。现在,《江西散文学会丛书》又将出版,这对于进一步“出精品、出人才”,繁荣江西的散文创作,无疑是十分可喜的。
  • 丰都鬼帝

    丰都鬼帝

    王辉小心翼翼的捉着鬼,炼丹修行。本以为,隐身在茫茫的人海之中,天上的神仙就会找不到他。可是,没有用的,象他这么拉风的转世鬼帝,无论藏在那里,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他那忧郁的双眼,至强的修为,还有,那双神见神怕,佛见佛哭的左死右生手......都深深的出卖了他.....哎!丰都鬼帝群:24644169丰都鬼圣群:23212604丰都阎王群:23995704丰都判官群:25071756推荐好友的一本书:《水浒足球》,书号141707
  • 大辰帝国

    大辰帝国

    三百年的大辰王朝,危如累卵,已是大厦将倾。值此天下扰攘之时,英雄与滑贼并起,坐拥美人,指点江山,欲逞一世之威风,留万代功名。而一个玩世不恭、初出茅庐的郡学书生,也将借这无边风雨,青云直上,最终成为以天下为局的棋手。(这是一个讲述屌丝翻身把歌唱的故事……看着凑合的话,还请多多支持,收藏推荐,感谢感谢~)
  • 女人果然来自金星

    女人果然来自金星

    中国版《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好女人是一所好学校,好男人是学校的高材生。蔚律所著的《女人果然来自金星》正是这所好学校里的那本教材!《女人果然来自金星》所写的,正是告诉男人,如何才能讨女人欢心,如何才能更加懂女人,教男人学会与女人打交道的秘诀。关于感情,关于婚姻,关于事业,关于性,关于女人的心思,书中详尽地从这几个方面剖析了女人的想法,并给男人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 薄荷绿之夏

    薄荷绿之夏

    这本书表达出了对青春的感悟和经历。有悲有喜,有甜有苦,多彩多姿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