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6200000051

第51章 人类学与国学(1)

——中央民族大学王庆仁教授访谈录

徐杰舜

徐杰舜(以下简称徐):很早就想采访您,今天才能如愿。据说您是吴文藻先生的关门弟子。我想先了解一下您对老师现在还有什么印象和记忆?您从吴先生那里得到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庆仁(以下简称王):好的。我认识吴文藻先生是在1979年,也是我研究生入学那年。在这之前我对他了解并不多,因为那时上海大多数人不仅对吴文藻先生不了解,就是对人类学、民族学了解的人也极少。我了解人类学和民族学是从考研开始的。我原在华东师范大学学过历史,对原始社会史比较感兴趣,但这个方向在当年的招生简章上北京和上海两个地方的高校都没有人带,只有与此相近的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民族学专业招生,于是,我就报考民族学。即便是那时,我对吴文藻先生以及他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界的影响还都很不了解。直到入学以后才知道吴文藻先生在这三个专业领域都是资格最老的且影响极大的前辈,我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很好。

徐:您确实很有运气。

王:谢谢。后来我又查了一本日本人编的《世界名人辞典》,在这本辞典里关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只提到了三个人的名字: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这样又证实了吴先生在这个学界的地位。当时这个研究方向的指导老师有三位,除吴文藻先生外,还有林耀华先生和金天明先生。我主要由吴文藻先生负责指导。当年考上这一方向的共有四个人,因此我们四个人都是吴文藻先生的学生。

徐:另外三位是谁?

王:陈长平(毕业后与我一直在同一单位)、张雪慧(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霍建民(原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后出国了)。我们四个实际上还不算是“关门弟子”,因为在我们1982年毕业的同时,同样专业方向并且同是上面三位导师又招了一届学生,也是四个,他们是张海洋、纳日碧力戈、龙平平、关学君。他们这一届才是真正的关门弟子。不少人把我当作关门弟子,一来是不了解上述的情况,二来是因为我的论文是吴先生指导的,毕业后又作为吴先生的助手留校工作,与吴先生接触比较多,直到他1985年去世。

徐:吴先生的学问是学界公认的。您作为他的弟子和助手,从今天这个角度,怎样看待吴先生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的地位和贡献?

王:我对吴先生较多的了解是从为他起草自传开始的。记得在1981年时有一个杂志叫《晋阳学刊》,他们找到吴先生,希望吴先生为他们的《社会科学家传略》栏目写个自传。吴先生答应了并把这事交给我。在撰写过程中,吴先生与我进行了多次谈话并给我提供了不少相关材料,我自己也去北图查阅了许多资料,在此基础上写成了1万多字的《吴文藻自传》。吴先生这个人向来比较严谨,当时他认为1万字大大多出了该刊原定6千字的要求,要我删掉4千字。我觉得太可惜,力主先寄过去,如果该刊认为一定要删,那就再删也不迟。吴先生勉强同意。稿子寄过去之后,《晋阳学刊》不但没有要求改,而且打电话给吴先生说非常满意。后来还有人就这篇自传专门写了高度赞扬的评论。通过给吴先生写自传,我对吴先生才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自1985年吴先生去世以后,已过去21年了,我们国家的人类学、民族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回想起来,我觉得吴先生这一生的贡献主要有这么几点:首先就是介绍和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其中既有社会学的,如“现代法国社会学”(上篇载《社会学刊》第3卷第2期,下篇载《社会学刊》第4卷第2期)、“德国系统社会学派”(《社会学界》第8卷)、“冯维史的经验学派社会学”(《社会研究》第86期)等;也有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如“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社会研究》第111期、第112期)、“布朗教授的思想背景与其在学术上的贡献”(《社会学界》第9卷)、“英国功能学派人类今昔”(《民族研究》1981年第1期)、“战后西方民族学的变化”(《中国计会利学》1982年第2期)等。在我们刚入学的时候,由于时代的局限,有关国外的学术思想方面的文献很少,因此整个学术界对国外相关学科的学术状况很不了解,尤其对国外最新的学术动态不了解,吴先生的介绍可以说非常及时,而且基本是同步的。这一点现在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做到。

徐:这一点很重要,同步介绍学术前沿这是需要动力的。

王:我觉得目前我们对西方学说的了解不是本多,而是还很不够,尤其是同步介绍太少,这可能与我们没有形成一批专门从事翻译和介绍国外学术动态的队伍有关。

徐:拿吴先生那个时代和我们现在来比较,吴先生对功能学派的介绍。非常易于我们国内的人理解和接受。现在有些学者介绍西方的东西我们看不懂,这是一个很大的反差,我觉得回顾吴先生这方面的贡献。很值得我们学习。

王:是的,我们应该学习吴先生的这种学术敏锐性。此外,还要注意加强自己国学的功底,也就是说,要加强对中国本身历史文化的深度了解和国语的修炼。这方面我们仍然要向吴先生这辈人学习,他们不仅外文很好,而且国学功底也很深厚,吴先生任教期间就讲授过中国思想史;潘光旦先生的国学功底则更为突出,费孝通先生等人国学基础也都不错。

徐:这些大师们的国学功底是非常深厚的,同时他们又接受了西方的学术思想。可以说从这个方面他们都是中西合璧的大手笔,这点很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您今天讲到这个国学的问题。正好是我想和您探讨的。我想和您讨论一下国学与人类学的关系。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呢?因为现在有很多的高校,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都在提倡国学研究,人民大学还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光明日报》办了国学专栏。那国学到底是什么?它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国学与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什么关系?我很想听您谈谈看法,而且我听说您去北京大学讲《易经》。《易经》就是国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好像一般人的传统看法国学就是对古典文献的注释,如果纯粹的复古,那国学还会有什么发展?我就是很想听听您对国学与人类学关系的看法,两者是否有关系?如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王:按我的理解,国学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国学研究应该是一个较大的范畴,不应该只是文献。对中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研究,都应包括在国学研究的体系中,比如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和古典文献的互相印证的探讨就应该是国学研究的一部分;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应该是国学的一部分。因此,国学应该在广义上界定为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一门学问,不应只局限在文献。

徐:您这个观点我非常的赞同。国学是讨论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学问,那么我们以人类学的眼光来看国学,它的载体是什么?它的对象是什么?它的主位是什么?谁是国学的承受者?也就是说国学作为一种文本表达。它反映的是谁的生活?

王:我个人认为,从人类学的眼光来看,国学的载体、对象、主位、承受者及其文本所要表达的就是中国的56个民族,56个民族以及台湾的少数民族祖祖辈辈的社会文化生活。

徐:那就是中华民族了。

王:对,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以及台湾的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现在的国学研究只研究汉族古典文献,无意中给人们造成一种固定的印象,似乎只有研究汉族文化才是国学,而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化就不是国学。这是有失偏颇的。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国学的“国”是中国的“国”,国家的“国”,不是汉族的“汉”,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但不是中国的唯一的民族,如果认为国学就是汉族的学问,这无意之中就把55个少数民族以及台湾的少数民族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一体”给割裂开了,这是极不可取的。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只要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问都应该叫国学。

徐:您刚才讲的其实是个非常好的建议:西学它所表达的是西方民族的文化生活,那国学所表达的当然是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这里理应包括少数民族的文化。既然这样。您认为国学与人类学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人类学在国学研究中能不能起到它应起的作用?

同类推荐
  • 灾害:疯狂的自然灾害

    灾害:疯狂的自然灾害

    本书介绍了雷电灾害的危害及预防、雷灾多发生在什么地方、黑色闪电的形成奥秘、豪雨灾害的形成和危害、酸雨灾害的危害和防治、太阳风的形成和危害、臭氧灾害的形成与危害等内容。
  • 宁波盐业史研究

    宁波盐业史研究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这应该算是一本迟到的小书。记得20世纪80年代跨入高校大门不久,我就在瞢瞢懂懂中对盐业历史产生了某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兴趣,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搜集与其相关的文字资料,截至毕业离校,不经意间手抄笔录外加剪贴的成果累加起来竟然已盈尺余。但说实在的,当初压根儿没想过会就其写出一本小书来。高校毕业后,厕身一所乡村中学数年,教学之余,虽不时将其翻出来看看,梳理一番相关的史实,但那时更多的还只能算是以其来消磨时光。
  • 宇宙进化史

    宇宙进化史

    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古老?宇宙中有多少个星球?除了地球以外,宇宙中还有多少个有生命的星体?神秘莫测的宇宙充满了秘密和传奇,而我们所了解的宇宙,不过是浩荡沧海中的一小小粟而已。
  • 自然知识

    自然知识

    古希腊有个神话传说:很早以前,在现在的小亚细亚和黑海沿岸一带,曾经有一个强悍的妇女王国叫“亚马孙”。1541年至1542年,西班牙探险家德奥雷利亚纳到亚马孙河流域探险,经常受到土著袭击,其中一个部族的战士全为女性。后来此事传扬出去,轰动一时,就把这个部族的人称为亚马孙人,大河亦因此得名。
  • 神秘海洋与生物

    神秘海洋与生物

    海洋到底在什么年代产生,又因何种原因产生?是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海洋的身世,自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苦苦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热门推荐
  • 索多玛之神曲

    索多玛之神曲

    守护兰蒂斯大陆的光影双生女神陷入沉睡的千年时光中,大陆为三位一体圣父光明神的信徒所掌控,在女神渐渐苏醒后,散落的十二星宫也一同归位,新旧体系的冲突爆发,风暴从中洲国家汉诺亚刮起,而承载女神灵魂之力的两位玫瑰骑士渐渐也在国家和时代的动荡中寻找到自己的宿命。
  • 爱上白日梦女孩

    爱上白日梦女孩

    他们就是这么平凡的偶遇,一次又一次擦肩而过。她以为这就是青春。她怦然心动,对他说我喜欢你。他却说,爱情就像真心话大冒险。他成为她生命中的昙花一现。他们散了。她才知道,他们的偶遇是一个又一个谎言编制而成的。因为她听到一个女孩对他说,“如果你想和我结婚,就让秋暮雪爱上你。”而他,豪门的少爷却在爱情中丢失了心。一步一步前进,就像一步一步倒退。
  • 心灵超越的儒道禅游

    心灵超越的儒道禅游

    本书介绍了四川境内各主要宗教寺庙的相关知识,其特点是从旅游和建筑角度介绍这些宗教寺庙。通过对成都青羊宫、大慈寺、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等的建筑描绘和建造历史的介绍,提升了四川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并赋予其历史深度。
  • 大唐忍者秘史(全集)

    大唐忍者秘史(全集)

    【上册:百部忍法】安史之乱,密教非空大师为助朝廷平天下传授百人秘术,成为最初忍者。多年后唐王朝危机复起,僖宗欲再借忍者之力平乱。然忍者组织内部谜团重重。光波翼深受僖宗赏识,屡建奇功。寻访神秘百典族途中,却陷入了爱的漩涡。【中册:幻化江湖】一系列谜团困扰着光波翼,如今亲人成仇仇变亲,疏者昵近近人离。每一次经历都令光波翼的忍术飞进,无论是对阵千军万马,还是查办江洋大盗,光波翼都能得心应手,却唯独无法摆脱情之所困。【下册:大忍无术】四道忍者各拥其主,会战于秦山,本想遁世的光波翼只好再度出手。见证了无常与哀伤的光波翼,大死之后才脱胎换骨。最终他用世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报了杀父之仇,也为所有忍者安排了出路。
  • 间惑

    间惑

    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值得回忆和拼搏的时代,在此阶段我们有的是诱惑,迷茫和激情,然而如何能够把握青春的激情和动力,去抉择青春岁月的路径。本书主要讲一个新生的大学里几个年轻的学生在新生的城市如何辗转发展,去克服青春的迷惑,正确把握青春年华。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部解决青春期的心理咨询讲座。
  • 霸剑重生

    霸剑重生

    师门被灭,没有灵根无法修炼的庄小楼也难逃劫难,但却离奇的进入逆天轮回道转世重生到了十年前,重生之后修为一日千里......有了未来十年的记忆,庄小楼走上霸气纵横的剑道,得到霸绝天下的刑天霸气诀,手握凶名传三界的旷世凶兵——天缺......而前世未来十年的一件件憾事,是否能用手中的力量去一件件的扭转?(一日三更,中午一点半左右,晚上七点半左右,还有就是凌晨之后,时间不定。)
  • 豪门密谋:大少请多关照

    豪门密谋:大少请多关照

    小雨是人人避而远之的“扫把星”,就连亲父都不愿见她一面,将她寄养在乡间。待她长大,重新回归到这个上流家庭,等待她的仅仅是久违的家庭和亲情么?花花大少元赫的爱情游戏梦幻而危险,渴望被爱的她情不自禁地深陷其中义无反顾。即使受了伤害,她仍愿相信爱,等待爱……因为她想要得到的仅仅是爱……但她从未想过,命中注定的那人却是妹妹的未婚夫欧浩宇。无法自控的感情,让她在亲情和爱情中艰难抉择;元赫守着秘密默默守护,更让她愧疚动摇……最终,她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爱一个人,是占有还是放手?爱一个人,又能独自承受多少的真相?原谅这世间的爱情有时并不童话。无法战胜命运的爱情,唯有长留心底。
  • 神祖

    神祖

    穿越重生成为了血族的一员,神夜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与我为敌,九死一生,一生成了残废。辟海:在丹田开辟一片神海。开光:气海贯穿全身经脉和穴道是为开光。神祭:在神海之中建造通往神路的祭台。御天:由祭台沟通天地驾驭元力,可以御空飞行。渡劫:渡过九道劫难方可通神。通神:迈过门槛,一条神之大道正在前方。·····
  • 变形计:成长之痛

    变形计:成长之痛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如果我问你什么,你是否想到妈妈梦中的惊起如果那是一个你不熟悉的家,你会不会把善良当做路牌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他酣睡,不再彷徨。变形计———一份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
  • 梦里

    梦里

    梦里的他,她,它还是他们原来都只是我的假想?我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迷失在这不真实的世界里再也回不去了。那么我也该明白:我,是不应该对着一切有所动情的。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