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7000000034

第34章 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2)

李孜省、梁芳、万喜等人的斥黜,使朝廷官员们为之一振,他们遂将这一愿望寄托在新皇帝身上。明孝宗朱祐樘登基之初,六科给事中及十三道监察御史立即交章弹劾李孜省及其党羽邓常恩、赵玉芝交结太监梁芳、外戚万喜等诸不法之事,并且建议追究万贵妃之罪。但明孝宗朱祐樘是个生性宽和的人,这也许与他少年经历坎坷有一定关系。明孝宗朱祐樘以“宅忧”为由,只将梁芳谪为少监,万喜降为指挥使,李孜省及其党羽邓常恩、赵玉芝等谪戍陕西边地,而诫勿言万贵妃之事。

这一年的十月,以刚直敢谏闻名的资深大臣王恕被召为吏部尚书。王恕的直言在明宪宗朱见深朝是著名的,其“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权幸,因此民谣说:“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结果不仅贵近侧目,明宪宗朱见深也颇厌苦之,先是将王恕遣往南京任兵部尚书,后来索性借南京兵部侍郎马显乞罢之机,附批令王恕致仕,乃至朝野大骇。这次王恕被重新起用,并入主吏部,使朝廷政策及用人方针发生了根本变化。

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始用廷臣荐,召入为吏部尚书。”这其中起到微妙作用的却是一名有影响的资深太监怀恩。怀恩在明宪宗朱见深朝掌司礼监,当时汪直掌西厂,梁芳、韦兴等用事,怀恩地位在他们之前,性格忠鲠无所挠,宦官们对其敬惮有加。为保护直言官员,怀恩不惜与宪宗朱见深争执。怀恩素闻王恕的直言,经常叹道:“天下忠义,斯人而已。”明宪宗朱见深晚年,因万贵妃谗言,曾想改立太子,怀恩力争,被斥居凤阳。太子朱祐樘即位后,将其召回宫中,仍掌司礼监。于是,怀恩力劝起用王恕,斥逐大学士万安。

起初明孝宗朱祐樘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整顿吏治方面:罢免了以外戚万安为首的“纸糊三阁老”,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斥逐佞幸之臣,礼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继晓等,或杀、或贬,逐出京师;而一些获罪较轻的官员,或贬官放逐,或流放边地,或孝陵司香。人们很快便不得不对这位年轻皇帝刮目相看了,斥佞用贤的弘治初政,给成化后期混乱的朝廷打了一针兴奋剂,朝廷官员们感到那失去的秩序仿佛重又来临了。

明孝宗朱祐樘的治国方略核心即在任用大臣。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重新启用了一些在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其中著名的有王恕、马文升等人,以及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贤臣,并为前朝功臣于谦建旌功祠,使得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为之一新。弘治一朝,名臣辈出。内阁的大学士、六部的尚书,都是贤明有能的道德君子。刘健、谢迁、邱濬三位大学士,六卿之长吏部尚书王恕,都是著名的学者与能臣。成化年间有一句谚语:“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那意思很明白,大学士万安、刘吉、王翊以及六部尚书,都不过是一些无能之辈。反观弘治朝的阁、部大臣,则是人才济济。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十月,明孝宗朱祐樘即位才一个月,就罢免了品格不好的万安,选用徐溥入阁;十一月,又录用刘健入阁;明宪宗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邱濬入阁;弘治八年(1495),邱濬死后任用谢迁、李东阳为阁臣;明宪宗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九月,秦濬入阁。

徐溥是当时的南直隶宜兴人,明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后任首辅大学士。徐溥的辅政风格,讲究“安静、守成法”,与明孝宗朱祐樘的性格有契合处。而且,徐溥与同僚谢迁、李东阳等人之间,不存在权力斗争,相互间配合得很好。

明朝的皇帝大都是粗暴的,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就动不动鞭挞大臣,但终明孝宗朱祐樘一世,未鞭打过一个大臣。明孝宗朱祐樘对深负众望的大臣刘健、谢迁格外器重,总是称“先生”而不喊名字。每次下朝,明孝宗朱祐樘都要临轩而送,看到两位大臣走后才肯回宫。明孝宗朱祐樘生活也十分俭朴,每餐不过两菜一汤。由于幼年营养不良,明孝宗朱祐樘很早就脱发,乃至谢顶。节俭之余,明孝宗朱祐樘对大臣的生活却格外关心。明朝的官员大都是薄俸,大学士一年的俸禄不过几百两银子。明孝宗朱祐樘多次召对大臣刘健、谢迁,临走时总是从袖口里拿出两锭银子,温勉有加,告知这是私下从大内取出给两位补贴家用的。大臣们无不为之动容。

大臣之间的和睦相处,自然能够形成一种与皇权相制衡的“文官”权力。从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起,已经做了8年好皇帝的明孝宗朱祐樘,据说“视朝渐晏”,就是上朝上得晚了一些。这在儒臣们看来,是皇帝走向堕落的初步。明孝宗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二月,徐溥等人向皇帝上疏,要求皇帝远离诱使皇帝斋醮的宦官李广,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处理朝政和接触儒臣上。但是,与绝大部分明代皇帝不同,明孝宗朱祐樘能够非常谦虚地接受大臣们的意见,就在明孝宗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的三月于文华殿召见了内阁大学士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集聚一堂共商政事。议事完后,皇帝赐诸位大臣吃茶,然后散去。召见大臣,面议国事,在当时被称作为“盛事”。终弘治一朝,从《明史·孝宗本纪》中的记载看,除这一次首开先例外,大概先后还有过四次。像这样召见阁臣面商国家大事,其对于大臣们的激励作用是可以想见的。所以,一方面,可以看出弘治一朝君臣关系之和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明孝宗朱祐樘对于儒臣的信任。

内阁大学士之外,弘治一朝的六部大臣,也都是正人君子。例如,吏部尚书王恕在弘治一朝的政治中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恕,字宗贯,号石渠,陕西三原人。王恕在成化朝的时候就因平大藤峡瑶民起义、安抚荆襄流民而名满天下了。前文已经说过,王恕因为敢于直言,得罪了汪直,一直只能在南京做官。但是,王恕在南京尚书任上仍然是敢于言事。成化末年,官场上有“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之说。所以,明孝宗朱祐樘一即位,就听从群臣的推荐,召王恕为吏部尚书。在不设宰相的明代,吏部尚书是诸卿之长,掌管对官员的考察与任命,权势颇重,高于其他各部。王恕在吏部所荐用的都是正人君子。据说,王恕曾带着他的第七个儿子王承裕到京城。王承裕每天为父亲接待来访的朝臣名士,和他们交谈,然后将自己的观察原原本本地告诉父亲。继王恕之后任吏部尚书的大臣中,马文升也声名甚盛。李东阳后来有诗,称赞明孝宗朱祐樘之善待人臣,其中有一句说:“近臣常造膝,元老不呼名。”说明明孝宗朱祐樘对待大臣总像是对待家人一般亲切。

在信任大臣之外,明孝宗朱祐樘又要求加强对臣工们的考察,这便涉及到一个完善考察制度的问题。孟森曾说:“明之一代立法创制,皆在太祖之世。至孝宗朝,始有修明之举。”意思是说,明代的制度基本上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统治的时候就已经奠立,后来的皇帝中能够提出较贤明的政治制度的,也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在明代的皇帝中,明孝宗朱祐樘最为仁慈。明孝宗朱祐樘对于救荒的工作非常重视,要求各级官府都要设立常平仓,以应付灾荒。

在内政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明孝宗朱祐樘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5万人修治。明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明孝宗朱祐樘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在刑罚方面,明孝宗朱祐樘要求慎重施刑。在明孝宗朱祐樘的这种要求下,一些素以残酷闻名的特务机构如锦衣卫都变得仁慈起来。据历史记载,于谦的女婿朱骥是当时的锦衣卫使,在审理大案时,十分谨慎,从不轻易定人死罪。明孝宗朱祐樘所任用的执法官吏比较贤明、公正,一扫明宪宗朱见深时代特务横行的恶劣风气。

明孝宗朱祐樘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尽管由于幼年坎坷的生活使他一直身弱多病,但他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和经筵侍讲,每天请有学问的大臣向自己讲解“圣贤经旨,帝王大道”,向群臣咨询治国之方,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他办理政务,也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处理政事,从而避免受到宫中妃嫔、宦官的不良影响。明孝宗朱祐樘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知道,商议政事。

明孝宗朱祐樘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安定,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

迷恋方术,宦官专权明孝宗朱祐樘的统治进入中期以后,开始逐渐走上了父亲朱见深的老路,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由于多难的童年使得明孝宗朱祐樘的身体一直比较孱弱,加之身边许多人的影响,朱祐樘希望能借礼佛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明孝宗朱祐樘对佛教的笃信程度不亚于其父,因此少不了奸佞之辈再次混入宫中,再次祸乱朝政。

明孝宗朱祐樘大概也颇满足于自己的成绩了,其后却也导致了人们没有完全考虑到的两个结果:一是使刘大夏成为弘治朝最受倚重的要臣;一是明孝宗朱祐樘本人一度以为可做太平天子而放松政务。从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以后,明孝宗朱祐樘便不大临朝,也不再经常接见内阁六部大臣,这引起了朝臣们的慌张。这时候,皇帝开始宠信身边的太监李广。李广引诱明孝宗朱祐樘的办法是采用道教的养身符箓。在得到宠任后,他也开始仿效成化年间的做法,矫旨授传奉官,向地方索贿,把持盐货之利。官员们多次上疏论劾,明孝宗朱祐樘始终不问。因此有明孝宗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丁巳文华殿阁臣之召。而此时又恰值李广于万岁山建毓秀亭,亭成后,幼公主病殇,随后是清宁宫火灾,占卜结果竟是李广建亭触犯岁忌,太后为此恚怒万分:“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祸及矣。”李广畏罪自杀。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 延安女兵(第2卷)

    延安女兵(第2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热门推荐
  • 翻天

    翻天

    初出尘世,入剑宗,刷地下赏金榜,捕深海美人鱼。开遗址古墓夺陨落神器。层出不穷的法宝,神奇瑰丽的道术,各色各样的美人。翻天覆地,唯我独尊!
  • 天穹斗尊

    天穹斗尊

    这是一个以实力为尊的世界,斗之境界,无穷无极。穿越过来的少年端木云,要在这个世界里,笑傲天穹,成为万世之尊!
  •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Tattine

    Tatt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宠婚,爵少你别闹

    豪门宠婚,爵少你别闹

    豪门总裁,不近女色,却偏偏对她一往情深,一次误会,让两人从此纠缠不清。他是传说中的“京城一少”,引万千少女垂涎,她是身世飘零的孤儿,他对她万千宠爱,她却对他不屑一顾。“丫头。”南宫爵漫不经心的说道,虽然声音轻柔却完全将她的气焰给压了下去,“我是来收款的!”“什么款?”安小落觉得这个男人莫名其妙。“那天晚上的服务费。”南宫爵眉梢轻挑,唇角勾起一抹邪笑。
  • 盘龙引

    盘龙引

    千年前人妖大战,九州沉没五处,人族危在旦夕,好有圣人元太虚出世化解人族灭顶之灾,然而上古功法亦因此竭尽失传,太虚圣人化腐朽为神奇,立四大陆州,设太虚功法,太虚功法大同小异,但境界均为九境十玄,修得太虚功法者虽不能如上古修真一般上天入地,却也能当地灵主宰,人族感念圣人教诲,历时为太虚元年,至此人族鼎盛一时。而此四大陆州正是今日的东华金州,南桂云州,西灵佛州,北燕冥州,这个故事的开始便是在这东华金州。PS:如果各位看官能看完前三章,你的心定然会管不住你的手,不禁的按动那收藏二字,小十二先在此多谢则个。
  • 三月烟花下扬州

    三月烟花下扬州

    她是烟火幻化的妖精他为她痴缠成魔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凄绝的梦……
  • 血浴之主

    血浴之主

    一个背负仇恨的世家子弟。一个身负血海之仇的杀手。一个站在位面巅峰的主宰者。纵使千般杀戮,万般磨砺,也定要掌控自己的命运,主宰一切。
  • 天天找玉玺

    天天找玉玺

    一名为了证明自己能力而入宫偷盗传国玉玺的少年被了逃命而误穿回现代。在现代,各类美女因好奇而纷纷投怀送抱,各路豪杰因义气而纷纷出手相助。只有找回传国玉玺,才能重返大唐。无奈玉玺部落强人手中,武力不亚男子之下。为了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一场跨越千年的玉玺争夺战就此展开……
  • 白痴

    白痴

    疾风骤雨之夜,寡妇金铃听到有人拍门,打开一看,竟是先前给亡夫上坟时碰到的一个白痴。金铃怜白痴病苦,将之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