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4200000017

第17章 葫芦沟今昔/马烽(3)

“哦!你也知道有个苗全茂?苗全茂辛辛苦苦了半辈子,结果是给苗雨田做了一锅好饭。如今上边的干部,一提起葫芦沟今天的好日子,都知道有个能干的苗雨田;一提起过去的穷困生活,捎捎带带总要敲打几句苗全茂!说实话,我过去对苗全茂也窝着一肚子火,可是平心静气想一想,要是没有苗全茂那股一口咬住不放的干劲,葫芦沟能有今天?人,要凭良心说话!”

刚才,我本来以为这老汉就是苗全茂。听他最后这句话,知道猜错了。我问他:“当时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造地?”他说:“那时候,政策把人的手脚捆得死死的,只准种地,不准干别的。公粮统购还不能少交。可人均只有二亩多沙梁地,不造点好地能行?车不顺,马别腿,不走这步棋走啥?这地方河滩宽,崖上土头厚,正是造地的好场所。全村人只好没明没夜在这儿下死工夫!”

这时我忍不住插了一句:“饿上肚子修大寨田?”

“饿肚子?不。那年月,虽说一年口粮只有三百六十斤,可在工程上劳动一天,队里还补助八两。搅糠拌菜倒也能凑乎下来。”

“那怎么会出现许多讨饭的?”

“嗨!那是上头逼出来的。”他告我说,当时地还没有修成,公社倒作为学大寨的成绩报上去了。县里就给增加了征购任务,并且要求超额完成,打算树苗全茂当全县劳模。苗全茂知道,如果把队里掌握的那点机动粮都上交了,工程只好半路停下来,他跑了县里好几趟,再三要求减免,县里高低不答应。苗全茂愁得不行,也气得不行。他私下和社员们说:“咱们不能打肿脸充胖子。我当劳模,大家饿肚,我还算个人吗?”当时,一些不能上工地,领不到补助粮的社员,也要求增加口粮。他们说:“要不是怕给全村丢人,早出外讨吃去了。”这事倒提醒了苗全茂。他说:“好,谁想出去讨吃就讨吧,最好到公社,到县里去讨。你们要怕丢葫芦沟的人,就说是苗全茂大队的,我不怕丢我的人!”于是就有些人真个出外讨吃了。这么一来,苗全茂不但没当成劳模,这个名字反而变成了讨吃要饭的别号。不过增加的征购任务总算给减了。

我听他讲完,不由得笑了起来。他也笑了。他笑着说:“别看苗全茂是个蔫蔫呼呼的人,还有点鬼点子哩,也有股‘愚公移山’的劲头!要没这么个领头人,葫芦底也不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你看看,砌渠道,砌地埂,用了多少料石?有人计算过,说是一块接一块能摆到太原城!”

“多亏你们村有那么多石匠……”

“嗨!除了两个老石匠,都是搞工程带出来的。钎子、凿子不知磨秃多少根,手上不知掉了多少层皮。有的人把命都贴上了!”

“还死过人?”

“七三年出了个大事故,这里的石崖忽然塌下来了。一下砸死两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还砸伤了好几个,我家金宝就是那回……”他说到这里停住了,我知道老人心里一定很悲痛。我想安慰他几句,可又不知该说什么好。我又敬给他一支烟,他手抖得很厉害,半天才对着了火。他狠吸了几口,这才又告我说:“当时我正病着。家里人瞒着没告我。等我病好了,知道这场塌天大祸以后,我简直气疯了。我决心要找苗全茂拼命。我跑到葫芦底来,只见他还在领着一些人凿石头,我二话没说,扑过去,照着他当胸就是一拳。一拳就打得他跌坐在地上。他站了起来,没有还手。他说:‘你打吧,该出出肚里那口恶气。’我一把揪住他的领口,正要再打的时候,被众人七手八脚拉开了。我坐在一块石头上哭天骂地,把苗全茂骂了个狗血喷头。众人劝解了半天,我才算安静下来。苗全茂走过来说:‘老哥,我知道你心里难过,可我心里也不好受啊!’这时才有人告我说,他儿子也被砸死了。我一听,傻眼了。忍不住又流出了热泪,心里很难过。都是当爹的,他儿子也死了,我怎么能那样对待他?愣了半天才说:‘还不趁早收摊,等甚?’他说:‘半路收兵,以前的就都白干了。咱们这辈子人苦就苦到底吧,不要让后辈儿孙再过苦日子了!’他没有说更多的道理,第二天,我也就上工了。”他叹了口气说,“我金宝要是活着,今年三十二了,和苗雨田同年同岁!”

“你觉着苗雨田这个干部怎样?”

“是个有本事的后生。上过中学,有文化,有肚才。也是个有良心的人。

第一步棋,村里人就叫好!”

“是把他自己办的果脯厂,改成全村集资办的大厂子?”

“不。那是他走的第二步棋。”他接着告我说,苗雨田一上台,首先在北坡上那片果树长得最好的梯田里,竖了一块碑,把修建葫芦底的前后经过,都刻在上边了,还把两位死难者的名字也刻上了。这件事深得人心。

冬天太阳落得早,山里太阳落得更早。刚刚五点钟,天色已经逐渐暗下来了。我本想爬到北面的梯田里看看那块碑,也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

刚一进村,忽听高音喇叭大声呼叫:“注意啦,报社来的方记者,赶快回大队……村民委员会来。有电话!”

同样的内容,广播了两次。声音有点沙哑,显然是苗大叔在找我,可就是猜不出是谁给我来电话。我连忙加快了脚步。

村民委员会的院子里已亮起了灯。上午还是冷冷清清,如今热闹起来了。

电视室里不知在播映什么节目,不时传出来哄堂大笑。游艺室里传出来的是打乒乓球和甩棋子的响声。我匆匆走进会客室。屋里亮着灯,没有人。听见苗大叔在里屋不知和谁说话。我推门走了进去,原来是苗雨田回来了。苗大叔一见我就说:“马书记来电话,问你晚上回去不?要回去,他就派车来接。”

还没等我回答,苗雨田就抢着说:“今晚住下,一定得住下,我给马书记打电话。”他也不管我同意不同意,连忙跑到外间打电话去了。

这时我才看清房里的陈设和普通社员家差不多,靠炉台是一盘火炕,炕上铺着席子、毡子,还搁着一卷行李。地下摆着几件木器家具。条桌上是一些炊事用具和切开的半个南瓜。显然这就是苗大叔住的地方。苗大叔告我说,广播上把他叫回来,才知道是县兽医站的同志来察看大牲畜膘情的。刚把他们送走,就接到了马书记的电话。苗大叔边切南瓜做晚饭,边问我:“你看咱那果脯厂怎样?”

“看来,给葫芦沟带来了不小利益。”

“那是。”他说,“靠老人们可想不出这些点子来!这不,雨田今天进城又谈成一笔买卖:加工南瓜条。一斤南瓜五分钱,加工成糖瓜条,能卖三毛,增值五倍!这是前些天他和任技师研制出来的新产品。

正在这时,院里有人喊苗大叔。他应了一声,走了出去。接着苗雨田打完电话进来了,一进门就热情地向我说:“你好不容易来了,我没顾上陪你,真抱歉!你至少住一天,咱这里有个小招待所。虽然条件差,吃住倒还方便。我明天陪你到葫芦底参观参观。可以这么说,来葫芦沟不去葫芦底,等于没来葫芦沟。”

我告他说我已经去过了。

“哦,去过了?可你知道,那么大的工程是怎么来的吗?”

“我听说是老队长苗全茂,领着全村人干了十来年,才修成的。”

“是啊!那是我们老一代人,用鲜血和汗水创造出来的。”他边说,边掏出纸烟来递给我一支,他自己也点了一支。然后坐在炕沿上,接着说,“我不否认,我当了村主任,干了几件有益的事。可是,如果没有葫芦底这个坚实的基础,葫芦沟现在能变成这个样子吗?我只不过是把别人辛辛苦苦织下的布,缝成了件衣裳!”他讲得很诚恳,也很有感情。我曾接触过一些新上台的干部。有些人在介绍情况的时候,为了突出自己的功绩,总是爱挑前任的缺点、失误,把过去的成就一笔抹杀。而苗雨田恰恰相反。这一点颇使我感动。我向他说:“我很想访问一下老队长苗全茂。不知这位老人还在不在世?”

“啊!闹了半天,你还不知道老队长是谁呀?”他笑着说,“就是咱们的苗大叔嘛!”

苗雨田的话音刚落,正好苗大叔走了进来。我立时扑过去,紧紧抓住了苗大叔两只像枯树枝一样粗糙的手,不住地摇晃。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怪不得在他陪我参观那三户农家的时候,人们对他是那样的热情,那样的尊重。原来他就是葫芦沟的“开国元勋!”我知道站在我面前的,还是那个干瘦老头,而在我心中却形成了一个高大形象。

晚饭,我没有去招待所吃,而是和苗大叔一块喝他熬下的南瓜稀饭,吃凤娥家送来的油糕;夜晚,我也没有到招待所客房去住,而是要求和苗大叔睡在同一盘暖炕上,想趁机和他聊聊。他不声不响地从招待所抱来了一副新铺盖,然后转身又出去了。等了好半天也没有回来。我走到院里,只见他刚刚打扫完游艺室和电视室,接着又关好大门,拉熄院里的灯,这才回来睡觉。

我随口问道:“你老一天干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事,就不嫌麻烦?”

“坐着吃闲饭,更没意思。老天爷给生了两只手,不用白不用。”

我问起了他的出身、经历。他说得很简单:小时候家穷,跟着二位石匠师傅学手艺。出师以后就到各村去给人家锻磨,锻墓碑。抗日战争时期,给民兵们锻石雷,配炸药。土地改革时入了党,合作化以后,当了村干部,一直干了三十年。前几年老伴病故,自知年老体衰,跟不上新的形势,就自动辞职下了台。

我说他为葫芦沟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辈儿孙永远会怀念他。他随口说道:“怀念不怀念寡淡事。再说,那又不是我一个人干的。”我问他,如今看到当年的工程,发挥了这么大的经济效益,有什么感想?他平淡地说:“前人栽树,后人歇凉。从古至今都一样!”我对把苗全茂三个字当成了讨吃要饭的代名词这件事,很有点抱不平。我问他为啥不向上级解释清楚?

“由人说去吧。哪个坟地里埋的人,也不是唾沫淹死的。”他说完,翻了个身,随即响起了香甜的鼾声。我却翻来倒去,久久不能入睡。不由得把这一天的所见所闻,又从头回味了一番……

想着想着,我忽然感到有点后怕,假如我不去葫芦底参观,离开果脯厂就匆匆返回乡政府,当然也就遇不到苗雨田了。按照我当时的构思,可能写成一篇有声有色、对比强烈的脱贫致富专题报道。可那样,我将要犯一个严重的错误,无形中歪曲了历史的真实,把一位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老干部,写成反面教员;了解真实情况的人,一定会骂我是“克里空”。不只丢我的人,也败坏报纸的声誉。

我忽然又庆幸自己,一时心血来潮,去了葫芦底,偶然碰到了那位白胡子老大爷。最后又见到了苗雨田,这才避免了一次报道失误。我想这篇报道按实际情况写出来,很可能平淡无奇,没棱没角,甚至不被报纸采用。但我却对得起真实的生活,对得起一个记者的良心!

这样一想,我也就心安理得地进入梦乡了……

同类推荐
  • 丛林战争(经典珍藏版)

    丛林战争(经典珍藏版)

    这是一部题材新颖、角度独特、富有时代特色,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神秘的生活领域的长篇小说。小说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这场残酷的“丛林战争”;通过美军的安德森、克里斯,为寻找“胡志明小道”之谜而深入丛林历尽磨难的遭遇;通过越方的黎东辉、黎文英、黎氏娟一家人的不同命运,反映了“全民皆兵”的“民众战争”;通过我援越支队长孙洪林、干事乔文亚起伏的经历,展现了我方的无私援助。而这一切,全都通过“它不仅再现了越南战场上残酷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且借助这段历史,寻找历史、人类与战争的灵魂,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了起来,把文学、历史和哲理融成了一体。
  • 杨小阳的假期

    杨小阳的假期

    杨小阳是一个10岁的男孩,和爸爸妈妈一起住在东海边上的一个小渔村里。他的爸爸叫杨大海,妈妈叫王海秀,反正都和海有关,因为他们两人都是渔民的后代。杨小阳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渔民。爸爸妈妈出海打鱼的时候,杨小阳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在小渔村里生活,或者他有时还跑到姥姥姥爷住的另一个小渔村玩儿。既然杨小阳的爸爸妈妈的名字都和海有关,杨小阳的名字也该和海有关啊,怎么看上去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呢?告诉你吧,杨小阳的名字和海关系可大啦。
  • 访鬼笔录3:雾月星光馆

    访鬼笔录3:雾月星光馆

    地府是一家公司?死神是公司的经理?倒霉的小艾遭遇到了一场意外,却幸运地没有死去,反而成为了死神的助理。小艾一心想离开地府,和父母团聚,却因为阴阳 相隔,白费了力气。有一天,死神对小艾说:我可以帮你和父母联系,前提是你要替我卖命。好吧!首先,是为了和家人团聚,其次,是因为死神的帅气。
  • 包装时代

    包装时代

    戏外常常比戏里更加曲折离奇,所谓的想象力在现实面前也会有苍白无力的时候。生活高于文学,真正的“突破”并非来自文字,而是源于这个时代。于是,阿社从时代中汲取养分,画下了关于这个时代的写照。大师论、富二代、互联网创业等关键词,被作者一一写到文字里,写到记忆里,让这本书焕发着“生命力”的光彩。
  • 惊魂三星堆7:金面皇朝
热门推荐
  • 爆宠贪财妃:绝地殇城恋

    爆宠贪财妃:绝地殇城恋

    时代进步鸟~穿越流行鸟~可是,为毛老娘只是睡锅觉,也能跟上时代滴脚步。穿越当天得知被老哥买了,我忍~嫁个皇帝身边一堆小婊婊,我忍~谁造这无良皇帝竟敢扣老娘俸禄,很缺德,有木有?且看老娘,训皇帝,虐小婊,收美男!
  •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古世纪之幻海源

    上古世纪之幻海源

    老子是这片海上最自由的人,什么神的使者,未来的英雄,帝国的将军,老子什么人没劫过,信仰吗?只有一个,我的爱人只有这片大海!
  • 轻情一梦

    轻情一梦

    韩雨薇唯一的亲人是她的舅舅,但她的舅舅嗜赌成性,因为输得钱太多,将韩雨薇输给了别人当做女佣,不过她服侍的大少爷却不算坏,对她很好,只是大少爷脾气坏了点,没事就喜欢折磨她……
  • 总裁的专属女医生

    总裁的专属女医生

    一夜缠绵,看似巧合,实则另有隐情,苏苣未婚先孕,遭到苏家人的鄙夷,无奈离开苏家出国。几年后,苏苣以男科女医生身份归来,意外沦为爵迹专属女医生,帮他治疗那个不可言语的病症!谁知这个病例有点特殊,不好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花追男记

    校花追男记

    本文看起来很轻松,不会太虐,求支持他们再次相遇,她记得他,他却忘了她。女主无赖的追求方式,男主怎样接招?女主:沐晓风,不管你怎样对我,我都会坚持不懈的,你就从了我吧!男主:我不认识你,为何要从你。你这么丧心病狂,还是去医院看看可好?女主:你......
  •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的农业生产技术著作,是我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
  • 听说每颗星都会寂寞

    听说每颗星都会寂寞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离散,信仰与背叛的故事。钟楼花雨,青海岛屿,打着青春灯火的主人公在云深雾重的生之轨迹如何艰辛穿行,是否找到了彼岸宿命的灯塔。他们如何在绝境逢生,历经遗失和毁灭后又重新争取和珍惜。
  • 高调宠爱

    高调宠爱

    姜棠上过两次微博头条:名模姜棠嫁入顾氏豪门姜棠产女,亲子鉴定不匹配。声名狼藉,沈擎第三次凑过来追她。姜棠:你到底喜欢我什么啊?沈擎:哪都喜欢。他从她出道那年就开始追,追,追,这次大的跑不了,小的也得抢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