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3300000018

第18章 中国古代重阳诗选(1)

陶渊明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人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小官,到他这一代时,家境衰落。他二十九岁出仕,曾先后做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小官。但因不能与当时的官场腐败同流合污,他愤然挂冠辞职,退居原籍。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美誉。他的愤世名篇颇多,如《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欢农》、《咏荆轲》、《桃花源诗并记》等,又为后世开拓了田园诗的新领域,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广泛的影响。有《陶渊明集》传世。

九日闲居

【背景略述】这首《九日闲居》之作,乃是作者写于他辞官退居后的次年重阳节。诗人性爱自由,不屈己从俗,对于为官为民,富贵贫穷咸无荣耻之感,认为不论是官是民,不管是穷是富,都应做君子好人,否则便是国贼民害。认为“贫不辱身,穷不害民”,故他宁肯饥则乞食,寒则披草亦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诗人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希望和幻想(如《桃花源记》)。他在这首诗的序言中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腹九华,寄怀于言。”这是多么平实的心态,诗人就是在这样明快无虑的情感中写出了自己在节日中的愉悦欢快。

世短意常多①,斯人乐久生②。日月依辰至③,举俗爱其名④。露凄暄风息⑤,气澈天象明⑥。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⑦。如何蓬庐士⑧,空视时运倾⑨!

尘爵耻虚罍⑩,寒华徒自荣11;

敛襟独闲谣12,缅13焉起深情。

栖迟14固多娱,淹留15岂无成。

【词语注释】

①②这两句话是说人生一世非常短暂,但人世间有不少人似乎是痴迷于长生不老,根本不懂得自然界有新陈代谢的规律。

③日月句:是说日月的轮转都是按照天体的自然规律而运作的。

④举俗句:世俗都爱这个名字。据《风土记》云:“魏文帝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也。”

⑤此句意为秋凉了,温暖的风没有了。暄:温暖的意思。

⑥天空晴朗明媚的样子。

⑦此指菊花酒。据《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耳,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制颓令:制同治;颓龄:意为衰老。

⑧蓬庐士:蓬庐,即简陋的茅草房。士:士子,指有德有才的人。

⑨此句是说,徒然看着时运的倾颓。空视:徒然;倾颓:不景气。

⑩诗人自以为生活中最羞愧的是杯空坛干无酒可饮。尘:指尘世间,即人世间。又可说是生活中。爵:这里指古代的饮酒器。虚:没有。罍:lei与雷同音。是指酒壶或酒坛。

11意思是只图表面的光彩,那实在是一种不值得的虚荣。

12清静而悠闲地吟诵着歌谣。敛:严肃专心的样子。襟:这里为胸襟,与境同。

谣:是乐器伴奏而歌之。

13意为怀念先人的情感极为深厚。

14栖迟:指游息和居住。

15淹留:即滞留,停留。

【佳句采撷】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江总

【作者简介】

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北)人,南朝陈大臣,诗人。幼笃学,有辞采,家传书籍数千卷,常昼夜攻读,手不释卷。梁时为武陵王府法曹参军,累迁尚书殿中郎,太子舍人兼太常寺卿。陈后主时,任尚书令,世称“江令”。入隋,为上开府,历仕梁陈隋三朝,明人辑有《江令君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背景略述】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由长安回到扬州游薇山亭时所作。深秋的九月时节,恰是大雁南归,加之又逢九九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历来游子们的想家思亲之激情。诗人作为江北根生土长者,此时此刻他不仅看到雁南飞,而且更引起浓浓北归的思绪。这一情景的触发,那种思乡怀亲的欲望倍加萦绕心头,闭目回忆:家人老小,亲朋好友,山川景物,风土人情,甚至是“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无微不至的思念。于是,诗人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出了这首诗。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①菊,今日几花开

【词语注释】

①篱下:门前或庭院的篱笆前。

【佳句采撷】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张谔

【作者简介】张谔:唐诗人。生卒不详,大约生活在中宗至玄宗这一时期,景龙二年(708)进士。岐王李范雅爱文士,张谔多游于其门下,饮酒赋诗,往来唱和。玄宗严禁诸王结交外人,张谔因此获罪,贬为山荏丞。

九日

【背景略述】

诗人初入仕途,自感风光八面,尤在其不久他的诗文才学得到岐王李范的赏识,并拉近为友,更使张谔春风得意行无所忌。这首诗正是他在九九重阳佳节乘兴而游,尽情地陶醉于凉风习习,枫树红叶,黄花遍野的宜人景象之中。他甚至在马背上还时不时卸下挂在腰间的茱萸酒器频频痛饮,以至半醉而神志不清,连在归途中都迷失了方向,多次向路人求问。于是诗人回到府中,兴致勃勃地便提笔写下了这首《九日》的诗篇。

秋天林下不知春,一种佳游事也均①。绛叶②从朝飞着夜,黄花开日未成旬。将曛③陌树④频惊马,半醉归途数问人。城远登高并九日,茱萸凡⑤作几年新。

【词语注释】

①均:公平均匀之意,此处指为一样。

②绛叶:枫树的叶,为红色。

③曛:xūn,(1)日落的余辉;(2)日近黄昏;(3)指赤黄色。

④陌树:田间道旁的树木。

⑤凡:大概或皆、都之意。

【佳句采撷】

将曛陌树频惊马,半醉归途数问人。

王勃

【作者简介】王勃(650-677)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学问家王通之孙,诗人王绩之侄孙。由于他生于官宦书香世家,少年时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十四岁便应举及第。初授朝散郎。曾任虢州参军,后因渡海省亲,溺水受惊而死。他生前才华出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代表作《滕王阁序》,名重古今,倍受世人所赞。明人辑有《王子字集》。

九日登高

【背景略述】

这首诗是诗人因戏作《檄英王鸡元》而触怒唐高宗,被逐出宫,客居四川剑南时所作。此时适逢重阳节,这是他在异乡登高时赋成的一首思乡诗。

九月九日望乡台①,他席他乡送客杯②。今人已厌南中苦③,鸿雁那从北地来④。

【词语注释】

①望乡台:选择山上的高处作站台,远望家乡。这是诗人表示对家乡的怀念。

②诗人客居外乡,吃着他乡的饭菜,喝着他乡的酒,心里总感觉的不是滋味。

③此句意为诗人当时因获罪流放岭南地区,因不适应生活之苦,故感到十分厌烦。

④这句是诗人以鸿雁作比喻一急切地盼望着北方的家信。

沈佺期

【作者简介】沈佺期(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唐上元二年(675)乙亥科进士。武后时,累迁通事舍人,给事中,考功员外郎等职。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他因贪污谄媚依附张易之,被流放瓘州(唐属地,今属越南)。中宗神龙时,召为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官至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诗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二人皆为武后与中宗时期的着名诗人。多所应制之作,不脱齐梁诗风。他对律诗的定型化很有贡献。《全唐诗》录其诗三卷,明代人为他辑有《沈佺期集》。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背景略述】

这首诗是作者刚升迁给事中后,这年的九九重阳节,适逢朝廷举行“重九盛宴”,满朝文武官员齐集宫廷庆贺。同时,朝廷并宣诏命各官应制献诗,以显大唐太平盛世。是时,作者正当年富才溢,官运亨通。况且对于一个诗坛早有名望的沈佺期来说,这不仅是作者发挥特长的机会,当是作者显示才华的平台,更是为朝廷歌功颂德的取宠良机。于是待他得到标有“长”字诗韵的象牙图签后,只是略思片刻,便朗朗咏出其诗。

御气幸金方①,凭高荐羽觞②。

魏文③颂菊蕊,汉武④赐⑤萸囊⑥。

秋变铜池色⑦,晴添银树光。

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⑧。

【词语注释】

①这句是说,唐军出师所向披靡;幸:意为王师所到之处。金方:按五行说是指西方。

②荐羽觞:选择了一种别致的酒器。此器作鸟状,左右形如两翼。一说插鸟羽于觞内,促人速饮。

③魏文:指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丕,建魏称帝。他曾在《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中对菊花的称赞言:“九月九日……惟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

④汉武:指汉武帝刘彻。

⑤赐:古代君主赐予臣民的荣誉,物质称赐给或赐予。泛指上给下谓赐。

⑥萸囊:将香茱萸果粉碎,用很好的花布或绸子做成形状不同的小袋(亦称囊),然后再将茱萸粉装进,用针线将口缝住,再缀上花带系在胸襟或臂肩,意为能除恶避邪。

⑦此句是比喻秋天的景色,树叶变为黄红色似铜的颜色那样,故又有金秋的称誉。

⑧这句话是说日月的轮转,是遵循自然的规律而如此长久不断地运行着。奉:遵循,按照的意思。长:即长久。

【佳句采撷】

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

孟浩然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四十岁前隐居家乡鹿门山,以诗自娱。后赴长安,应进士科考,不第,又还襄阳。张九龄镇荆州时,曾入其幕下,但时间不长。后疽病死。终身为布衣诗人。属田园流派,有《孟浩然集》。

过故人庄

【背景略述】

这首《过故人庄》诗,是作者应友人的邀请来到了朋友的家乡,诗人对朋友家乡的环境,十分仰慕,故而对这乡村的景色做了重彩浓墨的描写。不仅如此,而且还在诗中向朋友表白:“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承诺,这就是他写这首诗的本意和情况。

故人具鸡黍①,邀我至田家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③,把酒话桑麻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词语注释】

①这句话是说朋友为招待他,置备酒席。具:意为置备,置办。鸡:以杀鸡来招待。黍:指米酒。

②田家:即农家。如《汉书·杨恽传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发时伏腊,烹羊炰糕,斗酒自劳。”

③开轩:堂房门的朝向,轩:这里指门窗。面:此处意为朝着。场圃:场,堆放收割物待脱粒的场地,如:打场。圃:一般指种蔬菜的园圃。

④这句是说宾主间一边喝着酒一边谈着一些农事活动的情况。

【佳句采撷】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秋登万山寄张五①

【背景略述】

这首诗是作者于一个深秋的九月登山而怀念友人的诗篇,他十分希望老朋友到重阳那天同来登高饮酒。万山,就在诗人居住处不远的地方,登山寄情这是历来众多诗人的一种情感依托,或者说是内心的表白而已。这就是作者当时写诗的心境与情境。

北山②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③。相望试④登高,心随雁飞灭⑤。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⑥,江畔洲如月⑦。何当⑧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词语注释】

①张五:孟浩然的朋友。有人认为他是时任刑部员外郎的张諲:yīn读因,敬意。但另有人说他是孟浩然的同乡人张八,说法不一。

②北山:即指万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县。

③此句是作者对上一句“北山白云”的感受之言,其表现手法是借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中的:“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移来借喻。隐者,即作者自称。

④相望:谓之瞻望远方友人的深情。试:意为用。

⑤此句是作者言其心意如大雁飞去,直到看不见,以典故“鸿雁传书”而自比。急切的心愿。灭:此处意谓直到看不见。

⑥荠:荠菜。这里形容很远的树林,看起来象荠菜一样稠密。

⑦形容江边的小舟形如弯弯的月牙那样。

⑧何当:即何时能够。

【佳句采撷】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崔曙

【作者简介】崔曙(?-739),一作崔署,原籍博陵(今河北定县人),后迁居宋州(今河南商丘),少孤贫,勤奋读书,曾在太室山隐居。唐开元间进士(状元),并以试贴诗《明堂火珠》而得名,中有“夜来又月满,曙后一星孤”句,当时被誉为警句。其诗多怀古,送别之作,故情调凄婉,如《送薛据之宋州》云:“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夏秋。”平生官上尉(下级小官),且仅一年后即卒。《全唐诗》卷155录其诗一卷。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①

【背景略述】

这首诗作于唐开元二十七年九月重阳节,是作者写给县令刘某的赠诗。它是作者对节日活动的感受和民情风俗中的传承之作。辟如登高野游、饮酒赏菊,古代的传说,朋辈的欢乐,尤其是作者对前人陶渊明那种豁达开朗、不羡富贵、不计名利的淡泊胸怀十分敬仰,诗人不追求所谓的神仙生活,也不谋取什么高官厚禄,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强调和主张生活的实际及节日的愉悦。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②云山皆北向,二陵③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④谁能识?河上仙翁⑤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⑥,陶然⑦共醉菊花杯。

【词语注释】

①九日,即指重阳日,旧谷有登高赏菊之举。望仙台:据《太平寰宇记》载云:“台在河南陕县西南处。相传后汉费长房曾教桓景於九月九日登高避灾,并在此望仙”。明府:唐人对县令之尊称。

②三晋:战国时,晋国(以山西为主并包括河北、河南部分地区)被部属的韩、魏、赵三家分割,因此山西简称晋,故又称三晋。

③二陵:崤(xiao)山分南北两山丘,相距三十五里。此山陵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西北接陕县。《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崤山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④关门令尹:老子至关门,管理关门的长官,就是称“令尹”(名喜),他留老子着书,乃成五千言,关尹也随他而去。诗中的关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东自崤山,西至潼关。

⑤河上仙翁:又称河上公。相传他曾授汉文帝以《老子》一书而去,再无踪迹,后文帝筑台以望,故有此称。

⑥彭泽宰:指陶渊明。因其做过彭泽县令,故称之。宰,是封建时期对各级行政长官的长官别称,如冢宰、太宰、州宰、县宰等。

⑦陶然:即形容酣畅貌。

【佳句采撷】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王维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太原)人,后随父举家南迁于蒲(山西永济县),故称为河东人。唐开元九年(721)中进士,天宝末,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陷两都,王维被获,遣送洛阳,迫授伪职,但他以诗句“万户伤心生野烟”讽刺和反对安的叛乱。安乱平定,唐政府对授伪职人以六等定罪。王维因曾作反叛诗,其弟王缙又请求削自己官职以赎兄罪,故得特赦,责授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少年时就已天才横溢,十五岁时其诗就很出名。同时,他又是山水诗派之重要作家。其一生写有四百余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①兄弟

【背景略述】

这首诗是作者十七岁在长安求取功名时所写,一个年纪轻轻的小青年,离开家乡孤身一人在外,尽管京城热闹非凡,但他却是举目无亲,栖身无家,人际的淡薄、客栈的冷酷,一切都显得十分陌生。这时恰逢九月九日重阳佳节,诗人对家人是何等的思念,于是便吟成这首感人至深的名篇。

独在异乡为异客②,每逢佳节倍思亲③。遥知④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⑤少一人。

【词语注释】

①山东:是自己的家乡---永济。因在华山之东,故称之。并非指齐鲁。

②为。异客:在他乡作客。

③佳节:美好的节日。倍思亲:更加想念着亲人。倍:更加(作副词用)。

④遥知:在很远的地方想到。

⑤遍插茱萸:每个人头上都插满茱萸。茱萸:又称越椒,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俗以插茱萸避邪恶。

【佳句采撷】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白

同类推荐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
  • 啊,桑梓

    啊,桑梓

    郑通和编著的《啊桑梓》为散文集,分两部分:前部分《桑梓的年轮》为主,是系列散文,写作者家乡龙海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史迹。后部分写家乡的人事物。《啊桑梓》从内容到语言,都具乡土色彩、地方个性。反映桑梓的风物及其艰难的历程,注意史料的准确性,又注意散文的真实性、形象性。都是作者亲身察访、查考,并经历的。
  • 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这是一本温情的暖心读本,以清新恬淡的文字,通过一段段温暖的故事,记叙了关于青春、关于生活、关于苦难的往事与感悟。让你学会善待回忆,学会转换角度品读生活,获得心灵的成长。能于回忆中多一分从容,在生活中多一分诗意,面对困难时多一分乐观。
热门推荐
  • 玄穹修途

    玄穹修途

    被女友惨甩的凌空宇,伤痛之下出国旅旅游去散散心,未曾想到,经过百慕大三角海域时,飞机失事,一切都消失不见;除了他。因为他是所有宇宙中独一无二的造化圣体,同时拥有着造化圣魂的人。因缘际会之下,他来到了一个名为玄宇大陆的地方,从此展开了他绚丽无比的传奇修圣之路。
  • 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这是一本纯粹的知青文集,她最宝贵的是蕴涵其中的知青精神;这是一本有文学含量的书,她最动人的是字里行间流淌的汩汩真情。文学融入了万千知青四十年绵延不断的梦里,知青和文学若即若离却始终对它有一种热爱与畏。我们在被为知识青年的年代里,拥有的知识实在太少;我们在不再年轻的时候,却珍藏起了一个名字:知识青年!于是我们提笔抒怀,回首百感交集的往事;我们敲击键盘,记录那一段磕磕碰碰走过来的日子。
  • 皇妃也疯狂

    皇妃也疯狂

    楚筱筱,当朝最尊贵的皇妃,出身太师府上又独占皇恩,后宫一副副獠牙终于在她失势之后撕人,一不小心遭人暗算,被推下了御花园的池塘。一梦醒来,她发誓要报这一推之仇的!可是!她竟然穿越到了现代!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这都不是事!最重要的是自己代替的居然是一个在现代微如草芥的小女仆!恶霸主子又找上门来说她偷了珠宝……是屈服还是改命,对于楚筱筱来说很容易选择的!
  • 社交宝典(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社交宝典(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以下几方面讲述社交技巧:特殊时刻、面试、与异性相处 、讲坛上、邀约、送礼等等。
  • 身后有鬼:阴夫别过来

    身后有鬼:阴夫别过来

    我天生阴女体质,干的又是跟尸体打交道的活,没成想冰棺里的男人睁开眼,说我是他的娘子,还说我的眼睛是他给的……
  • 终局

    终局

    命运的棋子遗落人间,它们在岁月长河中挣扎漂流,为的只是摆脱身为棋子的宿命。时光的轮回,再一次将它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一次……它们能否赢得这一局关系到生死的棋局?(原来的简介后半段被喷,厚着脸皮扛了一年,还是决定虚心接受了。呵呵~~)
  • 异世之打造兽人家园

    异世之打造兽人家园

    顾念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二十六岁以后的人生,会是如此的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她更想不到,自己的另一半竟然不在地球!她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长河,就是为了和一只老虎相伴一生。新书《反派攻略:魔尊,请下榻!》欢迎入坑!
  • 孑楼诗词话

    孑楼诗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自古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巫觋,文明古国尤为突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正是因为保持着古代文化的延续性,为巫觋文明的理性传承提供了绝佳的历史背景,由此也缔造了中国的道文化。道文化是继承巫觋文明的源头文化,形式上属于神秘文化,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的灵性文化。丹道是道文化孕育出来的、掌握灵性文明的实践体系。
  • 高血脂食疗谱

    高血脂食疗谱

    本书主要针对生活中患有高血脂群体的食疗菜谱,主要讲述了以下几类菜谱:素菜谱;荤菜谱;粥菜谱;高血脂食疗汤菜谱;高血脂食疗主食谱;疗药茶;疗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