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1900000024

第24章 归心似箭(4)

幸运之神很快光临到他头上了。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家乡也是贵溪。司令部里要扩充人员,派人回乡招选优秀学子。消息传开多少人都想挤进入围。虽然是去司令部做事,不过是小小的干事,可相府的丫环也是吃香的呀,报名的学生真多。孙先生也报了名,他觉得这是通往官场的一条捷径。家乡早就流传着一句俗话:跟了桂永清,就能把官升。谁去了谁就可以告别穷困,过富日子了。正因为大家都这么想,才引起校园里不小的波动。先是考试,他占了绝对优势;再是体检,强壮的体格又让他闯过一关。他终于被选中了,成为学校惟一的。

那一天,他是披红戴花离开学校的,同学、先生鼓掌为他送行,大红花是校长亲手给他戴上的。平日不苟言笑的校长,笑得脸上也开了一朵花。他张着口大声地说:孙同学被选中,是我们学校的光荣!他就这么荣光焕发地离别学校,走进了军营。

从军后,有了吃,有了穿,不再用兄长推车送米送菜送炭了。他长长吐出了一口气,即使还不能挣钱,可是总比上学花钱要强。紧张地训练完毕,又是紧张的军务。紧张奔波一天,青春勃发的他也是浑身困乏,不过,年轻自有年轻的优势,头挨枕头就睡,睡过一气,眼一睁,轻松了。每每轻松下来,他就会看见兄长推车远行的背影,就会听见兄长那当官享福的嘱托。他任劳任怨,为的是以求一逞,光门耀祖。这一日,他升了班长,别看班长不大,可也是往上爬的一道门槛。凑巧有件公务差遣他办,而办差的地方离他的家乡不远。他是飞跑着办完公差的,节省下的时间绕道奔回家里。他推开门,看到母亲,一下跪倒在母亲的跟前,笔挺的军装显示着他的得意。他得意地告诉母亲,他当了班长,还要当排长、当连长,要把母亲接出去享福。母亲眼中的喜悦只忽闪了一瞬,双眼一眨,又显现了忧虑。对着母亲的忧虑他忽然想起了兄长,兄长呢?他问。不问还好,一问,问出了母亲的泪水,母亲说:

“他跟共产党走了。”

啊!他一下惊呆了,惊诧得几乎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兄长啊,小弟每日每时记着你的嘱托,要当官,要享福,要接母亲去享福。我发愤读书,拼命做事,不就是为了给你一个圆满的答复么?你何苦要走这一步?

回到军营,他仍然苦闷不安。躺在床上,他头一回尝到了失眠的滋味,反来复去,就是入不了睡,闭上眼睛,眼中的静物也亮如白昼。好不容易暗黑下去,进入了梦境,却看见长长的枪筒指到了自己的胸前。猛抬头,正对着一双喷火的眼睛,而那亮睛竟是兄长的。他长呼一声,惊下床来,再也难以入眠,坐在桌前,走笔涂画,笔底一遍一遍出现的都是曹植那滴血的诗句:

煮豆燃豆箕,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历史不容他沉思多虑了,一阵急风暴雨,他流落了到了台湾,不用说,当官接母亲享福的愿望成了永远的梦幻。这时候,他才又有所悟,突然发现兄长比他早一点悟到了世理?多年来,他稍稍宽慰的是兄长留在大陆,能在母亲身边常常相守。他时时不安的是,他们兄弟俩还能不能像先前那么情同手足?

踏上归途前,孙先生便得到悲痛的恶耗。母亲已在3年前仙逝了。孙先生不由得捶胸顿足,跪头滴血。他在家里设灵祭祀,每日叩拜,整整恩念了七七四十九日。守七完毕,孙先生还是走不出悲痛,如此拖延,当局还不知什么时候才开禁,说不定和兄长也成了人天两隔!孙先生咬牙决断,要回大陆去,去看望自己的兄长。几经周折,孙先生终于成行了。

孙先生到了泰国,归心似箭,哪有心思看什么大象表演,人妖现世?立即换乘飞机直抵香港。在香港,也无心浏览这世界贸易大都市,转换一架飞机,飞广州,飞南昌。飞到南昌,已是下午4点多钟了,当天没有去鹰潭方向的火车。在客栈住一晚上,简直度日如年。孙先生干脆租了一辆“的士”,径直奔往家乡贵溪。

近乡情更怯。的士车在原野中驰过,青山依旧在,禾木遍地绿。然而,物是人非,他姓孙的已不是先前那位风流倜傥的后生了,早成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兄长呢?兄长会是怎样一种模样?又会怎么对待他这位曾经被喊为蒋匪军的罪人?孙先生有些惶惑了,但是,渐近故乡,顾虑再多也迟了。转而又想,就是死在故里,也没什么,正好应了叶落归根的古话,一挺胸,一抬头,痴望着前面好像熟悉却又陌生的田园。

孙先生到家的时候,家里平静得如一池春水。他走进院里,门里出来一位老者。他正把老者和那推车远去的背影对接,老者开口了:

“你是小弟?”

孙先生扔了行李,兄长已扑了过来,两位不同垒营的兄弟紧紧拥抱在了一起。40年了,悠然的历史终于走过万水千山,走过险阻波澜,走到了一起。

孙先生归里的消息不胫而走。闻讯,县里对台办的领导赶来了,握住他的手,亲切地欢迎他回来!县长也赶来了,热情地问他住不住得惯,吃不吃得好?还说,他开了一个好头,贵溪在台湾的乡亲不少,欢迎他们都回来看看。

孙先生如入梦境。在他的记忆里,共产党冷如寒霜,不讲人情,动不动就会厉声断喝。可是,亲眼目睹,怎么和多年宣称教化的不是一回事?

孙先生又和兄长躺在了一个床上。世事沧桑,岁月匆匆。两位青年已成了花甲老人。他问兄长:

“还记得你要我读书、做官,接娘享福的嘱咐么?”

兄长沉默了一会儿,低低地说:

“我是忽然才醒悟的。咱做了官,不等于人人都做了官;咱娘享了福,不等于谁的娘也能享福。我是想让天下人都享福呀!”

孙先生说:可我是照着你的说法走的,却走到了你的对面。

兄长不说了,顿一顿,笑了:我们不是走到了一起嘛?

孙先生笑了。屈指数来,40多年了,孙先生没有这么朗声笑过。兄弟俩的笑声融合为一体,飞出老屋,在故乡的静夜里分外响亮,亮得和启明星一样耀眼。

53

谁也不会想到,何先生这么个小人物把一场返乡探亲活动搞得热潮澎湃!谁也不会想到孟女士、孙先生会用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手法冲破当局苦心设置的樊篱!一切的一切不是谁精心地安排,是一种水到渠成,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晶。何先生的行为在台湾当局引起了轩然大波,若不及时注意,不顺应潮流,这波澜会冲溃固有的堤坝。显然,孟女士、孙先生的举止,跨越了障碍,使堤坝形同虚设。倘一个、两个人违规也还罢了,问题的实质是一旦有人从荒野穿过,随后的人就会络绎不绝,没有路的地方就会成为羊肠小道,继而被更多的人踏成平坦大道。台湾当局面对此状,进退两难,举棋不定。

就在这当口,新闻部门又暴出了新闻: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抵达了北京。1987年9月15日凌晨1时10分,二位记者出现在北京首都机场。

如果说,孟女士、孙先生的行动尚可以宽恕的话,那是因为他们虽然踏上了大陆,却是暗渡陈仓,没有新闻媒体将这事炒得沸沸扬扬,台湾当局自可稳坐营帐,以并不知晓的表情去继续高唱禁止回大陆的腔调。然而,晚报记者的行动却撕破了台湾当局的脸面。二位记者一踏上大陆就亮彻在世人面前,与其说是记者在世人面前亮相,还不如说是把台湾当局推到了亮相的前台。

此刻,在台北官邸蒋经国和其幕僚难免有些手忙脚乱。趁此机会,不妨让我们追踪一下李永得、徐璐成行的足迹。

1987年的秋日,台湾岛上还迷漫着惯常的燠热。细心的人似乎可以看出,在这气候的燠热中还夹杂着返乡探亲的热浪。一般人尚在琢磨这股热浪的流向,善于审时度势的新闻人早已“春江水暖鸭先知”了。台北《自立晚报》社长吴丰山悄悄打定主意要站到这股热浪的前端去。他与总编辑陈国祥会商,完全赞同他的认识和决策。他们立即择定李永得和徐璐为最佳人选,一条令国人惊诧、令世界关注的新闻孕育成型了。

9月1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自立晚报》赴大陆采访的记者启程了。中午12时30分,李永得、徐璐搭乘日航EG204班机,从台北起飞,前往日本。飞机降落时,夜色临近,东京昏暗,日本人忙碌的节奏随着傍晚的到来逐渐减缓。然而,两位记者的节奏却紧凑得胜过任何时候。一出机场,他们便直奔中国驻东京大使馆。

在大使馆,李永得、徐璐见到了马连印。马连印是专门负责台胞签证工作的。二位记者直言相告,他们要以正式记者的身份进入大陆采访。马连印听了喜上眉梢,又觉得此事关系重大,请他们稍候,立即和国内有关领导进行联系。

在联系的空隙间,台湾已经满城风雨了。《自立晚报》抢占潮头,分秒必争。两位记者踏上征途,他们立即在报纸刊发了消息。消息轰动了台湾,台湾民众奔走相告,称为奇事;台湾当局甚为震怒,采取措施,企图中止这次行动。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和行政院新闻局通告《自立晚报》,他们的行动违犯了《国家安全法》施行细则第13条以及《大众传播事业派遣人员出国、采访审核办法》,责令立即召回记者。但是,总编辑陈国祥在接受《中国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未有召回记者的计划。

次日的《中央日报》就此事发表了评论,题目是《何必急抢滩》。从《自立晚报》的行动看,是急了些,是超前了些,是有些抢滩之嫌。可是,两岸分裂38年了,与这漫长的时间相比,这种抢滩不是急了,而是急得尚且不够。因而,社长吴丰山在接受合众国际社记者采访时,态度坚决,表示要按计划进行下去。

威胁来了,当局一位高级官员明令,如果《自立晚报》一意孤行,记者一旦赴大陆采访,将“绝对依法处理”。

传言来了,台湾一家电视台报道:李永得、徐璐赴大陆采访,遭到中共拒绝,搁置东京。

……

然而,一切都已为时过晚,9月14日下午3时30分,中国民航CA930客机在东京机场腾空而起,机上承载着让世界关注的消息。次日凌晨1时10分,一个划时代的行程开始了,李永得、徐璐降落在了北京首都机场,他们踏上同台湾岛一样坚实的大地,却觉得大陆的大地比台湾更为坚实。

三位中国新闻社记者在首都机场迎候着他们,第一句热切的话语是:

我们等了你们38年了!

两岸记者的手在明亮的灯光下握在了一起,地球上的人们很快看到了不同凡常的握手。

更热闹的场面在等待着他们,四、五十名记者簇拥在首都机场。他们一出门,大家蜂拥而上,将他们围裹在中心。一时,李永得、徐璐成了新闻中心,来自各个国家新闻机构的驻北京记者,都把镜头对准了他们。台湾记者用自己的坦率行动,存留下了闪光的风景!

接下来,李永得和徐璐进行了为期11天的新闻采访。他们去了杭州、广州、深圳、厦门,还走进了福州有名的寡妇村,在那里看到一个个思亲盼归的憔悴容颜。他们见到了好多新闻人物,还看到了从台湾回到大陆的王锡爵、李大维、侯德建、张春男,看到他们在大陆安居乐业,由衷地欣喜。

二位记者在大陆轻松自在地采访,但他们的轻松自在却搅扰得台湾当局无法轻松自在了。台湾安全机构的秘书长蒋纬国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此事,内政、外交、防卫、安全等等,几乎凡能涉及到的部门都通知了,高层官员,济济一堂,意见却难以一致,会上分为了强硬派和缓和派。

强硬派认为,李永得、徐璐二位《自立晚报》记者,冒犯禁令进入大陆采访是错误的,应采取强硬手段,以防其他报社再派人进入大陆。

但是,“新闻局”和“文工会”则代表了缓和派意见,认为不要将此事作为政治事件看待,应看作一起单纯的新闻事件。

两种意见争执不一,各有各的理由,蒋纬国端坐主持席,洗耳恭听,一言不发。发言时候,谁都承认这位蒋家王朝的后人确实棋高一着。因为,强硬派和缓和派的意见分歧在于如何处置此事,然而,对于事件本身的错误却是高度一致的。谁也没有想到二位记者私闯大陆,贸然采访,还会有正面意义。但是,蒋纬国说有,而且,冠冕堂皇罗列出四点:

1、记者具有敏锐观察力,可在采访过程中,发掘许多不为人知的生活状况,而不受党派立场影响;

2、记者采访发表的文章,有利情报搜集;

3、记者进入大陆采访,可试探中共官方的反应及其接待情形;

4、可作为未来修正“大陆政策”的参考。

听蒋纬国如此一说,则好像二位记者是当局派回大陆采访了。与会者无不觉得,秘书长先生着实继承了家族中善辩的传统。这样一来,缓和处置也就有了下台的阶石。当然,蒋纬国也要顾全当局的面子,他重申:

维护法治的决心不宜改变,对《自立晚报》先予以“口头”警告,迨二位记者回台后,再行公布惩戒之道。

9月27日,李永得、徐璐结束了在大陆采访的全部行程,满载收获由香港转机,飞回台北。当日,新闻局发表处分《自立晚报》的声明:

两年内不准该报人员申请出国,社长吴丰山与两名记者“移送法办”。

移送法办,法律将如何惩办吴丰山及二位记者?台湾人民拭目以待。然而,法律惩办却进行的十分缓慢,秋去冬来,没有结果,一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法律才做出宣判:

《自立晚报》社长吴丰山及两名记者无罪。

曾经发表处分声明的“新闻局”只好顺水推舟,表示“尊重司法审判权的独立”,对于此一判决自应尊重。

《自立晚报》记者赴大陆采访的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其产生的影响却没有结束,仍然推进着两岸接触了解,实现一统的进程。继二位之后,台湾记者接踵而至,踏上了大陆的土地:

1987年10月26日,台湾记者皮介行来到北京,采访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2日下午,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胡启立接受了他的采访,微笑着说:“你是第一只燕子,以后还会有更多燕子陆续飞来!”皮介行成为采访中共全国代表会议的第一位记者。

1987年11月13日,《台湾时报》副总编辑张自强申请到大陆探亲,并且采访。他成为台湾当局开放探亲后,第一位经台湾红十字会批准探亲的记者。

1988年3月25日下午,台湾《人权论坛》杂志社社长周幼非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同时出现的还有《台湾时报》副总编沈国均。他们是40年来首次采访全国人民代表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台湾新闻人士。

……

一批又一批新闻人士,飞抵大陆,抢滩采访,大陆新闻日日激荡着台湾岛。归心似箭的台湾老兵,更为坐立难安,吁请开放探亲的呼声,波击着台湾的每个角落,台湾上下震动了!

54

1987年,是去台老兵,是两岸离人想忘也忘不掉的日子。

10月15日下午,台湾“内政部”部长吴伯雄举行记者会议,宣布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除现役军人及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三亲等内血亲、姻亲或配偶的民众,均可于11月2日起向台湾红十字会登记赴大陆探亲。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一年以一次为限,除有特殊原因外,每次停留不得超过3个月。

这消息惊诧台湾海岛。

同类推荐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根本利益

    根本利益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发揪”。他用这词形容内心的急切与愤慨。
  •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 小说编余

    小说编余

    我生于1936年12月,生肖属鼠,今年算是我“本命年”。鼠跟了我近60年,我却一直不理解鼠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本人不算漂亮,但也非“獐头鼠目”之辈,气量虽不算大,也非“鼠肚鸡肠”的人,我的外形和性格有哪点像鼠呢?鼠怎样在冥冥中决定我的命运呢?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鼎盛的词名。 纳兰容若的一生,仿佛一出华丽而悲情的戏剧。本书以纳兰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向您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
热门推荐
  • 古代书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代书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每一个书法家都有来源,没有来源的书法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藏当代潜力书法家尽管注重的是“当代”,然而,当代也是从古代而来的。所以,了解中国古代书法历史,对于我们收藏投资当代潜力书法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
  • 都市全能学生

    都市全能学生

    神秘少年下山历练,英雄救美再现江湖,神奇医术妙手回春,夏雨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登上人生顶峰。
  • 毒妇重生记

    毒妇重生记

    你辜负了我,以为我会与你决裂,分道扬镳?我怎会这般成全你。我只会,毁了你。谁知一觉醒来,重头来过!等着我的复仇吧!一个毒妇重生复仇姐弟恋的故事。
  • 穿越之我是妻主

    穿越之我是妻主

    原本幸福忙碌的李琪有一天迎来了她的噩梦,她的未婚夫竟然喜欢男人,而且劈腿了,她伤心之余打算放弃这段感情时却离奇穿越到不知名的古代。在这里她有了一个乖巧的儿子宁然,又娶了一个别人眼里的丑相公君玉,在平淡的生活中她渐渐找到了幸福的感觉,可是就在李琪以为自己可以这样幸福一辈子的时候,有人找到了她,她这才知道自己的身份原来一点都不普通,宁然的爹更不是简单的人物,可是李琪只想过普通的生活,这个权利的圈子她能全身而退吗?杜君玉:我爱她,她是我的天,所以我要跟着她。周慕云:我爱她,她是我儿子的娘,所以我要夺回她。楚封:我爱她,她是我的阳光,所以我默默陪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1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1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顾客的心理有多种,其中包括“求实惠”和“求便宜”的心理,对抱有这种心理的顾客,一般可以用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来说服,重点指出自己产品的“物美价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打动。抓住顾客的“面子”心理,给顾客“面子”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这点对任何顾客都适用。另外顾客的求“效率”心理,求“舒适”心理,求“安全”心理,求“方便”心理等,在读懂消费者心理的旅途中,本书将为您一一展现!让您1分钟之内读懂顾客心理,打开顾客的钱袋!
  • 逍遥小仙在人间

    逍遥小仙在人间

    小仙司马云蝶,经千年苦修成就仙道。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正果,处处小心谨慎,提醒自己不可妄动凡心。哪知她好不容易控制住了自己的凡心,大神却对她动了凡心。莫非大神在考验自己?于是,坚决拒绝!大神表示很无奈。司马云蝶庆幸自己以无比坚定的道心通过了考验。可是……万一,这不是考验呢?司马云蝶突然很纠结——
  • 超级无敌训妖师

    超级无敌训妖师

    “无敌也是一种寂寞。”苏扬领着他的亿万精怪大军,在万界战场上,装逼的叹了口气道。
  • 来生再见

    来生再见

    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打日本鬼子。黄抗日,原名黄山猫,20岁顶替哥哥应征入伍,名字是那一年被一个国军营长改的。长着一张猩猩脸,参加了长沙的三次会战。五年后,在常德会战期间,被日军俘获,为日军搬运炮弹,后来被收复失城的国军官兵解救。半年后,于著名的衡阳保卫战结束时,他与他的弟兄们在团长的指示下一起向日军举起了软弱无力的双手,当时他们饿得要死,几天没吃一粒米,喝的是阴沟水,都没打算再活了。那时黄抗日是排长,休整后被编入伪军。几个月后又被湘南游击队捉拿,于是弃暗投明,成了游击队员。五年后又被国民党的地方武装逮捕,被关了五天。五天后,一支游击队折回来解放了黄家镇。黄抗日再次获得自由。
  • 家有冥夫

    家有冥夫

    当我看到中介公司给我介绍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绝对安静绝对风景秀丽的房子时不禁目瞪口呆。风景是很秀丽,周边绝对安静。方圆五里,荒无人烟,就只有这么一幢不知道是哪位有钱的闲人建起来的房子。这位一身黑衣的极品帅哥却说,我占了他的房子?占了他的地盘?让我赶紧滚出去?有没有搞错啊?有房产证没有?有国土局的地证没有?如果没有,应该是他滚出去!什么?阴宅?吓唬人啊这是。为了想赶我走,居然连阴宅也搬出来了。
  • 凌耀之皇

    凌耀之皇

    三位实力派,一个高冷女王,一个可爱娃娃控,一个乐观女孩,在一次的任务中卷入陌生的世界,千年之恨,何时能报?身份重现,她要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她与她的仇恨到底有多深?什么?!她……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