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1900000013

第13章 中国根祖(3)

自公元1260年继承大汗位置,忽必烈一直踌躇满志,以主宰天下为己任。马蹄过处,先是征服了北方,将蒙古国号改为大元。公元1279年,又一鼓作气渡江南下,灭掉南宋,统一了中国。本该马放南山,静享太平了吧?却不,还要征讨,竟然两度讨伐日本。由于海路过远,未能如愿,使之心中难以平复。此日,听到琉求这美丽的宝岛,岂有不占之理,立即下令,发兵征伐。

征伐琉求还算顺利。所以顺利,是因为有个书生吴光斗。吴光斗虽为一介书生,却满腹经纶。听说元军要发兵琉求,觉得举止唐突,难免失败。其认为,从福建直接东渡琉求,风浪汹涌,水道险恶,不如先进澎湖,建立基地,缓兵入台。也许忽必烈从吴光斗的上谏中,想到了两次征讨日本舟沉军亡,皆因风浪至祸。因而,完全听取了吴光斗的建言,先发兵澎湖,继而在此安抚琉求,使之归顺。

此一段历史,我们在《岛夷志略》中可以看出:

地属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阅,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元代在澎台地区设置行政机构,并课以盐税,可见澎台地区正式成为中国政区了。这比宋代遣将屯守澎湖又前进了一步。据载,元成宗为了加强对澎台的管理,还将福建省的省治迁到了泉州。

琉求——美丽的台湾宝岛,在历史大演进,民族大融合中,一天天伴着祖国的脉搏跳动。

29

在台湾探寻历史源渊,不仅大事件、大波澜鼓荡着我的心扉,常常让我兴奋异常。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小人物、小事情也会亮闪进我的视线。而这小小的亮点,却如同大事件、大波澜一样,永远镌刻进我的记忆了。

我的记忆里留下了两位人物。

一位是汪大渊。说来有趣,汪大渊和南宋那位汪大猷仅一字之别。不过二人虽然都与台湾有关,但事实却完全不一样了。汪大猷是代表官方治理台湾的,而汪大渊不是仕宦,史书说他是元代的一位旅行家,平生最大的喜好是周游世界,将所见所闻诉诸笔端,与今人和后人共享。这位江西南昌人也到了台湾,而且留下了名篇,即我们前面提到的《岛夷志略》。现在就让我进入汪大渊为我们展示的台湾风貌。

台湾的地貌是——地势盘穹,林木合抱,山曰翠绿,曰重曼,曰斧头,曰大峙(崎)。其峙山极高峻,自澎湖望之甚近。余登此山,或观海湖之消长,夜半则望阳谷之日出,红光烛天,山顶为之俱明。

台湾的气候、物产是——土阔田沃,宜稼穑,气候暂暖。地产金沙、黄喜、黍子、硫磺、黄蜡、鹿豹麂皮。

台湾的风俗是——男子、妇人,拳发,以花布为衫……知番主酋长之尊,有父子骨肉之义……他国之人,倘若所犯,则生割其肉以啖之,取其头悬于木杆。

台湾的舟楫、贸易是——水无舟楫,以筏济之。贸易之货,用土珠、玛瑙、金、粗碗、处州瓷之属……海外诸国,盖自此始。

从《岛夷志略》中,我们看到了元代活生生的台湾。我们随着汪大渊在台湾登高山,观海潮,看日出,享受着红光烛天,华彩万状的美景。我们也看到了,台湾不仅有猎物兽皮,农耕收获的黍子也上市了。惟一变化缓慢的是习惯,男女拳发,生割侵犯者肌肉而食的风俗依然存在。最令人欣喜的是贸易,贸易倍为活跃,交易中既有大陆物产,也有岛上土产。而且“海外诸国,盖自此始。”台湾好比我们时下的自由港,成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市场。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离不开时代背景,离不了元代统治者征服欧亚大陆,创造太平盛世的史实。

另一位人物是我在台湾的行程中无意发现的。台湾的市场有生姜出售,说是三保姜,听了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到了台南又听说当地有眼井,叫三保井,还没引起我的重视;再往前行,导游介绍凤山的淡水庄可以洗澡泡汤,洗一洗,泡一泡,百病全消,肌体康复,因为那水是三保水。三保姜,三保井,又出了个三保水,三保,三保,三保必有其因。仔细询问,果然物出有因。三保是一位航海家,他从大陆来到台湾,带来了生姜种子,教给住民种植,因而人称生姜为三保姜;他凿井饮水,人们把他使用过的井称为三保井。而三保水就更有趣了,说是他投药入水,洗浴其中,他自己洗,也引导住民洗,洗了可以强身健体,防治瘟疫,当地人起初不好意思洗,后来洗了,体魄更强更健,更能抵抗夏日的瘴疠之气了。洗得离不开了,一直洗到了今日。三保早不投药了,大家仍然洗,仍然可以在三保水中强身健体。这挺有趣,至少说明,谁做了有益人民的事,人民都不会忘记。

回到故里,展卷夜读,捧起一卷《海岛逸志》。内有关于王三保的记载:

王三保者,明宣德时内监也。明宣宗好宝玩,因命王三保、郑和等至西洋采宝物,止于万丹,实未尝至吧国。而三宝垅有三保洞,俗云三保遗迹,极有灵应。

再翻明史,知有王三保其人,大名王景弘。曾同郑和一起率船队下西洋,可能是途中偶遇风浪,滞留台湾,也许是中途歇息登上台湾。无论何因,王三保是到过台湾,而且在台湾留下难以消失的景观。

汪大渊、王三保无疑都是沟通海峡两岸交流的历史功臣。

30

说到历史功臣,我的眼睛立即潮湿了,胸脯的起伏也相对加快,完全沉浸在情感的浪潮中了。

因为,又一位人物走近了我。分明是一场大雾,分明是雾里看花,分明是看真切了,分明又模糊难辨,那人是离我不远了,飘然飞行,胜过神仙。而我拭目细看,却怎么也看不见他的面目。他的面目呢!他的头颅呢?他的头颅和面目留在了大山之巅,留在了高山族逝去的习俗了。他用自己的头颅和面目换得了无数高山族民众的头颅和面目。

他是谁?

他是吴凤。

吴凤,字元辉。公元1699年出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他还在襁褓之中,就被父母抱着乘上大船,颠簸风浪,来到台湾。他们一家住在了台湾诸罗,也就是现在的嘉义市。吴凤少年聪颖,在家里同父母说汉语,在外面同小伙伴玩耍说当地话。他把番语及台湾土着话说得绘声绘色,也成了一个台湾人。

那时候,台湾原住民仍然盛行猎头。猎头,是很残忍的!原住民部落间发生冲突后,杀死人,割下头,带回部落。部落头领居住的大院里高树着一根十余丈的木杆,所割人头就要挂在杆上,以显示胜利者的功绩。猎头多者,就被尊为英雄豪杰。更有甚者,得人头,砍去脑,驳其面目,取犬毛染之,以作眉发,编贝齿为口,自临战斗时用之,如假面状。我在台湾九族风俗村游览,猛抬头发现了那赫然入目的骷髅,惊得毛发倒竖。好在丽日当顶,游人如织,若是单人独行,又在夜阑人静,说不定真要三魂出窍了。待明白了以往的风俗,才知道这是原来的猎头风俗。猎头有个用项,就是每每祭祀都要用人头。好在,现在这个风俗已经停止了,那血淋淋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而制止这流血风情的不是别人,正是吴凤,正是汉人吴凤。

吴凤七八岁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他正和伙伴在路上玩耍,过来一群人。多数穿得破破烂烂,面瘦肌黄,走路有气无力,有风就能刮倒。领头的穿得挺好,把这伙饥民领进饭馆,吃饱饭,领进深山干活。没过多长时间,那穿戴阔绰的领头回来了,可是不见了那伙穷苦人。

一次,两次,经见多了,吴凤就动开了脑子,这些穷苦人真去干活吗?有一回,吴凤问父亲:那伙人咋不见回来?

父亲听了,面带火气,喝斥吴凤:

“小孩子不懂事,不要乱问!”

不乱问可以,不懂事却不可以。要懂事的吴凤突然长大了,胆子大的如同大人一样。有一回,又碰上了这样的事情,吴凤决心看个究竟。虽然,天色已暗,吴凤还是悄悄尾随他们走进了山林。

山林中有一块空地。穷人们刚走到中间,阔人撒腿就跑,眨眼躲进了林中。突然乱箭飞出,穷人一个个被射中倒在了血泊中。吴凤吓呆了,浑身发抖。更为可怕的是,射死人还不罢休,只见光着膀子的岛人拿着刀斧上去就剁,把流血的人头砍了下来。砍完了,那个阔人从林中出来了,向那些拿人头的岛人收钱。吴凤怕极了,也恨极了。

那天,吴凤不记得是怎么回到家的,能记得的是那些中箭倒地的穷人,可怜无辜的穷人!穷人中箭的惨叫,箭头射迸的鲜血印刻进吴凤的头脑里,再也磨灭不掉。而且,随着时日的推移,这场面越来越清晰可怕。吴凤决心要革除猎头的陋习。

吴凤大了,长得一表人才,很有出息。汉族人喜欢他,当地人也喜欢他。24岁时,吴凤被阿里山的曹族聚居区的人们推举为通事。时在公元1722年。

当了通事后,吴凤一心为民办事,很受大家拥戴。这时候,虽然离少年时代看到的猎头场面已过了10多年,可是,那惨不忍睹的情景仍然时时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想方设法要制止猎头,于是,到处宣扬“无罪而杀人,是不仁义的”。他建议大家改变祭祀办法,由人头做祭品,变为牛头。但是,好说歹说,就是不通。改变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的确不容易。眼看一年一度的祭祀就要到了,吴凤急得食不甘味,夜难成眠。他不愿再看到任何无辜之人因猎头而倒在血泊中了。

焦虑中的吴凤忽然眼前一亮,他想起了一次格斗,那一次双方拼杀的何等激烈,虽然曹族聚落胜利了,可是也有46名义士献出了生命。那么,何不用这46名义士的头颅作祭品呢?

有了好主意,吴凤也不敢马虎从事。他把自己的想法先说给身边的小头人,他们同意了再分头去说服别人,就这么,一个人一个人的动员说服,总算达成了共识,就用这46名义士的头颅祭祀。如果一年用一颗头颅,那么就可以用46年,总算办成了一件善事,吴凤心中暗喜。

46年的时光,说慢也慢,说快也快。吴凤还当着聚落里的通事,已经到了1768年。也就是说,46年过去了,46位义士的头颅在祭祀中用完了,猎头的难题又出现在了眼前。

本来,吴凤以为经过40余年的演变淡化,猎头风俗可以扭转过来了。孰料,时光易逝,习俗难改。尤其是那些须发皆白的长老更是坚持要猎头祭祀,要恢复祖上的传统习俗。而年轻者都没有见到猎头的场景,带着好奇心群起响应长老的呼声。吴凤四处相告没人听得进去,灾难不知要降临到哪一位无辜的头上了,他忧心如焚。无奈之际,他只好严厉告诫众人:

“你们都是大清的国民,凡国民必须遵守法律。大清国法律规定:不准随便杀人!”

遗憾的是,一旦形成一种浪潮,再有威严的举止也难以阻挡着排山倒海之势。吴凤的正义之声,被一片野蛮的喊叫吞没了。

吴凤无奈。吴凤不甘。

吴凤不甘。

吴凤再也难眠。难眠中的吴凤咬破了嘴唇,他大手一挥,拍在木桌上,一个惊天动地的行动就要开始了!

第二日一早,吴凤来到了头人住所,他平静地说:

八月初十,会有一位穿红袍戴红帽的老人入山。他是上苍专门派来让你们猎头的。以后,每年祭祀上苍都会派红袍红帽老人前来,如果你猎杀别人,上苍就会怪罪降灾。千万千万不要把众人引到罪恶之中!

头人记下了,吴凤平静地离去了。

这一天清晨,头人带了住民早早来到了山林,等候那位红袍老者的光临。有人不信,说哪有那么好的事,上苍竟会降下人来供咱们猎头?有人反驳,吴凤从不骗人,难道会说假话吗?

正争议着,有个黑点在远处的山梁上出现了,不一会儿。黑点成了黑影。黑影不住移动,越移越快,简直像是翩翩飞行了。很快能看清了,黑影不黑了,变红了,正是红袍红帽的长者。没等令下,众人一齐挽弓放箭,红帽飞了,轻轻飘起,又蓦然倒下,倒在了常青的茂林修竹中!

众人欢呼着合围上去,急于要猎头抢功。

然而,跑近的人一下惊呆了,站住了,有一人先跪倒,众人扑通跪下一片。有人放彻声音地喊叫:

吴通事啊,你带我们一起走吧!

那人是头人。头人愧悔万般,泪流不断。众人都哭了,喊破了喉咙。想想吴通事多年为他们办的善事,好事,山头哭成了一团。阴云从头上升起,刚刚还晴朗的天空,很快阴云密布,淅淅沥沥下起了雨,雨水和人们的泪水掺合在一起,流遍了山谷。

头人立誓不再猎头。众人立誓不再猎头。

众人立誓不再猎头。

悔恨的人们把吴凤安葬在阿里山上。

台湾住民把吴凤尊为阿里山忠王。后世子孙还在阿里山建了吴凤庙。年初赴台,连日晴暖。惟只有游览阿里山时阴云低垂,大雨倾盆。我想忠王吴凤见了远道前来拜祭的乡亲,一定大动感情,泪如雨流。而我们缅怀着他为台湾人民献身的恩德,怎能不动情?泪水也顺脸颊流下,流下,与雨水流成一支感天动地的忠魂曲。

31

台湾在开发。台湾在开化。

台湾在开化。

台湾在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开发中,逐步走向开化,呈现出更为迷人的姿色。

迷人的姿色,引来了外夷的垂涎。

话说1540年,葡萄牙侵略者已经盘踞在澳门了。侵略者的商船经常往来于澳门和葡萄牙之间。是日,有一只商船又开出了澳门。船长自出海后就坐在前舱,双目直视前方的海面。这是一位奇特的船长。一般的船长,行船就想着行船,就想着风平浪静的到达目的地。而这位船长却不想这些,他想的是另外的事情,总想在航程中意外的发现什么“新大陆”。

船长的心思,正是这一时期西洋人的通病。他们经过了5至15世纪漫长的“黑暗时代”,刚刚拭拭眼睛看世界,所以到处走动发现。据说,这是他们的“地理大发现年代”。

这位奇特的船长也试图在航行中得到意外的惊喜。然而,惊喜并不是轻易就可以出现的,船长瞅定前方,瞅疼了双眼,海面除了眼前的浪花和远方的蔚蓝,还是远方的蔚蓝和眼前的浪花。

船长倦了。船长睡了。

船长睡了。

突然,一阵呜里哇啦的喧闹惊扰了船长。船长醒了。

船长醒了。

船长听见身旁的水手们在叫嚷:哇,福尔摩沙,美丽岛!

哇,福尔摩沙,美丽岛!

哇,好美的岛!

船长猛然蹦起,扑到窗前,果然在航船的左面出现了一座绿色的岛屿。远远看去,蓝色的大海中挺拔起绿色的翡翠,翡翠中夹裹着陡峭的海岸,海岸上捧起高耸的大山,山顶顶戴着银白的绒帽。那银白的绒帽无疑是尚未融化的积雪。

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图!一幅多么诱人的画图!

一幅多么诱人的画图!

船长经不住这种诱惑,下令停船,上岸。

然而,台湾的东海岸垂直陡峭,十分难攀。航船弯来绕去就是找不到一个登陆的地方。好不容易停泊在一个小海湾,勉强放下舢板,船长第一个跳上了美丽岛。

船上的葡萄牙人,紧跟着船长,小心翼翼爬上了海岛。岛上藤萝缠绕,枝叶交叉,十分难走。这伙人又钻又爬,如兽似猿,在密林中搜捡稀疏处躬身探寻。遇到悬崖就先推上几个人,再拉下面的人上去。探寻的还真辛劳。

辛劳的葡萄牙人总算到了山顶。居高临下,更是美观。树木茂密,林涛滚滚;河流缠绕,水声潺潺;空谷幽静,烟云飘飘。这伙人手舞足蹈,在山顶又蹦又叫。叫嚷的还是单调的——

哇,好美的岛。

哇,美丽岛。

船长激动了,认为自己多年的航海终于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他让水手们铺开海图,颤抖着手,郑重地在图上描出一个点,而后自豪地标上:Formosa。Formosa——新土地。不仅如此,船长还在自己的航海日记中骄傲地记下了这一历史功绩。

同类推荐
  •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一首情诗一场爱

    一首情诗一场爱

    本书集合了中国历朝历代诸多名家的爱情诗篇,切入点独特,分为暗恋、初恋、热恋、生死恋、异地恋、婚外恋、苦恋、失恋等八个章节,采用另类文字表述,古今结合,不拘泥于对古典情诗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全面阐述。本书的魅力亮点,就是既满足读者对情诗本身的知识需求,也满足了读者对情诗背后历史故事甚至野史掌故的了解,并结合现代爱情故事解析、感悟爱情,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兼具。是一本走进灵魂,涤荡浮躁,让你思念成河、静思如梦的书。
  • 因为你在我的回忆里

    因为你在我的回忆里

    最具怀旧气质的台湾青春记忆文学台湾著名部落格博主草莓图腾用台湾文学作品的写作笔法把读者带入一个游离在儿童和成人之间、躁动不安的年轻世界,向读者全景展示着台湾民众的过往。从味道的香气、从亲人的感情、从难忘的回忆一点一滴,讲述记忆中的那些枝枝蔓蔓,吃的、玩的、看的、听的;动漫、小说、音乐、电影……往事仿佛是无数个阀门,当某个部分被触动,从前的一切都将随之喷涌,鲜活而美好。对食物的怀念、对亲人情感的追忆,一切一切童年难忘的回忆勾勒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刘船词典

    刘船词典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十月》、《北京文学》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共48篇。在书中,作者以自然、朴素、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在生活、工作、交际的点点滴滴。
热门推荐
  • 我妖成神

    我妖成神

    妖乃贱命?神又如何?我就是妖!能奈我何?纵然玲珑一出震天下,我毅然直冲九霄与天绝力。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一个笑中含泪而又啼笑皆非的世界。本书书友扣扣群:『293451624』希望书友多多支持!
  • 季总彻禅师语录

    季总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魔天蝎

    邪魔天蝎

    死亡沙漠一场恶战展开,正邪两派的顶尖人物为了即将出土的上古遗迹「海市蜃楼」而殊死相斗。邪魔天蝎在争斗之中,被同伴血魔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当年纯真而又懵懂的他,为何会走上今天这一步,成为被天下人所惧怕的邪魔?
  • 诱君

    诱君

    她为情轻生,重生后在战场。她成了他的战利品,他的俘虏,她是任他欺辱,还是起身反抗?而他遇见她,又将陷入怎样的万劫不复?周旋于三个男人身边的她,是蛇蝎还是美人?而那股一直伴随着她的神秘力量又是什么?
  • 天纵流星之成妃

    天纵流星之成妃

    邵年那个倒霉孩子听了专家的预测死活非要拉着安唯心去看千年不遇的流星雨,看就看吧。好好的看个流星雨,竟然被陨石砸死。死就死吧,一睁眼不是阎王殿,反而是满地的死人!好不容易见着喘气儿的了,二话不说拿刀架脖子,她这是招谁惹谁了啊?最后被带到了一个超级美男面前,稀里糊涂的竟成了一国公主还是个待嫁的!得,好女不吃眼前亏,跑不了就嫁呗。
  • 医林志1:双龙记

    医林志1:双龙记

    以明朝历史为背景,展现当时的中医药之神奇及医家济世救人的种种传奇,颇具神秘性和趣味性。小说文笔优美,情节跌宕,直追金庸、古龙,对于医理、医德的表述,活泼而意味悠长。读此书,可以在娱乐之中,学到几分修心养性的医者之意。
  • 星殒苍穹

    星殒苍穹

    天为盖,地为穴,绝域为棺,教主侍葬,古往今来谁有我剑孤尘死的风光?只是,你们谁能告诉我,你们这群老不死的为什么要追杀我?
  • 修真历验钞图

    修真历验钞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溺

    宠溺

    他帮我惩治坏心女配,他在我月经初潮时给我冲红糖水,他竟还把家里钥匙给我,这人叫徐伟,B市头一号公子,家大业大,怎么能没有好感呢,偏生,我落魄无依时找到他,他竟……睡在温柔乡里,后来我便长大了,他跟我表白,全世界的男人都跟我表白,因为我美,无奈远走,遇见我爱的他。从此,挥霍起徐伟对我无尽的宠溺,直到我跟徐伟孩子夭折的那一刻,他咬牙切齿的捏住我的下巴,说:“我告诉你白馨,要娶你就是我一句话的事儿,不需要征得你的同意!”
  • 业绩突破有方法

    业绩突破有方法

    遇到瓶颈是企业发展中的常态,企业发展之路就是层层突破之路。管理者的天职就是排除困难、实现突破,业绩突破是每一个企业高管必须担负的使命!《业绩突破有方法》以“业绩突破领导力4级体系”为框架,为企业管理者带领团队实现业绩突破提供了实战理念、思路、方法与工具,旨在帮助企业突破瓶颈、做大做强。书中的“业绩突破飞扬七步曲”和“1+5业绩突破法”提供现成的步骤及方法,让企业管理者能够“拿来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