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1900000011

第11章 中国根祖(1)

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大融合的祖国。在人类发展史上,历经了数不清的冲突和融合,才定位于今日的面貌。这整个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就是文明渐进的过程。而台湾,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这种冲突和融合中来了。也就是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台湾的脉搏就随着祖国的脉搏跳动了,台湾的脚步就随着祖国的脚步前行了。在跳动和前行中,台湾同她的祖国一样,经历过孕育的艰难,经历过诞生的阵痛,经历过成长的风雨……

这是2002年1月,我去台湾出席海峡两岸尧文化研讨会时的留影。我所以要在这个地方留影有两个意思,一是可以看出台湾和大陆的文化一脉相承。你看那旅游景区的墙头造型竟然是古钱币,而且上书的大字富贵荣华、心想事成和大陆的祝福语完全相同。同根同祖,同源同文,这就是大陆和台湾的写照;二是想留一张影把这样的设置带回家,在我们的旅游区效仿,增加一点吸引力。可惜回来后没多少日子,我便不干文物旅游外事局长了,这张照片便闲置了。当然,其时没有想到会有第三种用途,就是放进这本书里。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啊!

2009年12月15日

中国根祖

23

老实说,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还真有些始料不及。原来去台湾,只是想进行学术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尧文化。或者,更透彻的说,我供职的单位有着旅游的职能,我是想扩大尧都、尧庙的知名度,以此为契机发展观光业,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社会进步。但是,我没有想到,我从香港起飞,飞过海峡,飞抵台湾,似乎穿越了遥远的时空,历经了漫长的沧桑岁月,逼真地了解和感知了台湾的演进和变迁。

在台湾的日子虽短,但是从我接触的人们中,从我感知的物事中,从我观赏的城乡中,从我翻阅的史料中,深深明白了,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祖国母体上无法割舍的肌肤。

曾听人说,台湾的根祖在大陆。

我赞成这种说法,但是,随着认识的渐进和升华,觉得这种说法不足以表达自我的认知。

我以为,台湾是随着中国的孕育、诞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这样的认知,不是无源之水,是基于中国的形成模式而生发的。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大融合的国家。在人类发展史上,历经了数不清的冲突和融合,才定位于今日的面貌。这整个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就是文明渐进的过程。而台湾,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这种冲突和融合中来了。也就是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台湾的脉搏就随着祖国的脉搏跳动了,台湾的脚步就随着祖国的脚步前行了。在跳动和前行中,台湾同她的祖国一样,经历过孕育的艰难,经历过诞生的阵痛,经历过成长的风雨……

24

在台湾,我听到一个古老的故事。这个古老的故事却使我对大陆和台湾有了全新的认识。

故事是有关秦始皇的。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皇帝。说他有意思,因为无论从正面说,或是从反面说,他都是一位登峰造极的皇帝。他的铁骑下是战火狼烟,战火狼烟下是尸横遍野,是血流成河。然而,就是这战火狼烟,就是这尸横遍野,就是这血流成河,孕育了一个大统一的中国。这不能不说是秦始皇的功勋。但是,这历史功勋却是以暴力和凶残累积而成的。

秦始皇除了给历史留下一个统一的中国,还留下了让世界注目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据说,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地球,惟一能够看见的建筑是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显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兵马俑在人类的大观园里也不逊色,据说可以列入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和兵马俑都是中国的骄傲。在过去,中国人只能从精神上领受这种不凡,现在,不仅可以收获精神上的不凡,还可以收获最让人亮眼的金钱。万里长城和兵马俑都是世人向往的旅游点,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常盛不衰。兵马俑所在的地方,原来的村民顶好也只能过个温饱日子,可现如今,靠卖那些模子里脱的,窑子里烤的小泥人,就过上了雪花糖一样甜的好光景。可是,又有谁想过,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的历史作用,仔细一想,如果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还有点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兵马俑就一点积极作用也没有了,完全是为了穷奢极欲,一个独霸天下的帝王,活着要指点江山,死了也想拥有整个天下。因而就有了这世所罕见的陪葬品。不意这陪葬品,竟成了让世人洞穿历史的文物珍品。

在进入我心灵世界的历史舞台上,秦始皇一亮相就是位令人讨厌的白花脸。孟姜女哭长城就活画了这位帝王的凶残暴烈,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历史戏剧,算是历史对秦始皇的结语。有意思的是秦始皇一边遭人唾骂,一边让唾骂他的人享受他所缔造的历史骄傲。

秦始皇确实是位有意思的历史人物。

就是这位有意思的历史人物,当了皇帝后才发现皇帝的滋味就是不同寻常,就是值得人美美享受。遗憾的是人有生有死,皇帝也难免一死。而一旦死了,皇帝那滋味也就品味不成了。为此,秦始皇曾经愁结眉间。历朝历代都不乏善解人意的人,七品小官尚有人巴结奉承,何况至上至尊的帝王?秦始皇的忧虑早有人破译了,破译了的人给人君描绘了一幅美景:

在遥远的大海上,有三座仙山。一座叫蓬莱,一座叫方丈,还有一座叫瀛洲。山上日月同辉,绿树常青。树上花连开,枝头果常鲜。山中有人,人吃仙果。吃了仙果的人常生不老,即是须发皆白,垂挂脚下,也红光满脸,神采奕奕……

这幅美景着实沉醉了秦始皇。有书写道,秦始皇笑眯了眼,油亮的脸膛露出了平时少见的皱纹,上唇墨黑的卷须居然不由自主地抖动了。真能吃到这长生果该有多美!他想得如痴如醉,似乎已经得果成仙,翩翩若飞。后来的情节,谁都可以续写,秦始皇准定要派人采摘仙果的。正是这样,不过有人将仙果续写成了仙人造出的仙丹。仙丹也罢,仙果也罢,秦始皇的确是派人去了。派出去的人叫徐福。

徐福知道这仙丹仙果是美妙的幻想,乘船下海,漫游两天,就转回到了岸上。原以为,没有求到也就作罢了,哪知道秦始皇沉醉在那幅画图中仍然痴梦难醒,在海滨亲设行辕,连天翘望,等得唾涎欲滴,望眼欲穿。徐福上岸一看,不好,下人的一番神话,不意竟让皇帝当真了,看来,要是求不回仙丹仙果,这岸上是不能待了。徐福连忙皱皱眉结,很惋惜的禀告秦始皇:

出海找到了仙山,也见到了仙人,人家不给仙果仙丹。说是,要给也只能给童男童女。

秦始皇说:这好办!遂下令,广征童男童女。当然,征选工作进展不难,很快就征到了三千名。又选派船只由徐福带领浩浩荡荡开赴大海。

从此,徐福和这三千名童男童女就杳无音信了。

据说,徐福的船队历经风浪到了日本。那时候,日本还是蛮荒时代,蛮人见到舟船,见到衣着华丽的人们,肯定当成了梦中的神仙。就这样,求仙的人们成了被供奉的神仙。一直到今天,日本人还供奉徐福。

因而,徐福东渡的故事是个古老的故事。在我少年时代的历史课上,就印记进了我的脑海。

只是,不曾想到,在台湾方才知晓,徐福的船队曾经到过台湾。台湾史学家连横先生曾言:

蓬莱、方丈为日本琉球,而台湾则瀛洲也……台湾与日本琉球,鼎立东海,地理气候,大略相同。山川秀美,长春之花,不黄之草,非方士所谓仙境也欤?

而且,这说法不无依据,依据的是《后汉书》,书中记载,徐福到达夷洲及澶洲,没有发现不老的灵丹,怕空手而归,残暴的秦始皇会开刀问斩,只好带着童男童女继续寻找,最后寻找不到,就定居在瀛洲,即台湾了。

台湾,看来早在秦朝就和大陆有了缘情。这不仅我没有想到,恐怕秦始皇老人家也不会想到。

25

秦始皇不会想到他的欲望虽然没有满足,但是,欲望的奢举却结出了意想不到的硕果。这硕果就是使远离大陆的海岛同大陆开始了人为的缕连。

不过,似乎这缕连仍然有猜想之嫌,如果说,徐福进入台湾还带着浓烈的猜想成分,那么,另一个人物的出现却使台湾和大陆扭结为中国历史。

这个人物是三国时期的吴王孙权。

孙权登上王位,即改王为帝当了皇帝。接着又和蜀国订立了盟约,不再担心西边发生战祸,就将都城从武昌迁到建业。孙权雄心勃勃,一心扩大自己的疆域。西面不能扩大,那是自己的盟国;北面难打过去,那里有强大的曹魏。怎么办?孙权将目光投向了一望无际的大海。

有一日,孙权传呼将军卫温登殿。行过君臣大礼后,即和将军谈起夷洲。夷洲即是今日的台湾省。孙权侃侃而谈,说到夷洲的气候、山川、景物,如数家珍,听得将军好不惊奇,忙问:

“陛下,您是如何得知夷洲风物的?”

孙权说:卫将军,你应该像吕蒙将军一样多读些书。早在古书《禹贡》中,就写到夷洲,后来,夷洲的传说和记载更多了。你知道徐福入海求仙的事吧?

卫将军答道知晓。孙权又说:据说徐福曾经到达夷洲,那里四季温和,草木常青,百花盛开,真是个好地方。

卫温听了孙权的这番话,明白了他的心思,立即表示:臣愿意出海寻访夷洲。

孙权自然高兴,仍然反问:你有这个胆量?卫温说:臣万难不辞!

卫温说:臣万难不辞!

就这样,卫温将军和另一位将军诸葛直率领万人船队浩浩荡荡东进大海。应该说,卫温渡海的实力比徐福强盛多了。三国时期,吴国的造船业最为发达。吴国在长江中的战船,大者有五层之高,可容纳三千兵士。远航大海的船只,长达二十余丈,可载六七百人,载货重达一万斛,约达现在的500吨以上。公元230年,也就是吴大帝黄龙二年,卫温和诸葛直率船30多艘,从章安,即今日浙江省临海县东南启碇,登上了航程。

船队先沿海岸南行,到了侯官,即今福建省福州市,才调头东行。航程并不顺利,东行后风大浪高,将士们冲破惊涛骇浪,稳掌船舵,快速东进。船只在蔚蓝色中飘泊,飘泊得大家都有些厌倦乏味,以为夷洲不过是神话梦幻。突然,前方出现了林木葱茂的陆地,将士们喜上眉梢,加速前进,很快抵达了海岛。

二位将军指挥兵士登上海岛。将士们正设营扎寨,立足未稳,忽然来了一群男女。为首的手举大木棍,擂击着木鼓,众男女簇拥一起,呼喊着奔来,有的手持木棍、有的舞动鹿角矛,乱嚷嚷逼近海滨,冲杀过来。

来的俱是高山族人。卫温和诸葛直连忙指挥兵士列阵迎战。哪知,来众虽然勇猛,却不懂战法,转眼功夫,就被打得一败涂地。广众叫嚷着退回山林,不再出来。二位将军遂命令兵士继续打造营寨。

营寨刚刚扎好,高山族长老来了,带着山瓜、野果等礼品。这是高山族的习俗,战败者要返回对方,敬送礼品,认输求和。如果对方收下礼物,是同意和好;若是不收,那还有一场恶战。卫温和诸葛直哪有不收礼品的道理?连忙收下,并派人前去高山族大寨回拜送礼。此后,两方和睦相处,再无纷扰。后来,卫温还将一把佩剑送给大酋长,高山族人如获至宝,围聚观赏。

从此,台湾原住民的生活走进了大陆人的眼目之中。那时候,台湾人还处在原始社会,当属石器时代。民众居住以部落为单位,好几个邻近的部落联手活动狩猎,算是部落联盟。东吴将士登陆后,前去讨杀的人众就是部落联盟的大酋长组织发起的。这些民众的居住十分简单,多以种树为蕃障,间隔房和院。如果部落要召集人众,头领敲击木鼓就行了。木鼓由巨树制成,树砍倒后外剥其皮,内挖其瓤,即成空心,晒干后就成了木鼓。用重锤敲击,四五里外的地方也能听到轰隆的响声。各个部落的人众,闻声皆至,或围座议事,或聚众守猎,或出击征伐强敌。

台湾四面环海,中间有不少湖沼。湖沼中游鱼水鸟很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民们喜欢捞鱼生食。吃饭用的是木头器物。一个长条食槽放在空地,一伙人围蹲于槽边,以鱼肉腥臊安中,十十五五共食之。

令东吴将士好笑的是,住民赤身光体,居住是“舅姑子妇,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合之时,各不相避。”他们仍然处在以女人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男子长大,就找成人的女子,女子乐意,男子便到女家居住,“与作夫妻,同室而食”。不过这不算是正式成婚,男子也不能光明正大的面见女方父母。必须到女人生了孩子,男人的地位才能改变。此时,女方正式去男方迎亲,迎进家门,男子拜过女方父母,就成了这个家庭的成员。据说,成亲时还有一件痛苦的事——凿齿。这凿齿就是拔牙,男女结婚各要拔掉一颗上牙,赠给对方,表示“痛痒相关”,互托终身。本是一件喜事,却要留下血淋淋的记忆。拔过牙后,男子以女方为家,赡养女方老人,直到终身。

断发文身,是台湾住民的风俗。孩子成人,都要剪去长发,在身上刺各种图案。断发好办,剪去头发就行了。而文身则难了,给人增加了不应有的痛苦。孩子大了,由祖父决定纹身时间。文身时还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宰杀水牛,置备酒席,全部落的人在木鼓声中聚集一起,大吃大喝。文身的孩子也放胆痛饮,喝醉了,躺倒了,失去了知觉,才由头人宣布纹身。部落的针刺画师前去在孩子身上飞针刺划,留下各种纹饰。

台湾住民也有娱乐,他们“歌似犬嗥,以相娱乐”,仍然处在简单粗旷的原始时期。这一切在东吴将士眼中顾盼到的场景,按说应该随着将士的消亡而消亡,好在将士中有一位名叫沈莹的,精通文墨,回归东吴后静心走笔,写下了《临海水土志》,内中记述了三国时代台湾的地形、气候和风土人情。

这是后话,时下安定台岛,应该农耕开发,索取衣食,站稳脚跟。不料,炎夏时节,酷热难耐,兵士们不服水土,染上疫病,很难治愈,不多时竞有数千人相继毙命。硬撑了一年,眼看兵士日渐见少,卫温和诸葛直连忙带领所余兵士回返东吴。所幸,回归时上千名夷洲人众也随船同渡,抵达大陆。这上千名人众可能是落户扎根在大陆的第一批台湾住民。

探寻宝岛的航程结束了,但是,吴帝孙权和卫温、诸葛直的历史功勋却永远无法磨灭了。

26

在台湾的历史中翻检、探寻,竟然又遇上了一位和秦始皇齐名的暴君。这位暴君是隋炀帝。

隋炀帝以暴君的面目走近我,是小时候的历史课上。他强征民夫,开凿运河,弄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万户萧疏鬼唱歌。而这么多民众付出生命的代价是为了用河水载浮舟船。舟船上歌舞饮宴,声动两岸。那便是隋炀帝御驾巡游了。就是为了巡游的畅行,隋炀帝才开凿大运河。可是,隋炀帝在大运河中巡游是有数的,而长期以来商运货船的畅行往来是无数的。大运河呀,你如同兵马俑一样,是皇帝昏庸无道的真实写照。不意,穿越时空,昏庸的负效应也会化作历史的正效应。

同类推荐
  • 岁月的情帆

    岁月的情帆

    “在一层鹅黄霞影余辉里,一对对归巢的鸟侣飞鸿携翅低吟,又轻悄柔缓地停栖在深灰色的晓夜丛林中。”作者记录下的故事大多是平淡的,夹带着他自己的情感独自品味生活,如他所说“回味人生聚散无常,也恰是这一点,使我们更应该格外珍惜这份心灵默契通达的和悦。”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黑白斋序跋

    黑白斋序跋

    本书收入作者为40多部文学作品写作的序跋。包括“好汉不提当年勇——序刘林小说集《桃子脸,弯弯眉》”、“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等。
  • 成长:初到人间

    成长:初到人间

    诗集传递的是正能量。虽然写的是生活中一些琐事,但蕴含着善良、仁爱、宽容、平等、自由、坚定等理念,体现了值得弘杨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观。诗集展示的是真善美。有情感之美,描写了祖辈、父辈对晚辈的挚爱和呵护,写出了儿童对成人的深深依恋,表现了家人之间的关心和温暖。
  • 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本书先从风俗史的角度对唐宋六百年牡丹审美玩赏之风习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此期牡丹赋、牡丹诗词等进行系统解读与阐述,借此分别呈现唐宋社会牡丹审美风尚之转移,以及唐宋文人士大夫牡丹审美文化心理之嬗变。通过风俗史与文学主题演进史之互参互证,从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角度来共同呈现彼时时代精神之变迁。
热门推荐
  • 倾尽一世

    倾尽一世

    国恨家仇,阴谋算计。她甘愿为他倾尽这一世柔情,赴汤蹈火只为博君一笑。而另一痴情男子却愿意以这山河万里,换取她一段永恒传奇。背负仇恨他韬光养晦一路向前,就算视她如珍宝,都只能一步步算计推她至烽火浪尖。心死之时她得知他的爱,却已下嫁他人,从此敌对没有尽头。等待他们的,是一世怨恨纠缠,还是各自安好天涯。诸位看官,小心眼泪,请随我来。
  • 化身明星(原变身明星)

    化身明星(原变身明星)

    柳桓和柳桐是双胞胎姐弟,长得很相象。姐姐是个心怀明星梦的少女,不知不觉中却把弟弟给拖了进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柳桓化装成柳桐,却引起了完全不可想象的后果……本书讲述的是柳桓以及同一批的年轻人成名,以及当明星的故事。特别申明:本书为变装小说。现在是,将来也会是。*****************友情推荐:惊梦炫奇的《诸神乐章》
  • 恶霸张三的幸福生活

    恶霸张三的幸福生活

    一个乡村的腹黑小痞子,因为撞破了村长与会计的奸情,机缘巧合的当上了村文书,张三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成为了尼姑庵的男主持,而且主抓全村大姑娘小媳妇的计划生育。鸡飞狗跳之下且看张三如何步步为营走出一条通天官商路。好吧,我承认这就是本搞笑小说,观看本书你唯一的收获就是快乐,现实的生活已经足够苦逼,让我们多一点笑容,多一些开心,不好吗?好吗?真不好吗?
  • 召唤圣典

    召唤圣典

    喜欢人妻的西门庆、万里独行的淫贼田伯光、无恶不作的云中鹤……霸气无边的叶孤城、老谋深算的雄霸、野心勃勃的石之轩……同属于召唤流,陈思宇觉得自己很悲剧。为什么人家的是绾绾、小龙女之流,而我的却是这些极端的反派人物?于是,原本温文尔雅、心肠好的陈思宇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变黑了。
  • 超级特工

    超级特工

    特工在都市,美女挡不住!超级特工‘叶飞’回归都市,新任务竟然是保护个女人一年?但不能让她发现,不然任务算失败!新书热血军事《超级特种兵之狼王》望大家前来观看!
  • 豪门盛宠:千金在上

    豪门盛宠:千金在上

    得了月光族病的叶暖对钱没有概念,吃,花,玩,成了她最大的乐趣,很不幸地牺牲了爱情,她的男友林浩私下闪婚,背叛了她。失恋,叶暖立志成不变的月光族,是叶氏令人最头疼的千金。后来,叶暖被父亲送去车辰希那边管理一下,教训叶暖这丫头。神马情况?一次见面,睡他家,两次见面,他居然是她的上司。命运真开玩笑,失恋的她,一心向月光族,却被他一个一个剥削。谁怕谁啊?她不信冷面上司有多难对付?
  • 史上第一凶悍中锋

    史上第一凶悍中锋

    我是凶兽,凡是挡我者死。且看史上第一的凶悍中锋暴龙,如何在NBA赛场上弑神灭佛。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君子之恋

    君子之恋

    一次倾情,换来两次穿越。本想“一生一世一双人”,偏偏旧爱找上门。本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奈何命运弄人,制造种种擦肩而过,当有情人终于相聚时,眼前的男人却摇身一变成了侯府长子,而她却变成前世情敌的样子,更有温婉郡主款款而来,一开口竟是要抢她的男人,拜托,能不能有个先来后到泥?
  • 清微玄枢奏告仪

    清微玄枢奏告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民法

    民法

    民法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适应高等教育网络教学的需要,我们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的教材规划编写了本教材。我们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实际,针对在职人员的学习特点,突出实用性与实践性,尽力反映法学研究的新成果,简明阐释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使之符合网络教育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