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1800000027

第27章 附录(4)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乡村记忆》貌似走了传统散文的老路,在这路上踏出的履迹和气度的却是全新的。书中所录八十余篇散文,按照作者的编目分类,归成了写四季乡景的“远逝的时序”、写儿时生活的“童年的碎片”、写乡居见闻的“艰涩的年轮”、写故旧族亲的“生命的风光”、写农家器物的“残存的往事”、写节令民俗的“先祖的轨迹”、写庙社村貌的“永远的剧场”,以及写乡野动物的“生灵的命运”,一共九辑。而如果换一个角度,把这九辑篇什,归结、摆列在写“风物”、写“风土”和写“风情”三个向度上,似也并无不可。通过“风物”、风土“和”风情这三个向度上的轮换聚焦,尧都故地沃野间的景物、水土和人生这世态的三重面相被次第照亮,一个层次繁复、场景立体、满含包罗万象和泥沙俱下之势的乡村天地,逐渐得以显影定格,跃然出于纸表,带出一种一切扑面徐来、宛若历历在目般的现场感和亲近感。

比起这种多点聚焦的角度,值得更加注意和肯定的,是贯穿在从有关乡村“风物”、“风土”、“风情”几方面写作素材的选择,到具体对它们展开外在的描述和内在的探析这各环节中的那种绝不止于或一味说好或一味说坏、或一味赞美或一味批判的,既不肯走极端,也不肯哗众取宠的宽和有度的语态及文风。这样的语态和文风,本身或许正是真正成熟的乡村智慧和乡村伦理的一个部分。它的出现,并非意在回避或者隐瞒个人的主观倾向和褒贬立场,而是为了显明言说者对自身的身份、地位和话语权力的一种清醒估计,以及基于这种自知之明而主动采取的一种不愿意“过犹不及”的表达策略。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学因袭出大量寓言设譬的模式;而被人人自危、瞬息之间可以万变的动态化的社会等级关系所彻底异化了的城市作家,却多惯于在作品中直接或借着虚构人物之口,毫无自知和知人之明地装腔作势。《乡村记忆》的作者已在城市安居三十多年,且在政府机关任部门要职有年,在散文写作中,却一仍其旧,恪守乡间人贵自知、谦卑敦厚的话语习惯,较之某些虚张声势和故弄玄虚成癖、成瘾的所谓“官人散文”或“纯散文”,这或可也算作者为人为文不随流俗的一个关键细节。

不过最重要的还在于,这种不急于简单论断一切、不急于将一切做截然而判然的黑白两分的温婉而低调的语态、文风,恰好匹配了他的散文写作所面对的乡村世界的常态。在常态的乡村世界里,一切都首先是在被包容、被接纳的前提下存在的,这也许并不总是一个优点,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特点。这个特点造就了乡村社会的深度和广度,有时也导致乡村社会的冷酷和漠然。对此,《乡村记忆》没有躲闪,没有掩饰,在对于看似静态存在的乡间风物的娓娓叙说中,在冲淡平和、如数家珍的有关乡间风土的专注介绍中,在谐趣中间杂了轻声叹息、微笑中隐隐闪着泪光的回顾亲人乡邻人生故事的忆述中,黯淡的灰色以至沉郁的浓黑,并没有被轻灵的笔尖剔去,而是时时在不着痕迹之中有着情出自然的袒露。当然,对身处时下不分真情假意、一律惯使浓墨重彩和大哭大笑的过度修辞的都市文坛近旁的读者们来说,这种水墨渲染式的以淡笔来托重彩的写法,可能已经有点显得力道不够、刺激度不足了。

一本书,八十来篇散文,三十万字的篇幅,用来扫描一个人五十多年游于斯、钓于斯的一方水土上的经历和见闻,焦点虽然明确,但分辨率和细腻度总归还是有限。可能多少也正与此相关,设若以一个神魂凝聚的文本整体而非文集来看,《乡村记忆》在宏观的格局上并不如《文化苦旅》那么高远,在内部的气象上,也不及《一个人的村庄》那么精深。但对作者而言,这种光拿一部作品说事儿的比较,有时候也许不尽公平。因为至少以我个人之见,在像《尧都土话》或《山西古戏台》那样的散文集中,《乡村记忆》的作者其实也同样显示了一种富有他自己个性的、自精微处构建大格局、将学识与诗意相交融的不寻常的散文手腕。只是,要想领会和认同这一点,大概我们读者还先得需要具备一份懂得尊重和珍爱那些土气十足的方言与旧俗的、不那么时兴的“雅”兴“雅”趣。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

奚学瑶

乔忠延生长于尧都临汾,该地隶属山西。我的足迹未至山西,娘子关内未有感性认识,忠延笔下营造的人文气息于我深感陌生,也感到独特。我的手头有他的两本书,一曰《远去的风景》,二曰《山西古戏台》,这远不是他创作的全貌。据我不完全掌握,他刊行的书籍还有《中国神话》、《尧都土话》、《豆蔻岁月》、《梦幻岁月》、《枯荣岁月》等二十余部,并且,在报刊上还不时见到他的文章。我们先是以文交,后则以面识,这个自称出身“尘泥”的人,却是一个骨骼清秀、气质文雅的人,更像人们意象中的江南才子。他外貌温和,而内在颇有追求,颇有定力。如此之多的作品问世,便让人想到田间耕作的农夫,不辞风雨,春耕秋收,多年艰辛的劳作,终于有了可观的收获。

他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呢?

一、文人情怀与文人凝思

忠延的人生履历,颇有特色。他起步于民办教师,此后凭着自身的才干,而成为地方政府倚重的一枝笔,从而谋得一官半职。只是,他未热衷于仕途,正当前途顺畅时,却安然而隐,退身砚田,勤于笔耕。对于时下而言,无论从官从商,都要比文人神气得多。身处官场,却退身笔耕;擅长公文,却去抒写心灵文字,世人几多能够理解?

不理解也罢,中国之大,当不乏声律相近的人。人生于世,总有自身的道路,取决于时世,更取决于个性。个人性格即命运,性格也即文章特色。因而,回头再看温文尔雅的忠延,当然应抒写自己的性情文字,这似乎是命运的必然,是一种宿命。

他早期的散文多为性情文字、感性文章,《合欢树下》、《上天的路》、《弯弯的桃树》、《水磨谣》等文章,有对学校的忆念,童年生活的记叙,家庭生活的变迁……家园印迹,少年情怀,真切自然地显露在他的文字之中。淳朴、童真,带着乡土味,像一幅陈年的水粉,又像遥远的牧笛,古旧拙朴之中,流露着真纯鲜活的生机。文章流播着乡风民俗,串连着故人旧事,童年生活因此而显得有趣而独特。与此同时,文章亦从一些侧面,折射着时代的光影,“大跃进”、“人民公社”等历史事物,亦在文章中留下了印痕。感性散文,常常是人生的自叙传。散文家常常在自己的笔下钩沉童年旧事,往往因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而显露文章的风采,忠延正是遵循这一轨迹,写出了自己的个性。

令人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递进,作品的思想内涵发生了演讲,植株的根须渐渐深入社会生活的深层。《落魄》、《魂归》、《寿星》、《羊官》、《秋的笔记》等文章,已非淳朴、清纯的童年旧事。岁月的流露与思想的积淀,使作者对世上人事有了深入的思考,少年情怀已演进为中年思索,题材拓进了,思虑更深了。依然是故园人事,却更多经受了人世沧桑。抗美援朝的功臣狗肠叔,从一“敢斗资本主义的尖兵”,为生活所迫,到集上卖了几个红薯而遭批斗,直至冻饿而死。《魂归》,则从戴帽右派扫街的一个侧面,勾划了人物的逸事和世情的变化。《寿星》的历史跨度更大,勾勒了梨园名角汽灯红传奇的人生,在其人生中演绎了社会与文化的历史变迁,给人一种厚重的思考。《秋的笔记》则异于上述文章,不是镌刻人物,而是对秋天的感悟与思索。“秋声”、“秋味”、“秋色”,全面地述写了家园秋之风情,是一幅斑斓多姿的秋的乡土风情画卷。不是“秋尽江南草未凋”,也不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而是晋南的故园热土,人间美景。从奶奶的棉衣服、河滩地上的煤炭、压弯树梢的梨、桃、山楂、石榴,以及田鼠、野兔、青纱帐等秋的物象中,让人们感知秋日大地的丰富多彩、高远与空旷。此篇文章不仅有多姿多彩的意象,亦有使人会心的意趣,让人不由得联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只是,一个是东北,一个是晋南罢了。

二、尘泥古朴与灿烂秀美的审美意蕴

忠延早期文章,大多取材于自身经历,以及所见所闻的故乡人事。生于斯,长于斯,并且吟咏于斯,忠延深深挖掘并品味着这块文化厚土。这块相对封闭、相对边缘的文化乡土,在现代风潮席卷的当代,却较好地保存了自身的文化本色。忠延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以灵秀的心灵、秀丽的笔法,细细地切割和分享这块属于自身的文学蛋糕。他没有邯郸学步,也未东施效颦,而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营造具有晋南特色的外表尘泥质朴和内在灿烂秀美的审美意蕴,从而使自身的创作成为中国散文坛上具有自身风格的“这一个”。

这种审美意向,着眼于题材的乡土追求之外,尚有对民间故事、民歌、民谣的诠释,对民风民俗的描述,以及由此而抒发的遐想。我们从中可以细致而感性地体会到晋南农民古朴厚重的生活氛围,他们的机智、幽默与坚忍。这种描述,不是在平实的叙述中着意铺排出来,常常是在人物命运沧桑中,自然而然地得以表露,反映了一种自然天成的本色。只是,这种尘泥质朴的美学意蕴,是大背景上的烘托,其人物、事件甚至语言描述,却是斑斓多彩,甚至是鲜亮秀美,虽然没有江南风景的波光水色,但厚土尘泥中的野语村言、山肴野蔌却别具意蕴,“交响出天籁与生命的勃然生趣”。

这种审美特色,在上述文章中均有不同的体现,《天日》一文,似更为集中鲜明。民歌、民谣、民间故事,串珠般地连缀着全篇文章,或歌颂,或讽谕,将当地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生态,写得生动有趣、淋漓尽致。文章既是一幅风俗画,也是一篇世情录,使人们在审美乐趣中增强对民生与世情的了解。

如果说上述一些文章,是一种近乎原生态的感情表述之外,而《日出日落》、《狼》、《荒城》等文章,更多的是形而上的理性阐发。《日出日落》,将人的生命历程,分解为“晨光”、“上午”、“午间”、“午后”、“黄昏”、“黑夜”等六个时段,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巧妙而清灵的感悟。《狼》则是一幅又土又洋,又古典又现代的油画,是一首辽远而富有野性的小夜曲。《荒城》则是由对交河古城的寻访,而产生对历史与自然的审美沉吟。这些文章,依然带有忠延一以贯之的尘泥古朴的气息,但自然的尘泥,已提升为哲学与文化的制作,审美具象走向空灵,古旧走向现代,从岁月的茫然中发出了《天问》式的拷问,因而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闪烁着雨后初晴的清新灿烂的虹彩。

三、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

近年,忠延文章的题材与风俗,有了鲜明的演变,着力点发生了位移,感性文章逐渐向知性文章演进,《中国神话》、《成语新解》、《翻阅骊山》等文章便是明显的标识,尤其是《山西古戏台》一书,则以其斐然的文彩和深厚的学识,而确立了自身文人加学者的地位。

《翻阅骊山》一文,数千年的历史跨度,从西周——秦——唐——民国,借骊山而负载于一处,作者凝神运气,深思熟虑,把骊山作为审视中国历史的正气凛然的“审判之剑”,而拷问着中国历史。从西周的“烽火戏诸侯”到民国的“西安之变”,中间的秦始皇穷奢极欲修建了骊山陵,唐明皇“春寒赐浴华清池”……无一不是关联着中国走向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在翻阅历史典籍中,由翻阅而翻越了骊山的历史巅峰,从而“坐看行云,俯瞰尘寰”,感悟着存在于世间万物的老子所谓的“道”,使“天道脉律”的“自然法则”顿悟于心。这样的文章,在近年掀起的知性散文热潮中,也是锦绣佳作,是忠延写作历程中,从感性到知性,从生活感知到读书论世,一座丰硕的里程碑。

更厚重更高大的里程碑,当是忠延撰写的《山西古戏台》一书了。书写这部书,既需对苍凉历史的感悟,也需对历史文物的学识,还同样需要飘逸流畅的文笔,学识与才华,缺一不可,忠延兼具这些条件,故撰写山西古戏台的重任便历史性地落到了他的头上。

他没有辜负众望,全面地融化了他的历史知识、戏剧学养、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并在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基础上,凝神静思,条分缕析,以灵动自然的文笔,写活了这个厚重而古老的课题,把一个易成为枯燥乏味、材料堆砌、学家匠人式的文字,成就为一部既有学术思辩,又有艺术灵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的专着。着作雅俗兼容,从古雅的《击壤歌》、《诗经?宛丘》、汉武帝的《秋风辞》到民间的碑记、楹联、民谣、民谚、传说,有序而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将严谨的考证与民间传闻贴切地缀连成一体。山西古戏台,承载了山西梆子的文化,华夏的文化,在作者的开启下,文思隽永,情趣盎然,古风扑面而来,“夕阳残照,汉家陵阙”,在华夏大地上皴染着古朴苍凉之美。

忠延以《翻阅骊山》、《成语新说》这类文章,以《山西古戏台》、《中国神话》这样的书籍,展示他的才情与学识、刻苦与奋进,表明他不但是一个擅长感性抒怀的一个文人,也是一个思虑精深的学者,在某些学术领域中有着独具特色的深厚造诣。他很好地完成了一个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的提升演进,相信锲而不舍的他,会有更广阔的开拓。

同类推荐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 聊斋五十狐

    聊斋五十狐

    该书所解读的五十个聊斋女性,不仅仅是女狐,还有花妖女鬼,但是她们身上都有一种用一个“狐性”可以概括的特质。所以“聊斋五十狐”中的“狐”是一个泛指,即那些带有“狐性”的妖娆媚惑、独立自主、来去自由并敢爱敢恨的女子。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热门推荐
  • 天域万妖

    天域万妖

    天路断绝的三万年后,天地本源崩解,古圣神王无踪,万般古经仙术消逝殆尽!这似乎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天道不存,修士只修外功战力,不修功德心性,重‘术’而无‘法’,长生之途更是茫茫而不可测……但在我心中,这却是一个最好的黄金时代!天地规则显现,仙根剑骨汹涌不绝,上古遗迹争相出世,远古传承亦于此世复苏,只为决出那最强一道,重塑长生路……武道通神,仙道遮天,魂道万年长!百年后,待我登帝证道时,我却要看看,谁可高高在上!………………………………新人新书,求个推荐收藏吧,希望大家支持一下!
  • 神秘前女友的邀约

    神秘前女友的邀约

    “我闻到过她的秀发在空气中的飘香,我亲吻过她柔软的双唇,我曾触碰到她温暖的手——我宁愿要这些短暂的时刻,也不愿意要没有这些的孤独的永生。”——尼古拉斯·凯奇,电影《天使之城》。新律师林清接了一宗大案子,委托人竟是他的前女友,她眼眸中的坚定与执着深深地震撼了他,接受委托后,他却一直欲罢不能地纠缠在数不清的温柔香里,身不由己,力不从心……
  • 狂魔龙神

    狂魔龙神

    败落的家族该如何回复往日的荣耀?阴暗的毒计阴谋该如何打破?只有力量,强大到足以蔑视一切世俗规矩的力量!少年沈峰,意外掌握了最为强大的魂灵剑,借助另外一个神秘灵魂的帮助,踏上了修魂者的道路,魂斗士,魂斗师,百纹魂师,千纹神师……
  • 不可饶恕

    不可饶恕

    卢凤英下岗后改行卖彩票,却被人用假钞欺骗,丈夫于大威为了买彩票又将家中积蓄花光,卢凤英在打击之下离家出走。于大威和邻居李丽云组成家庭,数年后,回来的卢凤英决定向丈夫报复……
  • 封魔至尊

    封魔至尊

    意外穿越到异界大陆。这里,强大的武者能排山倒海,毁天灭地!主角因前世修炼的太极,获得巅峰高手的看重。从此,命运开始转折。看古天龙是如何修为猛进,血战大陆!
  • 枪灵世纪

    枪灵世纪

    异域枪灵脚踏天,缔造世纪镇坤乾!从地球上被掳到异界,他的命运便被人牢牢握住;依靠独一无二的血脉,他能否重新把握灰暗人生;没有青梅竹马之情恋,他却爱上数个不可能的人;命运安排,天意捉弄。给了他天赋,却断了他情缘!流云一骑可破天,到最后死心跟随的还有一匹马;可怜独我谓尘红,生死劫与他执手的还有一个人;四把传世剑,两柄沙漠鹰。我自逍遥过,枪灵世纪王!(欢迎各位加入南山流鹤书友群261854357)
  • 末日时计

    末日时计

    比死亡更让生命恐惧的,是等待死亡的过程。当你知道结局注定无法改变的时候,垂死挣扎是不是可悲又可笑?众人皆醉我独醒,知道真相,却无力挽回。逃,无路可逃……
  • 大唐公主与番王

    大唐公主与番王

    娇弱的大唐公主,虽已有了婚定之人,却被皇兄以稳定江山社稷之由远嫁番邦,从此与肖郎两地相隔。想要无视番王的深情,也想无视番王的伤痛,只是朝夕相处的宠溺,竟然穿透了闭不透风的心扉。费尽周折迎娶到梦寐以求的公主,却发现原来她心中另有他人,狂傲的他该当如何?面对别国公主的痴情,面对两小无猜玩伴情感的狂轰滥炸,又该当如何?只是那柔弱的面容,那早已在心中生根的清澈眼神,再无法视若不见,无法置之不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娘子全能:相公多多桃花多

    娘子全能:相公多多桃花多

    04届幼师一班的范末昭典型花痴一个,居然穿越到一个女尊的大皇女身上,这下好了,范末昭做梦都笑出声,什么美男都有,左拥一个,右抱一个。日子好不快活!“范末昭!你到底爱不爱我!”“爱爱爱,你们我都爱!”原来当个女老公也不是好当的呜呜呜。(剧情有些狗,作者有点疯。不喜误入么么哒!)
  • 一世情缠半生绝恋

    一世情缠半生绝恋

    她是青楼名伶,亦是背负家仇血恨的女子,她生而为复仇,死亦为复仇,她与他的爱因复仇开始,也因复仇而结束。他是丞相之子,亦是害了她全家的人的儿子。她与他从相遇到结束,都不过是他人所计划好的。她说:“你为什么骗我?”他勾唇苦笑:“你又何尝没骗过我?”这情似真,却又似假。她与他的相遇都不过是策划好的一切,她与他的结束却不在计划之中。如果当初没有遇见你,多好,如果当初没有爱上你,多好,如果……一切的一切,我都后悔了,可是怎么办,我已经爱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