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1200000012

第12章 官制·法律(2)

巡抚之名,始于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后来每年都要派中央官员巡抚地方。这一时期,巡抚性质同于“钦差”,本身不是官号,没有品级,可兼中央监察、组织部门的都御史和吏部尚书、侍郎等官衔,以便主掌地方官吏考察和军民安抚。因为属中央官,所以有事派出,事毕返京。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以后,由于地方动乱,开始常设巡抚,并开始了以省为管辖单位的巡抚制。巡抚职权不断扩大,不仅掌政,而且掌军,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中央官性质未变,还必须经常上京汇报地方军政事务。清代康熙(1662—1722年)以后,全国除直隶、四川外,每省都设一员巡抚,规定了巡抚品级。至此,巡抚才正式成为地方官,但仍遵行旧的兼衔制。

战乱时期,各地巡抚互不统属,往往贻误军机。为统一调度,就设立了专管军事的总督。总督性质同于前期的巡抚,兼衔一样,也不常置。自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设两广总督以后,才开始了正规的跨省总督制。从此,总督职权日益扩大,兼掌民政,实际上也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获得品级,正式成为地方官,也是清康熙以后的事。其时全国共设直隶、四川、两江、湖广、闽浙、两广、云贵、陕甘八员总督。

我国封建官制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即中央监察官容易演变为地方军政首长。这是因为,历代封建王朝为强化中央集权,经常派出中央监察官巡视地方,这些官代表皇帝,挟制地方,逐渐夺取地方军政大权。如汉刺史、魏晋都督、唐节度使都是由中央监察官演变为地方军政首长的。巡抚、总督由中央监察官演变为地方军政首长,则是这一特点在明清官制中的反映。

“内阁”的由来

明代的国皇帝朱元璋鉴于历代宰相职权太重,容易对皇帝的统治形成一定的威胁,决定永远废除宰相一官,并撤销中书省、尚书省,改由六部尚书分担国务,直接受命于皇帝,以期权力高度集中。但是皇帝个人毕竟不能万事通晓,又不得不在殿阁之内招集一群顾问。洪武十五年,仿照唐宋旧制,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以其常授餐于“大内”(天子宫殿之内),常侍皇帝“殿阁”之下,起宰辅的作用,为避宰相之名,故名为“内阁”(见《明史·职官志》)。

但内阁既非官署,亦非官名。开始时只是简任文臣入阁,参与机务。这些文人原官品级不高,亦无官属,不能直接指挥行政,与唐代翰林学士性质略同。以后这些人逐渐升迁、得宠,却仍带着某某殿阁大学士之名,才有了内阁的正式办公处所。大学士本身品秩虽只五品,而其所升任的官职往往可至尚书、侍郎,内阁的地位才逐步提高到六部以上。到了这地步,内阁就又有似于唐代掌朝政的中书门下省重臣的地位了。唐代的中书门下省官互称阁老,于是明代之大学士也被一般人尊称为“阁老”。

清初因循明制,建立内阁。但自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后,内阁不再干预机务。至宣统三年,将旧军机处并入内阁,设总理大臣,并以各部大臣为国务大臣,恢复内阁的形式,成为行政最高机关。民国初,改称国务院,设国务总理,以各部总长为国务员。一般人照旧习惯仍称之为“内阁”。至今人们称呼各国处理国家政务的最高行政机构,仍多按此习惯称为内阁。内阁一词已成为政府首脑部门的代称。

翰林院小史

最早在唐玄宗时,开始在宫延内阁设置翰林学士。这原是一般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不计官阶,也无官署,只是在宫廷内的学士院住宿,以待皇帝不时宣召,代皇帝起草文件。当时李白就任过这个官衔。直到唐德宗以后,翰林学士这个职务才日趋重要,由于兼有顾问、幕宾、清客的身份,整天不离皇帝左右,常有进言的机会,有希望参与政务,直至升任宰相,所以为仕途中人所羡慕。后来习惯以翰林学士为清要之选,几乎不是翰林出身的人就不能正式拜为丞相。

宋代进一步抬高了翰林学士的地位,设立翰林学士院,与实际掌政权的政事堂(中书门下)枢密院居平等地位。翰林学士知制诰即以代皇帝撰文告为专职,有的称“承旨”。冠翰林之名而不属学士院的,有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这些所谓经筵官,以在皇帝左右进讲书史为职。皇帝很需要收罗这批饱学之士作为“智囊”,故倍加恩宠。此后,凡执政大臣,多授予某某殿大学士的荣誉衔,以表示尊崇。

明代德翰林是从进士中选拔的,他们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成了正规的朝官。明清翰林院以大学士为掌院学士,其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官。

节度使

节度使的设置,是唐朝开始的,玄宗时,为了加强边防,防止民族反抗,在边境设10节度使,兼管数州军事。原是临时职务,遇有军事行动时,往往需用几州力量,而各州平行,彼此不能调动,故临时设节度使,可以节制、调度几个州的兵力。

节度使一般都是由皇帝派遣京官充任,故都带有京官和御史大夫(管监察)头衔。而且节度使往往兼任观察使职务,故他们可掌管地方上的军政、监察等大权,权势极大,比前朝“使持节都督”权势更大。

自有节度使后,原来的总管(后改称都督)就名存实亡了。节度使的副职,称节度副使,下设行军司马、参谋、判官等文武官职,组织相当庞大。

后来节度使政权、军权过重,总揽地方上二三州至十几州的军、民、财政大权;而且子孙世袭,不听中央调动,逐渐发展成藩镇割据。到天宝末年,安禄山兼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掌握约20万精锐军队,造成“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以后,内地也多设立节度使,辖地自二、三州至十余州不等。凡节度使所辖地区多兼有军号,如泽潞号昭义军,鄂岳号武昌军之类,拥有军队,各霸一方,传位于子孙或部下,不听从朝廷的命令,称为藩镇。五代时期,各地的节度使更多,专横跋扈更盛。北宋初期,皇帝收回兵权,节度使专作将相以及宗室勋戚的荣衔,一般不赴任,即使赴任也无实权。辽、金沿用唐制,设立此职,元代废除。

古代授官的各种方式

征: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受官。

辟:招聘授官。

选:量才授官。

荐: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

举:选拔。

点:指派,尤指皇帝指派。

简:任命。

补:任命补缺,多指照例补缺。

进: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

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

古代的清客

“清客”一词大约出现在明、清之际,它是从早前的门客、食客演化而来的。在战国时代,一些权贵为称霸天下,招揽各种有特长者,寄食门下,以为驱使,如孟尝君就有食客三千,其中既有雄才大略之辈,又有鸡鸣狗盗之徒。清客其实就是门客、食客的一种,但清客含有清俊雅逸之意,因为梅花的别称也叫清客。大概是文化发展了,没有点知识水平是没办法在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

清客常常被人轻视,但是当好“清客”却并非易事。清人梁章钜在《归田琐记·卷七》中,对此曾有这样的描述:“都下清客最多,然亦须才品稍兼者方能自立。”当时有人特将其必须具备的本领编成十字令,其文曰:“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诗,八张马钓,九品头衔,十分和气。”可是,有人认为单此还不足,又在其下各添两字,成为“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吐;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钓,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这实际上已是从诗文到吃喝玩乐色色齐全,可以设想,要是没有一点能耐,是断难做得到的。

“明镜高悬”的由来

旧戏曲舞台上,每遇大老爷升堂,公堂正面总有一块上书“明镜高悬”的匾额。这四个字是怎么来的呢?

据晋代学者葛洪的《西京杂记》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刘邦进入秦都咸阳宫里,看到无数珍宝奇物,其中有一块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称秦镜。又因为此镜功能奇特,故人们便用秦镜来比喻官吏清明,善于断狱。后来,不论是清官、贪官,还是糊涂官,为了标榜自己公正严明,就都在公堂上挂起了“秦镜高悬”的匾额。再后来,“秦镜高悬”逐渐演变为更为通俗的“明镜高悬”了。这就是“明镜高悬”的由来。

鸣锣喝道

鸣锣喝道亦称鸣锣开道,是封建宫吏出行时由人在前驱赶行人进行回避的一种形式。严格地说,鸣锣喝道源于清。清以前各朝的官员出行,只有仪仗士卒前引传呼,并不鸣锣。

《周礼·秋官·条狼氏》载,周朝的大官上街,有前导吏役“执鞭以趋辟”,这是喝道的最早形式。汉以后,喝道者一般只是传呼而不“执鞭”,喝道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行者止、坐者起”,迅速回避;一方面也是为了显示官员的威严。

到了清代,由于城市人口逐渐稠密,仪仗士卒仅呼喝已不能使人立即回避,于是便加鸣锣。锣声颇有讲究:县官上街,仪仗鸣锣7下,谓之“打7棒锣”,意思是“军民人等齐闪开”;道、府级官员上街打9棒锣,意为“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提督和巡抚上街打11棒锣,意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若是都统以上官员上街则打13棒锣,意为“大小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

古代的喊冤方式

我国专制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秩序,表示听取吏民谏议和冤抑之情,在传统的法制上允许喊冤制度的存在。

纵观历史,中国传统法制所许可的喊冤方式有三种。

同类推荐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一书付梓,既是对定南改革发展的回顾,也是定南人民感谢伟大的党、讴歌伟大时代的另一种表达,更激励着我们在奋进的历程中以务实铸就辉煌,以豪迈续写新篇,定南的发展步伐也定将因有名家们的印迹而更加深远、更加铿锵激越。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美不胜收:九寨沟

    美不胜收:九寨沟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门推荐
  • 女王临世:冷情王爷撩人妃

    女王临世:冷情王爷撩人妃

    末世里,木系与精神力双异能的高阶异能者姚锦,在与丧尸皇的对决中自爆,带着异能穿越到了死前看过的一部小说里,成了那本书中被女主和男主当成踏脚石的无辜炮灰女配,落魄世家姚家排行第七的姚安锦。末世里,姚锦是人们口中的姚女王,她睿智,她霸气。人生有幸重来一次,她可没兴趣做炮灰。末世里活了十几年的末世暴力女,解决事情的方式,一向奉行的是能不动口就不动口,若要动口必然动手。她曾手劈荆棘,踏着鲜血前行,辛辛苦苦成为他人仰望的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高阶异能者,可不是来和人讲道理的。
  • 穿越之绝色神偷

    穿越之绝色神偷

    人道侠骨清风,佛门寂静点缘。凡尘难修闲得醉,前生后世几百年。经历了不知多少个轮回,灵魂才能进入一个好的皮囊,坎坎坷坷的走过人生每段路程,善恶分明,行侠仗义,人间正道是沧桑。本文叙述了一个亦正亦邪的“神偷”,不管你是否接受他,他都是一个传奇。
  • 雷啸九天

    雷啸九天

    无尽大地,百族林立,宗派万千。这片天地,万物生灵皆以修行为主,百家争鸣,如八仙过海般,求那漫漫修行路。万年之后,远古邪族死灰复燃,危机席卷而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少年为求生存,兄弟相残,宗族仇恨,走上一条艰难修行路。战四方,诛邪魔,扬天下!以吾之名,雷啸九天!
  • 每天给自己一杯心灵安慰

    每天给自己一杯心灵安慰

    12个月的智慧修炼,为你破解幸福密码365天的心灵之旅,让你从容享受当下。365则动人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意义,滋养你的头脑和灵魂。365句幸福提醒:每句都会提醒你,幸福其实就在身边。365个心灵安慰:让你与心灵对话,让心灵回归自然。
  • 离梢徒伤茫

    离梢徒伤茫

    迷茫迷茫,最终迷失了方向;彷徨彷徨,回首旅途中的挫伤。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容易迷路,在无止境的黑暗中,他们早已忘记了最初的方向…
  • 一个夏天的约定

    一个夏天的约定

    来自天王星的公主,身负重任前往地球当间谍,本想做一名不引人注目的学生,不想一个接一个离奇的事件接踵而至。她渐渐意识到,事情远比她想象的复杂的多,身旁的伙伴,到底是敌是友?星际间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其实早已擦出了不可磨灭的战斗火花。生死攸关的时刻,却是以往她最是处处针对的人救了她,平常对她微笑的人,又在哪?宇宙如此之大,还是让我遇见了你,早已封尘的回忆,终究让我丢了你;一个在雪山之巅,一个在众星之间,你我之间,距离以光年计数,若是还有下次,我再也不会,将你遗忘!
  • 花心总裁的契约妻子:赎爱

    花心总裁的契约妻子:赎爱

    因美丽而得瞩目,因疾病而受宠爱,婆娑红尘,十九年的平和岁月,一直受宠于万千怜爱中,原以为命运早已被看得平淡,此生只能独行在孤寂清影中,谁知,一场任性出走,引来红尘中暗藏的段段情缘。
  • TFBOYS公主的邂逅

    TFBOYS公主的邂逅

    三位女生遇上自己的偶像,把自己的第一次献给了自己所喜欢的那个男生,其中有一位女生因为自己的身世离开了他
  • 那年还没有定下的契约

    那年还没有定下的契约

    这本小说内容主要讲了,1000年前,男主是个吸血鬼,女主是个人类,两人青梅竹马,之后女主离开了男主。男主,不甘心,便去找,可找了一千年了,还是找不到。就在这个很多种族的世界,他遇到了个男子,他是被遗弃的杂种狼人,那位男子,和女主长得一模一样,没错!女主转世为了男子。接下来敬请期待!~\(≧▽≦)/~
  • 偶像活动之闪耀学院

    偶像活动之闪耀学院

    (注:此小说是全新版的!是梓妍自己改编的!内容还是跟偶像活动一样的!只不过是我改编的!不喜忽喷!)夏梓依韵,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原初,答应自己的妈妈要跟妈妈一样,陪在自己的妈妈身边,帮助自己的妈妈,后因为自己的挚友——苏梦雪,带她去看闪耀学院的闪耀女皇——慕容伊雪的演唱会后,夏梓依韵慢慢知道自己的梦想是跟慕容伊雪前辈一样当上偶像!有着自己的粉丝!但她还是迟迟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依韵妈妈知道后,边去跟依韵说,再加上挚友苏梦雪的劝说下,进入了闪耀学院!成为了闪耀学院的一员!开启了自己的偶活之旅!并结实了很多朋友,也有了自己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