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惊喜地在北京西单淘到这本向往已久的千余页厚重的名着,我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平安(日本封建朝代名称)年间的清香似乎又萦绕在我的鼻息唇畔,《源氏物语》就是这样一部让人感受惊世骇俗之美的日式古典文学作品。
如果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朵奇葩,刀阵么《源氏物语》可谓是日本乃至世界文学的古莲圣县。
这部较《红楼梦》早七百余年的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如一幅工笔美图,刻画了源氏以及上百个人物活生生的形象,展示了日本平安年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与生活画卷,奠定了日本古典文学的‘物哀’审美观,此亦是物语文学的核心。
受白诗的影响,《源氏物语》的作者紫氏部将《长恨歌》一般的哀情细腻地注人这册沉厚而灵动的作品。源氏,在她笔下成为贾宝玉一般粉装玉砌,晶透完美的人。然而不同的是,源氏,一个身落帝王家的少年,再无拘无束也会沉沦为政治的奴隶。由出生到归去,源氏的一举一动一处一笑尽数收于作者紫氏部的笔中,而流出来的不单单是轻薄缥缈的故事,而是涂有浓重色彩的充满了喻理援情的字句。“空蝉”、“明石”、“杨桐”,萤,各种自然中显而易见的美与伤,全被她信手拈来,铸成一片绮丽华美却因情因人而伤的黄昏。
源氏的恋人,在二条院或六条院留的芳踪,无不令人神怡。
他的爱姬紫上的清纯明丽,蔡上的淡雅端庄,明石的温顺谨慎,夕颜的柔美动人,令观者叹然,令闻者神往。然而其中也不乏呆板的末摘花,苦心不得报的六条御息所(妃子名),独守空房一生的常夏。源氏无疑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般的人物,只有他才会令这些或俏丽或风雅的女子倾心无限。然而他最终还是归隐山林,了结了轰动一生的瑰丽。这样的人生,这样的故事,不禁令人叹然。这无疑的一种惊世骇俗。
紫氏部收集的传奇,总是夹杂着和诗与和琴的绝响,三五七字的诗,弹压颤法的和琴,以及熏着各色香料的或自或薄或绿或青的信笺。这其中有着假名草书的淡迹,亦有木屐嗒嗒的叹息,“清水波痕一线天”的群舞狂欢,女御更衣等妇殡制出各种绮丽的和服或唐装,一切都是完美的。然而这其中,像《红楼梦》一般在珠圆玉润之中隐藏着黑色与裂痕。政治,情感,斗争,假笑,刀剑,发梢,全都是玄机。或许作者紫氏部就是朱雀天皇时的某个大纳言或亲王家的女儿,也曾对风度翩然的源氏公子倾慕良久,但终究不能与之成为眷属,于是持笔写下了这位奇人的生平,又或许她只是个途听之人。但无论如何,这一定是一个爱源氏的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