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西湖
曾到西湖八月中,
水光山色染霞红。
三潭印月水清浅,
柳浪闻莺意从容。
古塔巍峨映晚照,
双堤烟雨沐晨风。
不将西子比浓淡,
只道瑶池落碧空。
注:三潭印月,柳浪闻莺,为西湖二景。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句。古塔,指杭州六和塔。双堤,指白堤、苏堤。
2、游姑苏
自古江南多靓丽,
天堂之外有苏杭。
春风杨柳新堤绿,
秋夜幽花旧苑香。
范蠡曾怜越浣女,
西施泣泪响蹀廊。
于今往事皆云去,
山寺空余晚钟芳。
注:响蹀廊,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宫苑长廊。“山寺”句,语本唐张继《枫桥夜泊》诗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潮州行
此地唐时曰瘴江,
潮州今日已苍黄。
韩公祠里祥云缈,
湘子桥边橘柚香。
百业兴隆人似雪,
文风鼎盛月如霜。
鳄鱼从此当远去,
不需昌黎诵祭章。
注:唐韩愈被贬潮州,途中所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有“夕贬潮阳路八千”、“好收吾骨瘴江边”句。在潮州韩愈又作《祭鳄鱼文》。
4、游七星岩
七星岩为桂林胜景之一,岩幽洞秀。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令人惊异。洞中潜流,淙淙有声,冷气袭人,游者莫不感叹景色之绝佳,造化之神奇。
澄静漓江畔,有岩曰七星。
洞幽藏瑰宝,岁久隐仙灵。
钟乳金光耀,潜流冷气凝。
异哉此造化,神妙更芳馨。
5、桂林山水(三首)
一
清漪漓江水,葱茏独秀峰。江峰如梦幻,晓日伴熏风。
二
象鼻疑戏水,叠彩叹奇峰。芦洞藏瑰宝,星岩竞月宫。
三
阳朔绕春水,江流映碧峰。
山川甲海内,堪赞鬼神工。
注:桂林奇峰有独秀、象鼻、叠彩,秀岩有七星、芦笛,峰秀岩幽,景色绝佳。而阳朔风景尤美,世传“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6、漓江秋景
桂林山水美,美在漓江游。
两岸青峰叠,一川碧水柔。
棹歌传去雁,鹜影落归舟。
最是动情处,画廊十里秋。
注:自桂林至阳朔,山水丽景,美不胜收,被称作“十里画廊”。
7、游华岳
西岳华山五峰簇聚如莲花,其险峻处有千尺幢、百尺崖、苍龙岭、长空栈道、鹞子翻身等。于峭壁上相间二尺许凿小洞,插入石条,上铺木板,是为栈道。长空栈道宽仅盈尺,长约百米,俯瞰深渊,胆战心悚。而“鹞子翻身”,乃于绝壁探身下行,需连续旋转,状如鹞之翻身,方可抵达下棋坪,悬崖绝险,令人不寒而栗。华山并有《宝莲灯》沉香劈山救母、陈抟棋赢赵匡胤而得此山为道教圣地之故事传说,增加华岳之神秘色彩。
万仞奇峰入碧岚,
莲华峻险欲登攀。
长空栈道鬼神惧,
鹞子翻身心胆寒。
巨斧劈山怜圣母,
棋高一着忆陈抟。
云霞变幻随风去,
羽化升仙笑不还。
8、过玉门
一九九〇年夏,余自西安乘车赴乌鲁木齐,参加西域戏剧与戏剧起源学术讨论会,途经甘肃河西走廊,遥望玉门关,发思古之幽情,仿唐王昌龄《从军行》,戏作一绝,反其意而用之。
万里黄尘暗雪山,
飞车遥过玉门关。
古来征战知多少,
不若凯歌亲睦还。
9、西域行
一九九〇年夏,西域戏剧与戏剧起源学术讨论会后,与会同仁畅游天山、呼图壁、吐鲁番、火焰山、阿斯塔那等地,西域风物民情,稍得窥见,书成芜句,以记所游。
西行万里出边关,
夏日炎天探楼兰。
域外风情新耳目,
中原文物现茔垣。
葡萄沟里葡萄艳,
火焰山前火焰翻。
不见雪花大如席,
何年重上美天山?
注:新疆呼图壁山凹发现上古时代生殖与舞蹈岩刻,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参军戏戏俑,同行景李虎于古城残垣中觅得汉时箭镞。吐鲁番葡萄沟之葡萄,一元钱可尽情享用;火焰山崖壁赤赭,热浪逼人,犹如火燔。又唐诗中有“燕山雪花大如席”句,今借用。
10、敦煌行
一九九〇年,新疆戏剧与戏剧起源学术研讨会后,与会学者同赴敦煌考察。自甘肃固原西去,车行数百里,沿途戈壁沙漠,渺无人烟,惟敦煌乃一绿洲,花果遍地,并有鸣沙山、月牙泉诸胜,而千佛洞留传唐代佛像、壁画等艺术瑰宝,令人叹为观止。
固原西北去,
域外尽边声。
瀚海连荒漠,
绿洲见夜萤。
鸣沙山上曲,
弯月泉边影。
最爱千佛洞,
瑰珍动世情。
注:瀚海,沙漠。弯月,指月牙泉,在鸣沙山下,形如月牙,故名。
11、游莫高窟
连绵戈壁接遐方,
千里驱车到敦煌。
弯月有情留倩影,
鸣沙无际奏霓裳。
为寻瑰宝谒名窟,
肯教艺珍过眼忘?
应许乘风越百代,
心香一瓣敬仙郎。
注:弯月,指月牙泉。泉湖形如新月,清可鉴人。鸣沙山为一高耸沙丘,于顶端下滑,簌簌作响,如闻仙音。霓裳,霓裳羽衣之曲,传说中之仙乐。仙郎,此指创作莫高窟艺术珍品之艺人。
12、游金边溪
金鞭溪为湖南张家界胜景之一。溪出深山,清流汩汩,峪中奇花异草,为世罕见。溪边高竦一峻峭石峰,直逼霄汉,状如金鞭,是溪以之名。
汩汩清流汇碧池,
奇花异草依山陂。
朝霞初染溪边树,
夕照重回岭上枝。
水底游鱼俶远逝,
峪中惊鸟哀别离。
最怜霄汉金鞭立,
警策世人慎所思。
注:陂,古音,山坡。游鱼俶远逝,用唐柳宗元《小石潭记》典:“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惊鸟哀别离,用唐杜甫《春望》典:“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3、夜宿天子山
乘兴攀援入翠微,
拏云拨雾遄思飞。
迷魂台上心旌漾,
第一桥边胆气危。
月色晶莹回冷照,
人迹深浅映霜辉。
最怜夜静围炉语,
不见山家掩柴扉。
注:迷魂台、天下第一桥,皆天子山胜景。迷魂台危峰林立,状如万千细笋,夕阳下照,令人心荡神迷;天下第一桥乃一巨石,架于二峰之间,游人过此,莫不胆战心惊。
14、重游张家界
一九九〇年,曾随曲六乙先生赴湖南张家界,得游黄龙寨、金边溪。一九九三年吉首傩戏学术讨论会后,又与光伟、国钧、育德、笙闻、福才诸君往游天子山、索溪峪,峰奇溪秀,美不胜收。十馀年后,追忆旧游,乃有此作。
昔游黄龙寨,今上天子山。
纵目潇湘远,清啸雾霭寒。
峰峦皆峻秀,溪涧有幽兰。
观此蓬莱景,长歌笑不还。
15、西双版纳行
一九九五年,云南玉溪国际傩戏学术研讨会后,与光伟、国钧、俊杰、传家诸君赴西双版纳。同行八人,戏称“八仙”,畅游当地名胜,并经打洛入缅甸境,得睹异国风情,而有此作。
“八仙”赴景洪,行色未匆匆。
缅北留倩影,滇南寄萍踪。
采风怜妖女,泼水祛灾凶。
莫道边陲远,民怡岁稔丰。
注:西双版纳州首府为景洪市。缅北游览时巧遇泰国人妖,皆贫家少年,为谋生计,鸩药变性,虽面容姣好,楚楚可怜,然寿命不长,芳年夭逝,良可叹也。又傣族有泼水祈福消灾习俗,现演为旅游项目,游滇者皆参与焉。
16、深圳礼赞
一纸宏图见远谋,
岭南遂有开荒牛。
崇楼百日凌苍宇,
伟业千年见绿洲。
科技高才多俊彦,
香车满路尽歌讴。
鹏城展眼皆花卉,
无限风光任唱酬。
注:相传昔日有大鹏降临此地,故深圳又称鹏城。
17、羊城礼赞
仙羊衔穗至,岭表得花城。
五谷常丰获,三江遍乐笙。
云山呈碧翠,珠水泛清莹。
昔日文身地,今朝尽丽声。
注:相传远古岭南为荒芜之地,后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衔谷穗自天而降,自此其地五谷丰登,万民富饶,广州遂称羊城。又广州四季常青,花卉盛开,故又号花城。三江,指珠江分流之东江、西江、北江。云山,指白云山,在广州市北。珠水,即珠江,贯穿广州市区。
18、重游长安(八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余为中山大学学子,时值人民公社兴,曾随师友赴东莞市长安、乌沙、沙头、虎门劳动。四十年后,重游其地,时已改革开放,但见高楼栉比,百业俱兴,与昔之蓬门瓦钵、茅舍萧疏有天壤之别,感而赋诗八章,以述情怀。
长安
十年辛苦不寻常,
筚路艰难费考量。
更立千秋宏伟业,
神州是处美名扬。
(又一首)
长安胜景美如花,
百业兴隆似彩霞。
南海明珠堪比拟,
声名远播亚非拉。
注:新加坡副总理、刚果总统及古巴革命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皆慕名到此访问,予以高度评价。
莲花山庄
山庄景物数一流,
傍水依山楼外楼。
别有风情君应羡,
明朝相约泛轻舟。
莲花山水库
十里坝堤尽葱茏,
碧波万顷此湖中。
遥闻昔日号声响,
万众荷担争冲锋。
注:一九五八年长安修建莲花山水库,万民上阵,中大学子亦在其中,军号响处,众人荷担挑泥冲锋,场面壮观。
长源街
当年碾米到长安,
但见商摊八九间。
今日长源街尚在,
欲留后代仔细看。
乌沙
四十年前此为家,
蓬门茅舍是乌沙。
重来今日浑不识,
处处楼房处处花。
沙头
当年奋战在沙头,
千顷沙田一望收。
担谷割禾皆易事,
鱼虾笑摸乐悠悠。
虎门
虎门伟业世传名,
销烟林公堪吊凭。
锦簇花团今日事,
太平时世颂太平。
注:虎门市区为太平镇。
19、周庄游
周庄为上海市郊一水乡,遗留古迹古风。一九九六年上海中日宗教祭祀戏剧讨论会期间,与会者得以游览。
江南雨霁日西斜,
小镇傍河气物佳。
户户白屋临晚照,
溪溪碧水染残霞。
危桥错落传古韵,
乳燕回翔觅旧家。
却见游人携笑去,
只留清雅伴归鸦。
20、游太湖鼋头渚
太湖新雨后,鼋渚景殊优。
雪浪吞吴楚,金波贯斗牛。
柳拂红堤晚,花浣绿阶秋。
何日再重来,风烟泛鹢舟?
21、与毓琴游清凉山
金陵名胜已从游,
又上清凉山更幽。
古木森森见翠柏,
层峦处处听啼鸠。
白云青霭堪盈目,
绿柳红花可入眸。
却与老妻携手往,
三山五岳作莺俦。
22、长安杂咏(二首)
一
橙黄橘绿又当时,
花落花开总惹思。
最爱长安春意暖,
凤凰飞上最高枝。
二
嫣红姹紫又鹅黄,
似锦繁花不胜看。
百尺竿头更一丈,
岭南佳处数长安。
注:长安为广东省东莞市一小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只有商户数家,今已发展为全国百强镇之佼佼者。
23、游慈恩寺
“文革”中,余南下串联,途经西安,曾游慈恩寺,所见皆红卫兵,满眼军绿。二〇〇七年十月,应集美大学之邀,赴厦门参加中国古代戏曲学术研讨会,又经西安,重游慈恩寺,但见游人如织,仕女艳冶,色彩缤纷,不知玄奘归来,观此有何感想?
重来大雁塔,又到曲江池。
塔古无归雁,池堙有碧枝。
赏春多仕女,经忏少禅师。
僧刹成游冶,玄奘何所依?
注:唐僧玄奘西天取经归来,于长安大慈恩寺译经,大雁塔为藏经之所。曲江池在慈恩寺旁,唐时春日为仕女乐游胜地。
24、厦门印象
中国古代戏曲学术研讨会后,逗留二日,畅游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南普陀、泉州开元寺、老君岩、风动石诸胜,作诗五首,略记所游。
青山呈毓秀,大海涌风涛。
千舶皆云集,百工俱兴懋。
人文得荟萃,世代出英豪。
居此兰馨地,天长人不老。
25、鼓浪屿
古刹依山树,葱茏与世殊。
美哉鼓浪屿,南海一明珠。
26、登日光岩
鼓浪有奇石,其名曰日光。
攀援皆碧翠,眺望尽苍黄。
海角连朝曙,山岩染翰香。
重游会有日,万象更辉煌。
注:日光岩山径多摩崖石刻。
27、游南普陀
普陀分二处,今日得畅游。
宝珞悬廊下,红丝系树头。
善男顶礼拜,信女拈香祷。
万劫禅心在,慈航可作舟?
注:普陀分南北,北普陀在浙江舟山,南普陀在福建厦门,此游为南普陀。
28、泉州即兴
声名显赫古泉州,
万里奔波到此游。
开元寺中得瞻仰,
老君岩下任停留。
古船帆影今犹在,
危石山风动未休。
却见高楼连片起,
白云掩映伴春秋。
注:泉州有开元寺、清凉山老君岩、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风动石、伊斯兰教堂诸名胜。
29、驱车粤西行
二〇〇八年访台归来,自东莞驱车到茂名与蔡权君叙旧,车过粤西,得瞻途中新貌。
亘古蛮荒地,今朝变坦途。
迢遥八百里,倏尔三刻度。
点点新集镇,颗颗耀明珠。
相约重游日,举盏庆屠苏。
30、参观南海一号展馆水晶宫
二十一世纪初,广东阳江海域发现南宋沉船,出水精美瓷器数万件,沉船命名为“南海一号”,专门修建展馆保存,曰“水晶宫”。二〇〇八年六月有幸参观。
万里驱驰到此游,
阳江令誉满神州。
千年文物见天日,
南海一号永世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