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900000014

第14章 男人卷·苏轼

他清新洗练、兼容哲理与趣味的小诗,让宋代诗歌在唐诗的盛景下显出自己别样的风姿;他填词,那些绮罗香泽、婉转低迷的“艳词”从此脱胎换骨,透出内在的旷达与洒脱。他的书法是宋代四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就连他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也是千百年来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他有一个名字,叫苏轼。

凡尘不过云烟一场

苏轼是宋朝的一代文豪,关于他的故事流传甚广,而大多都是关于他的文采与生平的,但其实苏轼还是一位参禅高手,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看到苏轼对于禅宗的理解与体会,而同一时代的高僧佛印,则是苏轼参禅佛理的好伙伴外兼对手。关于他二人参禅的典故很多,其中一则便是二人在参禅之时,苏轼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回答:“我看你浑身金光闪闪,像一尊金佛。”接着佛印反问苏轼:“那你看我像什么?”

苏轼试图捉弄佛印,便故意回答道:“我看你像是一堆牛粪。”

而佛印也并没有反驳,反而是很认真的点头回答道:“如果这样,看来我还需再加修炼。”

苏轼得意的回家告诉他妹妹苏小妹,说他今日参禅赢的佛印无话可说,苏小妹问清缘由之后,笑着对苏轼说,“哥哥,其实是你输了,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才像佛,你看佛印像牛粪,那可见你心中装的是什么了……”

这只是一个关于苏轼参禅的小故事,真假还值得商榷,不过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对于佛理的热爱和专著可见不一般。苏轼的人生后期,因为人生际遇的跌宕和坎坷,他对佛理的参禅甚多,还将这种他自己对佛的见解融汇到了他的诗词之中,例如这首《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苏轼

纵观全词,苏轼从细微虚处着笔,化“无情”之花为“有情”之人,二者相得益彰,如同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的那样:“苏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词则原唱而似和韵了。”这是对苏轼词的褒奖,而在苏词中,意义深刻的还有他所写进去的佛理和禅意。张炎的《词源》曾对苏轼的这首词做过评价,认为这首词十分奇特,奇在缘物生情,以情映物,使得情物交融而至浑化无迹之境。这都得益于苏轼对于佛法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其实说到了苏轼对于佛学的理解,就不得不提起在当时的中国,佛家对古代文人骚客的深厚影响。

孔子曾言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说的便是那些古代胸怀天下抱负的文人,有着济世之才,却无施展之地的内心波动,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虽然对俗世有着种种的向往,但对于庄子等人笔下的逍遥境界也无所不相忘,对于佛家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内心平静更是十分向往。但苏轼却是古往今来的这些文人骚客中,唯一一个能够将儒道佛三家融会贯通于一起的文学家,东坡的笔下,写尽不的不但是世间百态,还有思想巅峰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

苏东坡的诗词就好像盘古开天地一般豪放自如,行云流水,空灵隽永,读起来颇为享受,他的诗词中所表达的佛道思想则更是为他的词注入了一股清流,洗涤世人浑浊的眼球。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这首《西江月》在苏轼境遇不佳之时所做,但从词中却能看出对于目前的状况,苏轼并没有被吓到,虽然苏轼后半生的道路在被贬之中,失去的越来越多,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在这无限的不幸人生中体悟到了人生的原本面目,在仓惶之中明了了生命的意义。

人生并不是为了追寻富贵名利,而是度过就好。所以,在开篇苏轼就写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是他对自己而言,也是对世人说。在荒芜的生活中,苏轼并没有如同那疯长的荒草一般将自己放任于天涯海角,而是在多舛的命途中旷达从容的品味苦乐酸甜。

如果说生活是一座大染缸,苏轼的词无疑就是清洗染缸的清泉,令后人在悠然自得的行文中看到词人放达的情怀。《庄子·齐物论》中有道是:“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说的便是苏轼这样认为世间不过梦一场的理论,而李白在他的诗作《春日醉起言志》中也写到:“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可以看出,在世代文人的笔墨之下,对于人生如梦的这个论调保持着一致性。

苏轼虽认为人生如梦,但他依然能将窘迫的生活过出滋味来,如同他在落魄之时,所写的一首诗《纵笔》中提到的那样,“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清新的言语中可以看到一种从容淡定之美,可知苏轼因为参禅佛理已经对世间的事情有所超越了。

在苏轼的词里,凡尘不过云烟一场,不值得为此伤神,这是苏轼词作的格调和脱离凡尘的特色。也正是苏轼研究佛道思想的必然结果,正如《坛经》中所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苏轼的目光已经不再局限于表面事物,他才能对人生有了如此高深的见解。

他的词作中便也可以看出这种逐渐提升的人生境界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佛家的淡然境界是苏轼的为人之道,他深谙月圆月缺是自然之理,无可避免,所以人生的盈亏自然也是随缘而至的好,回首前尘,恍如隔梦,强求又能如何?

钱塘灯火,照见人如画

宋神宗熙宁七年九月,苏轼接到一纸调令——从温润细雨的杭州前往密州上任。

寒风寒雨的深秋时分,苏轼抵达密州,数月之后便是上元节,即元宵节,是个团圆的节日。

彼时,苏轼经历过与至亲之人的生离死别,仕途路上的风雨变幻,这人世间的事情还有什么是他所畏惧的?只怕就是这团圆之夜的形单影孤了?原配王弗早逝,续弦王闰之先他而去,身边只留下了侍女王朝云。

与苏轼有缘的女子皆姓王,不知道是不是苏轼与王姓女子之间的缘分深厚。如若深厚,为何她们全都浮云散去,这究竟是苍天对他太薄还是太厚?怀着心中难言的情愫,来到密州次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他写下了这首《蝶恋花》,人虽在密州,词中所写却还是杭州钱塘。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恋花》密州上元

这是一首回忆的词。苏轼词中多有传世佳句,这首词中的“灯火钱塘三五夜”虽然平淡,却是极勾人心弦。苏轼在杭州任职有三年之久,三年之中的元宵夜总有王朝云陪伴左右,虽是侍女,却尽着妻子的义务。

苏轼虽在朝为官,但因政治立场不同,常受人排挤,文人性情高雅,自然不愿巴结奉承以换得飞黄腾达,所以苏轼过得并不如意。所幸的是王朝云一如既往地追随着他,从未离弃,也毫无怨言。

都说男子的心胸宽如大海,其实女子又何尝不是?苏轼在落魄后,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开他,毕竟何时何地的人都是以现实二字为处事准则,唯有朝云从不言苦。而今上元灯节,本应是朝云陪同左右,但却因为任期匆匆,未带朝云同往密州。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今夜的灯火最明,月光更亮,仰头望去,那隐约躲藏在月亮轮廓后面的影子似乎与朝云无二,王国维谈论诗词,总说“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真境界。”

东坡遣词造句便是能出大境界的,其境界清新可人,犹如两情相悦之人初见时的心头悸动,懵懂而令人喜悦。其实早在这首《蝶恋花》之前,苏轼在杭州时就曾写过一首同词牌名的《蝶恋花》词: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整首词奇情四溢,语言回环流转,是感叹春光易逝,佳人难见而做的一首小词,此词则正是为王朝云而写。

苏轼词风格善变,是词之大家。在生活中,他却是寂寞的,心头总是萦绕着千头万绪的烦恼,正如他自己在词中所感一样,“多情却被无情恼”。想来东坡一生也多处于回忆之中而沉迷不愿起。

清朝文人王士禛认为:“‘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苏轼的词中多体现韶秀的词风。他在宋词史上的地位无人能及,谁能写出“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这样的婉转倾诉,谁能写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的奔放豪迈,还有谁能写出“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的淡然心境。

但是谁又能有他这般寂寞,一个生活在千年前的男子,在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站在火树银花的喧闹之夜,静静的思念着他远在异地的红颜知己,想着王朝云与他一起和词,为他吟唱那首《蝶恋花》。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是《西厢记》中的一句话,也可以将苏轼而今的心境囊括。分别总是令人苦痛的,苏轼从锦衣玉食的富贵中走到冰冷如霜的现实,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悲苦?在王朝云为他所提之词落泪悲戚时,苏轼也只是能强颜欢笑为她打开心结道,“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

烟花寂寞,人亦寂寞。所遭遇的都是无可奈何的人情世故,也曾富贵无忧,也曾恩荫入仕,只是那段年华翻过,世事变了,人事也随之改变,不变的只有头顶的圆月和不在身边,却似一直在身边的人儿。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在这上元之夜,月圆人团圆的时候,这位年逾四十的男子在闹市中闲庭信步,耳畔想着孩童的欢笑声,自己的寂寞却无人可见。夜空像是舞动起来的水袖,细致波动,将他深藏眼眸深处的那抹黯然也拂了出来。

很多人认为,苏轼是奔放豪迈的,因为他的词大多气吞山河,不羁于青山绿水间,然而苏轼也是七情六欲,骨子里有着似水柔情的男子。民国时期的张爱玲因为爱上了才子胡兰成,这个才情甚高的民国第一女子竟内心惴惴不安,在给胡兰成的信中写到:“遇到你,我就矮到了地面上,然后卑微的开出花朵来。”

苏轼才华丰厚,面对情感,却也一样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是否所有才气太高的人都因为心思太过缜密,竟不如一般人应对感情那样从容?不论如何,苏轼在不停的贬职和流放中,没有将这点磨损掉。这也成就了他日后的词坛地位。

苏轼的失意中不乏狂傲。他宁愿憔悴老青衫,也要自疏狂异趣,只待到流年散尽,他才肯停下途中的脚步。人生如果真的是清梦一场该多好啊!如是,便不用在臆想中安慰自己,只要酒醉之后大睡一场。醒来后,花是花,雾是雾。然而世事多坎坷,如夜空中的明月,圆缺有时,非人所能掌控。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人生际遇十之八九他都经历了。总算此生无憾,不枉在人间走了一遭。只待下一个上元节,清风拂面,圆月当头,再来词章中尽诉心中离愁别绪。

同类推荐
  •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这本书中记了很多,节日、物品、礼节的由来。
  • 午夜的独舞

    午夜的独舞

    有的人有才无趣,有的人有趣无才,刘蕴慧有才有趣,更兼美貌美德,曾是许多人瞩目的“四有新人”。然岁月荏苒,转眼十年过去,新人似乎已有了些“资深”的味道。 趣者,相映而成也,反正没刘蕴慧时,大家便觉相顾无趣。有个朋友说,刘蕴慧一走,南京城好像空了——她说的是我们这个圈子空旷了很多。刘蕴慧在南京大学读完作家班后,曾离开这里一年多。那的确是段黑暗的日子,大家人心离散,无组织无纪律,许多人仿佛已相忘于江湖。好在她很快又回来了,于是欢乐回来了,牌局回来了,火锅回来了,茶馆的品茗谈诗歌厅的声嘶力竭都回来了。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是一部关于作家和作家的创作的随笔。从多个角度看待名人作家的写作背景、创作历程。例如托尔斯泰、爱默生、海明威等。本书作者翻阅了大量资料,如实解析了这些作家的经典的作品,并且节选经典作品的经典部分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 召唤通灵

    召唤通灵

    在无数的通灵师共用一个通灵位面的时候,主角就占着太古洪荒通灵位面了。当别的通灵师努力凝练通灵符箓,构建契约通灵符印阵的时候,主角滴一滴血来个血契就完了。
  • 浮生几度

    浮生几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 雷道

    雷道

    在这个世界,成王败寇,实力为尊,盛行修行之风。林子风,一个被誉为天才的少年,前途无量。那知家族被人吞并,双亲被杀,自身修为全废,成为了一个废物。不料时来运转,重掌修为,灭杀仇人,从此以后在一个个世界中,叱咤风云...........
  • 柳絮纷飞三月里

    柳絮纷飞三月里

    亲见家族灭亡,亲儿远去,仇敌猖狂,夫妻恩断,她奋起反抗,饮恨而亡。她道:“你不会死,你会坐在高高的皇位上,夜夜饱受蚀骨之痛,因为,你连死都不配。”再重生,她在千里之外,受她人之运。韬光养晦,培植亲信,她一心要将千里之外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拉下他最在意最喜欢的皇位。不想,半载不过,亲子出,仇敌显,小小城池水浑位深,风月无边,复仇之路遥遥无期。
  • 和平年代不和平

    和平年代不和平

    作者不反对;法律法规、不反共产党、不反政府。只针对个别贪腐、暴力以及侵害百姓利益行为。(本故事纯属虚构,故事情节属作者原创。如有相似实属巧合,如有抄袭必定追究。)故事围绕三个80后的真实遭遇展开,描述现代生活中的无奈坚辛,和波折的爱情故事。当亲情友情在利益面前,人性将被掩盖。宦官黑道等为欲望和贪婪,不择手段,道貌岸然的真实写照。一群老实本分的男儿,饱受苦痛生活磨练后,不畏生死,敢于和恶势力抗争,斗智斗勇。
  • 晨曦中的期盼

    晨曦中的期盼

    本书是中国小小说名家刘会然从发表的数百篇小小说中亲自挑选的精品。这些小小说饱含深情,蕴含温情,文章通过细腻的文笔,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社会的斑驳陆离的景象。在作者精心的构思和刻画下,作品了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或荒诞,或讽喻,或动人,或醒目。作品直指人心人性,阅读本书不仅可以受到情感的熏陶,拓展观察视角,同时能在无形中学到创作的技巧。
  • 异界见南山

    异界见南山

    一位平凡的大学生因一张彩票改变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富有,病痛让他感到生命的可贵,意外又让他穿越到异界。前世短短几年的起起落落,让他只想平淡的活,而一个初定的帝国,斗气与魔法的世界有会强加给他什么?本来简简单单想叫异界之生活,无奈已被占用,一个文绉绉的名字并不是我想要的。当我们看到小说越来越多,是否也曾幻想过自己有一番神奇的经历,是否也曾自己构建一个异界,本书是作者的梦想,愿望,是发呆睡觉前幻想曾去的地方,绝不会太监,我会用一年半的时间来丰满它,不一定写的多好,不一定非得成名,我只不过是完成一个梦。
  • 我的世界只缺一个你

    我的世界只缺一个你

    风华,在我漫长的生命中,只有你,愿意用生命来换我安好,也只有你会对我说,‘宴儿不怕,我在你身边,有我什么都不怕。’风华,我拥有了好多,权势,实力,还有好多好多,只是我感觉好孤单,好孤单。直到那天,我再次见到两个相爱的神仙被惩罚,我这才明白,风华,我的世界只缺一个你。
  • 忆白狐

    忆白狐

    小白狐的哥哥被打入天牢,他到人界去寻找哥哥的爱人,叫哥哥死心。可是他不知道哥哥爱人的样貌,人海茫茫小白狐要到哪里去寻找呢?
  • 探险家游记

    探险家游记

    一个幸运儿精神力突变后游地球,走星际,会文明的游记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