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900000011

第11章 男人卷·李煜 (2)

关于继位和亡国

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开始兵伐南唐,南唐节节溃退,第二年就灭亡了。据说,在宋太祖伐南唐时,李煜写下了一首《临江仙》,其中的惆怅、低迷和亡国的预感都历历如新,清晰可见。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西清诗话》对此曾有记载,“南唐后主在围城中作临江仙词,未就而城破。”说的是兵临城下的时候,李煜写下了这首临江仙,还未及写完都城便被攻破了。今天,重读“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依然觉得这罗带里有着荡不尽的愁绪。寂寥的不是门巷,低迷的也不是烟草,一切的彷徨、徘徊与无奈,都是后主的情语。

有些想象总是很残忍的,比如后主当年城破之时以何种眼神和心态来面对强悍的宋军,他带着怎样沉痛的心情被迫投降,押至汴京;他的身后是南唐几十年的基业,还有曾经满怀希望、渴求幸福生活下去的百姓,还有那忠心耿耿、已经自尽的陈乔。

陈乔是中主李璟也非常器重的人才,李璟曾指着陈乔对皇子们说,“这个人是忠臣,日后国家有难,你们都可以将身家性命托付于他。”李煜在做太子的时候,陈乔在他的身边辅助监国;李煜继位,他便总领全国军政。宋太祖攻南唐的时候,李煜曾写过降表,让陈乔送去投降。陈乔不去,说皇上你如果怪罪就杀了我吧。李煜不肯。等真的到了最后的时刻,陈乔又劝李煜背水一战,告诉他天下没有不亡的国家,投降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李煜又不肯。陈乔无奈,只得自缢而亡。兵败的李煜,亡国的李煜,彼时彼地,想起故国与旧臣,不知作何感想。

陈乔说的没错,自古胜者王侯败者寇,投降也只能是自取其辱。宋太祖不就洋洋自得地说过这样的话吗,“李煜若以作词工夫治国家,岂为吾所俘也。”说李煜你要是以作词的功夫来治理国家,怎么可能会成为我的俘虏呢?言外之意,当皇帝也要符合规范、有“法”可依。填词只能是辅修或者选修,而开疆拓土才是应该好好钻研的专业。

而欧阳修在《新五代史·李煜传》中也曾提到,“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这些记载,加上亡国这一事实,不免令人坐实了对李煜的印象:骄奢淫逸,亡国昏君,是一个不靠谱且没正事儿的皇帝。

忆江南富庶,悔错杀良臣

有一句话讲得很有意思,“我已经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到处都是我的传说。”这句话用在李煜身上实在是太贴切了。因为关于李煜的讨论,一直到宋真宗时代,仍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据《宋史》记载,李煜亡国后,很多江南旧臣其实明里暗里都讽刺李煜耽于享乐,过分懦弱,不理政事。有一次,宋真宗问李煜的一个旧臣潘慎修,说你觉得李煜这个人怎么样?潘慎修对曰,“煜或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这句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李煜如果真的昏聩至此,何以能坐享南唐十几年的繁华和富庶呢?真宗听后,对宰相说,“慎修这个人温厚儒雅且不忘本,有身为臣子的基本操守,应该好好嘉奖他。”

当然,这里不排除潘慎修护主心切的袒护之词,但客观来看,此话也并非虚言。比如,李煜在亡国前,写过很多香艳的词,那些词里透露出扑鼻迷眼的脂粉香气。较著名的就是这首《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首词将江南的富足雅致、贵族的奢华享乐,都勾勒得如梦如幻。没有见过那场面的人是绝写不出这样华丽的句子。

可惜的是,歌舞升平、箫鼓齐奏的日子终于还是结束了。那带着北方寒气动地而来的军歌,震落了六朝金粉,惊破了历史盛宴,也扰乱了李煜的醉生梦死。而自做了“阶下囚”,多少次回望江南,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不堪,都让李煜心碎不已。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望江南》

一句“车如流水马如龙“说尽了多少江南的繁华。可那些纵横在脸上的泪水,只能和着无声的心事在夜晚独自吞咽。无疑,那是揉碎肝肠的悔恨交加,那是书生无力的某种悲愤。也许很多人会对此不屑,觉得李煜本来也没有取胜的时机。

实际上,李煜有。

野史有录,南唐林仁肇乃为北宋忌惮的名将,他曾在宋朝征蜀的时候给李煜进谏,说宋军战线绵延千里,久战必定军困,淮南那边守卫松懈。如果能让他带兵数万前去征讨,一定可以收复失地。林仁肇为了替李煜减压,连后路都替他想好了,说“臣起兵之日,闻于北朝,言臣据兵窃叛,苟事成功济,国家受利;如其不利,则请族灭臣家,以明陛下之不二。”意思是等我起兵的时候,您就说我是自己拥兵叛乱,如果事成,国家便可受益;如果不幸失败,您可以灭我九族,以证陛下的清白。但,后主怕无功徒劳师旅,竟不从。

也有学者据此初步判定李煜的无能。可细细想来,恐怕并非后主不能,而是后主不忍。他宽宥过弟弟从善的叛乱,原谅过韩熙载讽刺自己的续弦,那样一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定然是知道林仁肇的忠心。然而,一旦无功,又何忍去灭他全族以撇清关系。至少这一次,他的懦弱,不是来自惧怕,而是源于善良。

李煜的软弱十之八九是来自善良,但有时的确来自昏聩。宋军为了消除最为忌惮的林仁肇,用了一招“反间计”。南唐使者(有传为李煜弟弟李从善)来宋朝拜,宋太祖让部下故意带着使者参观一尊形似林仁肇的塑像,使者便问其故。宋太祖说,林仁肇愿意归顺我大宋,先送来画像表示诚意。接着又指着旁边的一处宅院,告诉使者那便是未来的林府。消息自然是走漏到李煜的耳朵里。而李煜果然中计,用毒酒赐死了林仁肇。等到宋军兵临城下,无人可敌的时候,他才非常后悔错杀将军,以致国破家亡,山河同悲。

历史有时候很像人生,紧关节要处只有那么三两步,走错了,也就满盘皆输。

当然,就算林将军不死,南唐早晚也会灭亡。历史上那些错杀忠臣良将的皇帝很多,但也并非个个亡国。还是陈乔说给李煜的话有道理,“哪个朝代都会有亡国的一天”。古往今来,多少英雄挡在历史的车轮前,想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到最后,血肉之躯却只能被无情碾碎。

说到底,林仁肇也好,李煜也罢,面对滚滚而来的历史洪流,他们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今天,如果有心重读李煜的亡国词或者艳情词,都不应过分放大或缩小李煜这个人。在无边浩渺的历史帷幕下,李煜是如此孤立无援。他在毫无野心的时候被推到历史的前台,而那时的南唐已经在中主李璟开疆扩土的蓬勃野心下,开始变得有点外强中干。比如,中主李璟执政后期,他已经自去帝号,开始向后周称臣。所以,李煜并不是南唐政治的拐点。相反,南唐的政治拐点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而他的词也因为人生变故后所流露的真挚与伤感而变得分外动人。

读李煜的词,不应该只是体味那落魄的悲凉,悲凉固然是李煜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如果没有之前的娴雅、香艳和旖旎,后来的亡国之痛也便没有那么深挚了。

恰如一朵并蹄莲,双开双落,才是最美的结局。

那些疯狂的爱情往事

在李煜的所有故事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他的爱情往事。关于大周后,关于小周后,也关于三寸金莲。而在李煜的词里,有一首《菩萨蛮》正是写给小周后的,其浓艳香软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如果这是一幅画,便可以叫做《南唐女子月夜偷会图》。在那个花明月黯的晚上,小周后偷偷去约会情郎,为了不惊动别人,她便把金缕鞋提在手里,移步香阶,落地无声,轻轻地来到画堂南畔,一头扑到情人的怀里。最后一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实在是生花妙笔,将一个好不容易才得以偷跑出来约会的女子,面对情人时的浓情蜜意和恣意撒娇都写得栩栩如生。

陆游在《南唐书》里曾提到这则趣事。说其实大周后生病的时候,小周后就已经入宫了。李煜风流潇洒,小周后姿容美艳,恰都是多情之人,幽期密会在当时许多人的眼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可是,通常情况下,关于感情背叛与精神出轨,当事人常常是最后一个才知道的,大周后这次也不例外。妹妹在宫里出来进去多少次了,都没被她发现。有一天,忽然见了,竟然惊奇地问:“妹妹几时至宫来?”小周后那时只有十五岁,年少无知,据实以对,“既数日矣”。来了好些日子了。大周后听完大怒,面壁而卧,至死都不望向外面。

待大周后去世,李煜悲伤异常,屡屡以“鳏夫煜”自居,内心哀婉沉痛至不可言说。其实,这也不能说是李煜花心,花心是见一个爱一个忘一个,而李煜是见一个爱一个留一个。这有点像《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所有他爱过的女人,他一定是爱着的,并将是永远爱着的;在他心里,他可以为了心爱的女人去死,为你可以,为她可以,为我也可以。而李煜,说到底也是这样的人。缺钱,缺尊严,缺地位,在他们眼里,都抵不上“缺爱”的折磨。所谓“情种”大抵如此,不管种到哪里,长出来的一定是绝美艳丽的情花。

李煜这首《菩萨蛮》当时可谓尽人皆知。据说有次宴会上,韩熙载还曾公开以此讽刺李煜的感情。试想,在那样一个群臣欢饮的时刻,“韩同志”竟公然指责“国家领导人”的生活作风问题,讽刺其“包二奶”“养小三”的恶劣行径。换个任何一个朝代,估计不是脑袋搬家,至少也得贬官罢官。但李煜只是笑笑,假装没有听见。

据此,就不难判断,李煜是一个好皇帝,他的胸襟、气度都非一般人所能比。他虽然在政绩上并无大的建树,但总还是可以给人以宽松的语境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单就这一点,很多历史上号称“英明神武”的皇帝恐怕也绝难做到。

可惜的是,这份温雅敦厚,放在太平盛世,定然是“一代明主”;而放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他的书生意气却只能是被人诟病的“怯弱”。

往事可堪哀。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

这首《浪淘沙》应该算是李煜所有词作中最为悲壮的吧。一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让无数人为之心折。

想那金陵自孙权称帝以来,数次成为都城,其英气勃发的历史已然承载了太多英雄的壮志雄心。可惜,轮到李煜坐镇的时候,昔日的繁华早已消散了大半。在这历史沉浮的舞台,金戈铁马,端看那谁家金锁沉埋,谁家旌旗飘摆。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那些翠环玉绕的日子,那些歌舞升平的时光,都随历史渐渐消散。“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而人生,也不过是一场浮华迷梦,就像绚烂的烟花,虽然美艳至极,但最终还是要凋落的。所幸在于,谢幕的只是王朝的背影,李煜的词作却始终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从未凋零。

其实,李煜之所以能够被后代所牢牢铭记,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皇帝或者一个词人,或者是什么非凡的经历与浩劫,而是因为他的真性情。他爱护手足之情而忽视弟弟的叛乱,却不怕被人视为无能;他喜欢小周后便不怕别人讽刺;他错杀林仁肇后悔恨交加敢于认错并痛哭流涕;最后,他竟在七夕节过生日酣畅痛饮时忘了自己阶下囚的处境,而吟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以致遭受杀身之祸。还是王国维先生对其描摹得最为精准:阅世浅,性子真,永远都流着赤子之情。

也因如此,同样是书写亡国之痛,李煜的《虞美人》就比宋徽宗的《燕山亭》感人得多。用王国维先生的话来说,“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宋徽宗的词作只是对自己身世的悲戚,除了同情,鲜有人能与之共鸣。而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别时容易见时难”说的虽是亡国之情,但又何尝不是人们爱情的苦恼、人生的慨叹呢?逝水东流,青春一去不复返,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值得惋惜而又无可奈何的。

读同样的词,却让我们每个人含着不同的泪水。这便是李煜词的最大魅力。

公元960年,三十四岁的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宋太祖。

公元961年,年仅二十五岁的南唐太子李从嘉即位,改名李煜,史称李后主。

公元975年,宋太祖灭南唐,李煜出降,被送往汴梁。

一年之后,宋太祖亡,疑被宋太宗杀害。

三年之后,李煜亡,疑被宋太宗毒害。

其实,死亡不过是一场或早或晚都会奔赴的宴会。难的是,每个人都想光辉绚烂地走在通往宴会的路上。

而他们并不知道,之于历史,根本无所谓输赢。

同类推荐
  • 聊斋五十狐

    聊斋五十狐

    该书所解读的五十个聊斋女性,不仅仅是女狐,还有花妖女鬼,但是她们身上都有一种用一个“狐性”可以概括的特质。所以“聊斋五十狐”中的“狐”是一个泛指,即那些带有“狐性”的妖娆媚惑、独立自主、来去自由并敢爱敢恨的女子。
  •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本书精选作者主题散文,分别包括《拾叶者言》、《大浪淘沙》、《寻找快乐》、《卖书记》、《母亲的酒》、《耕耘者说》等。
  • 江上数峰青

    江上数峰青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绘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为展示当代散文创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神隆重推出一套“当人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丛收。经过严格遴选,进入本套丛书的作家,都是当代创作颇丰、名满文坛的散文大家。这套丛书,每人一卷,每卷精选20余万字。这套全书,风格迥然,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读者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不同风范。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小日子诗头诗尾

    小日子诗头诗尾

    爱情、亲情、父爱、母爱、男人、女人……一个家庭在作者笔下焕发出柔美光彩。
热门推荐
  • 生化爆发之逆战

    生化爆发之逆战

    我并不想成为救世主,我只想让人类获救,想玩游戏的可以玩游戏,想泡妞可以泡妞。睡觉的时候不用再担心半夜死去。我想,消灭所有行尸,粉碎这一切阴谋。——李杰
  • 华服梦

    华服梦

    织女星动,入主天宫。星象异常,瑞阳国主恐慌,密令暗访七月七出生之女。端木家嫡长媳妇有孕被下毒,提前生产一女婴,不哭闹,无呼吸状似死婴。嫡长子恐失家族地位,悄无声息地将婴儿掉包。端木家嫡孙女端木织锦也开始慢慢长大,她一边防范着各种暗杀陷阱,一边还要发奋学习以确保家族中不会有比她更优秀的人。终于等来十五岁。弃笈之后,爷爷会逐渐让她接手端木家的生意。但是,姆妈却说她并不是端木家的嫡孙女。弃笈仪式上会有真正的嫡系孙女替代她。织锦的心中各种不甘心。她决定先下手为强。
  • 穿越—淘气王妃

    穿越—淘气王妃

    淘气如我,活泼开朗是我的本性从小无父无母,在孤独中长大的我。分手那天她因为一把破剑灵魂穿越了,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的城市,去开始新的生活和冒险。这是讲述一个小国郡主和亲的故事。穿越后的她,倾国倾城,颠倒众生!而他苍龙王朝的冷酷王爷龙子齐对和亲的郡主是不理不睬!而古灵精怪的雨依总是能让他开怀大笑!看一场因爱而恨,因恨而弃,因弃而合的甜美爱情故事!
  • 神仙传奇故事

    神仙传奇故事

    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三清之首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尊神,居于清微天的玉清境。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 凤唳九霄之第一女将

    凤唳九霄之第一女将

    一次失误的科学实验,军部第一女将苏澈被传送到了一个不存在于历史的女尊世界,成为了大雍最高贵血脉的末裔——瑞卿公主苏海陵。最高贵的血脉偏是地位尴尬,不相信我的身份?随便!我苏海陵要的东西,不管是江山还是美人,都会用自己的双手得到。不给?那我就用抢的!不是预定要到三国去体验乱世的吗?既然都回不去了,那么……大不了就先把盛世变成乱世好了,她苏海陵最擅长的就是亲手再把乱世掰回盛世去!大雍的皇位?她眼中看到的何止是一个小小的大雍,满树燕雀岂知,终有一日,凤唳九霄之上,天下风华在手!
  • 远古幻斗

    远古幻斗

    远古时代,人、神、妖、魔族占据整个世界,各族坚守着自己的一方。本来和平相处的世界,因为魔界和妖界的一次纷争,人族无辜死伤惨重,为确保人族的生存,人族不得已退居到边远地带,开始教化子孙自保的幻术,在确定有自保能力后,人族踏上为夺回自己的一方领土的征途......
  • 修仙奇事传

    修仙奇事传

    落雷,本是帮派里的小头目,但一天之后,经历帮派覆灭的他的命运开始发生了变化:诡异的修仙世界,惊天的阴谋,阴险的人心,可怕的巨妖,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有平静的生活,人情的温暖,兄弟的情谊。
  • 铁血女英续

    铁血女英续

    女军人是个特殊的群体,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却成了日本鬼子奢侈的掠虐对象。不论是国军或是共军的女军人,一旦不幸被俘,她们的命运生不如死,因为在日本人眼里,中国女人那是仙女,她们的味道是那样的鲜美,她们的身体让日军又恨又怕,如痴如迷……
  • 闪婚,宠妻无度

    闪婚,宠妻无度

    既然嫁不到最爱的人,那么,嫁给谁又有什么关系?作为剩女的她不想因为嫁不出去被扫地出门,趁着酒醉果断的向认识不超过三十六小时的某男伸出了狼爪,闪婚在这个年头,似乎很盛行?那咱也赶赶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