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7100000005

第5章 末代晋王朱求桂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晋王敏淳辞世,谥曰“穆”,史称晋穆王。穆王于万历十三年(1585)袭封晋王,在位26年。次年,庶一子求桂请敕管理晋王府事,万历四十一年(1613)五月封为晋王。至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明亡,求桂在位凡33年。

朱求桂在位之时,明王朝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崇祯末年,李自成、张献忠两支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明王朝发起最后攻击。崇祯十六年(1643)十二月十八日,李自成遣先锋军自陕西韩城渡河进入山西,据守黄河渡口的副总兵陈尚智逃回平阳。二十二日攻陷平阳(今临汾)。平阳知府张璘侥幸逃到太原,陈尚智降,并拥兵走入山中四处劫掠。义军将负隅顽抗的西河王等300余人斩杀于平阳府城东关外,遂于二十三日驰檄山西各郡县:

……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诞我圣主,体仁好生,义旗一举,海宇归心。渡河南而削平豫楚,入关西而席卷三秦,安官抚民,设将防边,大业已定。止有晋燕,久困汤火,不忍坐视……谕文武官等,刻时度势,献城纳印,早图爵禄。如执迷相拒……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早在李自成进入山西之前,河南、陕西等地已先后为义军占领,直接威胁到山西。作为晋王的朱求桂惶恐万状,于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奏崇祯皇帝“晋疆危急!”并要求扼守黄河渡口的巡抚蔡懋德紧急回防太原。

平阳府丢失之后,次年,山西南部各县也相继被义军攻克。山西为明朝首都北京的拱卫,关系京城的安危。崇祯皇帝再也坐不住了,急忙于十七年(1644)一月二十六日派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李建泰代为亲征山西,赐以尚方宝剑,“一切调度赏罚,均不受制约”,并于正阳门楼设宴饯行,命文武大臣作陪。临行崇祯皇帝以目相送,泣不成声,他心中明白,李建泰此行关系明朝的存亡,“若日夜兼程抵太原,收拾三晋犹可济也;若三晋失守,无可为矣”。(《国榷》)

李建泰,山西曲沃人,明天启进士。此次领兵出都,道闻山西警报不断,故乡之家存亡未卜,心存焦虑,命军缓慢而行,日行军仅30里。军卒也无心征战,多有逃亡,行至涿州时已逃亡3000余人。遂逗留于京畿,军行至真定遇义军不战而降。

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八日,太原城陷。巡抚山西右佥都御史蔡懋德见力不能支,自缢于三立祠。左布政使赵建极、兵备副使毛文炳、按察佥事毕拱辰皆不屈而死,官吏死者46人,大多自缢于晋王府前。末代晋王朱求桂贪生怕死,被俘而降。史载,求桂在位时颇有贤声,但他不能与明朝江山共存亡。可悲的崇祯皇帝,闻听全晋失陷,还令人打听诸王下落。

二月九日,义军攻陷明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丙午(十八日),义军围攻北京。李自成向彰义门设坐,晋王求桂与秦王(或说为代王)左右席地而坐。(据王世贞《明纪会纂》等)太监杜勋与守陵太监申芝秀入见崇祯帝,盛称义军兵势,请皇上逊位,受到崇祯怒斥。

尽管朱求桂投降义军,坐观李自成攻陷京城,灭亡明朝,但终究难逃一死。随着李自成大顺朝的败亡,弘光元年(1645),朱求桂被义军处死。晋王府也遭受屠戮,只有逃到乡下的人方躲过一劫。

有关朱求桂的死亡,以往史籍几乎众说一词:求桂被虏至京城,“不知所终”。但也有文章认为“此载与史不符”,文章称:“1955年朱求桂墓在榆次发现,从朱求桂《墓志》得知,他在崇祯三年(1630)十一月死去,他的儿子朱审煊在其死前的八月才封世子。可见晋王求桂并非‘末代晋王’,其子朱审煊在他死前封世子,死后继晋王之爵,时距李自成破太原府尚早14年。而在《清世祖实录》中亦有‘资故明晋王朱审煊等人银两’之载。可知‘末代晋王朱审煊’,既未死于李自成义军之手,又未死于新建之清王朝,直至顺治帝入关,定鼎北京,末代晋王仍得到新朝之呵护。”

此论值得商榷。

其一,按照明代的礼制,若非大罪废为庶人,亲王、郡王死后皆有谥号,亲王一字谥,郡王二字谥。如晋王朱棡,生前为晋王,死后谥曰“恭”,因而史称晋恭王。谥号即对人一生的评价,所谓“盖棺定论”。以朱求桂身为一代晋王,其地位下天子一等,若果然死于崇祯三年(1630),那么至明亡的十四年之中怎么都对其无谥呢?今查,无论正史、别史、实录等,均无朱求桂死于崇祯三年的记载。

再者,南明福王之时,对于明末许多死于国事的亲王、郡王、文武大臣等均给予追封、追谥,甚至对靖难之役时被成祖朱棣杀掉的方孝孺、晋府长史龙镡等72人都予以追谥,先后追谥达上百人,却不见对朱求桂有谥。而且在崇祯十七年(1644)之后的官方记载中对其只字不提。对此,只有一种解释:朱求桂投降李自成义军,既是国耻,又是家耻,故“讳莫如深”。

其二,朱求桂确实投降义军,因此他的儿子朱审煊等家人才得以保全。据史载,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攻陷武昌,楚王因抗拒义军被沉江而死;李自成义军攻克开封,因周王倾家财50万金,奖赏将士守城也被杀。攻克平阳,晋府支脉西河王等300余人被杀,攻克大同,代府宗室被斩杀几尽,等等。为何义军攻克太原之后,朱求桂父子均能活命?就是因为求桂并未抵抗且已投降之故。唯此解释才是最合逻辑的,也是有史记载的。

其三,关于朱求桂墓及死于崇祯三年的墓志问题,古代帝王,即位之后就开始为自己修建坟墓,这已形成一种惯例。对于地位仅次于皇帝的亲王朱求桂,为自己预造好坟墓并不奇怪。死后,家人收其骸骨安葬也是常情。至于《墓志》(如果确实的话),那也是欲盖弥彰,毕竟天潢宗派投降变节对家族来说是奇耻大辱,有意将朱求桂死亡时间提前到崇祯三年,隐讳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崇祯三年后,朱求桂还有许多活动。据各种官、私文献记载:崇祯三年朱求桂曾为位于七府营街的普光寺撰写碑文;崇祯十六年,求桂向皇帝上奏折“晋疆危急”,急求巡抚回防太原;崇祯十七年随从义军至北京。这些记载说明,求桂不是死于崇祯三年,否则一个死了14年的人怎么还会有上述活动呢?

其四,关于朱审煊,既然朱求桂确实死于弘光元年(1645),自然朱审煊在有明一代并未袭封晋王,各种官私文献中也找不到其袭封的记载。明官方文献,对于亲王、郡王袭封记载特详,为何不记载朱审煊呢?至于清初朱审煊被称作“故明晋王”,并给予赏赐确有其事。顺治元年(1644)五月三日,清世祖下令:“故明诸王来归者不夺其爵。”清入关后,对于明宗室不作抵者给予优礼,对明朝旧臣也择人而委官职。就连先投降义军,又继而投降清朝的前明官员也多有任用者。满清贵族以此收买人心,稳定刚刚取得的政权。何况朱审煊已封为晋王世子,为晋王储贰。顺治二年(1645),圣旨:“明朝宗室故绝者产业入官,见在者分别等次酌给赡田,入民册内,其则例户部定拟。”顺治三年(1646)定故明宗室恤典,给银及祭田、守墓人,视其秩有差。由于朱审煊降于清,且系亲王世子,“赐故明晋王朱审煊银一千两,郡王、公主各五百两”,优礼尤厚。

综上所述,朱求桂死亡之谜昭然若揭。朱求桂在崇祯十七年叛降,从义军至北京,次年被杀。所谓记其死于崇祯三年的墓志不足凭信。

同类推荐
  • 文明的足迹:神奇的四川井盐民俗

    文明的足迹:神奇的四川井盐民俗

    《文明的足迹:神奇的四川井盐民俗》虽是一本科普读物,但改变过去科普只注重对技术的科普化,忽视技术对社会影响的解读方式,将发掘科学技术的人文内涵也作为科普的一个重点,使读者对科学技术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跳出科普的技术层面,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探讨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于是,《文明的足迹:神奇的四川井盐民俗》不仅仅以一个自然科学家的眼光去分析和解读井盐及其生产,还以一个社会学家的眼光去叙述、分析和解读四川井盐生产,从而开拓四川井盐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为此,我们重点展示井盐与文明、井盐与盐场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 《高兴》大评

    《高兴》大评

    这本书收有关长篇小说《高兴》的评论、重要报道等40余篇文章。
  • 棒喝中国:品味当代禅师王绍璠

    棒喝中国:品味当代禅师王绍璠

    满纸疯狂言,一颗赤子心。都说我偏激,且听话外音。关于王绍璠: 蒙古族。旅美台湾学者,现代禅文化的倡导者,零项修炼的创始人。王先生师从南怀瑾先生四十余年,深得先生的心传,自20世纪80年代回国后,历年举办传统“禅七”及在北大、清华等院校举办系列中国文化讲座。王先生在传承千百年中国文化及禅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创新、独辟蹊径,开创了“零项修炼”课程,该项修炼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禅七”,使现代学人都能够多、快、好、省地引爆激情、顿开智慧,令学人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眼,充实自性之美,进而传承中国及禅文化的精蕴,引领人类,和谐社会。
  • 天水八拍

    天水八拍

    天水是一座有着两千八百年建城史的老城,这里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于此。伏羲始演八卦,拉开了人类洞悉宇宙机密的序幕。古人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诗人叶梓以细腻的笔触,沿袭八卦生六十四卦的体系,用抒情的笔调写下了老城天水的六十四篇文章。这些文字共分八辑,每辑八篇,相当于一爻一文,涉列了老城的风土、人情、美食、工艺、歌舞、名胜,既是一册天水人文手册,更是一曲唱给加速度的时代里的哀婉挽歌,呈现出缓慢的优美与温情。
  • 中国龙文化

    中国龙文化

    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它们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如果从龙凤文化原初的象征拓展开去,是不是可以将它们的文化含义排成两个相对的系列;龙:天、帝、父、权利、凶悍、战斗、伟力、进取、崇高、威严、至尊等等;凤:地、后、母、幸福、仁慈、和平、智慧、谦让、优美、亲合、至贵等等。龙凤的精神其实也可以乾坤二卦来象征:乾卦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龙代表中华民族刚毅、进取、万难不屈的一面、凤则代表中华民族仁慈、宽厚、智慧灵魂的一面。龙凤文化相对、互补、相渗、互含、合一,深化出中华文化的大千世界。
热门推荐
  • 逍遥侠剑

    逍遥侠剑

    七剑合一,鬼神俱恐。为剑而生,为剑而死,是武林豪杰的写照。北宋末年,天下大乱,豪杰便起,门派林立,奸邪当道,乱世出英雄,江湖风波刹时间笼罩整个武林。一个毛头小伙子注定与剑结下不解之缘。看他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正义感来挫败各种武林阴谋,劫富济贫,惩贪除恶,伸张正义,消灭邪魔。挽武林大厦之将倾,救国家百这姓于危难之中。他就是云天,逍遥度日,侠气逼人,乐善好施,从不畏惧,机智果断,正义凛然。逍遥一剑,无剑似有剑。宝剑锋下英雄血,号令武林有何意?剑已入鞘红颜笑,逍遥牧马天山下。
  • 破天主宰

    破天主宰

    “咦?这桌子是不是有点斜?”“哦,牛大哥,你拿这个垫一下你那边桌脚,那边短。”“唔……这个看上去怎么那么眼熟?这是神器破军剑?”“…………”“将军!来了几个人,自称如来,玉帝,带了百万人来讨伐我们!”心烦的李焱叼着烟挥了挥手出去了半刻时辰,回来之后牛大壮有些疑惑。“咋这么快回来了。”“哦,我刚跟他们好好的‘交流’了一下,他们说改日请我们喝酒。”“……”
  • 智斗小三

    智斗小三

    杨曼琪的日子正和和美美,她的爱情也在婚姻里延续。还没来得及嗤笑“婚姻是埋葬爱情的坟墓”的理论,夜半时分,就有小三理直气壮地来“挖坟”了。她理智上想要保全家庭,情感上却无法接受背叛的老公秦枫,陷入两难之境。焦头烂额的杨曼琪,痛彻心扉,她艰难地想把这一页翻过去。偏偏这时沉寂了多年的她的身边,出现了两个男人,一个不紧不慢,一个死追烂打。她是该就此放手,成全小三,也追求新的幸福,还是要继续维持有了鸿沟的婚姻?然而她却在办公室被一个女人,揪住头发,骂她是可耻的小三。她好不容易甩掉丈夫的小三,也甩掉自己头上的小三帽子,准备开始新生活。
  • 不败之绝世帝王

    不败之绝世帝王

    今生缘已尽,来世续前缘。看我如何在异世闯出一方天地,踩天才,夺奇宝,交兄弟,美女芳心因我而动,天地风云因我而变。看我如何玩转天宇。
  • 麻辣三国

    麻辣三国

    萝莉有三好:清音、柔体、易推倒;御姐有三好:啤酒、洗澡、吃嫩草;商院有三宝:孙权、刘备、悍曹操;若问三分商院何三分?美女三分:貂蝉、二乔、蔡文姬;帅哥三分:赵云、吕布、俏周郎;欲望三分:抢钱、抢粮、抢娇娘!友情提示:本书爆笑,请勿在上课、吃饭、上班或者与女朋友一起时阅读,以免引起被教授点名,吃饭噎着,被老板炒鱿鱼和被女朋友扁等诸多负面因素。尤其注意不要传阅给身体较弱者,以免引起如笑抽而导致的不必要的伤亡。请千万记住我这个忠告。如果你确保你确实不属上述情况,那就跟随我一起,开始我们奇异的青春麻辣三国之旅。
  • 创先争优好做法

    创先争优好做法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做法》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妖瞳媚世

    妖瞳媚世

    她是风家大名鼎鼎的废物七小姐,进入学院修行四年但却没有修炼出一丝幻力,但是某一天却被告知自己原来只是丹田被封。他是叶家所谓的废物大少爷,但是却长着一张祸国殃民的脸蛋。她承认,遇到他是自己这一辈子最大的劫,他认为,遇到她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福。
  • 灵异天师

    灵异天师

    沉睡于千年之前,苏醒于当代!当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有自己的本心。
  • 陌世皇城

    陌世皇城

    前世我未曾站在世界的顶端,今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任何人都不能阻挡我的步伐。
  • 上仙大人,兔本纯良

    上仙大人,兔本纯良

    一朝穿越成兔子,从此开始了人善被人欺的一条不归之路。“哼!把紫漓这只宝贝兔子丢到禁之地去。”“玩物丧志,把这兔子从璟华身边丢出去。”“勾引上仙!把这只小妖装到乾坤壶中,随便丢到哪座山里”再一次从陌生的地方醒来,林若若小拳头紧握“我发誓以后谁再乱丢我,我绝对会发飙的!”别被她知道这次是谁做的,她绝对……绝对……绝对会去告状的,让紫漓把那个人给先这样然后那样,最后她再出马,让那个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哼!看她一只可怜的小兔子是怎样塔上顺风车,逆袭为魔界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