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5700000013

第13章 短篇小说(13)

其实染不染头发又有什么关系呢?论自己舒服还是不染的好。可是从别人眼睛里看过来,那就是染一染好,染一染显得年轻,看着精神。不管怎么说看着一张灰头笼罩的土脸,总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感受。为了别人的快乐,还是染一染好。至于得不得癌症也就顾不得了。这大概就是现如今一百个人中只除了吃奶的孩子不染头发以外,都要染一染的缘故吧。理解不了的是那些年轻的人们,本来好好儿的头发,非要挑几缕染成或黄或红,甚至像鹦鹉那样的绿色。好好儿的人不做,要学着鸟儿一样着色。

为了这一层不理解,她禁止自己的女儿染头发。因为头发又想起了在外地念书的女儿还没买羽绒衣呢。昨晚天气预报说,北京的气温是零到十度。是到了该加衣服的时候了。本来早想买一件寄过去的。可是这衣服的款式颜色怎么也不敢自己拍板。因为有前车之鉴啊!她买的衣服,丫头嘴上不说,就是不上身。问急了,就说:你们看见最难看的,就是我们最喜欢的。审美代沟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好不容易盼到孩子上大学了,说拿着钱自己去买吧!可这丫头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就是不肯去买。问急了,就说,可贵呢!你妈掏腰包那会儿不也一样很贵吗?怎么自己掏钱就觉出贵了?再说了,我不是已经答应再给你钱的吗?看来,不当家是不知道柴米贵。每月的生活费自己掌握,丫头知道舍不得了。可再舍不得也不能冻着啊。咱虽不是有钱的人家儿,这点工资供孩子念书还是供得起的。她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外边儿受制,或遭人笑话。孩子是自己身上的肉,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亏着谁,也不能亏了自己的宝贝。

想着想着,坐不住了。拿起手机给女儿发短信:狗狗,天冷了。记着赶快去买羽绒衣。卡里的钱花完,妈妈再给你寄。半天等不到回信。这孩子,干什么呢?看看表,九点半。正上课呢。唉!

正自怅然若失地愣神儿,电话铃响了。是孩子他爸。电话那头鼻音很重,话音囊囊地。怎么才去了两天又感冒了?没一个省心的。“喂,你感冒了?怎么搞得呀?吃药了吗?”回说:“嗯,吃了药了”。“吃的什么药?”“感冒一号。”“泰诺没有了吗?”“嗯,这儿买不着泰诺!”“发烧了吗?要不要紧?”“不太要紧。就是太累了。后期工程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老郭他儿子要结婚,他回去忙活,我得在这儿顶着,没办法。”

她觉得心里急。也很窝火。早就说老老实实呆着吧,非要去山沟里搞什么工程。男人们总是这样。开始做事不好好想想。做到盘里了,累得撑不住又沮丧。再说得多了,就会顶你一句:“男人们的事情,你们少管!”本来想再说点儿什么的,转念一想算了。就说:“那你好好注意身体,别累出毛病来。”

丈夫说:“没事的,我知道。我是想问问姐姐检查的情况怎么样?”说到大姑子的病,她的心情更加沉重起来。大姑子是一年以前由她领着查出患有胃癌的。北京和本省最权威的医院不停地治疗了一年。一年中已经先后化疗过六次。十来万块钱砸进去,换了个头发脱光。人还是没见好转。这次检查是专门请丈夫以前的战友,现在的权威特诊专家给做的彩超复检。目的是少花点冤枉钱,得个靠实的诊断结论。结果真的出来了,反而更加令人惆怅。说是已经在肝部大面积转移,而且发展很快。情况最好也就维持半年。还说最好不要告诉本人,只说预防性地再做做化疗。其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她谨慎地告诉丈夫:“不太好。已经转移了。发展很快。你和四儿联系了吗?”四儿是丈夫的弟弟。一起陪着去做的检查。

丈夫说:“我打电话了。姐姐说不想再化疗了。人财两空,照见就是这样。”

她说:“那也不能不治疗,至少要尽量减少痛苦。”

丈夫说:“四儿说再带点中药回去!”

她说:“其实任何药对肝脏都有损坏的。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唉!”丈夫很沉重。接着又问:“你呢?开的药吃完了吗?”

她说:“还在熬药吃。就是后背痛的不能翻身。算了,你别管我了,管好你自己吧!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没一个全好的人儿。”

电话那头很无奈:“呃,那我挂了。”

放下电话,想起该泡自己吃的中药了。

这个国庆黄金周是过的最累的。因为中间有个中秋节,回家过节的人很多。丫头学校放假,也回来过节。因为人们都集中在七号返程,这车票就成了火上房的事儿。平日里,预售票点是提前十天预售票。临到过节反而改成提前五天了。连着两天五点钟早起排队,也没见着个票毛儿。托了朋友预定,说的好好儿的,到日子说车站也根本没票。这下抓瞎了。亏得同行同学的妈妈到汽车站抢了两张长途汽车票,才算没误了孩子如期返校上课。

头天孩子一走,第二天中午她就发病了。老公本来也是准备下午就走的。结果她中午突然心口剧痛,冷汗淋淋,功夫不大就背过气去了。老公吓坏了,以为是心脏病。因为老丈母就是心脏病去世的。当下不敢怠慢,拨打了120。火烧眉毛送到急救中心,抢救半天,检查出是胆结石胆囊炎急性发作。这是首次发现她有这个病。缓过劲儿来,知道不是心脏病,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就没有住院。一来是社区附近可以输液治疗,二来是丈夫确实不能不走。在急救中心待了三天,她就回家了。每天自己到附近的医疗点儿去输液,丈夫就赶回工地去了。

输了八九天液,觉得可以了,就像好人一样停药了。三天以后,丈夫回来看她,问说你好了吗?她说,应该好了吧?胆结石又没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医生说了,迟早得切一刀。可我的肚子已经开了三次刀了,还能再开吗?前年那次开刀,刀口长不住就差点要了命。还是保守治疗将就着吧。

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这样了。丈夫也是有胆结石的。前几年发作过一回。这几年不疼,也就当这病没了似的。

怎么两口子都会得胆结石呢?说着说着,他们就讨论开是不是饮食习惯有问题。要不要改一改什么的。可是他们夫妻两个饮食习惯绝对是不一样的。平时吃饭,没一样东西是同时喜欢的。丈夫喜欢吃炖的很烂的烩菜之类的食品,妻子则喜欢吃生脆爽口的菜。一个喜欢吃面,一个喜欢吃米。连喝个稀饭都一个喜欢吃稠的,一个喜欢稀米汤。因为口味不同没少干架。问题出在哪儿呢?说来说去也没个结果。

下午,两个人都出去办事。晚上回来,她说肚子很胀。丈夫说,是不是凉了肚子?她说,不是。最近每天肚胀。今天特别厉害。挨到午夜时分,她撑不住了。说堵得慌。上下不通。想吐吐不出来。想拉拉不出去。胸口又急痛。本想坚持一会儿过去就好。结果人又不行了。只好半夜求助120急救中心。抢救检查结果又添一样病:肠梗阻。还是需要住院手术。考虑到腹部的刀伤情况,手术有困难,只好保守治疗。半个月之内,两次爆打120,她也算创纪录了。再怎么撑也过不去,只好住进了中医院。又折腾十几天,不输液了,就回家来自己熬中药吃。这不,才出来两天,出院手续还没办呢,大姑子又来检查病了。

很无奈,里里外外尽侍弄病了。

把中药泡在药锅里,打开洗衣机,洗老公脱下的几件衣服。女人在家,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除非病的不能动了,那是另当别论。

一边做着这些家务琐事,一边就在心里有一搭没一搭地想心事。其实她的身体还很虚弱。两只手软的连拳头都攥不回来。只是因为习惯了遇事自己往过撑罢了。她总觉得自己还应该做一些比家务琐事更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她不是家庭妇女,尽管她不反对做家务。事实上,不管她曾经担任多么重要的社会职务,这个家,以及家以外的事务都是她全力承担的。人活着总是要做些事情的。做些对别人,对社会有帮助有意义的事情。她和老公都是喜欢做这类事情的人。

可是一晃四年过去了。自打四年前机关改革分流,提前从工作岗位退休以后,许多动议要做的事情都搁浅了。只有张罗亲戚朋友乃至自己生病治疗的事情此伏彼起,未见停歇。先是老母亲病危,前前后后足有三年不得空闲。接着体检时查出自己子宫肌瘤到了非手术不可的地步。住院开刀了,医院刀口处理出了问题,缝合的刀口爆裂,四十天开着伤口不能动,腹腔粘连严重,才有了这肠梗阻的后遗症。

好不容易出了医院,弟弟妹妹又相继重病住院。妹妹住院手术还没好利索。大姑子的癌症就告急了。都是至亲骨肉,不照顾哪个也于心不忍。期间,还有一个情同姐妹的闺中密友真真车祸身亡。一个早年的好友平儿丈夫癌症治疗无望而亡。四年中就这样不停地奔跑于医院和亲友之间。每天面对哀伤和死亡。还有数不清的人生无奈。

久而久之,只要一听到亲友得病,神经就会紧张起来。身体的劳碌照料还在其次,天价的医疗费也不说它了。只那心灵上的无助就足以让神经受损。

就说这次给大姑子复查的事儿吧,起初,肿瘤医院说,再做个CT吧。问说多少钱呢?回说九百多。一想太贵了,干脆到二院吧,正常检查应该便宜一点。挂了号一划价傻眼了,要两千多。再到部队医院看看,更邪乎,比二院还高。不得已只好找多年的老朋友直接做检查。幸亏有这样一个朋友,要是没有呢?

这位高层次的医生朋友说,其实目前国内的CT检查,百分之八十都是不需要的。只是因为要赚钱,才把做CT,核磁共振等高端检查和医生业绩挂钩,所以检查费用高得吓人。整个医疗状况如此,能有什么办法呢?

想起到了急救中心的事儿,更是无语。自己已经痛得近乎昏迷。家人亲友急得发疯。医院却规定,非要交了钱才能拿出急救药来用。如果真的病危,也就真的完了,一切都结束了。这些事情一想起来,她心里就堵得慌。

生命的脆弱和脆弱的生命。还有那种成为习惯的医疗冷漠,好像不是哪一个具体人的错,可是又好像谁也脱不了干系。不知道该怨谁,可是又无法不怨。

正自郁闷。她的小弟弟来了。进门就说:“姐,我给你拿了点菜,是我自己种的,百分之百绿色产品。”小弟从部队复员以后在一个干休所工作。闲不住,空闲时间就在干休所院子里种菜。这回拿来的是新砍的白菜和苦菜。新鲜极了。

小弟走了以后,她看着那些没有化肥和农药的菜,高兴之余,又愁上心来。不为别的。只因为前天她从超市买回的黄瓜,放在冰箱里,又长长了一寸。幸亏当时没吃,否则那没吸收的生长素肯定吃到肚里去了。但大多数时候,黄瓜都是一买回来就吃的呀!

粮食,蔬菜,胆结石,心脏病,肌瘤,癌症,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来的补品和怪病,麻团似的在心里绕。又想起丈夫的战友老郭上次从河北老家回来带花生时说的话,后脊梁直发麻。

河北是产花生的地方。老郭回家,看见花生丰收,又大又饱。就说,这次给我多带点花生走。我回去送送人。他弟弟不给他那大又饱的,却另外拿些看着小的花生给他。他说:怎么了,你不舍得给我大的?他弟弟笑了,说那都是用药催起来的,好卖。咱自己可不能吃那。要吃吃这个,这里不上那些东西,味道好,吃着也放心。所以老郭大发感慨:我看这城里人准有一天让农民给喂死了。

她当时就开玩笑说:天塌大家死吧,农民也好不到哪儿去,工业污染不是让许多地方怪病连连吗?没一块儿干净地方了!

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的时候,她就总想这些令人沮丧的事情。而且是越想越不安宁。以致睡不着觉。她知道这是杞人忧天。知道想这些毫无意义。可是控制不了。就是要想。有时候想着想着悲从中来,忍不住就要清泪涟涟,甚至大放悲声。当然这些举动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一定说她精神不正常了。

好在自从女儿上大学走了以后,这屋子里大多数时间都是她一个人。亲戚朋友来了或住几天,或坐一会儿就都走了。她又不喜欢打牌摸麻将,体育不感兴趣,歌舞没有条件,也懒得去招揽。唯一的爱好是看书写字。最多的作为就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有活儿干得时候,手脚不停,脑子不停。没活儿干得时候,手脚不动,脑子依然不停。

屋子里有电脑。兴致来了,在电脑上打字。烦躁的时候,到女儿的屋子里敲打钢琴。不看谱子,不恋曲,只是尽着性子宣泄情绪。弹出来的调子从来没有重复过。连她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工资卡里的收入,比上班的时候还要多。吃饭穿衣不喜欢讲究,过得去就行。在许多人眼里,她是目前第一享清福之人。可她就是愁。那愁是一种超越自身超越家庭,甚至超越现实的愁。发作起来就像从骨子里往外溢的没顶的愁。

洗衣机停转了。她一边往起晾衣服,一边自言自语:其实该给小四儿打个电话,看看姐姐怎么样了。不继续化疗恐怕坚持不了半年。说着,就拿起了电话。没人接。去哪儿了呢?回去了?不能吧?应该不会这么快走的。

正自捉摸,电话响了。她扑过去抓起来,刚要喊小四儿的名字,对方发话了:“形形吗?你在家呢?出院了吗?我在机场呢……”是平儿刚从海南回来。平儿的丈夫病故已经一年了。丈夫生病期间,平儿在病榻前衣不解带足足守候照料了三年,直到最后的时刻。此后好长时间一直陷于悲痛中不能自拔。前不久,他们的女儿从澳大利亚留学回来,准备在北京工作。她打起精神,在北京给女儿贷款买了一套房。还贷压力太大了,平儿这是去海南出租他们那套早些年买的房子。平儿原是钢铁公司的新闻部主任,也是四年前公司大裁员时提前内退的。丈夫连病带死花去了他们本来不非的积蓄。平儿走的时候,形形还在住院。所以一回来就打电话来了。

女儿不在时候,平儿喜欢和她无话不说。这就是知心朋友的好处。也是形形做人最成功的地方。平儿说:“我马上就回家。等我处理完事情,就去看你。你大姑子的病怎么样?”她说:“这两天又来复查了,看样子不太好。”这方面,平儿是过来人。安慰说:“只能尽心尽力,怎么也是痛苦,很无奈的。”

是很无奈。中午的时候,小四儿打电话说,姐姐看样子还得继续化疗。医生说,不化疗更不好控制,已经登记住院了。明天早上查血。有空床就开始化疗。她说:“明天查完血,让姐姐来我这儿吧,这里离医院近。”

每次化疗,姐姐总是先在她这里住的。这次因为她才出院,所以到了小四儿那里。一人有病,全家忙活。这是亲情的温暖,也是别无选择的责任。要不怎么算一家人呢?

整个下午,她一直在盘算,这次给姐姐做点什么让她开心的事情。没有办法制止疾病,在生命尚存的日子里,只能做点让病人开心的事情。最后想到姐姐需要一个假发。这是既能保暖,又能保持一个女人最后形象尊严的东西。哪怕是假的。想到了就去做。穿好衣裳,锁上门,就忙忙叨叨去市场上买假发去了。

天黑上床的时候想,一天又过去了,今天的价值是什么呢?

2007-3-29

同类推荐
  • 核桃里的歌声

    核桃里的歌声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请对我说谎

    请对我说谎

    已经做了人妻人母的律师高荷十分渴望平淡的完美生活,不做刑事案件,甚至不做有复杂利益关系的民事诉讼,是她的准则甚至是偏执。但是一切都从一个电话开始,她构建的完美生活与之前的寻常记忆都出现了崩塌,电话是她的初恋情人名景打来的,告诉她,他们共同的朋友老端死了,死于车祸,名景却坚持老端是死于谋杀……这一切本都与她没有直接关系,但慢慢的,她感觉到,似有洪水自远方袭来,震耳欲聋,脚下的大地也跟着颤动……洪水还未真正来临,但是这种摸不清即将来袭的仅是洪水或还加了泥石流又或还有其它更大灾难的恐慌却比真正沉浮于激浪中还可怖。
  • 艺生独行

    艺生独行

    此书是作者撷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日记摘录,以纪实自传的形式讲述高考特殊群体--艺术生的高中生活,谢谢故事里的你们,给了我那段闭目浮现的流光时日。QQ公共群:325194956
  • 我在警校的那些年

    我在警校的那些年

    我们不是正式的警察,和所有正在读书的孩子一样,有一个名为学生的身份。我们没有工资,不存在待遇,穿上了“一拐”标志的警服,就已经失去了作为学生的自由。社会上大学生利用暑假四处旅游,我们却站在了城市的路口,任由八月的日光炙烤。过年回家也是我们的期望,但是春运的洪流,我们必须承担疏导的力量。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大学,因为纪律,我们数九寒冬时六点早操,因为纪律,我们安然随时听候调遣。我们本是政策体制的受益者,但照顾制度从未落实。不少人在毕业后黯然的脱下那身挚爱的警服。但即使如此,在他们心里,警徽依然在太阳下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警校的生活,让我们比普通大学生学会了更多,那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一种无法溢于言表的力量。这段岁月使我们从青涩走向了成熟,使我们脱下稚气的外衣,也留下无尽值得皓首的回忆,沉淀下最美的年华。此生流年,我不后悔曾和你们并肩走过。我的兄弟,我的战友。
  • 改名

    改名

    十一点还没到呢,李伟就饿了,他搜遍了所有口袋以及书包和桌斗,结果一无所获。这时候他看了下表,离上课还有三分钟,这段时间是来不及去校办小商店的,再说他也没想去。在临上课前一分钟,他终于从隔座的李小婷那里得到了一块巧克力,然而,这块巧克力并未发挥任何作用,反倒让饥饿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了。
热门推荐
  • 末世光年

    末世光年

    这里,是人吃人的世界,这里,是尸骨遍地的炼狱场。沈光年,我们故事的主角,面对善良与邪恶,面对爱与恨,该如何抉择。以一个女大学生的视角,探索末世里关于幸福与痛苦,血液和泪水的故事。其实,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坚强,我们也并没有想象中的懦弱。沈光年,一审光年。
  •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甜宠:总裁太缠人

    甜宠:总裁太缠人

    新婚之夜,遭到老公和小一起玩到大的闺蜜双重背叛。她火烧酒店,还抢了酒店总裁的车逃跑……
  • TFBOYS晨曦雨后

    TFBOYS晨曦雨后

    那一切,山盟海誓还够不够?一个女孩,跌跌撞撞的闯入了三个少年的世界,打开了一场奇迹般的邂逅,青春雨季,有你我相陪,少年的勾引二字,彻底打碎了少女的心,她离开了,离开了这座城市,这座曾经有过美好回忆的重庆,五年,看着灯火阑珊,又回忆起他,只是他身边站着的,是其他女生,那两位守护我的少年,其实我可以用心去发现他们,他们也更好,好的让我有点揪心…
  •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会通过需求的升级及机制的完善内生出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参与生态环保的动力及能力。本书从多个侧面对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保的互动机理作了探索与剖析,提出了以“激励相容”为特色的对策新思路。
  •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培养敬业务实、视企业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打造当家做主、堪当重任的自主型员工。公司是老板的,事业是自己的。工作看似是替别人赚钱,实际是为自己打工。打造自动自发的职业精神,迈向双赢卓越的职场之道。老板不在自动自发,做一名当家做主的员工。
  • 绝色杀手穿越之傲视天下

    绝色杀手穿越之傲视天下

    她,21世纪高傲杀手紧跟时代潮流,狗血的跨上了“穿越大道”!o(>﹏<)o悲催,唉~不过没关系,本美女可不是好惹的,敢惹我,就要做好被K的准备。她自己呢?怪胎!惹上怪胎的人能好过吗?答案是:不能!且看她还有被她罩着的人如何傲视天下,蔑视苍穹!
  • 谈美人

    谈美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世魂主

    逆世魂主

    世界,其实已经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变了个样子。一次兼职遭遇的意外,让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叶凡接触到了那个已经改变的世界。异能,感染,冷眼,排挤。叶凡的生活彻彻底底的被改变了。察千人魂灵,洞万物先机。无法回头的他决定凭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不合理的世界……
  • 懵懂少年之萌芽

    懵懂少年之萌芽

    讲诉一个从少年,从恋爱萌芽,到成家立业的情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