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4200000010

第10章 藏书与读书(8)

因此,在这一年的日记中,作者不仅写下了罗丹步入艺术殿堂的起始,也记述了罗丹为纪念他的心灵导师而创作的第一件作品《艾玛神父》。作者在这一年的日记中多方面地论述了有关罗丹艺术与学识的小专题,如《罗丹的美学》、《罗丹的文章》、《罗丹的重要性》、《罗丹和布尔代勒》等等,作出若干精彩的剖析,如对罗丹美学的评论,作者曾引用了希尔特、黑格尔等人的美学观,来和罗丹相比较;又以肯定的态度引述了罗丹在其遗嘱中的美学观点:“对艺术家来说,一切都是美的,因为对于一切存在,一切事物,他的深刻的眼光都能把握‘特征’,也就是把握从形象透露出来的内在的真理。这真理就是美。”明确指出罗丹是以具有“特征”,具有外部和内在的真实的作品才是美的观点。在《罗丹的文章》这一小题下,作者引述了几种对罗丹文章的不理解甚至歪曲的立论,竭力为罗丹洗刷,并在这一小题后加了今注,引证了里尔克和哥德榭岱等人的正面论述,并做出自己对罗丹是否读书的论断说:“我们可以说罗丹读书并不是为了博学广记,而是中国古人所谓求‘受用’。他所读的书可能并不多,也无系统,但是他所读的都吸收为生命的一部分,成为艺术创造的泉源与土壤。”这是对有争议问题的一个恰如其分的裁断。这一年的日记中还对罗丹若干雕刻作品进行评断,如对《地狱之门》这幅人们议论纷纷但没有定论的作品评定说:“《地狱之门》给人以庞杂纷乱的感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地狱门’成为后来罗丹创造的主要泉源,许多作品都从这里脱胎。”作者认为罗丹雕刻生涯起步期的作品《青铜时代》是“自我意识的诞生”,而“他的风格也正是谨慎的、严密的,似乎还有迟疑的,而带着虔诚、坚定的信念,带着‘行为迟’的不安,而‘动刀甚微’。表现的手法和表现的主题如此水乳交融,我想老年的罗丹就再做不出《青铜时代》来。只有少壮的雕刻家的手和心才能塑出如此少壮生命的仪态和心态”。在这一年所选的最后一篇日记中,作者评论罗丹那件尚处在未完成状态的作品《夏娃》,并以之与维纳斯相比照来说。作者没有接受维纳斯的纯美和诱惑性,而是钟情于夏娃那种宗教恐惧塑造的形象。他写下一段能震动人们心灵的话说:

我实在更爱夏娃型的女体、母体。我疑心自己已经成熟,过早地成熟,否则为什么不爱少女新鲜而轻盈的躯体呢?为什么爱一个多苦难近于厚实憨肥的躯体呢?罗丹的夏娃决不优美。有的人看来,或者已经老丑,背部大块的肌肉蜿蜒如蟒蛇,如老树根。我爱她的成熟,像爱一个母亲,更像爱一个有孕的妻子:多丰满厚实的母体,我愿在这个世间和她一同生活并且受苦。

作者不仅写下这段话,还在书里三见《夏娃》的雕像图片(页八、八三、一五五)。他以二十五六岁的青年,能这样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美,确如他自己所说,“已经成熟”了;而和他几乎同龄的我,当年肯定是欣然接受维纳斯那纯真而浮泛的美,借以满足眼睛的享受。直到几十年后,自己的躯体也因历经风雨坎坷,像个老树根的时候,才逐渐醒悟过来,接受作者在第二年所作的申论。也才懂得什么是心灵的享受。

一九四九年的日记,我认为是作者对罗丹艺术有了更成熟的理解和体验,作者留下了难以列举的独特见解,让人回味和咀嚼。他在这一年日记中所选的第一篇题名《肉体》的小段中,明确地阐述了《夏娃》的意义。虽然“罗丹的《夏娃》,不但不是处女,而且不是少妇,身体不再丰圆,肌肉组织开始松弛,皮层组织开始老化,脂肪开始沉积,然而生命的倔强斗争展开悲壮的场面。在人的肉体上,看见明丽灿烂,看见广阔无穷,也看见苦涩惨澹,苍茫沉郁,看见生,也看见死,读出肉体的历史与神话,照见生命的底蕴和意义”。这段话和三见的《夏娃》青铜塑像给了我对美的醒悟。

这一年的日记还论到罗丹的爱情生活。罗丹带着看自己作品的神情,观察和爱抚女舞蹈家邓肯的周身,使邓肯难于自持而逃开,但事后又追悔,她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怎样的可惜啊!多少次我后悔这幼稚的无知使我失去一个机会,把我的童真献给潘神的化身——有力的罗丹!艺术和生命都必定会因而更丰富。”罗丹的爱情魅力是多么令人心摇,正因为如此,迦蜜尔·克劳岱尔才甘于为罗丹付出多么伟大的不幸。他们的恋爱对“罗丹的艺术创作当然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罗丹“许多双人的小组像,是从他们的爱中诞生的”(十月二十八日)。罗丹有许多由男女裸体组合的双人小组像,如《永恒的偶像》、《亚当和夏娃》、《爱的遗失》、《诗人和女神》等等,作者对这些世俗不愿多所涉及的话题作了非常有趣的剖析说:

这样一组一组的双人群像可以说都是描写性的吸引,爱的七巧图,肉体的缱绻,人的生存本能的相追逐。他们是被恶魔所诱动呢?被神所召唤呢?可怜而又神圣的游戏,羞耻而又严肃的游戏。我们可以想像在深夜,茫茫尘世,人们躲躲藏藏地在密室里去进行,雕刻家好像把那些屋顶都揭开来,像顽童揭开大石,显示蚁穴的内景,而他以神的心展示出人们所不敢正视的爱的诸相。

多么深邃的揭示,让人无法不从心的底处透露出丝丝的诡秘笑意!罗丹是受益了,但那个“就为了爱,而且歌唱这一个情人而烧毁了自己”的女人,即为塑造罗丹像而献出一生的克劳岱尔,得到的却是分手的悲剧,以致神经错乱,在疯人院里度过了最后的三十年。她留下一座有力地刻画罗丹的特征和性格的艺术杰作。“在这塑像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她如痴如迷的爱,她把自己塑入雕像中,也能感觉到她后来的心碎、怨恨绝望和疯狂的深渊”(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日记)。罗丹无疑是有负于克劳岱尔!

一九五、一九五一年的日记,作者继续论述罗丹的交往、作品、性格和生活,但最引人关注的是作者透露了故国之思,在一九五年二月二十六日所写题为《回去》的那段日记中,他和自己的朋友熙民谈论了一整夜是否回国的问题。那时正是新中国建立不到五个月的时候,一切除旧布新的信息都激动着海外每一个赤子,几乎人人都在思考回国的问题。作者和他的朋友一整夜的讨论归结到两个焦点上,那就是“该现在回去呢?还是学成了再回去呢”?这恐怕是当年海外赤子所共同思考的问题。而作者似乎因乡思的引动而准备回去,并写下了他的决定说:“我将走自己的路去。我想起昆明凤翥街茶店里的马锅头的紫铜色面孔来;我想起母亲的面孔;那土地上各种各样的面孔……那是属于我的造型世界的。我将带着怎样的恐惧和欢喜去面临他们!”这是多么赤诚的游子之心啊!但也不能否认他还少有疑虑。讨论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七点钟,作者在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后,他“一进屋子,便拉上窗帘,倒头睡去”。虽然他的形体在当天正午醒来,但是他的心却沉睡着未能支配自己的行动。心的沉睡可能带给他无数不同的梦境,他的梦是“十年一觉扬州梦”的三倍,三十二年的“巴黎梦”终于醒来,他以《今注》的形式回答了那一整夜讨论的问题,《今注》说:

也许可以说醒来时,已经一九八二年。翻阅并重抄这天的日记时,三十二年过去了。这三十年来的生活就仿佛是这一夜谈话的延续,好像从那夜起,我们的命运已经判定,无论是回去的人,是逗留在国外的人,都从此依了各人的才能、气质、机遇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艰辛,取得不同的收获。当时不可知的,预感着的,期冀着的,都或已实现,或已幻灭,或者已成定局,有了揭晓。醒来了,此刻,抚今追昔,感到悚然与肃然。

虽然这段话有点隐晦含混,但这是七十岁老人深藏三十多年的心声。他只是把看到听到的现实有意义推入梦境,而醒来后的“悚然与肃然”,可能年轻的一代有点摸不到头脑,但凡是同步伐走过来的人都能懂得和理解。

熊秉明先生终究是受过中华文化熏陶的人,他熟悉这块土地上人们的读书习惯,特在书尾编制了一份简明的《罗丹年谱》,以便读者查阅。与此同时,我也很感谢这本书的责编和设计者。他们以自己的学识和素养,超越了时尚编辑们那种不负责任的随意,耗费心力,制作精品,为作者鸣锣开道,为读者提供美的享受。

熊秉明先生虽然年逾杖朝,但从他的文字和思路来看,他尚有深邃的宝藏等待发掘和展现,尚能为中华文化增添库藏。我也从读其书而谋一晤其人。孰意天公妒人,未能如愿,竟成难以弥补的缺憾。我很难把所有的读书札记都写入本文,但只从这些选用的日记片段中,或许能有助于读者对罗丹和作者有些了解。也算我悼念作者的一份心意。

(二三年一月写于南开大学邃谷)

同类推荐
  • 文学经典导读

    文学经典导读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辅以作家介绍、注释、阅读提示,以方便学生学习。在篇目选择上既立足经典,同时又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在“阅读提示”上,力求点到为止,不做全面分析,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学习的教科书。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 不同的写物随笔,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 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 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 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本书收录了著名文学家冯至先生的近百篇散文随笔作品,内容涵盖了从自然散文到杂文、文艺杂论等多种不同风格却又各具特色的文章。本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当代读者全面了解冯至的散文随笔创作及其一生的文艺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由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先生作序。
  • 心底的河

    心底的河

    二十多年来,宋晓琪利用繁忙工作之余勤奋笔耕,先后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了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二百余万字的作品,并多次获奖。她的文字简洁清丽,幽默调侃。近年来随着阅历的丰富,她笔下的世界也愈见广阔,少了虚饰轻浅,多了成熟凝重,往往不动声色地把思考和哲理融进作品,使作品增添了内涵和分量,却又始终娓娓道来,具有一种亲和力,颇受读者喜爱。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热门推荐
  • 仙动乾坤

    仙动乾坤

    百年沉沦一世修,八方乾坤几人留。往事早已乘风去,独领风骚几多愁。清心绝尘念,修身灭情忧,待我仙动苍穹游,立于巅峰笑各州。
  • 绝代天骄,悍妃戏冷王

    绝代天骄,悍妃戏冷王

    【全文完结】昏睡了一个月,被宣布要永远睡着的七王爷急需娶个陪睡妃。谁那么倒霉,要嫁个躺在寒玉床上的“活死人王爷”?她,刚刚穿越的百里飘雪幸运中标了!大婚之日,八抬花桥,十里红妆,浩浩荡荡,惊动了全京城!将军府的三小姐百里飘雪貌比天仙,却无才无德,是一个出了名的废柴花痴胆小鬼。听说要嫁个“死王爷”,连夜上吊没死成,醒来后,已经换了主。她,百里飘雪,人如其名,百里之内,销魂剑出,霜雪满天纷飞扬。毒医双绝,剑气如虹,来自异世的特别国际刑警,谁敢惹她?他,凤元宇,魔尊降世的凤氏皇朝七王爷,天下第一的睡美男子。洞房花烛之夜,昏睡了一个月的“死人”恶魔王爷蓦地睁开了眼睛,惊得百里飘雪目瞪口呆……从此剪不断,理还乱,上穷苍穹下碧海,痴缠不休……天娇,绝爱,双剑合璧。到底是谁痴了谁的心?谁碎了谁的梦?我为你成魔,罚你来陪我一世繁华……生生世世,情牵两心,醉卧红尘,只羡鸳鸯不做仙……推存媚媚的两本完结文《战王的小悍妃》,《血影邪君,神医琴后》。
  • 主宰尘寰

    主宰尘寰

    秋风殇,一阵凉,当吴天再次将战枪手中盘时,枪指苍穹,誓言踏破这尘寰。
  • 宫廷女国医

    宫廷女国医

    本书故事讲述的是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孤女义妁被父亲生前好友民间大夫许善友抱走领养。义妁天资聪敏,对医术情有独钟,立志成为一名大夫。无奈生为女子,又加之养父的坚决阻挠,只得偷学医术。养父在瘟疫中献身,临终前告诉了她的身世。悲痛中更加坚定了她做一名德行高尚的大夫的决心。此后拜长安第一名医郑无空为师,苦学医术,悬壶济世,一时间被誉为女中扁鹊。为学习更高的医术,进入宫廷,几经倾轧与迫害,几经牢狱之苦,不卑不亢,先后做过乳医、女医、女侍医,最终被汉武帝册封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
  • 贴身狂枭

    贴身狂枭

    昔日天狼的至强兵锋,意外退役之后开启崭新的都市冒险模式,善于攻坚的李辉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各路美女突袭的目标:被萝莉逆推,被校花喜欢,被呆萌女贼黏上,被豪门千金逼婚,更没有天理的是被帮派美女老大掳去当压寨夫婿……
  • 陌路花开之盛夏遗失的爱

    陌路花开之盛夏遗失的爱

    她在锦年韶光中与他错身而过,行色匆匆间的回眸一瞥,便注定了一世的纠缠。盛夏光年中的倾城容颜,成就了最后一个夏天里没有再见的回忆。在时光流淌中,彼此的依赖慢慢仓皇失措的,碎裂成尘埃的模样。来时的路仍旧美好如初,只是路的尽头,幽幽响起一首未完的殇歌。刻骨铭心的爱恋,飞蛾扑火的热情,都将在那个夏天消失殆尽。我们固执的以青春的名义,守候着彼此间戒不掉的爱与想念。直到流年染指,青春未眠。只是——此去已经年。
  • 孤寂留心

    孤寂留心

    ‘轰隆隆----’乌云密布的天空想起了沉闷的雷声,几声雷响过后,下起了大雨,整个城市被乌云遮掩的可怕。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巨大的血红色漩涡,只持续了几秒的时间,血红色漩涡消失的无影无踪谁也没有注意到从漩涡中坠落的两位少年
  • 战为红颜

    战为红颜

    懦弱学子掀起的一场血雨厮杀为了自己爱的人为了同生共死的兄弟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小人生

    小人生

    《小人生》描写了80后女孩郑融18岁到33岁的故事,将青春的优美残酷、爱情的跌宕起伏、亲情的固执偏拗、友谊的脆弱珍贵和成长的痛苦快慰多层次地糅进故事中,真实而诗意地展现了郑融独特而耐人寻味的心路历程。同时小说展示了一幅千姿百态的80后群像图,穿插了另外三名主角曾青砾、冯睦睦和成霜的情感纠葛和生命际遇,以郑融为核心的四个年轻人的生活和感情纠缠不休,他们苦心经营,疲惫不堪,渴望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一次想停下脚步,但命运总在后面催促着他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对他们来说永远都是一个最富有吸引力的难题,他们甘愿交出青春交换答案。
  • 儒道妖修

    儒道妖修

    白羽,身怀洪荒异兽女娲的血脉,但在当世,却被视为妖,乃人族天敌。但造化弄人,他一直以人族身份存世,还偏偏踏上了一条文修之路。在神州大陆,武修昌盛,文秀衰退。但白羽誓要文定胜天!文力加身,诗能杀敌,词能斩妖,文章平天下。白羽诗成诸圣齐鸣;词出威慑群妖;文显护佑人族。八百年前,人妖两族大战,为争仙缘。到头来,却不料仙缘已逝。如今,被封印八百年的白羽出世,又与此有何联系?且看小小少年,文成圣,妖返祖,成就一代至尊。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