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3900000016

第16章 国际禁奴法案的推动(4)

威伯福斯说道:“英国在战场上虽然胜利,打败了法国,但英国的生命力却在迅速地减退。”有场更可怕的风暴正在逼近,以后要丧命在这场风暴之下的人,要用百万为单位才能计算出。德国康德的唯心论,认为人类的道德可以诉诸良心,不用诉诸信仰;休谟的不可知论,抬高人的理性,批判《圣经》的超然;在英国,雪莱(Percy Bysshe Shelly)以他的浪漫长诗、歌剧、抒情散文,歌颂革命的美、造反的美;欧文(Robert Owen)强烈地批判信仰,认为该把上帝赶出政治,才叫“政教分离”,才叫政治自由;柯柏特(William Cobbett)利用新兴的报业,认为密集的大众传播可以填满社会大众的每个思想细胞,鼓吹政治无用论,叫受苦工人团结起来革命,反对政府、反对科技、反对工业、反对医学(牛痘),只要回归自然;卡特赖特(John Cartwright)提倡全民宪早运动,鼓励工人以暴力争取权力;亨特(Henry Hunter)以群众心理学起家,鼓吹民间要产生类似军队的组织,以团结的自我学习来凝聚,以群众示威来酿造影响社会的力量,甚至诱逼政府用武力对付示威,再让百姓来质疑政府权力的使用是否超过宪法;有些更极端的,甚至以政治谋杀来迅速制造个人英雄形象。这些大名在今天都已名列社会自由、平等运动的封神榜内,成为许多人仍在讴歌、颂扬的对象。在人类的历史上受到如此巨大思想冲击的时代,屈指可数。

67.致怀疑论者

威伯福斯与克拉朋联盟的弟兄们在这新时代洪流下,力挽狂澜。他们起来呼吁:“德国的哲学看来好像扩大了思考空间、丰富了知识,使人迈进了真理的殿堂。其实这批绝顶聪明的人,提出复杂的理论,带领人走迷宫一般走入歧途而不知如何自拔。真理是清楚明亮的。”但是效果很小,这场历史戏才刚开演,很多人还看不清,这些哲学家给人画了一个好大的窗户,以后一百年自认拥有聪明脑袋的人,拼命由那扇窗户向外看,希望能看出点什么,也许有一天才会恍然大悟:“啊!原来那扇窗户是画在墙壁上的一个框框罢了!”唉!看来看去把一生的光阴都看过去了。威伯福斯曾以书信答辩欧文的攻击,也与柯柏特辩论。他在《真实的基督教》一书中有篇《致怀疑论者与统一神灵论者的简短公开信》(brief observations addressed to sceptics and unitarians),有非常精辟的辩论:“我要请问怀疑论者,当你们批判基督教的信仰时,你们能不能诚实地说,到底有没有认真、仔细地查考过整本《圣经》?到底你们的批判是来自查考得不够呢还是漫不经心的论断?是先人为主的主观呢还是自他处引用有偏差的观念,来衡量基督教的基本真理?……其实依我看,许多人在青少年时期,已经不再好好查考《圣经》了,而是用自己长大时学到的批判技巧,来批判自己小时候一知半解的部分真理,以免上帝刻在他们良心上的神圣声音,控告他们思想、行为、心灵上的不检,于是以道听途说的一些见解反过来批判《圣经》,这是堕落的人性逃避真理的一贯伎俩。你们如果愈了解真理,就会愈明白《圣经》里不易了解的地方,而非一开始就挑不易了解的经文来批判。这是一个聪明人很容易受到的试探,证明自己的思索比《圣经》高明、优越。……这种批判思想的形成,起初是一种对经文不自觉的臆测,然后以能质疑别人的信仰而窃喜,以能化解心中良心的控告而自觉高明,让怀疑在意识里生根,最后让整个信仰流失,但是自己再也不能确定什么是准确,什么是圣洁。一个人批判《圣经》,其实也在批判他最深的自我。”

68.思想冲击之下的两大持守

威伯福斯呼吁基督徒在时代新思潮的冲击下,应该“持守加尔文主义”,并应有“卫斯理福音大复兴时强调的重生经历”。他又同时提出“不要把加尔文主义弄成僵硬的神学教条”,不要把重生经验讲成是“奥秘的经验主义”。他看到当时的基督徒遇到新思潮冲击时,不像是一支开往前线准备打仗的队伍,而像一群无头苍蝇,到处乱冲。神职人员离开他们的羊群,基督徒失去传福音的热忱,有的往末世派奔,有的往奥秘派奔,有的往反科学的基要派奔,有的往模棱两可的现代派奔……尤其是在伦敦等大城市的教会最先失去原来纯正的福音立场。他讲道:“在这时,持守纯正信仰的,反而是乡下吃苦耐劳的传道人。”为此,威伯福斯在1815年开始成立“英国基督徒专业人员圣经公会”,又简称为“圣经公会”(Bible Society)。这个团体以具有福音热忱,并在工作上有良好声誉的人为成员。他们每星期五晚上在基督徒的家庭聚会,一起用餐、唱诗、祷告、仔细查考《圣经》而后讨论如何关怀周围的人。当时讨论的题目有监狱福音、贫民教育、受刑人出狱后在社会的适应与工作、杜绝赌博、援助流浪儿童……有些讨论题目小至如何清扫街道、修护街灯,大至如何推动国家银行法、税法、刑法的改革,并在讨论后就去实行。威伯福斯说这个聚会的目的是“更敏锐于人的需要与感觉,在社会上许多正反方的看法中,不轻易涉人任何一方,要先用上帝的眼光与《圣经》的角度来衡量全局,然后再参与改革,并且在改革中忍耐,等待结果”。

威伯福斯找罗素(John Russell,1792-1878)担任圣经公会主席,并且在英国各处联络,成立超宗派的分会。这个团体出了许多杰出的大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等,后来在历史上最着名的有5位后起之秀。

69.克拉朋联盟的后起之秀

大政治家罗素,后来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846-1852,1865-1866),被公认为是威伯福斯议院改革的接班人。如同威伯福斯,他以基督徒的卓越、清廉与正直,赢得全国百姓的称赞。在近代史上他个人的知名度,要超过威伯福斯与克拉朋联盟。他改革刑事审判制度。以前一个嫌疑犯被法庭起诉的次数几乎没有限制,他改革法庭成为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三级,因此一个嫌疑犯被控告的次数有所限制,最高法院宣判无罪就是无罪,不得再提出起诉。罗素把耶稣基督的救赎过程,融入刑事审判程序里,这个改革造福了无数人。他又建立官方具公信力的罪犯检査制度,建立公立学校制度,把全国卫生系统的设施建设放在所有工程建设的第一位,推动自由贸易,配合艾希礼爵士(Anthony Ashley Cooper,18世纪英国工运领袖)推进工作时数不超过10小时法令。

第二位是经济学家萨德勒(Michael Thomas Sadler,1780一1835)。他公开反对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太悲观了。他认为上帝给人的食物只会有余,不会不足。社会上粮食缺乏不是因为生产不足而是因为分配不均,以及人为的忽略,破坏生产环境。因此在议院里,他为遭受分配不均的穷人劳工争取福利。他担任政府的工厂管理委员会主席,执行工作时数不得超过10小时的法令,1833年更提出童工限制法案,坚决反对用童工去无限制生产。在工厂管理委员会里,他几乎是不眠不休地工作,这个委员会一年开会40次以上,操劳过度导致他两年后就过世。他的好友艾希礼爵士接续他,成为举世闻名的改善穷人工作条件的“穷人之友”。文学家蒙哥马利(James Montgomery,1771-1854),出过20本诗集,文笔行云流水,文章短小精辟,在当时被称为是最好的诗人之一。他的父亲是莫拉维亚弟兄会的宣教士。蒙哥马利从小就秉承父亲的布道热忱,虽然家里很穷以致受教育不多,但他以《圣经》自修,熟背《圣经》,尤其是诗篇,配合他长期从事的工作,敏锐地感受人生痛苦,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文字风格,字里行间散发出炽热的爱与深刻的见解。

商人古柏(James Cropper),他被别人称为“善良的贵格会信徒”(Good Quaker),是一位精明的基督徒布商。以从商的经验,他了解蓄奴地主、奴隶贩子的想法。有一天开会时,他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以经商手法,解放黑奴。”打开世界地图,随着太平洋探险队前进的路线,他指出地图上印度以东,还有一大片的土地——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是“上帝所赐,适合种植甘蔗与茶叶的地方,而且未开发国家的人工便宜,鼓励用东南亚的廉价人力市场,取代殖民地日益昂贵的奴隶管理费用。这样蓄奴者自然会放弃奴隶……同时以我的经营观点,应该鼓励机械化,如此比用奴隶的成本更便宜……威伯福斯一直用立法与政府力量废除奴隶,这个方法有其极限,尚需民间经济市场来配合,因为殖民地生意人看的是钱,不是道德,更不是法令。所以用钱来引导他们,放弃奴隶。如果挪转资金可以赚更多钱,奴隶迟早一定会得解放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从这些地方的种植——甘蔗与茶,就不得不佩服这位基督徒商人前瞻的眼光。后来历史学家将普世奴隶制度的废除,归功于四点:威伯福斯与克拉朋联盟在政治立法上的道德形象,黑奴福音大复兴与宣教士史密斯的死,古柏的市场经济论,与以下要提的文学创作的普世影响。

巴克斯顿议员(Thomas Fowell Buxton,1786-1845),一个身高接近200厘米的巨人,人家说巴克斯顿与威伯福斯在一起就像大钟与小铃铛。而他的确是声音大如洪钟。他热血沸腾,不太聪明,却力持正义。威伯福斯第一次在聚会中看到这个巨人,就说这人有“婴孩般的单纯”。别人都叫这个巨人做保镖类的工作,威伯福斯却鼓励这个巨人往文艺写作发展。巴克斯顿还真的写了两本书一《监狱管理之探讨》(Inquiry into Prison Discipline)与《非洲奴隶贩卖与矫治之道》(The African Slave Trade and Its Remedy)流传至今。威伯福斯1824年退出议院,把废除奴隶的大任,交棒给这位忠心的巨人。果然1833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奴隶解放宣言》,就是在这位巨人的领导下通过的。

历史证明这个基督徒专业人员圣经公会,使英国教会于风雨飘摇之际,成为一支守住福音真理、安定社会的队伍,并且至少又使英国有一百多年(1815-1930)不仅在政治上强盛,也使国家的立法基础不致远离《圣经》真理。

70.基督徒女性参与文学创作

在普世奴隶自由化运动中,历史上认为最关键的人物,除了威伯福斯外,另一个就是名叫莫尔(Hannah More,1745-1833)的基督徒女作家。

1775年潘恩写出《常识》(Common Sense),呼吁北美殖民地群起“反对付税给英国,追求独立”,被认为是一代名着。潘恩在1791年又写《人权》(Rights of Man),替法国大革命辩护,提倡革命有理。但是他忽略了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虽然口号“自由、平等”相同,实质却不同。法国革命所要的自由、平等是要打倒信仰,反对一切传统的自由平等,结果所得的只是平等的表象,全国人民反而失去了实质的平等。1792年有一本书《乡野政谈》(Village Politics)出版,公开反对潘恩的《人权》。《乡野政谈》这本书一下子几乎被英美百姓抢购一空。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莫尔。

《乡野政谈》用平实、清晰的笔法,写乡下一个铁匠与瓦匠在对谈,瓦匠代表潘恩《人权》一书的论点,铁匠告诉瓦匠,这样的论点错在哪里,会带来怎样的危机。莫尔出版这本书后,引起不少攻击,激进分子攻击她“不尊重法国的革命政治体制”,连有些基督徒也抨击她:“法国是个天主教国家,天主教徒理当受血腥的攻击——这是天谴。”莫尔不为所动,几乎变卖所有,资助法国天主教神父逃出迫害。威伯福斯、桑顿、麦考利公开支持她,出钱给她组成“廉价单张协会”(Cheap Repository Tracts),在短短3年内,《乡野政谈》以廉价至少卖出200万册。

莫尔也写了许多传福音的小册子。1795年到1798年,英国出了114本福音小册子,她一个人就写了49本。这些福音小册子的流传,促成了1799年“伦敦圣教书会”(Religious Tract Society)的成立。她写的文章有故事、歌谣、短文,印刷精美,价格低廉,一下子欧美各国的监狱、学校、医院、军队、贫民收容所……都可以看到。

她的文章不仅让许多人得帮助,也间接地鼓舞了后来许多女性投入写作,包括着名的基督徒女作家凯利(Abby Keily)、钱德勒(Elizabeth Margaret Chandler)、查普曼(Maria Weston Chapman)和斯托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等人。其中斯托夫人所写的《黑奴吁天录》(或称为《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对美国的黑奴解放有很深的影响。

莫尔死前有很多人为她祷告,她说:“如果我延长的生命,没有比以前更荣耀主,我愿现在就到我荣耀的主那里去。”至于潘恩,他做过的好事帮助了不少人,他做的错事,却害惨了更多人。

71.一场流行霍乱

奴隶解放法案在1824年后,推动的进度仍然很慢。主要的原因是威伯福斯与第一代克拉朋联盟的成员都不在议院了,推动法案的如罗素、巴克斯顿等人都太年轻,不过仍锲而不舍地,年年被打败,仍年年再提。到了1830年,在进展仍然有限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而能在1833年通过奴隶解放法案。

“霍乱!霍乱!”报纸上印着头条新闻,瞬间许多人抽搐着倒下,灾区都用绳子围起来,病人满坑满谷,所有的英国人都吓呆了,大不列颠帝国的荣华,在一个流行病面前显得多么无助啊!染上霍乱的军舰,全船的人都死光,成为漂流大洋的鬼船。光是英伦三岛当年就死了32000人,还不包括躺在医院发抖的83000人。“英国议院再不请奴隶立刻自由而去,英国就要像《圣经·出埃及记》里的法老王国了!”群众怒吼道。1833年上下议院终于通过议案,宣布“黑奴自由”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让奴隶自由的法案。捆绑奴隶最后的一环断开了。这一年成为黑奴的禧年。

同类推荐
  • 逆战之最后一战

    逆战之最后一战

    因为爱好,我踏入了被外人称作军宅的圈子,面对周围人的冷嘲热讽,我始终如一,坚持自己想法。因为命运,我选择了成为军人,面对同袍的不理解,我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就是我!不会去在意别人的目光与评论,勇于追求自己内心坚守的东西!
  • 极限刺杀

    极限刺杀

    我叫李时针,好吧,我知道名字很逗比,可我真的跟那个写医术的家伙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高中生,可是你们能不能不要这样,杀手?刺客?跟我有毛关系?好吧,不得不承认,最后我还是屈服了,死亡或者反抗,这特么一点也不难选择,真的。
  • 雪狼令

    雪狼令

    新婚之夜,新郎连成志突然逃婚去了朝鲜,新娘陈明慧一路跟踪,却无意间被辽东土豪徐珍所救。这一年正好是农历甲午年,老大的清国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海战陆战气势磅礴,连成志在聂士成总兵的带领下,创立雪狼营特战队,与凶残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而与此同时,随着战争的结束,连成志与陈明慧这对冤家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聂士成与连成志也从教训中萌发了建立现代军队的理想。
  • 抗日铁血执法队

    抗日铁血执法队

    有胆敢后退逃跑者,杀;有胆敢破坏治安者,杀。张培梅,抗战初期第二战区执法总监,亲率执法队从天镇、平型关、忻口、一直杀到太原……四大护法,“索命无常”常如海,“拘魂阎王”阎百胜,“一枪封喉”杨胜武,“百变神镖”赵岐功等武功高强,斩杀后退军人,痛宰骄横日寇,演绎三晋子弟不一样的抗日。
  • 叫魂:揭秘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

    叫魂:揭秘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

    本书共用了14章,讲述了侵华日军在常德投下鼠疫苗发动细菌战的详细过程,让读者看到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行为。
热门推荐
  • 邪王溺宠:金牌萌妃

    邪王溺宠:金牌萌妃

    前世,如果知道爱上一个人会这么痛苦她宁愿常伴青灯古寺,可是一切都没有如果,那么就用生命来了解这一场痴痴爱恋吧!当他知道一切只不过是阴谋时,他已经深深的伤害了她,当她退出他的生命时,他痛苦万分,不惜启动上古邪法来挽救她,但是失败了,而他也被贬为他最爱的邪兽蛟龙,而他送她的唯一一件信物蛟龙手镯也不翼而飞今生,他没有想到意外收养的女儿居然会是她的转世,从此,追妻之路慢慢兮“笑笑,让老公抱抱”“滚”某男委屈看着某女“你老的可以当我爷爷了,死不要脸的”“好吧,既然这样,孙女快让为夫抱抱”
  •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研究

    本书借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一个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什么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向谁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哪些内部控制信息和如何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等问题。
  • 冒险风暴

    冒险风暴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怎么能够停滞不前。穿越时空,竭尽全力。我会来到你身边!……书友群:253405334,喜欢聊天的兄弟姐妹快来这里集结!
  • 心道薄世

    心道薄世

    一个天才的心灵旅途,酸甜苦辣,人生百味,淡泊以明智!激情,热血,情感缠绵,懵懂,幼稚,痴傻,心灵旅途!最简单的道理,用千万年的时间去学习……
  • 《异世凌云》

    《异世凌云》

    身负族仇家恨,奈何力量悬殊,最终选择进入另一空间,于是开启了他的成长之旅。面对爱情与仇恨,他将如何取舍?相较平淡与使命,他将何去何从?
  • 我的老班长

    我的老班长

    在军旅生涯时我的班长教会我打枪等知识,可后来的一场意外我们变成了敌人。
  • 魔鬼系统

    魔鬼系统

    这是魔鬼给予的任务。这是个生存游戏。在这里,任务失败便代表了死亡!为毛第一个任务就情况百出?为毛他们会在这些不同的世界里挣扎?想知道答案么?慢慢看下去……你会知道答案。————————————————————————————————带点冒险,带点探索……有点不一样的,无限流。PS:求收藏,求书票,求评。广告的别找爷……挖人的也别找爷……新人第一本书,当练笔了,欢迎来喷,多多指教……
  •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雷砾疯行

    雷砾疯行

    如果不能与你一起雷厉风行,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疯行天下……曾经,我一直以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是,我却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一味的以为天注定,其实只不过是自己的心不够坚定。“我躲你是因为我怕你,我怕你是因为我爱你。”“因为有了你,我学会了忍受孤独。”“砾儿,我将自己许配给你吧。”“阿砾,我愿意等,等你看清自己的心。”“阿砾,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我不要脸。”
  • 少年阴司跟我回地狱

    少年阴司跟我回地狱

    晚上听到类似于敲门的闷响时,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有谁正趴在门边拿锤子砸手指?想知道为什么上楼的时候看到的楼层是三楼,再走一层却是五楼了吗?他的衣服,穿反了。我想保护的从来都没有变过,让每一灵魂得到平等的救赎,他们不是鬼怪,他们是更可怜的“人”。——钖左。他从来都不知道,所谓的双胞胎,卫道者,都是前世种下的因,这一世他又是谁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