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3600000006

第6章 拂尘书林(2)

而当“苦撑八年的战争终于胜利”,随着国共之战“烽火再起”,作者的人生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其已从军中退役的父亲所心心念念的“等天下平靖,他要带我们到南京定居”的宿愿,从此也就成为了泡影。

因此,当作者晚年打开记忆的闸门写作本书至于结尾时,不禁感慨系之道:“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五十二年过去了,五十二年后的今天,尽管实质情况未变,可是潮流变了,时代变了,人们的想法变了。我们望望四周,我们展望这个世界,我们在等,等甚么?等天下平靖,等高品质有尊严的自由和生活。虽然我们等得头发都白了,我们还是要等,等等等……”

字里行间,一种身世沧桑之感透破了纸背。值此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让我们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整合政治智慧,继承先辈精神,担当历史重任,去努力开创中华民族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吧。

4、《浮生手记》

乙酉小、大暑间重读《浮生手记(一八八六-一九五四)》,不禁感慨万端。

《浮生手记》是骆憬甫先生所着回忆录。作为我国第一代新式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他在浙江长期从事小学、中学的教育工作。日寇侵华战争之前,他在杭州执教,担任过十七余年的小学校长,在杭州基础教育界颇有声名。杭州沦陷以后,他不愿做亡国奴,遂领全家大小人众辗转流亡于浙南、皖南、浙西一带的非日寇占领区,继续执教,并先后支持儿女从事抗日宣传文化活动,投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

作为一个具有良师、贤人、君子风范的平民知识分子,更作为一个爱家、爱国、爱民族的开明士绅,骆先生用自己的笔墨,先后着有《我的一生》、《流亡》、《浮生杂忆》、《国难吟》等自述生平的文献,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真切翔实的二十世纪上叶的人生经历记。其中在抗战八年中,有关他自己和家人颠沛流离的生活实录和国破家亡的见闻感悟,尤其具有震动人心的力量。

二〇〇四年十月,由作者的外甥洪燕南、舒燕平等将《我的一生》、《流亡》编为《浮生手记(一八八六-一九五四)》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问世。出自台湾作家刘墉先生笔下的“代序”,即以《大时代的震撼与震颤》为题。他指出:

读憬甫先生文章,不能不佩服他的博学强记。透过他细腻的描述,将一部中国近代史以家族史的方式呈现,而其中的有记事,有言情,有写景,真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尤其对清末科举贡院的描写,大到写典章制度,小到物品陈设,乃至青衣号军的嘴脸、贡院门口的对联,都巨细靡遗地记录,足以补正史文献记载之不足。

憬甫先生又逢中国历史最动荡的时期,清廷既输了中日的甲午之战,又订了与八国联军的辛丑和约,保守陈旧的力量与维新的理想拔河,新式的学堂与老式的科举并行,而憬甫先生能由旧制入新制,继而参加学校的革新运动,再以他的新观念注入教育工作,任校长近二十年,其间社会的变迁,大家族的纠葛与亲人的聚散,更使这本自传拉大舞台的宽度,且呈现史诗般的力量。

刘墉先生还见着见微地指出:“再往人情的细处看,可以见到作者少时的愤懑与老时的宽容,又由他孕育的子女身上见到那革命的激情与锲而不舍的毅力。”

编者在后记中说:“在编整外公着作的过程中,我们深被他充满感情、朴素流畅的纪实叙述而感动;在那样的朝代,他‘反叛’地批判科举和遗产的流毒;在那样的家庭,他‘逆道’地护妻爱女,勤俭守分;在那样的社会,他‘硬骨’地创新办学、改善政风,在颠沛流离中奉献子女踏上抗日革命大道。”可见骆憬甫先生的笔墨传达着一种精神,至今仍具有感人的魅力。

六十八岁时,骆憬甫先生为《我的一生》所写的题记里十分谦抑地说:“我写的一生,其目的并不是写我,而是借了我,写出我所处的时代背景。我生长在封建社会里,我出身在封建地主家庭中,环境害了我,使我成了一个无能之人,虚生了一世,对国家、对社会一无建树。让别人来写我,就是写一个字,也是多余的,现在我自己来写,把六十多年来的生活,从我的一生的具体事实反映出来,想来不是没意义的吧。这样我就陆续地写了。”

其实,由于作者超人的强记和细致的史笔,因此篇章之间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见闻:

旧社会里对于上学是很重视的,事前要发请帖通知至亲。至亲知道了,要来送礼,而外婆家送的礼格外丰盛。状元糕、粽子,这是取“高中”的意思。绿色的书包布,这是取“落落顺溜”会得读书背(音佩)书的意思。书包布二尺见方,一只角上镶有红绸的“如意头”,如意头里面绣着一块锭子(同马蹄形样的银子)、一支笔,合起来称为“必定如意”(必定是“笔锭”的谐声),书包带子是红色的。状元糕是一种长约一寸八分宽约一寸四分高约五分的长方形白粗米粉糕,上面印有凸起的红框子,红框子里面印有凸起的“状元及第”或“连中三元”等字样。粽子的馅子,一定是红枣,取意是“早中”。

总之,都是祝颂你将来在科举场里可以早早(枣谐音“早”)考取,而且中(粽谐音“中”)得很高(糕谐音“高”),中的是头名“状元”,或者竟是“连中三元”,即“解元”(举人第一名)“会元”(进士第一名)、“状元”(翰林第一名)。这些荣誉,“必定”能够“如”你的“意”。全部的封建思想、虚荣观念、利禄观念,都在开始入学的一天里灌输入幼稚的脑中,使它生了根,使你的思想终生在幼稚阶段中打旋,不会发荣滋长。这好像入耶稣教时的受洗礼,出家做和尚时的受戒一般,要使你永远不要忘了这一天。

与史料相比,更令人难忘的,是骆先生那种借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身世遭际,写其生活时代的史家精神。骆先生在接受到比常人要多的文化教育以后,拓展了自己的生活半径和事业空间,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形成自己的知识理性,使他的人生观豁达、通脱、清明,终于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为己悲的境界。这种柔而韧、刚而不折的人生品质,让他成为了俗世的智者,乱世的强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同时,其精神魅力所在,更得力于骆先生深刻的省察人生、检讨自我的反省精神。因为《我的一生》不是伴随着作者人生成长脚印、思想成熟轨迹的每日记,而是他晚年回望人生的回忆录,因此使他得以站在人生历程的高点上,客观地回首来路上的人和事。

下篇《流亡》,作者生前曾经多次修改整理,“没有夸大,没有虚构,是劫后余生的一点纪念物”。他期待这包含着流亡人的血和泪的文字,能够作为“抗战史上的一种民间文献”传世。由于作者有意为流亡史见证的史家精神,因此他在抗战一开始,就留心逐日记载每天发生的世事和人事活动,而且他的记载,常常在笔端饱蘸着浓烈的感情色彩。如其篇首分析中日之战这一场“空前国难”的动因,“倾国之战”的两难,以及被迫和西湖、上海“话了别”的悲愤,都显示出作者无比鲜明的立场。他写道,在那年月:

谁都知道中国和日本必将有一场大战争,但谁也不知道这场大战争将在哪年哪月哪日开幕……自从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以来,“不抵抗主义”就被人唾骂、痛恨,抗战的决心,早已隐伏在四亿五千万人的脑际,只要有猛烈的导火线一引,这战火就可以漫天匝地的爆发起来。到了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中国军队实在忍无可忍了,轰隆一声,开炮抵抗,于是中日大战揭开序幕。

“小乱避于城,大乱避于乡”,这是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逃难经验。然而,当保家卫国之战在中华本土家园中揭幕,就意味着全民抗敌行动的展开。可是积弱大国初不能抵御暴发强寇处心积虑的战火冲击波,于是平民百姓的大流亡也就揭开了序幕。而骆先生纤笔细墨的《流亡》,正是一个大家庭的家长在抗战流亡中,经历千辛万苦不做亡国之奴的难得实录。由此遥想当年今天过了不知明日如何过的流亡生涯,真是危然动容。《浮生手记》不仅是江南骆氏的一部坎坷家史,更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抗战烽火中保存元气以图复国后有所贡献的生存史和奋斗史。

(二〇〇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5、《永州旧事》

家长里短随口说出来不过都是些市井俗事,可要是用笔记录了下来,便可能成为不可多得的民间珍闻了。一个在柳宗元《永州八记》之后,被文化界遗忘得太久了的永州城,如今可能因为一部《永州旧事》(东方出版社,二〇〇五年一月)的问世而得以重现。

作者之子、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的邓晓芒先生在本书序言中说,她妈妈晚年在病中写作这些回忆文字时,“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的心境”:

那个小城,那条小街,那条清幽幽的潇江,那些可亲可爱的亲戚和邻居,儿时的玩伴,还有大人们讲的和自己亲历的许多美丽的故事,隽永的故事,悲伤的故事,都如画一般地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展现出来,其语言的韵味,风格的清新自然,描绘事物的准确,表现人物的栩栩如生和传神,都令人惊叹。我从来不知道我的母亲有这般写作才能,更惊羡她的记忆如此细腻和真实,有读过的人认为可以作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南方小城镇的风俗画来看,其中保存了极为可贵的历史记忆。

同类推荐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以词作著称于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其词作被称为“英雄之词”、“词中之龙”。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辛弃疾除了词作著称于世外,还写有大量的诗文,辛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本书选取《红楼梦》中的贾府下层人物中有代表性的十二个人,分别就他们的个性和命运遭际展开深入剖析,文笔细腻、观点独特鲜明。作者给几乎每个人物都设定了不同的生活情境,好让他们的命运在“向左走,向右走”的取舍中,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命运的“惟一性”……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莲心

    莲心

    本书是作者从公开发表的几十万字里精选而成的散文集。乃体察万物留痕,书写灵魂成长。以文字为药,细烹慢熬,医治时光里温柔的疼痛和生命中隐秘的渴望。笔调清新优美,思想灵动澄明。如同一朵从血液里盛开的莲花,带来抵达人心的温暖和芳醇。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羯鼓录

    羯鼓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揆度

    揆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产后恢复与新生儿养育

    产后恢复与新生儿养育

    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玛利亚·蒙台梭利育儿的思想是公认的当代最科学、是完整的育儿体系,在育儿史上的贡献举世瞩目,以她的思想与法则建立的指导中心,遍布世界各地,被誉为“帮助世界的人士”十二位杰出人物之一。
  • 三界第一混乱

    三界第一混乱

    天宫嫦娥姐姐的明星梦。王母娘娘的出轨大行动。财神赵公明的发财运动。乱了,乱了,彻底乱了!自从天庭改革开放后,三界就彻底乱了!猪脚也很无奈,自从摊上天庭这点破事后,生活就有得乐了。没事扯扯蛋,打打麻将,跳跳舞,大闹大闹天宫,猪脚生活乐无边……那个那个猪八戒与卵二姐,小白龙与唐僧,你们你平底要闹哪样!还有那个紫霞仙子的宝贝女儿我错了,我不应该拨你的宝剑,求你以后别再缠着我了,我系不会娶你的。猪脚很忙,满天神佛要闹,咱就陪他闹个够……生活就是必须这么精彩。
  • 我的美女班主任

    我的美女班主任

    被邋遢算命老头赋予了邪眸妖瞳,陆云的生活立刻便发生了重大改变,盯着一个人的眼睛三十秒,那个人居然就会爱上你,如此瞳术,简直逆天,而让陆云万万没有想到,第一个让他用上这个瞳术的,竟然是陆云的班主任。
  • 莽荒大陆

    莽荒大陆

    这是一个仿佛地狱般的世界,这里的种族全部依靠吞食其他种族得以生存。这里每过十几年便会灭绝一个种族,相反的也会繁衍出一个新的种族。这里种族存亡交替生生不息,越是存活得长久的种族越是强大,而人族不过数十万年。这里不知从何年起,遍地生长着发出奇异光芒的混沌之果,其内蕴含着诡异莫测的力量。随着时间的变迁,原本煞是好寻的混沌之果也极其难寻,除非拥有通天机缘,平凡者穷尽一生也无缘一见。这里是一个不知生成了几亿年的远古世界,这里不知从何起被众族统称为蛮荒大陆。
  • 嫡女复仇攻略

    嫡女复仇攻略

    一夕家国尽毁,挚爱之人背弃她,她腹中胎儿更惨死姐姐刀下!重活一世,她不再轻信于人,过往恩仇一同清算。手刃渣男皇帝,手撕恶毒养姐,她的笑容里淬满毒液。“心狠手辣,朕甚是喜欢。”他勾唇而笑,“朕以江山为聘,娶你来当朕的皇后。”
  • beyond the city

    beyond the ci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外戚攻略

    外戚攻略

    洪萱在边塞苦寒之地生活了十来年,才知道自己有个当贵妃的姐姐,当皇帝的姐夫,当国公的叔父。一朝罪官变外戚,麻雀变凤凰。面对接踵而来的巴结和奉承,阴谋与算计洪萱表示,她要习惯的还有很多。
  • 灰烬余息

    灰烬余息

    维亚皱了皱眉,随即一把掀起酒桌:“老板!你这酱牛肉怎么一股猪肉味?”PS:Dota2同人小说,原名《我在近卫卖树枝》,正式连载时间为2015年六月份,先放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