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3500000012

第12章 文坛今昔(3)

“过去和现在,有了差别,并不是文学规律发生了变化,而是作家素质和观念,发生了变异。所以,我虽有所照顾,既不提作者姓名,也不标病句出处,也未能得宽容。”(《曲终集》一〇六页)

孙犁所感叹的“未能得宽容”,是有事实根据的。一开始,那位以为孙犁是存心讥讽他的散文名家在天津《今晚报》上着文,反讽“开罪他的”孙犁。见有“刻薄”之名的孙犁对此不置一词,又喋喋不休地写文章整整三年都在叨叨这件事。先是着眼于文坛“大事”,后又开始对孙犁的老年生理机能进行嘲笑,看架式仍有没完没了之势。孙犁终于忍无可忍,于一九九四年八月十五日改讫一篇《“病句”的纠缠》,同日又写一篇《当代文事小记》,予以义正辞严的回驳。九月一日至四日,孙犁“病句”仍然纠缠在心,每日回敬一篇,篇目分别为《文场亲历记摘抄》、《我和青年作家》、《我与文艺团体》、《我观文学奖》。直到九月十九日、二十日,孙余愤依然未消,相继写下了《反嘲笑》、《作家的文化》两篇文章,予以外科手术式的教训。至此,那位散文名家与孙犁的局部战争暂告一段。

孙犁的这八篇论战文章真是绝妙。绝妙之处当然不只仅限于回敬那位散文名家,而是警醒我们整个的青年一代。本来孙犁已将耕堂读书当作身心事,非口舌事,非笔墨事,但文人好骂、也被人骂亦是无可奈何的事。孙犁是不骂人之所不忍骂者,好骂人之所不敢骂者,而我们则恰恰反之。读这组文章,真是快哉!被骂者,如我等之辈,亦不冤哉。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文人相轻》中说:“我们现在所处的并非汉魏之际,也不必恰如那时的文人,一定要‘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凡批评家的对于文人,或文人们的互相评论,各各指其所短,扬其所长固可,既‘掩其所短,称其所长’亦无不可。然而那一面一定得有‘所长’,这一面一定得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假使被今年新出的‘文人相轻’这一模模糊糊的恶口所吓昏,对于充风流的富儿,装古雅的恶少,销淫书的瘪三,无不‘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一律拱手低眉,不敢说或不屑说,那么,这是怎样的批评家或文人呢?——他先就非被‘轻’不可的。”由一句病语引起的你长我短,孙犁确是出了一口恶气,也当了一回“不被轻”的文人,但这好像并不是孙犁的本意。就拿孙犁自己的体验来说:“第一,写文章,有形无形,不要涉及朋友;如果写到朋友,只用颂体;第二,当前写文章,贬不行,平实也不行。只能扬着写,只能吹。”孙犁自己有了经验,尚写了文章“四处推广”,自己却记写不记打,只能是自己找不痛快。另外,和青年作家的关系,孙犁也有深刻的体验:“凡是提了一些不同看法的,以后的关系就冷了下来;凡是只说了好处,没有涉及坏处的,则来往的多了一些。”既然如此,我看孙犁新结的这段恩怨也有自己的“过错”。一是错在“只考虑话应该如何说,从不考虑人家如何听”。如此这般,被人明讥暗讽,咆哮诟骂,也就不是一厢情愿的事了。二是错在人家并没有登门求教,拜您为师,您就驳其悖谬,大发感慨。既然不是门人弟子,让人把您当九斤老太看不说,还用慈禧太后的“名言”和行止来回报——“谁给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何苦来着。三是错在两相交易,您该揖让而退才对。全社会尊老,您当老的也得爱幼,要不这就叫不公平。再说老年应该谋善,人家青年谋点名,中年谋点利,没有功成大名的老年想倚老卖老,您还看不惯,气不过,指出病句,这跟王海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砸人家饭碗如出一辙。难怪人家要奋起反击,打假英雄反而被打,也就不足不奇。白居易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当该重诵。四是错在表面上看散文名家之患在文有不通处,而往内里想,却是您老先生之患在世道不通。“一字师”尚有,但不很多了,因一句话而树敌的例子倒是司空见惯。

通读孙犁的《曲终集》,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现在的文坛,错了也不宜说。不说,万事皆上品,说了,有你的找头儿。像金性尧当年给鲁迅写信、寄稿子,要求给改一改;张爱玲寄《秧歌》给胡适,被找出不通的两处后,感激得说不出话来的人与事,现在是只能看,只能想,而绝不能做了。

(《大公报》,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一日)

5、拷问灵魂的《思痛录》

我没读过韦君宜的任何小说,包括她在病床上写就,新近出版的反映抗日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投奔延安,走上革命道路后,心灵和风雨历程同有展现的《露沙的路》。但她的回忆录《思痛录》,我是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一九九八年五月出版后,买到就读的。不读小说而读回忆录,这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人已渐渐意识到,虚假繁荣的文艺作品如同泡沫经济,远不如真实可信的生活回忆给人以或是“原来如此”,或是“感慨万千”来得亲切可靠。而韦君宜的《思痛录》一出版即又重印,除了再次印证了读书界这一阅读心理的变化外,更在于她是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次年就参加了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随后又积极投身到“一二·九”运动之中,是一九三六年入党的老党员,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宣传口上屡受延安时期的上级领导赏识的“红人”,更是文学战线上替中央“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出版物把关的重要人物。其间虽隔三岔五地有没弄清领导真正意图的“错事”和“是非分不大清楚”的事发生,但她的那些延安老领导、老上级总是在她事发后,能放她一马,官复原职。以韦君宜这种从小革命的资历,长期在文学重镇担任领导的资格,晚年能痛定思痛,大彻大悟,反思从延安时期的“抢救运动”,一直到“文革”结束后尚有的历次整人运动,用拷问自己灵魂的现身说法和史料披露,名标青史,绝不过分。

关于我们党、我们国家对知识分子历次错误的整治运动,每个经历过那些运动的人,不妨都可以把错误或灾难归结到那个历史时期的某些领导人身上。但道德和良知的期许,又将身处其中的每个人的责任分为上限和下限。受操纵和蒙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奉命行事的人可为下限;能洞悉真伪,明辨事非,思考对错,独善其身者可为上限。在经历了那种举国狂热的政治运动之后,事实已证明绝大多数人的道德上限期许是靠不住的,下限则是异常的普遍。这就给我们每一个亲历过、参与过这些整人运动的人,提出了一个道德和良知的设问:我对这些愈演愈烈的灾难到底该负何种责任?遗憾的是,“文革”已经整整结束三十年了,众多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自己的道德和良知更多地选择了宽恕,更多的是批判控诉“反右”、“文革”对自己的迫害,而绝少反思自己也直接或间接迫害了别人,直至使一场场政治运动,发展到不可避免的民族大灾难。当然,让一个人的意志统治了全国人民意志而发生的灾难,让每个参与了那种人斗人、人整人的人,用道德和良知来承担历史的责任是不太公平的。但对人的道德和良知的下限,有一个全人类都在通行的标准,那就是可以原谅,不可以遗忘!为了不再重蹈这种灾难的覆辙,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忏悔,甚至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审判,向盲从、违心批判过的每一个人道歉,就是一个人是否觉醒,是否承担一份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的具体体现。巴金最早这样作了,现在韦君宜也这样作了。可惜,这样作的人和这样反思自己作品的人还是少了一些。我想,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向韦君宜这样,痛思自己的愚昧,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才会如韦君宜所希望的那样:“让我们党永远记住历史的教训,不再重复走过去的弯路。让我们的国家永远在正确的轨道上,兴旺发达。”

《思痛录》是韦君宜经过十几年痛苦的回忆、反思,并思索了她们这一整代人所做出的一切,所牺牲和所得所失的一切,才陆陆续续写出的。从一九八六年写出,到一九九八年才得以出版,这“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出版的后一个十几年,又给她带来多少新的痛苦、反思和思索……现在好了,不至于在她身后还在为这本书“思痛”。在韦君宜将这本如同镜子一样的书,摆放在每个参与了“文革”期间种种丑行的人的面前时,我们还应特别感谢牧惠先生,为这本分量沉重的书的最终出版,对书稿所作的完好保存,对出版此书的不懈努力,以及交付出版前所作的检核、增删与补充。只是不知读过此书的每一个人,若有韦君宜同样的某段经历和相同的思索,是不是也该写写自己与此相关的回忆?不为别的,只为道德和良知的期许:可以原谅,但不可以遗忘!

(《太原日报》,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6、刘心武“梦诗”情有可原

刘心武梦黄山谷诗为己得,且再等“巧梦”凑“下联”,之所以误梦失手,我以为是他附合“作家学者化”之说,又身体力行,连篇累牍地撰写《红楼梦》新解之文,以求博学,进而走火入魔所致。集作家学者于一身的,过去有,如胡适、刘半农、鲁迅、周作人、徐志摩、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闻一多、郁达夫、朱光潜、杨振声、郑振铎、俞平伯、吴组缃、钱锺书、谢冰莹、苏雪林等。这其中,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先当教授,后又成为作家的;一是先以作家闻名,后又当了教授的。但不管哪种情况,国学根柢都相当好。现在可不多见,如有,也是凤毛麟角。倒不是今非昔比,而是现代分工越来越细所致。就拿以刘心武为代表的新时期这批作家来说,成为作家之前,为数不少是在中小学任教,因了一两篇轰动一时的小说,各自纷纷放下教鞭,先是成为各省市文学期刊的编辑,而后索性从事专业创作,再后来又赶上职称评定,成为相当于教授一级的作家。这种作家的历程,基本上已成了毫无正儿八经学者可能的定式。有自知之明的作家,选择一个自己所熟悉领域内的课题进行研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或研究权威,亦是自觉自愿的事;感觉良好的作家,继续以他的作品说话,也不失其作家的地位,读者依然会买他的账,党和国家也会继续承认他,不会把他这一级作家怎么样,非要他具有真正的教授水平不可。偏偏王蒙先生不知怎么有感于如今作家们的学养不够,指出了作家要学者化的努力方向。于是乎,响应者纷纷。

作家学者化,本没有错。错的是现在的作家如何“化”得了。时代不同了,体制不一了,在一些大小作家的眼里,教授的地位和风光怎能和作家同日而语?这种良好的感觉虽然与日俱增,但面对一批老中青教授学者撰写的散文小品,或学术专着对文坛的强烈冲击,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原属作家们的读者,纷纷移宫换羽,这些作家们表面上宽容镇定,我行我素,内心里其实比谁都着急,都清楚:作家的风光是一回事,教授学者们的真学问是另外一码事。不然,如何解释作家们争先恐后地开始作教授学者的功课,备教授、博士后导师的讲义?这以扎堆在“红学”里乱搅一气最为显着。“红学”作完了,还得继续爱惜自己的羽毛,于是诗词曲赋又成了这些作家的热门论题。无奈,这门功课可不是凭一日之功便可作的,硬作就不免露出硬伤。别说是“扎猛”弄弄的作家,就是真正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人学者一不小心,亦难免有走眼失误的时候。先举近代的一例说起。

现在成为掌故小品、旧知史事顶尖写家之一的周劭先生,在一九三五年《申报·自由谈》上发表《诗话》一文,其中在引唐代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时,将起首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错写为“枫落乌啼霜满天,江火渔船对愁眠”,十四个字里错了三个,这还了得。与周劭先生同属乡党的唐弢先生见后,马上以《从诗与现实说起》一文,指出周劭先生的误记。那时的作家学者也真有一股令今人敬佩的认真劲,周劭先生自认下笔疏忽,但不甘就此罢休。先是以自己之文的主旨谈起,批评唐弢先生并不曾细看他那文章命题的意思,却强牵到诗上头去,后是找到了张继诗的“江枫渔火”四字,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的古本作“江村渔火”的可辩之据,于是又撰一篇《张继诗》开始了正面回敬。周劭先生认为“江村”、“江枫”,博洽如俞曲园老人都不敢定评,于此可见渊博之难。而你唐弢“吹毛求疵”,却是件易事;你唐弢根据坊局的书本而给我指出错舛,但我根据俞曲园老人的“千金一字是‘江村’”,也可证你唐弢据今本诗集自认为是对的,也是靠不住的。两人因一首诗,就这样你来我往了三个回合,最后终以周劭先生给唐弢先生的几封认错信而收场。我之所以引述这段文人旧话,是为了说明写文章,作学问,引征旧籍,难免笔误,但不能太离谱。太离谱,连强词夺理的权利都没有。

再以刘心武错梦了黄山谷的诗为己有的黄山谷为例。黄山谷也有笔误,但这笔误却误得尚能成为“诗话”,可见还没离题万里。据《王直方诗话》所载:韩存中云:家中有山谷写诗一纸,乃是“公有胸中五色笔,平生补哀用功深”。此诗本用小杜诗中“五色线”,而却书云“五色笔”,此真所谓“笔误”。(杜牧《郡斋独酌诗》为“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巧的是黄山谷也有“梦诗”的事。据《洪驹父诗话》“山谷记梦诗”所云:“众真绝妙拥灵君,晓然梦之非纷纭。窗中远山是眉黛,席上榴花皆舞裙。借问琵琶得闻否?灵君色庄妓摇手。两客争碁烂斧柯,一儿坏局君不呵。杏梁归燕空语多,奈此云窗雾阁何!”余尝问山谷,云:“此记一段事也。尝从一贵宗室携妓游僧寺,酒阑,诸妓皆散入僧房中,主人不怪也。故有‘晓然梦之非纷纭’之句。”而黄山谷的“梦诗”,记的只是自己的一段“花花事”,并无移花接木,痴人说梦的话柄可说。而刘心武错梦黄山谷诗为己得,实在是太离谱了。

此外,让我一直不明白的是,刘心武怎么连“对子”的平仄关系都不曾发现。如果说梦中得诗系潜意识,可梦醒以后,总得回到现实中间,或用笔,或用电脑将梦中所得的“上联”写出或敲出呵!稍有旧诗常识的人都会发现,“江湖夜雨十里灯”明明是下联,可你刘心武却在不是美梦的时候,还认为自己得的是“上联”,且梦想再等“下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句公道话,我绝对不相信刘心武连这点常识都不具备!如果不是他故意游戏编辑、读者,故意作践自己,那么,我也只能以刘心武系走火入魔而惋惜他了。

(《中华读书报》,一九九七年一月十五日)

7、蒋子龙缘何会有“左派”的帽子

同类推荐
  •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把一个农业报的临时编辑工作担任了下来,正如一个惯居陆地的人驾驶一只船那样,并不是毫无顾虑的。但是我当时处境很窘,使得薪金成了我追求的目标。这个报纸的常任编辑要出外休假,我就接受了他所提出的条件,代理了他的职务。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比如四书五经,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
  • 照镜解闷

    照镜解闷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莆田文人有强烈的著书立说的欲望,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杂文作为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莆田这块沃土上,同样开得醒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杂文创作持续繁荣,已拥有一支一定规模的杂文创作队伍。
  •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秋风送爽,是人们喜获丰收之时。近日,由陕西省发改委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张焕军创作出的散文随笔集《换一种方式去开始》,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8月26日下午,著名军旅作家、书序作者王宗仁、责编贾云与作者等人在一起,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茶韵书香座谈会,大家一边品尝陕南绿茶,一边再次阅读此书,交流读后之感,肯定了书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鲁迅经典全集

    鲁迅经典全集

    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文学则不能没有鲁迅——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民族魂。为了让读者朋友更方便地阅读经典,聆听大师的声音,编者特别把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及杂文集奉献给读者,衷心地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获益。
热门推荐
  • 人无再青春

    人无再青春

    花有重开日,人无在青春,九零后的他们更显成熟与叛逆,在这本就懂事的年纪里,却还像孩子一样的心性,在当下世界,当下青春,他们五个又将何去何从,时间要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那几年,从不遗憾,外面郁郁葱葱的树叶随风而飘,即使它们会有枯萎凋零的那天,但,在它们落下的那最后一段时间旅程中,将是它们最美的瞬间,而我也相信,在每一个来年,它们都会随性而飘,树叶凋谢,只经历了三个节气,但它们周而复始,还会有新的开始,而我们,时间匆匆,不曾逗留,生命仅仅如此短暂,愿,纵使世界周而复始,青春从不遗憾,我们从不相负其实追根究底,没有遗憾的青春是不完美的,愿你们好好珍惜身边人,因,光阴,不可复追
  • 兴虎腾龙

    兴虎腾龙

    气势磅礴的古代宫殿、嘶鸣的战马、成千上万呐喊着挥舞着刀枪冲锋的古代士兵,还有大片丰收的农田……21世纪的退伍战士韩龙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沙漠风暴卷回两千年前的西汉要塞-青云城。且看他如何拯救青云城百姓免遭匈奴屠戮,如何成长为兴汉第一名将,如何内惩国贼外树国威,如何帮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击溃匈奴保大汉万世太平,又是如何拂身而去深藏功名。这正是:青云城内风云起,大汉边关将星升。君臣戮力匈奴破,兴虎腾龙定乾坤。
  • 特工魔妃

    特工魔妃

    隐世家族,特工围捕,仇未报,竟被逼跳崖;魂至异世,皇室公主,她以极高天赋华丽转身。一场让她无语凝噎的前世狗血三角恋,一队带来无限欢乐的温情(二货)竹马…一无所有的她,当获得这些,又会怎样面对?这一世,她又会如何?
  • 校园超能力:暴走神风队

    校园超能力:暴走神风队

    十二月二十三号早上九点,神风高中第一届校庆正式展开。随着校门开放,涌入校内的不只有四大名门的成员,还有「隐界」相关人士和众多学生家属;在这同时,投身忙碌的除了接待外宾的学生们,尚有负责巡逻校园的教职员工。「好──多人哦。」站在行政大楼的教职员办公室窗畔,楚若愉俯望窗下的人潮感叹。此处视野虽不如八楼的校长室,但观赏校门口的盛况已绰绰有余。「这还不算多呢。目前进来『神风』的大约只有三、四千人,到了晚上的格斗大赛,可能会增加到将近一万人;这两天的总参观人数,说不定能冲到两万。」在她身旁的杜逸群说出推测...
  • 请把我摇醒

    请把我摇醒

    确实,头疼的一天比一天严重,每天也睡得很少,所以记性也越来越差,我大部分时间是出去散步,我喜欢出去,因为常常会碰到多年前的好友,有时我们还会像小时候那样一起玩耍。可是当我把这些学给护工小娥听,她总用一种怪异的,无奈的,甚至怜悯的眼神看我。
  • 独家宠爱:总裁大人从天而降

    独家宠爱:总裁大人从天而降

    我即将毕业,就被家人嫁给了沈氏集团的大boss,成了贵族太太,大boss天天很勤奋的造人,好害羞!原来娶我回家只为用婴儿脐带血给情人救命,虽然我挺享受富贵太太的米虫,可是堂堂女汉子怎么可能为了五斗米就成为救人的炮灰。偷了跑路费,跑!跑到另外一个城市,已经累成了狗,却遇到了另一位大boss,以征服自己为己任,当我以为他爱上我的时候,却被沈氏的大boss找回,绑回了家。我欲哭无泪,只能回家,被情人欺负,大boss不了解真相,跟着一起欺负我,不顾我的反对举行婚礼。另一位大boss却站在婚礼现场看着我,这,尴尬!设定不对!我,真的是女主吗?
  • 新僵尸问天

    新僵尸问天

    他,曾经是地星上一个超级大派的核心弟子!拥有别人羡慕的纯雷体质。一次意外被僵尸王将臣咬伤,被迫被师门长辈封印陷入沉睡。时间流逝,物是人非,地星变地球!亿万年后再一次苏醒他该何去何从,他又能否找到自己心目中一追求直的答案。他名叫问天,亦要踏上问天路…
  • 田园小福妻

    田园小福妻

    方灿灿穿越成了乡下的小寡妇,还有了一个便宜儿子,相公上了战场从此便没有丝毫音讯。被婆家给扫地出门,栖身破庙五年。看着可爱的儿子她欲哭无泪,从此咱们娘俩相依为命了。扮猪吃老虎让想要欺负他们母子的人自食恶果,做点儿小生意,养好小包子。一切都很美好,只是这已经死掉的相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怎么突然间她又不是寡妇了?
  •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沃尔顿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沃尔顿白手起家,从岳父家借贷2万,专攻农村市场,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迅速占领了美国的乡镇。沃尔玛终于成为世界连锁超市第一帝国。沃尔顿有过人的智慧和良好的习惯,从一路的成长中,我们可以见证沃尔顿的过人之处。他给后人留下的经营哲学是很多商家的宝典。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沃尔顿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孙真人海上方

    孙真人海上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