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6000000113

第113章 邢佺山乾嘉巨儒,着尤丰饱学经伦

清乾嘉年间,陇上有两个闻名海内的学者,一位是阶州邢澍,一位是武威张澍,号称“陇上二澍”。阶州即今陇南武都。邢澍官居浙江长兴知县时,张澍慕名拜访,留署三日,临别时赠邢澍五言诗二首,称誉邢澍为“观象”“寻源”“词流今代”,意折经神的“天下士”,以倾吐仰慕敬重之情。张澍,史称经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以著述颇丰而显名于世。

史学界对邢澍评价很高。自汉以降,陇上人物,卓然成家者,盖不可胜数,邢澍、张澍可与陇上历代文学巨子相提并论。正如《守雅堂稿辑存》序言所称:

往读汉及诸家史,窃叹陇右文学,联肩接趾,承传弗替,抑何其郁郁然也!盖自汉侯瑾、覃思著述,征聘不起,作《传》《论》以讥当时。嗣是后魏的阚骃,志《十三州》,刘昞着《三史略》,辛子馥为《三传经说》,高谦之修《凉书》,隋辛德源注《法言》,宋绘注王隐《晋书》,胡方回、段承根均有造述,方策俱在,固未易一二数也。辽、金云扰,衣冠南迁,关、陇宗风,于焉扫地。清代鸿博设科,四库开馆,鸿儒硕学,云蒸江南,而陇上独阒寂寞闻。岂知当此之时,即有邢阶州其人,为孙渊如、洪北江畏友,承侯瑾、阚骃之遗徽,开武威、陇南之筚路,蔚然为朴学大师乎?

序者以邢澍与汉代的侯瑾,后魏的阚骃、刘昞、辛子馥、高谦之,隋代的辛德源、宋绘、胡方回、段承根等著名学者相比,以为宋代之后,陇上学者“于焉扫地”。清代,虽鸿儒硕学,云蒸江南,而陇上只邢澍、张澍。邢澍是江南大师孙渊如、洪北江所敬佩的挚友,承继了汉代侯瑾、后魏阚骃的风采,与张澍二人开创陇上文坛鸿儒博学的先声,堪称我国乾嘉学派的佼佼者。不愧为海内名士,陇上大家,陇南巨子。

邢澍,字雨民,号佺山。生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六月二十八日。“天资聪颖,年少成孤,家贫不继粗粝而未尝一日辍读”。四十四年(1779),赴西安乡试中举人。返家后潜心就读于龙山寺(今陇南市公路总段)。阶州地处偏壤,无师可求,鸿图大志无以施展。一二年后,随计吏进京,以图再造。

京城10年,有幸结交鸿硕宿儒,积学宏博。年丹崖,以诗兴关中,高爽有志,着有《雪堂诗集》。邢澍与年丹崖相识,颇得教益。由于年丹崖的推荐,两次于当朝学士和惠畴馆作家教。和惠畴先世为大僚,自其尊公为秦州牧。和氏书馆藏书很多,尽可博览,赡博资倚。本人文采风流,驰名京华。邢澍颇得和氏赏识,每日与他探讨书籍,切磋学问,激情勃发时,辄以诗歌唱和,交谊很深,为他以后的会试和仕途,奠定了深厚了根基。

五十五年(1790),邢澍参加京城会试,中进士第。是年32岁。

五十八年(1793),出任浙江永康知县。初入仕途,即锋芒毕露,一鸣惊人。他一面为官,一面作学问,勤于吏事,尤善治大狱,几于道不拾遗。博学工诗,尤精课士,所欣赏者多成名士。清光绪年间《永康县志·职官列传》载:邢澍“博学工诗,尤勤于课士,有就正者,虽案牍纷纶,先评文艺。所赏识者,多成名士。为政尚严肃,遇盗贼,必置重典,鼠究屏迹。几于道不拾遗,市井无赖,具有名籍,有犯必痛惩之。不少贷。承累任阘冗后,得此肃清,风气为之一变。寻以考最,迁长兴。”寻以考最,迁职长兴,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不解的是,永康两年,未见一诗半文。这大概与永康县多年未能修志有缘故吧。

嘉庆元年(1796),邢澍莅职长兴。长兴县濒临太湖,邑西北冈峦隐伏,胜迹迭出;东南碧波荡漾,千帆云涌,是浙江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浙北名士迭出的文运之邦,颇具文化大邑风范。为邢澍驰骋官场,纵横文坛提供了肥腴的土壤。

长兴十年,是他人生最辉煌的十年。政绩卓著,有“青天”之称。

清光绪年间《长兴县志·名臣传》载:

知长兴县,案无留牍。自奉俭约,无他嗜,见一善,辄表扬恐后。凡所治理,不屑因陋就简,重修文庙,修葺城垣,浚石塘港,以及同善、留婴诸善举,凡有益于民者,捐廉俸为之倡,以次兴复。前后十年,百废俱举。政暇,重修邑乘,嘉定钱大昕为之发凡起例,大昭任总编纂焉。书成时,称详备,论者以为不愧儒吏云。历官南安知府。”邢澍先后慷慨解囊,捐俸倡修不计其数。修署衙、城垣、城隍,以固斯邦;修文庙、鉴止亭、兰亭,以兴文教;疏浚石塘港,修建丰乐桥、平政桥,以通水陆;修同善堂、留婴堂,以收孤老;修造先农坛,开凿太湖水,以资灌溉。邢澍曰:“有司之禄,天子之禄也。天子之所以禄我者,小民之力也。今节其所余,以予我者还而图所以卫之之具,以此上报朝廷。

学问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一代风流,受到人们极大的尊重。

嗜书如癖,藏书三万。不惜囊中空涩,也要索书以购。清著名学者洪亮吉说:“官斋聚书呈三万卷,多有藏书家所无有。”又诗曰:“著名学者君驮万卷归秦阶,可作陇右藏书家。”清学者张廷济诗曰:“官橐维绕廿架书”。清著名学者钱大昕也在诗中说:“主人雅好事,贮书数万轴”,“自言和真味,不厌百回读”。书籍是邢澍获取知识的源泉,是他攀登文学天堂的阶梯,所谓“博学”既指此也。

倾心著述,成书十五六种。十年间,著述十多种,可谓呕心沥血,不殚其苦。张廷济说:“先生博极郡书,既服官后,犹读书以资仕迹。着有《全秦艺文志》《金石文字辨异》《长兴县志》《寰宇访碑录》《两汉希姓录》《尸子》《孙子》《守雅堂文集》《守雅堂诗集》《旧雨诗谭》(皆已付刊)”又有《十三经释天》《宋会要》《金石札记》《司马法》《关右经籍录》。归纳起来,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可包括四个方面。

首推金石之学。《金石著述家考略传》称:邢澍,“博学洽闻,藏书万卷,精研碑版。”《金石学家列传》称:邢澍,“精天文舆地之学,兼嗜金石。东南素号繁剧,莅事数年,刑清政简,乃以其暇,裒《宋会要》及《金石札记》等书。”“《札记》之外,既偕孙星衍纂《寰宇访碑录》,复据所见唐、宋以前金石刻并宋元刻本《隶释》《隶续》等编字体不同者,撰《金石文字辩异》十二卷。”《清史列传》所记颇同。邢澍在金石学上的著述有《金石文字辩异》《金石札记》和《寰宇访碑记》三种。又有碑记十一篇。在考证学上,除《金石文字辨异》外,尚有《两汉希姓录》和《十三经释天》。《两汉希姓录》是考证我国姓氏源流的著述。又有记、考、跋、解、书等十一篇。方志学上的著述不及金石考据之学。然其贡献也为世人所推崇,称他为清代方志学家。《中国地方志辞典》,收进了他的传略。曰:“任长兴知县时与钱大昕同纂《长兴县志》。《守雅堂文集》中收入方志序文多篇,主要有《武阶备志序》《长兴县志序》等。”邢澍也是诗人。诗集有《南旋诗草》七十首和《长兴县志》所录数首。

在文论上也自成一体。文论之说,没有专着,散见于他的著述中,但多为真知灼见,是他在著述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概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考据学上,他提出了“求之以目验而信,证之以经文而合”的考证方法。强调要以经典为据,切忌采小说家言。在史志学上,他提出了“舆地之学,非多阅古今书不能也;阅书多矣,非身履其地,参互考验,仍不能也。”编写新志要“稽旧之失,汰旧之繁,增旧之阙,订旧之讹。”在金石学上,提出了“宏此远模,以垂永久,上扬圣世育物之仁,下殖兆姓生灵之命。”旨在存史,记勉后者。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作诗要“典雅流丽,不乏情韵”,“纵横开合,生气迥出”,不为世俗所左右。他的著述就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问世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广泛交游,酬唱不止。凡学术之士,邢澍皆交游之。上至当代巨儒,名臣重士,如钱大昕、钱大昭、阮元、洪亮吉、孙星衍、章学诚、谢蕴山、秦嬴,下至门生张廷济、何承华、何元锡、施希闰等学界新秀,都与他有较深的情谊。是海内者皆知邢澍,望之欲交。互相之间的交往、酬唱盛极一时,留下了大量酬唱诗草,令今人感叹不已。

其间,于嘉庆三年、五年,两次充任浙江省乡试同考官,《阶州直隶州续志》则称他历充壬子、戊午、庚申、辛酉乡试同考官。著名学者张廷济就是他推荐的。张氏在《桂馨堂集》中说:“戊午科乡试,先生得廷济文卷,欣赏击节。读《桂馨一山诗》至‘人到玉峰湾’之句,曰‘此必能作诗者。’”

嘉庆十二年(1807),邢澍迁江西饶州知府,寻迁南安府知府。南安的事迹未能见到。此时,他积劳已深,病魔在身。《章氏遗书》中有一封信,是章学诚写给邢澍的。信中说:“前日趋署叩辞,闻父台大人玉体违和,匆匆就道,不获展晤为歉。秋高气爽,敬想起居万安。”时在长兴十年,邢澍就在这时移居浙江嘉兴之秀水。张廷济有一首诗是写邢澍病中邀他举舟观荷的。诗名《立秋日,邢佺山师手书雅招观荷,以病未竟举棹》。此时的邢澍,仕途畅达,步步青云,颇得上游推荐:饱学经纶,踌躇满志,正向着文坛极顶攀登。而病魔也一天天向他袭来。扬州书局在期盼着刊藏他的《全秦人物表》。恩师年丹崖、和惠畴的诗集还未辑录,正在筹划中的《晋书辩惑》,颇得钱大昕赞同。钱氏回信说:“《晋书辨惑》之举,窃幸先得我心,书成,如曹子建所云,助我张目,真大快事!大昕虽衰朽,犹冀先睹以广固陋之见闻也。”然而,心怀书海,身已力不从心。邢澍于长兴之后不胜墨翰,南安中不得不暂搁著述之劳。大抵在南安只年许时间,因身体不支,告病回嘉兴寓舍养病。嘉兴一病就是十年,这是邢澍人生征途上的第三个十年。这十年,迫使他从文坛上隐退下来,再也没有见到一部著述问世。他的心仍向往着重返仕途,重返他须臾难离的文坛旧识。可以想象,他的心里承受着多么难熬的痛苦和无奈。

告别南安后,于嘉庆十三年(1808),他返回阶州省墓,也是为了调养心境,投医治病。在阶州故居,他和吴鹏翱修订《武阶备志》,并撰写了《序》。

病中的邢澍,一心想着早日返归仕途、文坛。寓居秀水期间,他写了两篇“记“:一曰《望益轩记》;一曰《砚耕堂记》,是他当时心理的极好印证。《望益轩记》中说:“因病赐告,寓家于此,若病良已,将仍以一职自效,非真退者也。”《砚耕堂记》说:“养疴无事,惟以书斋及文房之具为娱。”著作不成,而交往酬唱之欢屡见于书。张廷济所吟诗集《清仪阁杂咏》交邢澍披阅。邢澍披阅后,寄去回信《与张叔末书》,并附诗数首奉赠。60寿辰时,张廷济以所得洮石砚馈赠。《清仪阁题跋》曰:“得宋文绣院洮河石砚,不数月,又得此于吴兴书贾。房师邢佺山先生,家阶州,居近巩昌,为余言:‘曾渡洮石砚未获片石’。因奉此为先生六十寿,嘉庆戊寅冬日事也。”戊寅即嘉庆二十三年,嘉兴养病期间,邢澍的心思倾注在儿子身上。所谓《砚耕堂记》,是对儿子们的寄托。“名堂之义,儿子辈倘能顾而思之乎!”并托子清仪阁拜张廷济为师,又专程去西安拜访求师。待到病愈,邢澍已是花甲之年。就在他60岁的那年春天,携三儿寿恺回籍阶州。秋日返归途中,抵达京城,自通州乘船沿京杭大运河南旋而下,返回嘉兴。大运河两岸风光迷人,胜迹连绵。大病之后的邢澍,体力已经恢复,心境也特别的好,情不自禁地在船上吟唱了一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触景生情,纵横挥洒,短短几十天时间,成诗70首,这就是今人争相传阅的《南旋诗草》。沉闷了十年的邢澍,一旦甩掉病魔的折磨,其诗兴犹如江河之水,奔涌澎湃而不可止。

嘉庆二十四年(1819),邢澍告别了嘉兴,举家回到阶州故里。据后人考证所知,“途经西安,苦于道阻艰辛,遂将部分书籍赠与友人。回故里后,沉静淡交,访古寺,拓碑碣,以着书自娱。”所拓碑碣,汇集为《阶州金石录》,这是他集结的最后一本著述。还为他外祖父罗氏家佛殿撰写了《罗氏家佛殿记》。道光三年(1823)八月初八日谢世家中,终年65岁。令人遗憾的是,邢澍仙逝之后,藏书不传,著述也多有散佚。冯国瑞说:“奈陇上频经兵燹无十年安居者。阶州避处陇南,频经陷失。流传未知何所。据传家中藏书,多毁于同治间太平军。所存者述而未刊者,也不胫而去。”

邢澍生于阶州,葬于阶州,他的坟墓在距县城15公里的两水镇。父辈的坟墓在州城之东的大山沟“邢家大地”,他何以却要易葬两水?邢澍生前对白龙江情有独钟,桓水即白龙江,就是由他考证定论的,足以补《禹贡》《水经注》之所误。邢澍归籍后在两水置有田产。他嘱咐家人,死后将他葬于两水镇的白龙江畔。修筑桓上草堂是他的愿望,省亲时在阶州故居修建了“桓上草堂”。寓居嘉兴时,他曾绘“桓上草堂图”悬于书斋。江城如画,桑陌似烟。桓上草堂是他心系白龙江,暮年好归田的真实写照。

同类推荐
  • 回到宋朝做皇上

    回到宋朝做皇上

    在现代,他不过是一个连工作都难以找到的穷苦大学生;在宋朝,他却是可以呼风唤雨、扭转乾坤的不世枭雄;在现代,他的感情专注于师师一人,却屡遭奚落和刁难;在宋朝,他尽可享尽人间绝色,却屡获芳心和真情;在现代,他日出而作,日落不息,却仅有温饱;在宋朝,他风云际会,一展宏图,演绎不朽传奇。………….他是谁?谁又是他?
  • 三国论

    三国论

    东汉末年,这是谁的乱世,谁是谁的英雄,我不知道,你呢?当岁月只剩下寥寥几笔,当年的风花雪月,你知道吗……(重走英雄路重论三国)
  • 敦煌闲话

    敦煌闲话

    记述了日本老一辈书画收藏家中村不折、日本敦煌学者橘瑞超等人到敦煌石窟搜取文物的经过。
  • 无双猛将

    无双猛将

    散打高手遭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了乱世三国。任你笑傲群雄,所向披靡,难逃我手中霸戟!任你阴谋诡计,奇策迭出,我自一力降十慧!我便是这天下最强的男人,便要掌握这天下最强的权势!且看霸气无双的乔玄如何谈笑间纵横天下,挥手间枯骨成山!为了生存,为了爱人,他踏上了一条铁血不归路......
  • 超级军神

    超级军神

    当军神重生异界,一场场战争是否可以满足他的孤寂。当异界出现空洞,军神是否可以扭转乾坤……一场场战争后面是怎样的阴谋,那条神秘的大道为何如此血腥……
热门推荐
  • 风云之都市孽种

    风云之都市孽种

    少林俗家弟子孙泰,自出生起便被冠以孽种之名!好吧,孽种又如何?照样在一次次阴谋中逢凶化吉,一场场搏斗中御敌致胜,即便深陷桃花劫一样可以左右逢源,这就是都市的种马,战神!
  • 地球侵略者

    地球侵略者

    当破灭的最后所留下的一颗生命种子,在地球生根发芽,地球也莫名其妙地走上另外一条发展道路,编号001门从天而降,带来了破灭前的力量,还有足足十二道门即将降世,这又会给地球带来什么……(致谢:墨星小说封面网百度“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你也可以拿到免费封面!)
  • 紫邪:废柴小姐闯霸天下

    紫邪:废柴小姐闯霸天下

    她,强者第一,却莫名重生在废柴身上,再睁眼,锋芒毕露,无人敢对!令天下男女改变风向,为之疯狂!这些出类拔萃的男人,个个看上她,纠缠不休!娘的,她跟他们压根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追什么追!
  • 困爱

    困爱

    骄傲的他,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游戏,本以为谁也不是谁的谁,他不会被谁所羁绊!可是生活从来就不在本以为的范围内进行。乱了,乱了,一切都乱了。还是,生活本来就是乱的?身困尝可脱,心困如何了?
  • 我的刁蛮大小姐

    我的刁蛮大小姐

    我是一个普通小职员,却遇上了刁蛮任性大小姐,彼此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我是该奋起反击还是就此屈服?
  • 战神的逃妻

    战神的逃妻

    战神大婚,小舅子扮姐出嫁不说,老婆还被拐了!天帝不帮忙追人,还在旁边看笑话。战神追妻,小娘子打神将,绑王子,舍肉身,穷其一生,只为逃脱命运……
  • 致身录

    致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宅妖记

    宅妖记

    我有间老房子,穿越后就成了法宝,电动车会腾云驾雾,笔记本当翻天印用,还有个成了精的电饭锅,能炼丹能卖萌还热爱偷肚兜;我有个美貌女邻居,带着六只小萝莉住在盘丝洞,隔壁的白素贞姐姐最近一心逼婚,兰若寺的漂亮女鬼妹子们,倒是经常上门吃水煮鱼,偶尔还叫上石矶娘娘一起打LOL;唔,我是谁?我是许知乎,传说中的盘丝洞好女婿、兰若寺合伙人、蜀山神队友,以及……呃,等会儿,小倩,你刚砸晕的那家伙,好像叫宁采臣。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