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6000000105

第105章 任尚蕙桃李天下,修志乘功垂名远

清代,西和县以教育问世,设帐解惑、授业,桃李遍天下者,当称进士出身的任尚蕙。

任尚蕙,字兰台,号震山,西和青土坡即今汉源镇任河村人。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为书香门第。祖父任辉先“操行纯洁,急公奉上”,却不涉仕途,终身以教书为业。在祖父的熏陶下,任尚蕙笃志力学,嗜书不辍。乾隆十四年(1759),考中秀才。乾隆三十九年(1774),55岁的任尚蕙,乡试中举。中举归来后,奉知县邱大英之请,编纂《西和县志》。此后多次赴京会试,均未得中。乾隆五十二年(1787)中进士,授任兵部武库清吏主事。这时他已是68岁的白发老人,应聘在皇家宫廷授课。据载因教学严厉,不时对皇家子弟举动戒尺。皇帝闻听说:“教育太子,不必过分责咎。”任尚蕙随口答道:“打着教的尧舜帝,不打不教的桀纣帝。”皇帝默然不语。任尚蕙自知失口,深感懊悔,恐惧不安。此时,传来父亲病笃的消息,遂告假归里。一路上只带随从一人,御赐的职衔纱灯也遮盖不露,晓行夜宿,落脚骡马店。

辞归后,以暮年之望,舌耕笔播,献身教育。初,主讲兰州兰山书院,继又主讲秦州天水书院近十年之久。后继老归里,遨游山水,以著述吟诗自乐。据县志载:时地方差徭甚繁,每需脚骡,辄四出强拉,甚碍农事。他与民屯各里妥商,定为民帮民支,按照里分大小,分派日期,立有章程碑,以垂久远,以利地方。这是他为地方办的一件好事。终年之岁,以鹤老松古,有说他卒于80岁,有说他卒于84岁。已经到了嘉庆年间。

任尚蕙的著述和诗作应该较多,但留存者极少。见到他修纂的县志一部,所撰碑文二篇。只能依此捉摸他的人生轨迹和诗文大概。

任尚蕙中举是乾隆五十五年秋天的事。临行前儒学训导陈其忠吟诗二首,以为祝辞,曰《甲午秋间任生得荐漫书二律勖同学诸子》:“三秋丹桂发,莫但一人攀。执艺犹居肆,安禅尚闭关。功深曾透铁,至味非特为。功冀勤磨砺,书升咫尺间。”“简编涵至味,非特为功名。但作图南计,何惭累北情。锦标辉风藻,金石琢鸿石。道妙因文见,超腾世所荣。”

任尚蕙是被举荐赴西安乡试的。训导对他寄予厚望。第一首诗中用了“月中折桂”的典故,意在托言此去必然中举,并希冀能因此而带动诸子,共步蟾宫之望。第二首诗用了大鹏背负青天,涉翔南海的典故,意在告诫他,“但作南图计”,一心一意奔腾于万里鹏程,以实现终生为之奋斗的举试之劳,不要考虑会不会落榜。

此次乡试,任尚蕙果然获捷中举。归来后,奉西和知县邱大英之邀,纂修《西和县志》。据《西和县志》载:该志由知县邱大英领衔纂修。邑举人任尚蕙、邑廪生赵维元、邑廪生蒲全节汇纂。典史屠宗能、临生邱思永编次。邑廪生周恒、任良卿、何魁元、郝植英稽访。儒学训导陈其忠、董保赤分订。参与修志的人很多,但主编只有三人,以任尚蕙为首,其余二人为副主编,志书编纂者冠以“任尚蕙主编”者亦不为过。

邱大英在《西和县志》中,阐发了此次修志的动议,以见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价值。

邱氏曰:“问赏劝耕视获,周览山川,见崆峒高峙,汉水长流。为问前贤遗迹,而田夫野老指点,若信若疑,因以邑志,原无成书可考,用是瞿然访之,邑人士有出前令蓝君志稿一编相览者。余阅之,见其寥寥数纸,体裁草创,记载简略,并后之添注绩采,更多附会讹诈,爰为悉心纂订。建置沿革,忠孝节义,则稽之史传;舆图疆域,城守堡寨,则蹬之近岭。山川、名胜、古迹、寺庙采而博之;风俗、物产,询而志之;至于祀典、学校、丁徭、田赋一遵现在准则,无敢或异近代。节孝、隐逸定以乡评允协,记录唯真,诗文咏叹,以永其情。凡三月而稿成,按编次,付诸梨枣。”

此次修志,稽之史传,登之近岭,乘而博之,询而志之,“使前古近代,一二幽潜,不至连会远流,随风湮没。”

任尚蕙在《西和县志后序》中,对邱大英举废兴课之功大加颂扬,至于编纂志书,不敢贪功自重。

《西和县志后序》曰:“邑之志乘,犹国之有史。故古者輶轩采风,亦太史征信之端,至一邑之内,唯赖有实政。惠孚振兴废坠之贤,侯用以章表幽潜,上以昭治化之光,下以培敦庞之俗。仅侈清丽藻而已也。西和数百年,志无成书,实用缺典。邑侯邱老夫子下车之初,览山川风土,即有振兴厚意,但念瘠土贫民,教养为急,爰是殷勤抚恤,夏暯则洁斋祷雨,冬寒则捐资赈粥。重义学以训士子,助资斧以资省试。晓谕愚蒙,葬埋枯骨;招徕商旅,贸迁货财。数年百废俱兴,此其大概,可约略举也。继有整葺学宫及修志之意。又适以调拨金川军需,来往勤于经理,至今甲午秋,公余之暇,始因士民请命,邑人士搜罗旧稿,采访遗事,先后提纲次目,左图右史,翻阅稽考,于岁除而稿就,蕙捧而读之,考核精举,词旨简洁,各篇小序,皆按切西邑土地人民实志,不肯侈为浮靡。而古今人物事迹,见善必录,有美斯传。于以励人心而端风俗,岂不厚以重哉。老夫子江右名儒,淹雅索着,以实政传地方实录,教育深心溢于楮,自足以国史之传并垂不朽,因不自谫陋,而为之识于后。门生甲午科举人任尚蕙谨识。”

盛世修志,亦赖实政惠民之利,西和修志,正当知县“惠孚振兴废坠之贤”。任氏对知县邱大英振兴废坠之贤颇多笔墨,而对修志者的用心操持却数语带过,实为后人之憾事。“邑人士搜罗旧稿,采访遗事,先后提纲次目,左图右史,翻阅稽考,于岁除而稿就。”此乃修志者的程序也。“于岁除而稿就”,点出志成之时日。如此说来,修志于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十五日开始,腊月三十日稿成,前后只两月有半,可谓神速。稿成后,作为总纂的他,“捧而读之,考核精举,词旨简洁,各篇小序,皆按切西邑土地人民实志,不肯侈为浮靡。”这是任氏对这部志书总的评价。至于人物志,“古今人物事迹见善必录,有美斯传”,以达到励人心而端风俗的目的。最后,作者誉称该志“足以国史之传并垂不朽”,寄望于永传也。

乾隆《西和县志》,今藏甘肃省博物馆、南京图书馆和旅大图书馆,皆为抄本。台湾《中国方志丛书》以影印本出版。

碑文《常太孺人九十有一寿序》,撰于乾隆四十四年。事因常太孺人九十一岁高寿而序。乾隆皇帝之70寿庆,颁令增级设科,“凡自七十以上,以迄九十百年者,加厚有差猗欤休哉。”对享有高龄的老人以加厚恩而称颂。适逢常太孺人91寿庆,有王元德、赵维元者,特请任尚蕙为其寿序。《常太孺人九十有一寿序》曰:

岁在庚子恭逢皇上七旬万寿,湛恩汪,爰有增级设科等项,万邦黎献恺弗权忻踊跃,惟兹养老一端,信极周至,以故通都大邑,山陬海筮间,凡自七十以上,以迄九十百年者,加厚有差猗欤哉!诚至渥也。夏五月既望,蕙兀然家居,友人王子、讳元德,赵子,讳维元,扣扉而属曰:“邑之东南,常太孺人者,有淑德,有遐福,生于康熙十五年十月初十日,寿已九十有一,亲谊等欲于设帨令辰,捧觞而祝愿一言,以志其实可乎?”蕙闻之,瞿然动俯而自思,特恐志郁学疏,不克阐扬懿范。然二君学行索着,余所敬惮,孺人之德、之福、之寿。又值皇仁赐贲之年,其可不忘,其固陋而为一阐扬耶。遂唯唯而不敢辞。王子于是从容讲述曰:“孺人王姓,族多伟士,十五于归,侍祖母、舅姑及继姑皆以孝闻,其叔之读书者供给之,最稚者乳哺育成之。乾隆二十一年,常太翁荣与乡饮,固其德行风俗,不愧宾贤孺人以塞渊温慎,辅相其间。盖内助之功居多云。生子五,长子天培入庠,女二孙六,第四谦入庠。曾孙四,俱幼。至辰岁,太翁捐馆,孺人年已八旬,朝夕劬劳,戒谕子孙,期以亢忝乃祖风。至今已逾九旬,凡纺绩训子,靡不从初,宜其少子等暨诸孙皆方正,庄雅雍雍,济济于庭,除未尝遇佚前人光乎!此其懿范之大略也。”赵子言亦如之,蕙初闻时,正襟危坐,已而悚然起立,喟然而叹曰:“贤哉孺人也!”因念人生世上,身列鬓眉者,孝友不着于里闬,坊表不馨于苗裔,维其间亦有寿臻耄耋,不过虚干支耳。以视孺人之懿范,其贤不肖何如也?余尝西至崆峒,北过涿鹿。秦晋冀豫数州,足迹几遍,见见闻闻,亦云甚众,如孺人之德、之福、之寿,兼目明神健,不异前时,卒未易数覩,可不谓福履绥之寿考维祺者乎?贤哉孺人也!孺人之居,前有竣山,厥名“云雾”,其势翠峰,孺人之行协,与此山共高;山下有潭,厥名“跃鲤”,波通江汉,孺人之福,与其流共远。且寿迩期颐,鹤箕其量,又王姓也,于归常则,云峰曷不拟“仓岗”,仙潭曷不拟“星海”。西望瑶池,相传为王母者,亦何不能嗣徽音?亘古今而有常也。与言未既,二君幸以为然。愿即余之所陈,书之帛,捧觞以祝之。若夫适值万寿庆典,又为孺人之福、之德、之寿,隆于际会也。

夫是为叙。

乾隆四十四年

碑文旨在赞美常太孺人之福、之德、之寿,以阐扬其懿范。其一曰:“侍祖母、舅姑及继姑皆以孝闻,其叔之读书者供给之,最稚者乳哺育成之。”其二曰“常太翁荣与乡饮,固其德行风俗,不愧宾贤孺人以塞渊温慎,辅相其间。”此乃内助之功也。其三曰:“太翁捐馆,孺人年已八旬,朝夕劬劳,戒谕子孙,期以无忝乃祖风。至今已逾九旬,凡纺绩训子,靡不从初,宜其少子等暨诸孙皆方正,庄雅雍雍,济济于庭。”捐馆,旧时以为人死亡的讳辞。

笔者闻其懿范之大,深为感动,“正襟危坐,已而悚然立”,赞叹之不绝于口。“余尝西至崆峒,北过涿鹿,秦晋冀豫数州,足迹凡遍,见见闻闻,亦云甚众,如孺人之德、之福、之寿,兼目明神健,不异前时,卒未易数覩,可不谓福履绥之寿考维祺者乎。”笔者盛赞孺人之贤,且以所居之山潭及族家王姓之常则相比,可谓言尽意切,感叹之深。“前有竣山,厥名‘云雾’,其势翠峰,孺人之德,与此山共高”;“山下有潭,厥名‘跃鲤’,波通江汉,孺人之福,与其流共迹。”“寿迩期颐,鹤箕其量,又王姓也,于归常则。”且以翠峰比之为昆仑,以鲤潭比之为星海,以太孺之嗣德比之为西王母之“能嗣徽音”。其赞誉之极未能过之。任氏中举后曾几次进京会试,“西至崆峒,北过涿鹿。秦晋冀豫数州,足迹几遍。”又以“见见闻闻,亦云甚众”比之太孺之德、之福、之寿之“未易数睹。”

西和县又有一位饱学之师名王兑山,乾隆恩贡进士,其学识德行享誉乡里,课士孜孜不倦,多有英才俊士登门论学。乾隆五十五年(1790)任尚蕙为其撰文立碑以颂其德。

王兑山为恩贡进士。其祖宗皆恪守科读,敦善积行。其父王国潘“视行世笃雅过之,举乡饮宾,生平怜贫救急,宽厚超人。”王兑山“生而聪颖,详究濂洛关闽之学,为文洒洒千言,操纸笔立就,而清越昌明,曳然独步。”其才学可谓超群。教书育人堪称楷模,“诲人射亹亹不倦,务绝难涩陋习。”交游门下者,无论兰仓、水南,济济多英俊士。所谓学问根柢,师友渊源,真有大过人者乎。至于道德为人,评价也是很高的。“一切解携之际,难色清色,顿尔胥融,议论风旨,浩浩落落,不假修饰,更不骄纵房刻意,此为忠厚长者也。”

任尚蕙还借助碑文,传递了他自己笔耕一生,登科授职之事。“余年五十有五游艺庠序,登甲午乡榜,丁未成进士,旋沐皇恩,钦授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并说明自己未能北上供职的缘由:“余既乞假旋归,发初曾欲北上供职,缘囊空未决,近仅优谕度于秦州天水书院。”七十多岁的任尚蕙,北上供职却有诸多不便,而授徒书院则正是炉火纯青之时。如前碑所言,作者又提及他数十年间足迹几遍宇内的所见所闻,其荣耀之情溢于言表。“所遇自村里族党,及大邑通都,凡硕彦巨儒,固为所在,多有其间。”可见作者为了登进士第,终身为之奋斗不止,赶赴乡试会试,次数之多,经历之广。

蒙颁赐为礼县主讲,德教一生,恩泽一世。辞世十年,学子们为其立碑记之。

《蒙颁赐德教碑》记载了蒙颁赐德教之恩。礼县进士梁士选撰文,进士焦志贤书丹。蒙颁赐“家世儒素,自高曾以来,以正直着乡里。至先生而聪颖绝伦。”出身拔贡。二十出头时,因外值兵燹,专意于文学,以尽其志,乃襄笔西游,应聘于西固、阶州、成县各幕中。久之,遂渐通刊名家言,下至卜医之书无不涉猎,以为应酬。“出而应试,乃文场坎坷,连不得志,于有司爰设帐授徒,专立于讲学一事,以化育人才。”丧乱后,茂草荒落,不识经史为何物,往往滥邀一极,其流弊不止。先生主讲十余年,乃一切以清真雅正矫正之,文风为之一变。光绪十六年,署理海城训导。二十二年,部铨华亭教谕。“先生垂老忘倦,方锐意秉锋,思为边城一破其盹蒙,不图抵任未及,旬日而逝,识者惜之。”蒙颁赐在老家礼县主讲10余年,梁士选、焦志贤皆为蒙颁赐的学生,颇得教益,两人又皆考中进士,面对师长蒙颁赐的栽培之恩,二人“自愧鄙陋不足,仰赞高深”,故而于蒙颁赐逝世十年之后的光绪三十四年,为其撰文书丹,立碑记之。

礼县进士李应紫、梁士选、焦志贤,皆为礼县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李应紫中进士后,曾主师秦州天水书院,门下被泽甚多,翰林张世英是其高足弟子。梁士选从紫阳知县任上归来,于宣统六年任礼县劝学所长兼劝学总董,百姓为其教学品德所敬佩。着有《紫阳遗书》《守拙堂遗稿》。焦志贤曾主讲礼县书院、西和漾源书院,“阅奉州诗卷,持论精严,堪资启发,成就后进者甚多。”

有吕锦者,礼县红河人,自幼英敏善断,习武练功,不顾农事。康熙十八年由广东塘厅任满,四川总督杨茂勋知其才,荐为四川督标右营游击,升四川督标副将,在进剿吴三桂的战头中屡立军功。康熙二十年平乱后,被裁缺调补,旋即疾归故里。康熙二十三年病逝家中。赠骁勇将军,加镇国将军。礼县又有杨体元、王廷极、何济舟、王揆一者,皆为一时之贤才。杨体元,随靖逆侯勇征临巩,继又从勇略将军赵廷栋征四川,在征讨吴三桂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擢升甘宁抚标营守备。王廷极,贡生,选任贵州普安知县,调河南确山知县。轻科徭,扶孤寡,除强暴,确山人为之立生祠。何济舟,嘉庆举人,官山东临清州州同,历新泰、高苑、嘉祥等县知县。高苑士民赠匾曰“泽被群生”。王揆一,附贡生。初任江西建昌府同知,历署云南嵩明、昆阳知州。有善政。士人赠“望隆闾党”“乐善可风”等匾额。

同类推荐
  • 宋元大商家

    宋元大商家

    他,穿越的时间地点都很囧--再过半年,南宋就要被元朝一脚踩死!得得,不啰嗦了,总之就是猪脚抓住最后时机掘到第一桶金,然后在忽必烈眼皮底下发大财!当大官!拉人马!杀坏人!灭元朝!对,就是灭元朝!让朱元璋提前失业!当然,猪脚还会顺便推倒两三个妹妹,呃,其中一个就是--忽必烈的女儿……还有还有,猪脚会很得意地立在自己的队伍前,大教士兵学唱宋版国歌--起来,不愿意做汉奴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大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已完本100万字VIP作品《神耳侠道》,书号:16716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战国策(中华国学经典)

    战国策(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黄永胜的一生

    黄永胜的一生

    故事记述了湖北咸宁出生的前解放军高级将领黄永胜从参加红军、抗美援朝到后来参加林彪反革命集团,最后病死于青岛,跌宕起伏的一生、
  • 明末匹夫

    明末匹夫

    历史上从没有一个王朝如大明王朝一般始终被宿命缠绕:其起于农民起义,成于驱除鞑虏,而其又亡于农民起义,灭于鞑虏入侵;其开国之初文臣武将群星璀璨,惩腐肃贪冠绝历朝,而王朝末期竟无一良臣能将可撑起待倾大厦,官员的集体贪腐和对下政策的残酷,更是导致整个长江以北区域十室九空,饿殍遍野亲人相食!历史上也从没有一个王朝如大明王朝一般,在毁灭之时,诸臣死节者寥寥,而叛敌投附者竟如过江之卿,前赴后继,士子气节沦丧至尽!终至满清竟以十数万之武力而陷百万之师,以百万之蛮夷而统亿万华夏之灵;文明倒退,国土沦丧,华夏一族陷于众国奴役之下,历百年屈辱巨变!悲哉!痛哉!这是一部穿越小说,更是一部民族苦难史,和民族奋斗史!
  • 目击天安门(二)

    目击天安门(二)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热门推荐
  • 妖孽特工皇妃

    妖孽特工皇妃

    她是爱钱如命的21世纪杀手之王,无名无姓,代号“万能”。人如其名,本领横霸世界!最终却葬送在唯一的弱点爱钱上。一朝穿越,没穿成吃香的喝辣的公主皇妃,成了破落户的老幺!没关系,换个世界,看姐照样玩转天下!可为什么他们一个个如此痴缠?争皇权?姐讨厌参与政治斗争!要天下?天下送给姐有何大用?猜不透谁的心真谁的意假,想风淡云舒的体验上一世不曾拥有过的温情,为什么他们非要打破?既然都看姐不顺眼,好,弑天灭地!风卷云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帝的失宠小逃妻

    邪帝的失宠小逃妻

    她本是苦逼上班族一枚,一朝穿越成为被冷落的皇后。他是九五之尊,万万人之上,却大权旁落,成为一名可悲的傀儡。他说:“女人,朕一定要毁了,谁让你是那人的女儿!”她一笑置之,第二日便计划着逃跑事宜,奈何却重新被抓回去。他居高临下的说:“素心,这辈子你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就在素心绝望的时候,另一个男子翩翩出现了……
  •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正文结束,番外待续]她是拥有家族集团继承权的千金小姐,为了与心爱的人结婚放弃了集团继承权,但却在婚礼前才知道与她结婚的人竟然是为了她的家产才与她定下婚约,在得知她已经失去继承权后露出了真实面目,为了缓解庞大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将当初自己一人独立买下的婚房出租,没想到来与她合租的竟然是暗恋她很久的曾经的大学学长,现在的中央领导随行翻译团里最年轻首席翻译官!当渣男遇到翻译官,前任遇到现任……经历了骗婚之后,穆思云总算与暗恋自己七年的巫马清非共谐连理,只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豪门婚姻背后种种意外,并且那突然出现的神秘男人与她纠缠不清,誓要将她收入囊中……(第二卷将与第一卷完全不同哦,如果喜欢第二卷这类文章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二卷开始阅读!)
  • 安德鲁·卡内基(名人传记丛书)

    安德鲁·卡内基(名人传记丛书)

    安德鲁·卡内基是与“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亨”摩根共同鼎立美国经济界的三巨头之一。他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王国,曾是世界首富。一直以来他都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偶像和奋斗的楷模。
  • 道尊

    道尊

    孟木从乱星海内逃出一缕残魄,却发现已是三千年之后。当年的谄媚小弟云鹤子,如今已是万里道祖,道统万千。当年的未婚妻子詹琴仙子,如今已是瑶池太上,掌管三千女真。当年的愚笨表弟,如今已是太上剑尊,受万人跪拜。孟木站在中州望着众仙为自己前世所树立的万丈道像,一时间陷入了回忆。各位读者老爷,试看十章,不满意再看十章,看到满意为止咩。
  • 封神双龙4

    封神双龙4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独尊教主

    独尊教主

    雄盖八荒。威震四海。八荒六合独尊教。八荒六合独尊功。教主。不是一夕而就。坎坷。尽是不平。是非功过自有外人评。
  • 萝莉机甲女王心

    萝莉机甲女王心

    【这是一个机器人与一群类人型生物不得不说的故事】作为未来百货最牛气哄哄的X系列机甲。X36的天赋属性居然是【吐槽】,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呢!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死得早。销售第一的X36被抹掉了主系统流放到一朵奇葩星球。它高(tu)大(fei)上(yuan)的名字,叫做蓝星。蓝星不是重点,作为披着小言外皮的星际文,确定男主才是关键。待养成的小正太致远,人格阴暗的修真少年卫风,玛丽苏女尊星热血邪麟,病美男忠犬夏,不可不提的X18战斗大神,哦,忘了邪(Zhi)魅(li)狂(Di)狷(xia)的大BOSS,X3。统统被坑了呢!
  • 主持人提高与进修指南

    主持人提高与进修指南

    从初入主持行当要注意的问题到提高与进修的路径指南;从化妆上镜到吐字发声;从口语表达到临场应变;从参与节目策划到现场调度驾驭;从工作配合、关系处理艺术到走出声屏、主持各类文体活动等,内容全面,实用性强,是一套关于主持艺术的百科全书。
  • 再弹一弦江湖曲

    再弹一弦江湖曲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武侠电影、动作电影以及相关文化现象的评论、随笔的重新修订、编排的结集,既包括绝大多数影史经典的评论,亦包括徐克、袁和平、甄子丹、洪金宝等武侠、功夫电影制作人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