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5700000009

第9章 我听长江(2)

现在来看《大树》。占整个画幅五分之四面积的是什么?是一片空白,一片虚空;在画的右下角是一棵并不大的“大树”,长在很窄小的一条土丘的边缘上;而一轮从来高挂天空的月亮,也几乎被压低到挨着地平线。虚实比例搞到这么玄乎的程度,真有点匪夷所思。可你仔细一想,中国画的黑白虚实,岂不是前人讲得最多的高超画论之一?中国画不渲染背景,就像没有布景的京剧舞台一样,但并非空无一物,这占据了画幅绝大部分的空白,实质上就是大气,就是宇宙。正是这空白打破了画幅的边界,起着把画中之气引向画外、把画外之气引向画内的作用,把宇宙元气和画中元气从感觉上融为一体。在这种气势中,你想那月亮,你想那大树,他们揭示的难道不是一种神秘而永恒的宇宙之梦吗?

真正出色的艺术家,不但自己凭想象力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梦境,他更会为观赏者编设一个产生艺术联想的“空筐”(惭愧!这是偷来别人的名词),让观赏者自己去往里头添补形式、色彩、情绪和感情,一句话,让观赏者带着自己的想象力完全投入到他那个神奇世界,或更准确点说,是给观赏者一个自由梦想和充分创造的难得机会,从而使自己从日常呆板、沉重而又痛苦的压抑感中解脱出来,哪怕是短暂一瞬也是好的。

用贡布里希的话说,就是艺术家你得会让众多的观赏者都“感到自己懂行”,从而产生一种良好有益的自我意识。哪位作家艺术家编设的艺术“空筐”越大,他的价值就越高。长江兄的编筐本领日渐提高,所以他已能走出山西,先去深圳兜兜风。以后他能否饮誉国内外,我看也全在其编筐技艺能否坚持苦练,虚心向学,臻于化境了。当然,这也得观赏者具有相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不然又恰如贡布里希所悲叹的:愚昧无知的观赏者是永远无法欣赏到艺术家那些“背后藏着的诀窍和智慧”的。梵·高的悲剧正在于此。但愿长江兄不会有此厄运。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作家艺术家来说,没有厄运也就没有建树。既然干上这一行,就得有应付一切厄运的勇气,当然不是像梵·高那种割掉自己耳朵的勇气,而是他那种寻找自己“太阳”的艺术勇气,正如他用滴血的心所怒吼的:“我要回到我的田野上去,我要找到一个太阳”,“没有太阳,就无所谓绘画”!长江兄,你往后的勇气如何?

在长江的所有画作中,人物画占一半以上。而在人物画中,尤以女性人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全裸之女性人体比比皆是。这在国画传统中实属罕见的“悖反”现象。笔者眼浅孤陋,在见过的300多幅国画人物中,没有一幅是裸体的。明代黄石符算是有点“开放搞活”,但他那《仙媛幽憩图》中的女主角也只马马虎虎露出巴掌大一片酥胸。据说盛唐时期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和菩萨多是裸体,可惜本人无缘亲见。而洋人高佩罗认为明代秘戏图册中的裸体,便是中国早有人体艺术的佐证。我看这纯属瞎扯蛋!那算人体艺术吗?一群光屁股的野兽而已!比1988年在新疆呼图壁发现的生殖器的大型岩画的价值都不如。所以有专家说,在中国艺术传统中根本没有人体艺术。信不虚也。我只想校正说,排斥人体艺术的只是中国的封建艺术传统。

目前,从世界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和东西方比较文化的研究成果来看,事实上,不论是在东方或是在西方,人体文化艺术的起源都与人体有关。林语堂先生在《我的话》中说:“中国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山水;西洋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女人。”而今看来,林老先生此言并非本源之见。越来越可靠的结论应该是:人体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艺术的总发源地。只是后来才分道扬镳:中国画从封建专制文化的铁网下逃避到山水中去,欧洲画则勇猛砸烂中世纪神学统治的枷锁而重建起人体艺术的丰碑。我坚信,随着伟大改革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大多数中国人迟早都会明白:人体美是一种很高层次的艺术美。人类对于世界的艺术把握,最终还得回到对人体自身的认识上来,正像现代科学对世界和宇宙的研究,最终也得回到对人体自身的认识上一样。君不见,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中早有神奇的箴言昭示曰:“认识你自己!”

长江兄能在自古比较封闭保守的三晋大地上,在中国画的传统领域内,于人体艺术创作方面先走一步,胆莫大焉,功莫大焉。且看《生命》中的女裸美,正体现了生命之美,她昂首跪于地球之巅,显示出无往不胜的征服力。而那一头飘洒奔放的秀发,则标志着她的睿智神思已经高高遨游在茫茫宇宙,在顽强地探求永恒之谜。至于《太朴》,它的容量似乎更为博大丰富。太朴,大概就是指浑然一体未经开凿加工的大自然吧?《列子·天瑞》曰:“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也,质之始也。”这便是天地形成前质朴无体的浑沌状态,是派生万物的本原。《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于是便有了一个变化无穷前途莫测的大千世界。画面上那一无遮拦的裸体三精灵,是在显示人类生命生生不息、超越时空、贯穿三世的顽强吗?是在对一种注重生态环境、社会平等和精神价值观念的现代世界观的企盼吗?是对“人何以为人”这个古老永恒的难题在继续苦苦思索吗?

这里,我还想介绍一下女裸人体画《昙花》。请看它多像一张采用多次曝光技术拍摄而成的现代摄影作品!立即使我想到西方画家杜桑的那些立体风作品,别有一番美感在心头。这种作品的优势在于能够打破一般的时空观念,取得一个捕捉人体移动的独特视角。人体在移动时姿态最为美妙,肌肉和轮廓创造出一种流动的线条,而四肢的持续变动,构成一系列的不同画面,充满极为优美的气息。取名《昙花》也极富诗意和寓意,昙花之开放,美丽而短暂,正由于其开放短暂不会受到人间俗气污染而愈显它纯洁高尚,“质本洁来还洁去”。女性人体是大自然的精灵,圣洁而高贵,岂能容世间那些满身“浊气”的男人去亵渎?她不正像昙花一样值得尊重和保护吗?

此外,像《白荷》、《金望》、《美人鱼》、《春醒》、《冬洁》、《水》、《月与花》、《白日》、《禁果》、《睡莲》……都是一幅幅很美的人体画儿。女性人体传达着美的旋律与乐章,泼洒出奇异绚丽的光辉,使人产生炽热的生命感,以及寻找生命层次不断叠加的升华意识。一个人只有思想肮脏,才会从美好的人体中专门去看肮脏的东西。这话是苏联着名雕塑家穆希娜说的,原话记不准,但意思绝对不错。

不过,从长江笔下的女性裸体看,很明显没有超出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相同的审美高度。也就是说,他把她们画得跟传统人物画里的宫女、仕女、飞天等一样美,甚至要比这些古代美人还要美得多。有时叫人美得喘不上气时,却又分明感到其内在的张力不足,美得有点雷同之嫌。且看罗丹的《老妓女》,外表多么的丑?却深刻体现了全人类对那个“悲惨世界”的严肃思考;马约尔的《地中海》不过一个胖乎乎的中年裸妇,既不婀娜多姿风摆柳,又不见那迷煞人的“圣涡”和“麦卡里丝棱”,但她却绝对地象征着富饶、宁静、和平,表现出一种博大崇高永具魅力的母性之美。长江兄,你就不能把人体艺术的路子再拓宽一下吗?步子再迈大迈快一些吗?

如果留心一下长江的某些作品,比如《城市》、《村舍》、《黄调子风景》、《蓝调子风景》、《玫瑰之丘》、《太阳和鹿》,甚至《舞蹈》等,我能感到他内心深处隐含着丝丝缕缕的忧郁感和焦灼感,它们源于一个认真的艺术家对于自己创作生命的深层思考。一般来说,作为作家艺术家,具有深沉的忧郁感绝对应该。洋人说没有忧郁就没有激情的艺术;又说假如艺术家缺乏一种表达世界性、人类性的庄重悲痛的内在渴望和冲动,他就永远站不起来。没有《悲怆》,就没有柴可夫斯基!哪些洋人说的?我一下记不起来。但我们老祖宗关于忧郁和创作的关系比洋人早讲了两千多年,而且查有出处。《诗经》中就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又说:“君子作歌,维以告哀。”我要斗胆直言的是,从长江兄的新作来看,倒是他的忧郁之情还欠深沉与博大,还难以达到一种完全超越时空的永恒的境界。尽管《大树》、《舞蹈》、《月夜》、《韵》等不少作品已经很够味的。

至于焦灼感,这挺复杂,不敢妄断利弊。不仅从长江的画中,且从与他的私下神聊胡侃中,我看见他好像经常处在一种被冷落、被误解、受屈辱、愤愤不平而又焦躁不安的艺术心态中。仿佛觉得自己像不幸的皮球,在内在美和外在美之间被抛来抛去。圣洁美丽的内在美,是通过对某些传统美的抛弃而获得的,故而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世人一般都习惯性地喜欢外表之美,而对内在美冷眼观之,加以排斥。这是个一言难尽的美学和哲学命题,暂时按下不论吧。但我要拿一个例子来与长江兄共勉。塞冈提尼完全是用最细致的写实手法来表现普通对象的,表面看来最具物质感,可他总要在创造物质价值的同时,巧妙地也创造出精神价值,通过“外在”的途径充分表达自己“内在”的一种充满生命之美的神韵来。从这个意义上看,他又是一位最不属于写实主义的现代派画家,与他同时代的罗赛蒂勃克林相比毫不逊色。关于这个问题就笼统含糊地说这么几句吧。总之,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难免焦灼,又何必焦灼?只须牢记:离开宇宙内在的创造力,离开作为自由本体的人,离开人的内在的生命创造,便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不可能有真正的美!我这个平庸的作家,愿以此与长江兄共勉!

最后想说几句也许不算多余的话。三晋的中青年画家中照样藏龙卧虎,版画也好,油画也好,山水花鸟什么的也好,都不乏有成就者和日后必成大器者。可惜的是,他们的画集和像样的“个展”却未曾多见,在省外推出大型“个展”者则更为数寥寥。依我之孤陋寡闻,除这次冯长江去深圳“出风头”外,还有一位名叫李文亮的30岁的花鸟画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有过“个展”(可惜他至今还是一家煤矿的工会干事,整日打杂之外业余画画,不过据说省文化厅有关领导正在出伯乐之力,以扶掖这匹千里马,真功德无量也)。至于在世界上几处最有名气的艺术殿堂里推出山西画家的“个展”,恐怕至今仍是空白吧?

不过,以当今山西的天时地利人和论,在建构“现代高层艺术大厦”方面应该能够不落人后而走在全国前列的。

(1988年)

同类推荐
  • 普洱溯源

    普洱溯源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见地,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但不管怎么说,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明清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思想指导下建成的。城墙完全围绕“防御” 战略体系建造,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墙顶可以跑车、操练,非常坚固。该书详述了关于明清城墙的历史过往,特点及价值,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安徽泾县

    安徽泾县

    以泾县至今留存的大量古建筑、古遗址为线索,以本地历史人物、民间风情为介质,凸显中国古代汉民族文化的经典与细腻。即使泾县独有的宣纸和花砖,也只是依附于当地深厚文化蕴藏的两道风景。这种深厚蕴藏,使得李白于泾县桃花潭赠汪伦诗,也显得十分寻常。
热门推荐
  • 爱你是一种病

    爱你是一种病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怀疑——我正在经历的一切是否是真实的?我,真的是现在这个我么?她苦读三年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野心勃勃潜入旭山疗养院...爱恨纠缠,生死契阔,她赌上了一生去寻找和诠释。
  • 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本倾城

    医本倾城

    她是毒医,在现世杀手界医手遮天,却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异世。可睁开双眼,却是无尽的牢笼,被圈养在偌大的鸟笼中,供人观赏!姐妹嘲讽,家族陷害,皇族阴谋。哼,还真当她是笼中之鸟?华丽转身,一抹嗜血惊染天下,挣脱牢笼,她要在这个男人为尊的世界称霸群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爷,臣妾要翻天

    王爷,臣妾要翻天

    白光闪过,一切都飞回了错过的曾经。一句誓言,执着了太多的情爱。他说,汐儿,下一世,只要遇见你,我就会让你爱上我。她说,轩,下一世,不管你在哪,我都要遇见你,让你爱上我。命运又塑造了怎样的故事????
  • 萌萌的老婆让我爱上你

    萌萌的老婆让我爱上你

    当雨萌婷遇上韩宇飞会是怎么样呢,他们的爱情会天长地久吗?
  • 突破平庸:做人的10个发力点

    突破平庸:做人的10个发力点

    本书内容包括:心眼多一点、做事勤一点、嘴巴甜一点、说话藏一点、胆子大一点、筹码押一点、头脑活一点、意见听一点、观念新一点、交友慎一点。
  • 梦里花落几度流年

    梦里花落几度流年

    举杯对月一场梦,掩面羞花两眉愁。点上一瓣心香,温一壶寂寂安年,听一场秋雨寒凉,看一场花事凄惨,赏一场白云漫卷。风潇雨潇红尘静美,花弄云弄世事纷纭。等一个归人等到白首,觅一个知己觅到天涯,念一个过客念到遗忘。
  • 绝顶星河转

    绝顶星河转

    父亲生死不知,母亲下落不明。她要去寻找,去寻找失散的父母,去查出当年的故事,当年的真相!雪山之巅,寒莲盛开,头顶星河,日月为伴,在世如莲,静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华。
  • 葬世黑羽

    葬世黑羽

    人,生而有翼,这是羽翼大陆恒古不变的真理。作为人人喊打的黑翼,雨默从小被遗弃,从此流浪,六岁时被吕家收留,十岁在年祭上差点身死,换来了自由,得到了“葬鸦洞”黑羽……当他以为自己能够在人群中生活时,回到了家族,却差点被剥夺一切,再次离开后,他作为天羽宗新人开始在宗门中修炼,尽管黑翼身份被无数人轻视,他却从未忘记自己的初衷,在无数冒险中,顽强的意志和神秘黑羽给他极大的帮助,他逐渐崛起……
  • 青少年知识博览3

    青少年知识博览3

    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然天地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全:每一个知识面都包含若干知识点,知识点语言生动、内容严谨,又配以图片说明,足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可谓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本书每章都是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章内再按各知识领域的内容特点分类一一展开细述,便于读者查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