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5700000048

第48章 看《心中的风景》

我明白:序是喜鹊。

我尽量“不逾矩”,不作哇哇乌鸦状。

还有,我不是诗人或诗评家,只好外行外说。

大河岸边,

除了浪花,

你是一幅

最动人的画——

把纤绳往肩上一挎,

就像驾辕爬坡的马,

活生生拉起一条黄河,

向着遥远的目标进发。

这是本诗集中的一首诗,名叫《黄河纤夫》。它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但一句“活生生拉起一条黄河”将我震撼,叫我即时想起李白那雄浑博大、自由浪漫的气势:“黄河万里动风色”、“黄河落天走东海”、“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的黄河是天然奔涌。马维录的黄河却是人工拉起,仿佛看到随着纤夫粗犷的身形、粗厉的号子,在离地三尺滚滚向前。物境、意境更为丰富动人。这神来一笔不仅是本诗的那个“眼”,也可视为本诗集的那个“眼”。

可惜接着一句,马上叫李白笑话:“向着遥远的目标进发。”那不就是海吗?何劳告白天下!谁说黄河非得流向大海?不能流上天?不能冲破堤坝漫溢四方?不能想流到哪儿就流到哪儿吗?你瞧我李诗仙就玩儿它一把“模糊学”,说:“万里写入胸怀间。”

这种刻意(有时是潜意)写实的、教化的、传统的、规范的目标感、使命感、责任感和道德感,可以说几乎浸泡过这本诗集的每一首诗,是整本诗集的“统一包装”和“品牌理念”。张不代先生在评价马老师的第一本诗集《心声》时说:这是一种充满“严正的信念,规整的谕示,刚正的风范,纯正的理性”的“诗化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是好教材当然就极具当代的正面的现实意义。那也是很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心中的风景》是马老师的第四本诗集,这种“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理应继续得到肯定并受到尊重。

然而,作为一个不甘守成的诗人,能不能在碰到一个题材时,尽量改变一下自己的观念和思路,作一种多向的乃至逆向的探索?比如《知了》,在酷暑当道、万物噤声的专制世界里,唯有它“扯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嗓子”大喊大叫,这是何等的无畏、壮烈和凄美!再说它向公众倾诉自己所蒙受的屈辱和不公又有何不可?说什么“凡事应当向前看/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那不行!酷暑的罪过不控诉,大是大非不搞清,制造灾难的魔头不清算,历史的教训不记取,就绝对没有“好心绪”,也就没有美好的“未来的生活”。

再说《萤火虫》。在阴云密布不见星月的漫漫长夜,它为什么就不能骄傲地宣言:“我是唯一的太阳!”如果“闲聊的人们还在嚷嚷/天怎么这么黑/不见一丝光亮,”原因不在萤火虫不是太阳,而是这些人们已经“闲聊”了几千年,早已变得穷极无聊、麻木不仁、愚昧无知,丧失了跑出黑屋子,到外面世界去追求光明的勇气和热情。

还有《山花》和《牵牛花》。又是要人家“默默奉献年年生”,甘作“无名英雄”;“默默地开花/悄悄地吐芳”,“却一点也不张扬”。千百年来,牡丹享尽了荣华富贵,玫瑰饮足了爱情美酒,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去动员它们不要张扬,甘作无名英雄?这还有最起码的社会公正和人格平等吗?芸芸众生如山花,济济草民如牵牛,虽生在贫贱,长在寒微,可一样样是活泼泼的生命啊!为什么就没有权利张扬个性,出人头地,做他个刘项英雄?即便是时乖命蹇,天不助成,那也要谱写一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壮歌。我们已经低眉噤声、抹杀个性、默默奉献了多少代!人类历史已经翻开到21世纪,难道还要用那一味掺糖的慢性毒药继续鸩杀无辜吗?或者就像马老师那首《决斗》诗所写:“两只牛/几乎同时跃身而起,/犹如两座大山/剧烈地撞击在一起/……终于/一下崩断声/一片血红色/打破了僵局/胜利者登上了高高的王位/失败者走出了群牛的记忆。”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也好呀。“将相宁有种乎?”

当然,改变观念和思路很难,尤其包括像马老师和笔者在内的这一代河东子弟,更觉其难。个中原由,决非职业(比如马先生身为教师之类)所致;另有说道是也。同一个河东地区,在汉唐时代,尤其是初、盛唐时期,以王维、王勃为代表的大诗人层出不穷,群星灿烂,而宋明以降至于今,河东就再也没有出过大诗人,别说像“诗佛”王维这样几与李杜齐名的顶级诗家射雕手,次一等、次二等、次三等的都没有。原因何在?真值得我们深思反省啊!

笔者个人以为,其中最要紧的一条是:宋、明以后儒理学派的深度教化,尤其是“官本位”文化的不断升值强化,在河东地区表现尤烈。不仅覆盖了汉风唐韵魏晋风骨的时代大环境,而且阻断了河东文人(亦是中国文人)原有的那种心理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那么,原有的是一种什么情况呢?简化些说,就是一种“儒道(后来再加上佛)互补”,或叫作“三教合一”的,可以自由转换、富有弹性的心理结构,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调节机制,或者干脆叫作独立而又独特的社会人格。它在两宋以前的形成演化过程,大致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

其实,在孔子的原始儒学里,就明显包含有“避世”的一面。他强调经世济民的“入世”,但有个条件,叫作:“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想当官就当,不想当就不当,这要看实际情况而定,前提是首先得保全知识分子独立的社会人格。孟子对此再加阐发:“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典型的实践者是颜回。孔老师对这位学生大加赞叹,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有了颜回,便有了庄周。郭沫若后来恍然大悟道:原来庄子“出世”一派,是从颜回那儿发展来的。在中国所有的大诗人中,三闾大夫屈原是官品最高者之一,且忧国忧民之心特重。然而虽则如此,他也受道家思想很大影响,内心仍“留白”着一大块出世空间,这才写出《卜居》、《渔父》、《悲回风》、《远游》等诗章,开创了游仙诗的先河。

魏晋(包括魏晋)以前的知识分子,不得志时,为保有自己的独立的社会人格,不惜“藏声于江海之上”,独处于深山老林之中,过着一种极为艰难困苦的隐士生活。着名者如孙登,如公孙凤,如范粲杨轲,如“竹林七贤”。接下来是陶渊明,他觉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时,倒也不必非逃到薮泽荒林中去,主张“回家即隐逸”,认为要想把自己的命运把握住,关键在于忘怀得失,安贫乐道,身在何处倒不必太计较。这也算得了孔老二“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的真传了。

发展到六朝的谢灵运们,又更新了一种隐居模式,可以称为“亦官亦隐式”。就是:一旦不得志,可以从容退入自家的大庄园里“闭门成市”,在独处中靠内心自我调节来求得解脱,既不必像陶渊明那样放弃太多的物质享受和名禄地位,又可以在回归自然(当然是庄园中的一片人造自然)的短暂时日里平心养性,赋诗抒怀,把迷失的社会人格赶紧找回来。

至唐又一大变。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代。其时不仅道教文化继续发展兴盛,而且佛教也从外在的宗教演变成一种内在的宗教,佛教文化中国化。儒、道、释等多元文化的自由交融,多种价值观的互相参照,甚至是佛道对儒宗正统极大的冲击,都给文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心理空间。面对无限的展望和激发,他们追求独来独往的自由生活,个性的解放,自由意志和浪漫主义的大张扬。诗人们的表现尤为突出。有唐一代不到300年,遗留下来的诗歌约5万首,比此前1600年间(西周至南北朝)的总和还要多出3倍以上;独具风格的着名诗人约有60多位,也大大超过此前历史上着名诗人的总和。真正的价值还不在于数量,在于大唐诗歌不论是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记游诗、赠答诗、闺怨诗,还是抨击社会时政或别的什么诗,大都自然天成,出自我心,充满着乐观高亢的气概,渴求自由解放的热情,丰富浪漫的想象,优美通俗的语言,多姿多彩的风格,很少有那种散发着儒墨气味的理性晕染的教化痕迹。这当然不是偶然的。这跟写诗人的政治抱负、创作个性和社会心态密切相关。大唐诗人们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宽松开放,比起建安文人和正始文人来,一般具有更强的“布衣感”即平民意识。不但在野时以布衣为骄傲,一旦在朝时还能继续以布衣为骄傲。这一点也就是封建社会中做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品格,也就是可以与君主王侯来那么一点分庭抗礼的精神凭籍。他们并不缺少“入世”的希冀、奋斗和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欲献济时策”,“敢进兴亡言”,“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也仍是地道的儒家追求。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可以从容做到“成则卿相,败则草野”,甚至敢于大发文人脾气,一旦入世受阻,立马撂挑子走人:“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然后或去求佛,或去访道,或游历山川湖海,叫作“仗剑去国,辞家远游”。正是这一份敢与儒学正统相颉颃的人性底蕴、个性定力和精神操守,催发着诗歌天赋的脉动和喷涌,谱写出前无古人的大唐诗史。处于华夏文明中心区域之一的河东地区,出现王维、王勃、司空图这样一大批国手诗家,也就毫不为怪了。

可惜得很,两宋和两宋以后,儒家的世俗伦理学说卷土重来,并且发扬光大,形成强大的“宋明理学”。它要“存天理,灭人欲”,特别想独霸天下读书人的整个心理空间。在这方面,我们河东老先贤、与马老师同乡的司马光老先生特别卖力,与湖南道州的周敦颐(顺便提一下,经考证,笔者先祖亦出自道州周,真是不胜荣幸之至)南北呼应,一个着《易说》,一个着《易传》;一个写《资治通鉴》,一个写《中庸》;一个倡“三纲”定“六纪”,辅佐后世帝王之业,一个以《周子全书》划定整套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再经“两程”和朱熹的发展和集大成,真正达到了“人欲尽处,天理流行”的理想境界了。这样的世界稳定又祥和,可就是撒不下自由诗种,长不出屈、李、杜、王来,并且从此坐下病根,至今徒唤奈何。

不过,也无须悲观。世界总在向前发展,人类总在探索前进。河东已不是旧河东,尽管“官本位”文化锁定的老景观依然处处堆放,也难挡现代价值观的春光乍泄。且看马老师的《越过冬季——一个老年婚恋者的心里话》:“本是收获的季节/不曾想/收割的竟是孤单/这时/是她/以季节对季节的问候/撩起我/日子对日子的思念/生命似火/爱在燃烧/我别无选择/只好越过冬季/再迎春天!”

而且应该明白:春天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她都会信然降临人间。你唯一的激动只是再次发现。还有这么一首诗: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这是诗佛王维的一首诗。宋明以来的道学家,常将此诗指为“消极”之作,以质疑我们这位河东大诗人的文坛价值。然而现代有识之士则别具慧眼,认为:“生命在寂静里跃动,万物溶解在静中是如此和谐。这是一种特殊的美,连李白、杜甫也未必写得出。”“重神韵,讲究暗示而不讲究直叙”,“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成为今人一种颇为重要的审美经验。就这一层意义上讲,不妨将王维与李白、杜甫鼎足而三”。

西方意象派大师埃兹拉·庞德先生,特意编译了一本《汉诗译卷》,被认为是他对英语诗歌的“最持久的贡献”。你猜怎么着?内中只选出王维和李白两位诗人15首诗。

林语堂先生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很有预见性地写道:中国诗人旷怀达观,高逸退隐,陶情遣性,涤烦消愁之人生哲学,“此正足予美国赶忙对症下药”。而今看来,又岂止光是美国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物质世界极大丰富,商品时代人欲横流。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生内在自我的分裂,已经成为所有地球人共同关注的问题和难题。在这种新时代条件下重新审视王维先生“随缘任性,宁静淡泊”的处世态度,及其诗歌调理性情之功能,便获得了现代性的和世界性的意义。诗载道,诗言志,诗表情,无论如何还得加上诗怡性这一条才行。

言及此,我们希求马维录先生能在人们精神的“屋前空地”上栽几株奇花异草,定会博得众口一颂:“无量佛!”

(2003年)

同类推荐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姓名的故事

    姓名的故事

    本书道出姓名背后的故事,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快一点文化知识,为学科学技术者提供一点“谈助”资料。初民社会时,任何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因此每一个氏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谱牒,可以背诵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从女生,最初人类父家长为首的宗族成员,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这父家长及其族人不常称姓而称为氏,就是说,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称号。
  • 国学全知道

    国学全知道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输于任何一个民族。今天,随着国势的上升,我们自然要大力弘扬国学,向世界推介国学。成为文化大国才是真正的强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一个人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语焉不详,那岂不汗颜?《国学全知道》这部书,内容极其广泛,伦理道德,礼仪民俗、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是一部提升国学修养、丰富知识储备的理想读本!
热门推荐
  • 一吻定情:爱上我的霸道

    一吻定情:爱上我的霸道

    因为父母的关系,她逼迫要离开生活17年的A市,转学的第一天,她居然莫名其妙的丢了保存17年的初吻;接着,她又莫名其妙的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更莫名其妙的是,他居然厚着脸皮说:“这是我的初吻,我的第一次给了你,你要负责到底!”我的天啊!谁来告诉我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 下个夏天来一次不分手的爱

    下个夏天来一次不分手的爱

    她一直以为爱一个人不可能宽容的放手让给别人,因为我爱你,所以你的温暖,你的爱,你的心包括你,整个人都必须是我的专属。最后一次她去他空间留言,遇见你之前,我是世界上最穷的家伙,遇见你之后,我成了最富有的人…谢谢”可是她却默默的换了签名“有了我最想要的东西,为什么并不快乐”…他几年以后看见了那一次的签名,他发了一条说说“遇见你以后,我成了疯子,可是,爱钱钱!你有药吗?””
  • 有个圆咕隆咚的家伙叫地球

    有个圆咕隆咚的家伙叫地球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爱情手机

    爱情手机

    政和年间,正值兵荒马乱的时节,大夏朝立足百年的根基在北周的侵犯下终于如被蝼蚁侵蚀般的堤坝再也抵挡不住翻滚而下的河流,大夏朝和北周的边界上到处都在流民和负伤的兵士。这时,一家三口正穿梭在山林之间,夫妇二人身上的衣服脏乱不堪,像裹着一块破布,男子满脸胡渣看不出真正相貌,面色黝黑,身体很是强壮,身上负着一身家当,鼓囊囊的一团,仔细看还能看到系在腰上的一口破锅。女人相貌却很委婉,她怀中抱着一个小孩儿,小孩儿两三岁模样,面庞略有些黝黑,一双大大的绯色瞳仁略显呆滞,从身形看还看不出男女,身上的衣服还算洁净,不过从明显不贴合身体的外观上就能看出这衣服应该是改过的。
  • 身份交换:霸气公子游都市

    身份交换:霸气公子游都市

    “咱们换个身份吧!”本是落魄流浪汉,一朝变身贵公子!从此混迹校园、都市、夜总会,美女不断,权利膨胀……略施小计,干净利落废掉前进路上的阻碍;驰骋花丛,左拥右抱引来形形色色的女子!游戏人生,逍遥度日,可恶的是,竟有人识破了他的身份……
  • 灵界治疗师

    灵界治疗师

    一个师奶阿阇黎,救助灵魂的故事。我是一个师奶,也是一个法师,更是一个灵魂治疗师。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美貌如花,顺便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例如医治有病的灵魂、超渡灵界……每个人都有擅长的地方。我是师奶,不擅长做饭、打麻雀,我擅长与灵界打交道。我是灵界治疗师。
  • 控尸人嚣张异界游

    控尸人嚣张异界游

    一个在现代没有生路,会操控僵尸的青年,从阴沟里穿越了。“光明教廷,别惹老子,不然老子带几万僵尸扫平你。”“黑暗教廷,别惹老子,不然老子把你的僵尸军团全勾了。”看操尸大师如何玩转异界。
  • 玄天妖僵

    玄天妖僵

    一介书生,寒窗苦读十年,还没到京城却被妖邪杀死,后被山中村民一起埋在了凶地,他会诈尸吗?
  • 重生在大时代

    重生在大时代

    殷杨重生了,发现自己处于星际时代。这个时代,是最璀璨的时代,群雄并起,万强争王,却也是最危险的时代。PS:本文无男主,女主走变强战斗流
  • 恕难从命

    恕难从命

    三十岁的女警林恕卧底多年。但反腐中,她的唯一联络人入狱自杀。一夕之间,林恕从缉毒英雄沦为人人唾骂的毒枭。绝望之际,她决心与毒贩同归于尽,用死亡证明自己的清白。但飞机偏离航线,无意闯入时空旅行爱好者D博士的穿越时空实验中。有七人的脑波无意被实验器材压缩送回道光年间。实验被打乱,他只能控制一人继续活下去。他给这同时穿越的七人发出命运的指令——诛杀其余六人,你就能继续活下去!道光年间,莆田县有七个人本死去却又复活。他们的背后都有红色的“D”字样标记。但除了林恕死而复生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外,其余六人始终是个迷。女警林恕降落在十八岁少女林三女的身上,并阴差阳错嫁到林府,做了一岁三少爷的童养媳。庶出的大少爷与大太太两方势力宅斗不休;管家夏擎尧亦正亦邪,腹黑不止,还有更多的人物一一登场。但每个人绝不是你看到的表面的样子。请和林恕一起,找寻隐藏在暗处的其余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