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5500000029

第29章 天南海北(14)

武侯祠坐南朝北,主体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大门上有“汉昭烈庙”横额(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称武侯祠,不知其中的缘由。进了大门,便见两边矗立6·块石碑:4块清碑,记载着重修祠宇的情况;块明碑,记载着祠宇的历史沿革;最大的一块则是唐碑,名为“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属珍贵文物,也是成都仅存的唐代较完整的石碑,立于809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碑阴、碑侧有历代的题词和跋语,碑帽上的雕刻,也是唐人手法。此碑又称“三绝碑”,所谓“三绝”,系指诸葛亮的功绩、裴度撰写的文章和柳公绰(柳公权之兄)的书法。裴度作该碑文章时,在成都的西川节度使武元衡幕府中任职,在唐元和十四年(817)出任宰相,力主国家统一,削平藩镇割据。碑文中赞美诸葛亮联吴抗魏是“由僻陋而启宏图,出封疆以延大敌”的进取精神;说武侯有“开国之才”、“治人之术”;平定南中“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论述孔明因“重人谋”,故使不利局面转化为有利局面;碑文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则知地无常形,人无常胜,自我而作,若金在熔”。细读起来觉得很有哲理,叫人受益匪浅。

进祠内,在二门与刘备殿之间,两侧廊台上则有蜀汉的文臣武将的泥塑彩像。东侧是以庞统居首的文臣塑像14尊,西侧是以赵云领先的武将塑像14尊。这些塑像,技艺精湛,刻画人物性格逼真,栩栩如生。每尊塑像前竖立小碑一块,刻有名字和简史,便于游人了解。

刘备殿,是武侯祠的所有建筑中最高最雄伟的建筑,殿内宽敞明亮,正中供奉着3米高的蜀汉皇帝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诸多子孙中只有城破死节的皇孙北地王刘堪左侧配祀。据说,建庙初期原有“阿斗”刘禅配祀,但在宋、明两代被毁,原因在于刘禅昏庸无能,国破降晋后竟“乐不思蜀”,远不如“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刘堪和关羽的义子关平,西偏殿供奉着张飞,身后是张荀等人。这显然是“桃园结义”定下的名分,同为五虎上将的赵子龙、马孟起和黄汉升只有在过厅内尽人臣之礼了。

出了刘备殿,穿过挂有“武侯祠”匾额的过厅,就到了诸葛亮殿。尽管与刘备殿相比,诸葛亮殿低了一点,但却是整个武侯祠光辉凝聚的焦点。殿的东西是书屋、客室,钟楼、鼓楼峙立大殿两角。诸葛亮殿内供祀着诸葛亮的贴金泥塑坐像,羽扇纶巾,神态儒雅,那种“运筹帷幄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镇定从容更是威严自生。诸葛亮的身后,左侧是诸葛亮之子、蜀亡时死守绵竹的诸葛瞻,右侧是与父同赴国难的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塑像前有铜鼓三面,铸于公元六世纪之前,传说是南征夷蛮时所用。大殿后壁嵌有许多石刻。

在武侯祠中,更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着名的个《中对》和《出师表》。这两篇不朽的文献,全文除在诸葛亮殿用石刻嵌出外,在“三国历史文物陈列馆”的正厅又突出展出。《出师表》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书的石刻拓片(石刻在南阳武侯祠)値中对是近代书法家沈尹默墨迹。这是诸葛亮在隆中茅庐初见刘备时提出复兴汉室、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出师表》表现了诸葛亮对蜀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比忠贞,向刘禅上表,勉以先汉为师,以后汉为戒,提出一条“用人唯贤”的方针,才能复兴汉室。宋代陆游在《游诸葛武侯读书台》一诗中赞叹说:“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清代学者游俊题武侯祠一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伟大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也题有一联:“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这两幅对联,每联仅有十个字,但言简意赅,概括了孔明生的功绩。解放前双流学者刘咸荥撰写一联:“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赞扬《出师表》是一篇感人肺腑之作。冯玉祥题写一联:“成大事从小心,一生谨慎;仰流风于遗迹,万古淸高”。特别是云南剑川白族赵藩所题一联,为上乘之作,颂扬诸葛亮:“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联是对诸葛亮治蜀经验的总结,尤其是“后来治蜀要深思”一句,如洪钟巨响,发人深省。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曾评说,“诸葛一生唯谨慎”。谨慎是诸葛亮一生事业之所系,也是诸葛亮治国当政之道。在我的心目中,诸葛亮于品德,于操守,于气度,于智慧,于才干于忠诚应是“千古一人”,当之无愧。

从诸葛亮殿往西,过小桥,桂菏楼,穿过幽深的夹道,便是惠陵即蜀汉昭列皇帝刘备之墓——惠陵,封土髙12米,有180米长的砖墙环护,自三国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清代学者顾复初所撰惠陵一联,概括了三国时事。上联为:“一杯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下联为:“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联文虽有浓厚的崇尚正统思想,亦有褒扬诸葛亮治丧崇尚“简约”始可保存永久之意。

游南郊公园

南郊公园与成都武侯祠内的“惠陵”(刘备墓)仅一墙之隔。这个公园虽然不大,但栽培的花卉种类繁多,使人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色彩和美丽,很值得一游。

走进公园,还要通过券拱式的三座门,富有民族特色的四方亭、多角亭,直到展览馆,坐落在长达400多米的中轴线上。在这朱垣碧瓦门亭的古典建筑周围,是众多的树木花坛和草坪它们染透了整个公园。据公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园内栽植了花木万余株,有200多个品种。尤其是一进大门,就能看到在中轴线两旁的排列整齐的塔柏夹道,我估计足足有200多米长的距离。长得郁郁葱葱的塔柏,棵棵亭亭玉立,宛如列队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这种景色在其他公园里是看不到的,所以此景为南郊公园的一绝。

南郊公园内栽种培育了很多色彩鲜艳,香气浓郁而又富有川西平原地方特色的名贵花卉。仅我认识的就有兰花、桂花、茉莉花、枝子花、荷花和晚香玉、金粟兰、夜来香、黄葛兰等,还有许多的花卉我叫不上名字。园内有一个比较大的水塘,称为荷花池,池畔有回廊水榭,岛屿亭阁,池内有很多红色的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动。在靠近岸边的一片浅水区里,除了荷花外,还生长着一大片睡莲,绿绿的马蹄形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上,叶面上的水珠晶明透亮,白色的花儿洁白如玉,粉红色的黄色的花儿娇艳美丽,引来了不少的蜜蜂和蝴蝶,上下翻飞,忙个不停,偶尔有一两只蝴蝶落在花心上,惹得一些摄影爱好者抢拍镜头。我仔细观赏睡莲花,左看右看它真有一种超凡脱俗,一尘不染的气质和品格。面对如此佳景,怎能不叫人停足留步。

经过荷池,就到了一座“四合式”的院落,院落前后有溪流围绕,环境清幽,这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盆景,盆盆都是工艺品。四壁挂满了各种流派的书画屏联。其中一幅笔墨秀丽,而且最能反映出这盆景院落的环境:“缩名山大川为袖珍,漫眺野水危峰奔来眼底;移古树奇花作室景,喜看苍松翠柏尽在意间。”读来是如此的贴切,是一幅佳联。

重游望江楼公园

望江楼公园是以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制笺之井及其墓而成为名胜的,是成都着名的风景区之一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四川大学仅仅一墙之隔,在成都九眼桥下游500米处。因公园标志性的建筑物——望江楼,就建在江边,隔岸望去,江楼髙耸,影人碧波,花木葱茏,风景如画。望江楼公园的景点比较多,但最值得一看的是薛涛井、望江楼和各种名贵的竹子。

相传薛涛井是唐代着名女诗人薛涛早年在此汲水染制桃花诗笔,故名“薛涛井”。此地原名叫玉女津,因凭临锦江,土质含沙砾层,所以井水清冽。据明代《蜀中名胜记》说:“成都东门之胜,有大慈寺、薛涛井、合江亭……”这就足以证明在明代此地已成了名胜而就有“薛涛井”之称了。在《全唐诗》里,收入薛涛的诗就有89首之多。她的代表作是春词四首,其一:“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其二:“榄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其三:“风花日将老,佳期尤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其四:“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1958年3月,毛泽东主席来蓉,翻阅了薛涛的诗,并在没有题名的书面上写下了“薛涛诗”三个字,极为珍贵。

望江楼是成都人对该楼的习惯叫法,其实望江楼叫崇丽阁。据传是根据晋代辞赋家左思的《蜀都类》“既崇且丽,实号成都”之句而来。望江楼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两年后完成。楼高4层约29米,顶端两层各有八个角,下面两层各有四个角,均垂有风铃,在微风中丁当作响。楼顶覆盖黄绿色琉璃瓦,置有镏金宝顶,绚丽壮观。楼下层各柱的撑弓上雕饰有古典戏曲人物和各种动物的图案,姿态生动,富有民族传统特色。楼阁各层可拾级而上,毗连的古建筑还有濯锦楼、吟诗楼、垸笺亭、五台仙馆、流杯池等。吟诗楼一楼三叠,四面敞轩,具有我国江南园林特色,楼前有假山一座,有石级可以登临。这朱栏临江,柳枝飘拂,诗情画意般的景色,使人陶醉。

望江楼公园的竹子是有名的。来到这里,如果不去观赏一下各种名竹,那将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因诗人薛涛特别喜爱竹,并以竹象征和比喻自己。她在信《人雨后玩竹》中写道:“南天春雨时,那鉴霜雪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所以,在望江楼公园历来都广植竹木以纪念诗人薛涛。现在园中栽养有100多种名竹,把望江搂公园装扮得翠绿翠绿的。这里有成都近郊的琴丝竹、凤尾竹、邛蛛的邛竹、江安的鸡爪竹、叙永的大芳竹、昆明的实心竹、广西的甜竹、广东的佛肚竹,还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的竹子。总之,望江楼公园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竹子的“博物馆”。

我曾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叫《清醇竹林》,在那篇文章里,我对望江楼公园里竹子的种类有一段文字描述。我在重游望江楼公园时,就打算写一篇游记,后来因忙于其他的事情就搁下了。今日偶尔翻阅了薛涛的诗侧人雨后玩竹又受到启迪而促使我提笔写下了这些文字,意在像竹子一样高风亮节地做人。

文殊院和它的珍藏

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称寺的比较普遍,而称院的就像称宫(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的一样比较少。称寺称院有什么区别?我没有考证,也许是习惯上把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叫做寺院的缘故吧。

文殊院位于成都城北文殊院街,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是川西平原上的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殊院,顾名思义就是供奉佛教大乘菩萨之一的文殊菩萨。据说,文殊菩萨是以智慧而知名,古来流行大乘佛教经典之一的潍摩诘经,就是一本记载维摩诘居士与文殊菩萨谈论佛法的书,一本涉及哲学智慧的书。我每次来到这里游览,都能看到一些学生为自己能考上大学,或者是一些中年人为自己的孩子能考进髙等学府而虔诚地磕头许愿。这样的做法究竟灵不灵,我不得而知,但却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与托付。

我先后三次游览了文殊院,都没有了解到文殊院始建于何年何月何日,但有资料表明它是一座唐代以前的古老佛寺,初名叫“妙园塔院”,在唐宋时期称“信相寺”,明末被毁;清康熙三十年(1697)重建并更名为“文殊院”,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竖“文殊院建置源流碑”,清嘉庆八年(1803)重修,清道光十年(1830)铜铸造型精湛的佛像19尊,清同治十二年(1873)又重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缮,使大殿、经阁、禅房等主要建筑物保持原貌,完好无损,后院种植有翠竹等花木,尤其是院中还珍藏着不少西天梵典文物和历代名人书画,最为珍贵。如今,文殊院不仅是一个佛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一个观光旅游和了解佛教历史的好去处。

文殊院和宝光寺、昭觉寺、大慈寺并称为川西四大古刹。文殊院的主要建筑物为接连的五重大殿、东西厢房紧连,布局严谨,建筑整齐,殿宇为木石结构,朴实壮观。各柱的基石琢磨精细,柱上斗拱雕饰玲珑。各殿的镂空花窗,样式繁多,图案精巧。“说法堂”有10尊宋代铸造的护法神像塑造均称,形象生动,有较髙的艺术价值。

文殊院藏经楼珍藏着许多佛教文物艺术品,有夹镂塑像、缅甸白玉佛像、印度传入的梵文贝叶经、唐代日本镏金经筒、宋代绣像金刚经和墨龙、明清时代的书法或书画1000多幅,还珍藏有明代的南藏经、清代北藏经和日本大正藏经等。但最为珍贵的有价值的是文殊院在1922年至1926年整理文物时,邀请名人鉴定命名的“空林八观”文物。即缅玉敷龛一缅甸赠送我国的2尊玉佛巨像;双杉表瑞一一唐代以前的2株古杉;天题瞻榜一一清代玄烨(康熙皇帝)御笔题书“空林”二字;穷窟涌光表——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康胜石佛造像60尊;发秀披珍——清陕甘总督杨遇春的女儿用自己头发在缎面上绣的一轴观音菩萨像;堵晖金——清杨光圻细书金刚经1部,排列成一座宝塔(系绢本);舌华涵宝——用刺破舌尖的血蘸以朱砂书写的5部佛经,共105册,是累年而成;田衣绚彩——明代朱由检(崇祯皇帝)的田妃,四川仪陇人,发愿用缎底自绣的一件千佛袈裟。令人遗憾的是“双杉表端”的两棵千年古杉,在30多年前因完全枯死已被砍伐掉。院内所藏唐僧玄奘头盖骨尤为珍贵,据说,玄奘遗骨现世界上仅存8份。1942年在南京发现了3块唐僧头盖骨,现1块留存南京,一块在西安,1块存放文殊院。在文殊院现存的文物中,绝大部分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精湛的艺术珍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伟大的文豪郭沫若在1955年专程参观了文殊院后,题诗一首,作为纪念:“四十年后始来游,西天文物萃斯楼。至今民族翻身日,亦见宗门庆自由。”随着时间的推移,郭沫若的题诗,也已成了文殊院里不可多得的珍品文物。

青羊宫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走进了成都浣花溪畔的文化公园,不但欣赏了园中群芳争艳,万紫千红的花卉,而且也使我简要地了解了它历史上的一些情况。

文化公园的原名叫青羊宫,青羊宫原是古代道教庙宇,庙内供奉的是李老君。据史料记载,青羊宫在唐代以前,是一个区域性的比较大的各民族物资交流的市场,称“青羊肆”。自唐代以来,每年逢农历2月,周围的老百姓就在这里举办庙会,习俗相传,2月15日为老君诞辰,又称一年一度的集会为“花会”,会期为一月左右。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云:“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死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描述了当时青羊宫2月“花会”的盛况。

青羊宫的花卉好看,而青羊宫的古典建筑和历史文物也都有很髙的欣赏品位。这也是我要去游览青羊宫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梦醒黄昏

    梦醒黄昏

    柳萌不仅“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出版了许多好文好书,自己也勤于写作,出版文集二十余种。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他文如其人,为文为人都是有情有义。《梦醒黄昏》收集了柳萌近年来的经典散文百余篇,分为远年回声、四十风情、心海波澜、文苑赏花、艺文情事、友谊链接四个部分。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冷日子 暖日子

    冷日子 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是裘山山的散文作品集。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四川省文学奖,巴蜀文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现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冷日子暖日子》收录了《数字化决定》、《滞后的人生》、《我的教师生涯》、《有儿自远方归来》、《大声咳嗽》等作品。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 破冰之旅

    破冰之旅

    曾几何时,在发展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如履薄冰……然而,人类自从步入文明时代的第一天起,就共同执着地追求昌盛、繁荣、民主、自由、发达、富强,从不会因外部的原因而放弃。于是,在经历了“历史沉思”之后,才有了“命运狂想”,有了“历史的抉择”;在经历了发展的“十年潮”之后,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让浦东告诉世界”……
热门推荐
  •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虫尊传

    虫尊传

    虫族战败了太阳系,虫巢舰队彻底覆灭,漫天战火中,一只小小的虫体被抛入那蔚蓝色的星球,等待新生。无尽的敌人纷至沓来,强大无匹、多智近妖,誓要将虫族复兴的火焰斩草除根“为我虫族,你们该死。”它轻轻吟道。杀绝异端,再造王巢,亿万战虫林立,尊衣加身,这无垠的宇宙,谁敢再撼动虫尊之位?本尊真名,昊!...只是...每当抬头仰望那瑰丽的星空时,浮上心头的却又是什么呢。_________本书讨论群群号:274492443(ps:新人新书上传...请各位大大多多支持哈。)
  • 太极葛仙公传

    太极葛仙公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龙传说

    紫龙传说

    王龙和美女龙回到了天火城,天火城主和城主之子来迎接他俩,王龙将所有的功法都传给了城主之子,因此,城主之子便接替了天火城的位置,最终,城主之子便成为了新一代的城主,而王龙则成为了整个大陆的一名高手。
  • 至尊败类

    至尊败类

    魔宠?老子只收神兽!美女?老子只要倾城!功法?老子只要绝世!悲惨小子奇遇神秘老道,学得逆天功法-紫金决。倾城美女抢到手,神仙妖魔随便杀,一时间,天雷滚滚,恶浪连连,三界联合一起剿杀这个不守规矩的败类,而他究竟是逆天而上杀魂夺魄?还是被身首异处从此灰飞烟灭?
  •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统领天下

    哥不但是牛逼大学毕业生,哥还是网游界游戏高手。千金美女,最强职业哥都不缺,哥只要带领中国游戏界攻陷国外服务器,称霸世界网游!
  • 一剑胜雪

    一剑胜雪

    一场被人预谋的重生,一个横绝天下的剑客,一段血雨腥风的江湖,一次悄无声息的仇杀,不是在暴乱中死亡,就要在金戈铁马,快马为将中成神!竹女,回来吧。你的心和你的人,都回来。我就是江源,独一无二的江源。
  • 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作文知识讲话》是作者几十年作文教学实践及其研究探讨的结晶,对中小学生和语文教师具有切实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 有时候

    有时候

    《有时候》由李正谦著。没有华丽辞藻、没有高谈阔论、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对平凡生活的思索和感悟。我们的内心其实非常需要这种“有时候”的感动,正如《有时候》的名字一有时候。有时候,我们需要在喧嚣的生活中寻找宁静;有时候,我们需要在孤独中倾听心灵的呼唤;有时候,我们需要在风雨里期盼阳光、在迷雾中寻找出路。《有时候》分为感悟、纪实、故事、剧本、诗5部分。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倔犟的姑娘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倔犟的姑娘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