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4800000005

第5章 真实的关公(4)

终于,他们等到了一个机会。袁术称帝失败,要经过徐州去河北投奔袁绍。刘备在徐州很有民望,地理也熟悉,曹操便命刘备带兵截击。等曹操被谋士提醒认识到不可放纵刘备派兵追赶时,已经追不回来了。他们离开了许都,摆脱了曹操的控制,重新在徐州一带站稳了脚跟。但是他们在曹操的眼中,成为重大隐患:“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于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刘备。这时刘备屯小沛,关羽屯下邳,行太守事。下邳和小沛都是徐州周围的战略要地,由刘备和关羽分兵把守。但他们的力量与曹操比起来毕竟太悬殊了,很快就被曹兵攻克,军队溃败,兄弟失散,互相不知下落。关羽被曹操重兵包围,失去了抵抗能力。

关羽面临着有生以来一个重大难题:刘备的妻子,由他保护着;而刘备是死是活,没有一点消息。拼死突围吧,二夫人就会失去保护,就会遭到乱兵侵犯,这对于刘备的社会影响是非常不利的(二夫人即甘夫人和糜夫人,都是刘备在小沛时期娶纳的,史书有载,见《三国志》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传》第四和卷三十八,《蜀书》八,《许糜孙简伊秦传》第八——也正是被曹操掳去后来又被关羽带回归于刘备的)。杀身成仁吧,刘备这时全无消息,倘若活着,他以后的扶汉大业还要自己冲锋陷阵,全力辅助,此时去死,就是背盟。战不能战,走不能走,死也不能死。历史上有多少英雄人物都会遇到这样的艰难选择:死,有时比活着更轻松和容易。为了刘备,为了他们共同的伟大事业,关羽只好选择更难一些的。为了保全二夫人并维护二夫人的供养和尊严,关羽同意暂时归属曹操。根据史书记载,关羽当时面临的情景是毋庸置疑的:

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这又是关羽面对的一次重要选择,是一次生和死选择。“活着,还是死去”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早在一千多年之前就摆在关羽的面前。以关羽的气节和性格,比较容易的是选择死去,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活着。这是他艰难的选择,也是伟大的精神牺牲。这种牺牲,比肉体牺牲更为痛苦,但关羽承受了,担当了。为了事业的领袖,为了历史的责任,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说明白点,关羽是暂时归附了曹操。那时候天下群雄并起,归属不定,离附不定,大家都还是汉朝的臣属。各集团内部,并非君臣关系;各集团之间,也不是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每一个将领,今天追随这个,明天追随那个,都是正常的事,理论上算不得失节和叛变。何况,他的投曹是有条件的,是在刘备生死未卜的特定环境下的无奈之举。更何况,他在曹营里无时不在打听刘备的消息,准备随时投奔,已是历史证明了的。他在曹营,只是临时栖身。他的心,仍在追随着刘备。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为我们中国的政治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宝库中,增加了一句千古不朽的珍贵库藏。

曹操是一个深谙收拾英雄之法的政治家。对于关羽,曹操给予了一般部属根本不可能得到的礼遇和厚待:授予他偏将军之职,这是高级将领的级别,有了相当的社会地位——周瑜在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后才升任此职。而且“礼之甚厚”(《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三国演义》的描写和其他野史的记载,更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赠金,下马赠银”;“拨给宅府”;“送美女十人”;“以客礼待,延之上座”;后来又赠袍赠马……可谓极尽收买拉拢之能事。

高官厚禄,金钱美女,一般俗人,早已心满意足,早已喜出望外。何况曹操已经给予的,与刘备所能给予的,肯定是云泥之别。刘备一介寒士,已沦为“引车卖浆者流”,能给予关羽的,会有什么?奔波了十年,到头来脚下无寸土之地,行动无安身之所,前途很难预料,眼下还落个兵马溃逃,兄弟离散的结局,消息全无,生死两茫茫。要说物质享受,要说名誉地位,要说所受到的欣赏、器重和厚待,曹操已是无与伦比;在一般情况下,关羽终极一生也不过如此。你还要什么?你还能怎么?

但曹操待人,用心奸诈,虽然大恩大惠(确实不是小恩小惠),却绝无真诚。而刘备待人,宽仁厚德,至情至义,其诚心可对天日。更重要的是,对汉室朝廷,对国家一统,对人间大义,对苍生百姓——谁公谁私?谁忠谁奸?谁心忧天下?谁居心篡逆?谁配是关羽的同志和兄弟?谁配为关羽的领袖与旗帜?

这是铁的原则,关羽的心坚如磐石。他不否认曹操对待自己的优厚待遇,也不否认曹操对待自己还是有着不同别人的一些诚意。但是,从刘从曹,是大是大非,是人生大义,关羽是不能被收买的,是不会被拉拢的。曹操是何等样人,对这一点,不会没有认识,就派关羽的同乡兼朋友张辽(曹操部属大将,山西马邑——今朔州人)去试探。关羽回答: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大义要循,不留;小恩也要报,才走。这就是胸怀坦荡的关羽,这就是诚可对天的关羽,这就是来得明白去也明白的关羽。我们知道,关羽从小就喜读《春秋》,后来在行军打仗之暇也手不释卷。“羽好左氏传(左丘明据《春秋》而作的一种以事实解释《春秋》的着作,称《左氏春秋传》,亦作《左传》),讽诵略皆上口。”(《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第六,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这在古代名将中也是十分独特的,也正是他恪守信义始终不渝的精神来源。他扶汉兴刘的政治信念,是对春秋大义的自觉追求;他凛然不屈的高贵品质,是追求春秋大义的必然结果。张辽汇报了关羽的答复,“曹公义之”(同上)。连敌人也被折服,表示钦佩,这才是真正的人品,这才是真正的人格。

是去是留,又是一次人生的选择。无论何时何地,一般情况下,人们面临的重大选择,无非是“义”、“利”二字。选择“利”,当然会有优裕的物质生活,会有优越的名誉地位。选择“义”,更多的可能则是遭遇坎坷,艰难险阻,甚至牺牲生命。关羽没有犹豫,没有迟疑,没有患得患失,没有权衡再三。他的选择是明确的,他的态度是果决的。他的选择,很快就用自己的行动予以证明。

“立效以报曹公”,关羽还是等到了机会。袁绍侵犯东郡,兵围白马(今河南滑县),手下大将颜良,乃河北名将,曹营无人能敌。曹操要滞留关羽,本来不轻易给关羽立功机会,这时军情危急,只好请关羽迎战。“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同上)。于万众军中,取敌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关羽的神勇无敌,史册铭载。千古名将,身手果然不凡。班师回朝,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这当然是曹操举荐的,是更高级别的官职,就算有了爵位。那个时代,封侯拜将,是军人的最高追求了,就算是功成名就了。东汉王朝的爵位,依次为关内侯,亭侯、乡侯、县侯、都侯,仿佛现代的将军,依次是少将、中将、上将。关羽的亭侯,级别只是四等,但毕竟是朝廷的封赠。他心向朝廷,朝廷的任何封赠,不论大小,都是朝廷的知遇,关羽是很在意的。曹操亲眼看到关羽破敌斩将,对关羽更加敬重,更加礼遇和厚待。但是,什么金山银海,什么宝马香车,什么封官进爵,什么名利地位,都挡不住关羽早已飞走的心。在解白马之围的战斗中,他得知了刘备的消息,得知刘备流落在袁绍处。他当然知道自己斩了袁绍的得意爱将,袁绍及其部下,对自己恨之入骨,视为仇敌。在这种情况下,去袁绍处一定对自己不利,但他还是决定去袁绍处回归刘备。危险是一定的,但要去回归刘备,就顾不得这些。不知刘备在其处,便斩其将;得知刘备在其处,便奔其地。会不会受到报复?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在所不计。

关羽脱离曹操,回归刘备,史书中记载简单:“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同上)但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已经把关羽大义昭然、光明磊落的行为写得很清楚了。关羽临行前,“挂印封金”,把曹操赠与的全部财物,包括曹操建议给予的将军印信,予以封存上缴。大义在胸,大志在胸,哪里还在乎这些身外之物?拜书告辞,则是理正而礼周,而且告知意图,是要投奔刘备,即投奔袁绍处,亦即曹操的敌对的一方。做事明白,心无私藏,事无不可对人言。致曹操的告别书,正史不载,《关圣帝君圣迹图志》记有全文:

羽闻主忧臣辱,主辱则臣死。曩所以不死者,欲得故主之音问耳。今故主已在河北,此心飞越,神已先驰。惟明公幸少矜之。千里追寻,当不计利害,谋生死也。子女玉帛之贶,勒之寸丹。他日幸以旗鼓相当,当退避三舍,意亦如重耳之报秦穆者乎。羽谢。

被俘之时,没有舍身赴死,只是没有得到刘备的生死消息。如果他死了,我当然要追随于地下。如果他没有死,我便不能独自死去,背了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盟约。今已知故主在河北,一颗心早已飞越到他的身边。身虽在此,心驰神往,精神早已去追随他了。虽然千里之遥,路途艰险,但我不会计较利害,不会考虑自己有没有生命危险。你赠与的金钱美女和优厚待遇,我都会记在心里。以后有机会作为敌我双方阵前相遇——一个要篡汉,一个要扶汉,当然最后必定要兵戎相见——我当先主动退却三舍(每舍为十里),表示谢意。

——义正而辞严。

一封辞曹书,百十个字,写尽了与刘备的兄弟之情,写明了对曹操的根本立场,写出了辞曹寻刘不避艰险的坚决态度。可能曹操故意不予回复,也不予放行,关羽又写了第二封信:

窃以日在天之上,心在人之内。日在天之上,普照万方;心在人之内,以表丹诚。丹诚者,信义也。羽昔受降之日,有言曰:主亡则死,主存则归。新受曹公之宠顾,久蒙刘主之恩光。丞相新恩,刘公旧义。恩有所报,义无所断。今主之耗,羽已知。望形立相,觅迹求功。刺颜良于白马,诛文丑(袁绍另一大将,为关羽斩杀,但正史无明确记载)于南陂,丞相之恩,满有所报。每留所赐之物,尽在府库封缄。伏望台慈附垂鉴照。

——《关帝圣君圣迹图志》

日在天上普照万方,心在人内以表丹诚。主亡则死主存则归,恩有所报义无所断。句句碧血,字字千钧。什么叫精忠贯日?什么叫大义参天?什么是富贵不能淫?什么是威武不能屈?且读这字字句句,直叫人五内沸腾,血脉贲张,热泪盈眶。关羽,你写的不是一封辞曹之书,而是一篇仰天俯地的内心独白!你披肝沥胆,剖腹推心,明扶汉之壮志,抒济世之正气,诉人间之真情,吐满腔之大义。读了它,叫人不能不联想到他的战友(诸葛亮)的《出师表》;读了它,叫人不能不高唱后世忠烈(文天祥)的《正气歌》。关羽辞曹书,就是万世出师表,就是人间正气歌!

面对人生的叉道口,面对义的召唤和利的诱惑,关羽又一次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又一次对这道人生难题作出了正确的解答。名山利海,他不屑一顾;高官厚禄,他视同敝履。行春秋大义,扶汉室将倾,是他的历史责任,是他的终生追求。曹操的那些花样手段和险恶用心,怎么能蒙蔽他的双眼,怎么能动摇他的意志?

这次选择影响了历史,因而它就是历史性的。

为了人间大道和春秋大义,在需要牺牲的关头,历史选择了关羽。

而关羽选择了自己。

他决然离开了曹操,离开了许都,走上了回归刘备的千里路程,走上了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三国演义》里详细描写了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曲折故事,把关羽千里迢迢河北寻兄,一路上过关斩将千难万险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说,这一段在中国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历史上并没有正式记载。从许都到河北,常规的路线沿途应是尉氏、开封、封丘、长垣、滑县,而不是《演义》里描写的那样忽东忽西,曲折迂回,关羽也不会那样在五关之间折来返去无谓地奔波。“出五关斩六将,古城壕里斩蔡阳。”那六将是虚构人名还是真有其人,是否为关羽斩杀,也无确载。能肯定的是:蔡阳不是来追关羽的,而是后来刘备离开袁绍暂据汝南以扰曹操后方时,奉命征讨刘备的。他也不是关羽杀的,倒是刘备杀的(见《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然而,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相信这是真实的,相信这是那个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里发生的毋庸置疑的事件。

毫无疑义的事实是,关羽走了,扔下高官厚禄,扔下名爵地位,扔下金钱美女,义无反顾地走了。

栉风沐雨,历艰履险,关羽终于到达河北。离散经年,兄弟相聚,定然百感交集,定然相拥而泣,定然是一个令人鼻酸、感人肺腑的场面,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想见,不必再诉诸笔墨。

历史没留下细节,历史也不计较细节。

历史重视的是——大节。

3、雄踞荆州,担当历史的重任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时期,论地盘和势力,当属袁绍最大。而他们袁家又是“四世五公”,一门四代就有五个人担任过宰相级官员,可说是世代受朝廷厚恩和重任。刘备曾把匡扶汉朝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归属袁绍以后,刘备看到袁绍并没有扶汉之志,也是一个拥兵自重的野心家,并不以朝廷天下为念。同时刘备又看到,袁绍又是一个颟顸昏庸的人,根本没有争夺天下的政治远见和团结同志选贤任能的胸怀和智慧——当年征调董卓进京的馊主意就是他为大将军何进出的。因为关羽杀了颜良,刘备在袁绍军中受到猜忌,就再一次使用自己的政治智慧,脱离了袁绍,同关羽、张飞和赵云一起带领本部人马投奔刘表——这个赵云原是公孙瓒的部下,武艺高强,深明大义,因家兄逝世脱离了部队,由于对刘备非常崇拜,公孙瓒死后就投奔了刘备。当时关、张与刘备兄弟失散,是赵云与刘备一起在袁绍处患难与共,也是志同道合、亲若兄弟的战友。他们要投奔的刘表,时为荆州牧,就是荆州的最高军政首长,也是汉室宗亲,在当时政治社会很有影响。他拥有荆州的广大地盘,也是当时一股重要政治力量。当时曹操攻击的重点在北方,荆州没有受到侵犯,北方的一些智能之士为避战乱纷纷投到他的部下,一时也很强盛。刘备又只好把匡扶汉室的希望寄托在刘表身上。刘表和刘备同是宗室,对待刘备也还优待礼遇,互相称兄道弟。荆州的首府在襄阳,所属的南阳郡(宛城)已被曹操势力占据,中间已没有战略缓冲地带。刘表拨给刘备一定的兵力和粮草,让他们驻扎在新野。新野即今河南新野县,在襄阳的北部,就是荆州的北方前线了。把刘备安置在新野,用意当然就是利用刘备的军事影响和实力,来预备抗拒曹操。

从此,刘备集团成为荆州地面一支重要军事力量,成为荆州抵制曹操进犯的国防部队和前线兵团。虽然仍旧是依附别人,但刘备集团毕竟有了一个立足之地,有了一个休养生息发展自己的机会。

而关羽,从此也与荆州结下了不解之缘。相对于刘备集团所有的领导成员来说,只有他,再没有离开过荆州。他在荆州书写了自己的人生辉煌,也书写了自己的历史悲剧。

驻扎新野,一驻就是七八年。

同类推荐
  • 胡雪岩传

    胡雪岩传

    铁血宰相拥有何种跌宕起伏的刺激人生!满洲贵族大少为何突然华丽堕落!一介病弱书生缘何横刀立马、杀人如麻!草根枭雄如何主宰朝野、扬威大漠!翰林学士怎样周旋列强、忍辱偷生!一代红顶商圣怎样从帝国银库大掌柜走到凄凉辞世无人问津!
  • 遗落的名人往事

    遗落的名人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探索宇宙奥秘的思想家霍金

    探索宇宙奥秘的思想家霍金

    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谁想得少,谁犯错误就多,谁进步就慢。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 吕梁山的儿子:马佩勋传奇的一生

    吕梁山的儿子:马佩勋传奇的一生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吕梁山的儿子》这本记述马佩勋同志传奇人生的书问世了,这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莫道少年穷》

    《英雄联盟之莫道少年穷》

    “小志,怎么又学习了。英雄联盟到王者了吗,起来起来,去打联盟去!”“妈,让我再学会儿,都快中考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隔壁小高都快钻一了!”“妈,能别让我和别人家孩子比么?”——————————————啪啪!“学习呢,你怎么又睡着了!”“我去,又是梦”
  • 我们都曾哭过

    我们都曾哭过

    因为爱过,所以不会成敌人;因为伤过,所以不会做朋友;只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 洪荒之我为玄龙

    洪荒之我为玄龙

    上古皇族太子于封印万年之后醒来坠入混沌之中、、、、、、进入洪荒之中成就龙族玄祖、、、、、赢天言“洪荒之中吾为至尊”!!!!!!!!!!!!!!
  • 朔妖

    朔妖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她乃蚩尤后人,绝美无双,受到君华天帝的亲睐,天生带有强大的妖神之力,心地善良,从不伤害凡人,她出生在朔月,但一出生便左耳失聪,于便赐姓君,名靡乐。他乃君华天帝最信任的天师苏晔,本为千年菩提树,修炼千年获得仙神,他为了凡尘而除妖,却爱上了妖神君靡乐。神妖大战,他绝情地将断情剑刺向了她,而她却在最后一刻,为他替了君华一剑,最后的结局乃是魂飞湮灭。
  • 王牌餐厅

    王牌餐厅

    顾客:老板有木有熊掌啊?老板李修云:有,有,咱们还有龙肉,要不要?顾客:拿来一份吧,不过最近我听说龙已经是被列入是被列入到动物保护里面了,吃那个是会犯法的,会不会出事啊?李修云:没事没事,你们看到那边的人吗?他们就是那些来抓人的人,看看他们多乖啊,怎么可能抓你呢?顾客顺着李修云所指的方向看去,一群黑色西装的大洋马们,正拉着自己的耳朵哭丧着脸用着流利的中文说:为什么为什么那帮王八蛋们不说是这个杀神的餐厅啊,呜呜...(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养,求打赏10起点币也行,看着别人的都有打赏自己都心痒痒了。)(PS:更新时间是每天的上午10点下午15点,基本上不会断更。)
  • 鲜妻撩人,总裁老公太强势

    鲜妻撩人,总裁老公太强势

    “被卖了!”黎天谕脑中第一个出现这个词的时候,不得不跟眼前的人结婚。然而结婚又有个屁用,该发生的还是凡生了!“楚峻哲,你言而无信!”某男微微一笑:“宝贝,我只管你,别人管不着。”黎天谕怒了,甩了挑子不干了,老娘就喜欢往外跑,就喜欢到枪林弹雨的地方去,更喜欢带着萌宝一起搞事情!楚峻哲也怒了,上了我这人,拐了我的娃,还连人带娃一起临子弹,没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刻骨:血

    刻骨:血

    描述我们每个人可能会遇到的或者正经历的刻骨铭心的痛苦.
  • 花心拽校草的调皮小妹

    花心拽校草的调皮小妹

    她,堂堂的唐家小姐,被自己哥哥硬拗作他的的“女朋友”来挡花痴,好吧好吧,是就是呗,没啥大不了的,但是!这个男的是谁?竟敢说我是花痴八卦偷听,看本小姐不整死你。后来才知道他竟然是花心拽校草。
  • 穿越之霸气王朝

    穿越之霸气王朝

    你我在不同的时空相见,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 烈火雄心

    烈火雄心

    宇宙历元年,即公元4171年,混战数百年的银河帝国终于在铁血元帅霍拉德的率领之下结束了战争。就在帝国公选出霍拉德元帅为银河帝国第一任元首之际,霍拉德元帅被人行刺在了办公室里。为稳定帝国秩序,以凯德*拉斐尔为元首的新政府对军队的频繁暴动采取严厉镇压措施。宇宙历元年3月8日,以裴迪亚斯少将为主的少壮派军官在哈德里与政府军队发生激烈摩擦,最终演变成大规模的战争。刚趋于平静的银河帝国又陷入战乱之中,银河二战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