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4800000025

第25章 文化的关公(4)

虽说只是单刀赴会一次事件,但通过剧中人物之口,观众几乎了解了关羽一生的英雄事迹。这是《单刀会》的艺术特色。胡适先生说过,《单刀会》虽是写赴会,但把关公一生都写出来了。

扮演关羽的演员一出场,关羽的英雄形象就出现在观众的眼前。靠着演员的扮演,观众亲眼看到了一位活生生的关羽活跃在舞台上:

雄赳赳九尺虎躯立,入面挣枣红脸儿,圆睁睁丹凤眼,左右紧横卧蚕眉,一绺美髯过玉带。

待剧中关羽唱出声,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英雄豪气就进入了观众的心里:

(正云)看了这大江,是一派好水也阿!(唱)【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云)好一派江景也阿!(唱)【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撸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云)这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单刀会》第四折

剧中关羽渡江唱的这一支曲子“驻马听”,被当代文化大家郑振铎誉为“元曲中最悲壮的曲子”。

在元朝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历史背景下,众多汉族人民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抚慰,民族感情得到了寄托。关羽忠于汉室江山的凛然大义,迎合了观众的民族意识和中原国土意识,娱乐形式上升为历史教育。关羽英雄形象的渲染和升华成了历史的必然。

不仅关汉卿这样的剧作家,众多演员们也是关羽形象的重要塑造者。从有了三国戏,就有了扮演关羽的演员,他们是剧本内容和思想的传达者,是直接面对观众的表演者。关羽形象的普及和深入人心,他们功不可没。明代以降,扮演关羽的着名艺术家层出不穷,扮演关羽也成为剧种里的一个重要行当——红生,也称红净。说小旦戏,小生戏,人物太多了,没法说出演的是哪个人物;说红生戏,那是固定的人物,只有一个配作红生的人物,那就是关羽。舞台上的关羽,不仅威猛刚强,而且稳健儒雅,形成了不同于一般武将的演出风格和程式。比如他总是眯缝着眼,表现他对汉贼奸佞的蔑视和对功名利禄的不屑;比如他不像一般武将在台上来来往往地打斗,而是只消把青龙刀一挥,就解决了战斗,表现他的武艺高强和绝伦逸群;扮相英武庄严,眼,眉,色,皆有特异之点,不比常人;动作肃穆镇定,一招一式,不能太猛失之粗野;举手投足,不能太瓤失之委靡。扮演关羽的演员,有许多规矩和讲究,演出前几天要斋戒沐浴,化好妆以后不能在后台随意走动说话,出台前要在关公像前焚香礼拜,等等。曾有一个姓关的演员,没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矩,结果演出时在台上跌了跤,赶紧去后台向关公像磕头请罪,才勉强演完。人们说,要不是姓关,当晚他就下不了台。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最早擅演关羽的人叫米喜子,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京剧演员,扮相逼真,作派惟妙惟肖。演关公时,他出场用水袖遮脸,侧身而出,观众只见其人不见其面。走到台子中央,猛然甩袖亮相,露出赤红脸膛,卧蚕眉,丹凤眼,五绺长髯,仿佛真的关羽现世,台下观众不约而同一齐离座起立,全场肃然,偌大剧场竟听得见台上的关羽气息微微。

后来关公戏传进皇宫,西太后和皇上也看。一旦关羽上场,这两位清廷最高的统治者也要起身离座,表示恭敬。其他嫔妃朝臣,当然更要毕恭毕敬了。

还有一位京剧演员于四胜,安徽人,初到北京,没有太大的艺术影响,演出效果也平平,班主就辞了他,炒了他的鱿鱼。于四胜是个有志气的人,毫不气馁,没有急于另找班社,也没有另谋出路,而是闭门谢客,苦练本领。忽一日又去了原来的班子,声称要再演一场戏,如果得不到观众的满堂彩,不等班主辞,就会自动离开,而且一生再也不会上台演戏了。班主见他态度恳切,勉强答应,约定的戏码,就是关公戏《战长沙》。当晚开演前,迟迟不见于四胜化妆,好心人催他,你好容易得到班主同意,演出一场,这是能不能继续你的演艺生涯的关键时刻,你还不认真准备?于四胜谢过提醒关照,说我背水一战,准备已久了。临出场时,于四胜取出早已预备好的酒,痛饮数十杯,了无醉意而精神倍增,紧接着挑开布帘,横刀而出,只见威严持重,神采奕奕,到台中憋气亮相,酒气上涌,面色自然赤红,胜过任何油彩涂面。台下掌声大起,喝彩连连,声震屋宇。从此于四胜专演关公戏。

后来京剧泰斗程长庚在“三庆班”领衔主演,听说于四胜关公戏红遍京都,就不声张地去台下看戏,知道于四胜主要是扮相赢了人,唱做念打,算不得上乘。于是第二天也贴出戏报,戏码也是《战长沙》。程长庚的唱腔表演,早就炉火纯青,已入化境,这天晚上又精心化妆,研墨和朱,细心描画,重枣脸,丹凤眼,卧蚕眉,美轮美奂,出场后唱做俱佳,声遏行云,精彩卓绝。于四胜听说也去看了,自知不及,愧愤交加,终生不再登台,后来就不知所终。于四胜之前,关羽的扮相还未定型,虽然程长庚的扮相更让人称赞“开脸之美”,但追根溯源,于四胜也还是开了先河。其后还有一位着名演员叫王鸿寿,艺名“三麻子”,也最擅长演关公戏。他平生虔诚崇敬关羽,演出前都要焚香化表,顶礼膜拜,登台后全神贯注,毫不走神,一丝不苟,仿佛关羽神灵附体,心与古通,不武而威。特别是眼风有神,宛如关公再世,观众称之为“活关公”,有的观众托人拍成照片当神来敬。他曾应邀去台湾为日本人演戏,演关公戏时,一出场,台下的日本人就齐齐下跪。这当然是关公的威严形象使然,也是他的演技使然。其他剧种,如汉剧、川剧、豫剧、湘剧、昆曲、秦腔,等等,还有家乡剧种蒲剧,都有大量的关公戏,剧目从《关公出世》演到《麦城升天》,演尽了关羽一生的历史和传说,几乎近百回之多。而演出《走麦城》却是要格外小心的,相传在某地出演时,剧场失火,观众都说是关公神灵示警。

经过历代戏曲艺术家的努力探索和不断实践,关羽的舞台形象就这样定型了——以红生应工,或称红净:头戴绿色夫子盔,裰黄绒球,后兜,两侧白飘带,黄丝穗;身着绿蟒,掩甲;脸谱正红色,勾深黑色纹,描丹凤眼,卧蚕眉,鼻侧点一黑痣;五绺髯口,特长过腹(一般须生为三绺,五绺是关公专用),称关公髯;提红色马鞭;执青龙偃月刀,也是关公专用;出场一般配马童,大纛,大书斗大的一个“关”字;右有关平,为白面将军,佩剑;左有周仓,化妆为特殊怪异形貌,执铜锤,多数时间为关公扛刀。

人们心目中的关羽,其实是舞台上的关羽。

舞台上的关羽,得到大众的认可,成了关羽的经典形象。

关公戏常演不衰,源自远远,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流去长长,如东流大海不复回。戏剧宣扬了关公,关公丰富了戏剧。关公戏剧,成了关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公文化的经典。

我们真正全面感受历史风云和时代背景,了解关羽事迹,理解关羽精神,体验关羽内心世界,还是读了我国四大名着之一——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才实现的。

《三国演义》之前,在元代至治年间(1321年-1323年),已经有了《三国志平话》面世,三国故事和关羽故事已经开始了大面积的传播,但其思想性很平庸,多有迷信描写;艺术性也谈不上,描写很是粗俗;规模也小得多,只八万字左右。这当然就影响了它的流传。明代初年,太原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1315年-1385年),汲取前代丰富的三国故事传说(当然包括《三国志平话》的内容)为基础,进行再创作,写出了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他以“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文学手法,记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近百年的兴亡史,描写那个混乱年代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三国演义》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最着名的历史小说,是反映三国时代风云的一部活的历史,我国人民对三国历史和三国人物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这部小说。只要稍有一点文化阅读能力,几乎没有未读过这部小说的。即使完全没有文化,也不会没有听过《三国演义》的故事。在中国,《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

同类推荐
  •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杨广自幼狡猾奸诈,以种种假象迷惑父亲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氏,并取得他们的欢心,继而将心爱的女人香娘作为诱饵对太子施美人计,致使太子失宠,从而夺取太子位。取得太子位后,杨广迫不及待地凶狠地谋杀了父皇,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为了游玩,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杨广为显示国威三次攻打高丽,征调全国二百多万军队,结果以惨败而告终。最后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卫队逼宫,杨广被迫自尽。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李四光》由王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李四光》记述了李四光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文学大师,历来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他的名著《堂吉诃德》可谓家喻户晓但目前国内对塞万提斯本人及其著述的研究则相对很少,作者以第一手翔实的资料撰写了这部《塞万提斯评传》,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这本书打破了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基万提斯研究的零星状态,以其内客的系统性、丰富性、翔实性呈现在读者面前,弥补了这一学术研究的空白。此书无论对专业工作者、教学人员还是文学爱好者和一般读者,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的残疾人,更是一个传奇。她是动荡的20世纪中的一道绚丽彩虹。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海伦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勇敢地克服了在学习道路上遭遇的诸多障碍。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通过努力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她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打动着读者的心。她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慈善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热门推荐
  • 神魂记

    神魂记

    古代三教九流求仙传奇,成仙历险故事。上至皇帝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神仙梦是共同的追求!
  •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全书分为五章,分别从女人的心绪、颜面、身形、疾病、特殊时期(经期、孕期)五大方面出发,展示了女性身体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女性在美容保养方面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和容易走入的误区,从专业角度指出众多流传甚广的美容方法的本质,辨别那些所谓新技术、新产品的圈套。并深入剖析问题背后最深层次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调理建议和具体的保健方案,不但包括大量的内外兼修保养方法,还有许多简单有效的养颜祛病食疗方,实用、简便、易操作。
  • 笔墨成仙

    笔墨成仙

    这是一个书画为尊,笔墨成仙的世界。书可攻坚,画可杀人;修行悟道,文武大同。笔墨挥洒间,“碑”可撼天动地,“赋”可燎原万丈,“贴”可冰冻千尺,“词”可风雷涌动……一切纸上的东西都变成了杀人的利刃!落第书生楚千秋无意间来到了这个世界,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他能否在这里大展宏图,建立一番丰功伟绩?而等待他的,不只是笔墨世界……
  • 素女经

    素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琴剑隐

    琴剑隐

    太古时代,人类以部落为居,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记载其间地理风貌,异兽志怪,数不甚数,时称大荒!大荒西南有山名“夷”,山中多有金玉,山下部落中人精于锻铁铸造!一日天降陨玉,华美异常。东方大部,蚩尤族人寻音而来,以夷族为挟,命铸剑师相黎以陨玉为材,锻铸宝剑,献蚩尤,以图天下!然期间百般周折,铸剑师相黎最终命丧黄泉,而天外陨玉所铸之剑也不知所踪。传言,相黎铸剑之时得遇火神祝融,相谈之间,互为知己。祝融借神火助相黎锻造太古神兵,而相黎以陨玉之材回赠祝融古琴一把!一琴一剑之中,藏有太古神力,琴剑齐聚,可号令九州,夺万里江山于须臾!
  • 丫环郡主

    丫环郡主

    世堪怜的孤女蝶儿身入王府做了丫鬟,乖巧的性子,被王爷安排在了生得美艳但胸无点墨,而且任性刁蛮的郡主身边做丫头。清静淡泊的性子、聪明却不张扬的好脾气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随郡主陪嫁至最受皇上宠爱的三皇子府,新娘子所爱非人,伤心之下跳水自尽,小蝶儿挺身相救,一桩喜事差点变成了悲剧。却不料灵魂错位,小丫头上了郡主的身,却要代替她在三皇子的盛怒之下活下去,更不幸的是两月后还发现这身躯有了孩子,而皇子却不认这孩子,这,这,这,故事到底如何发展!(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童年卷(文摘小说精品)

    童年卷(文摘小说精品)

    有多少童年往事你还依稀记得,那逝去的光阴,记录了我们最稚嫩的成长历程。无论你走多远,当年华老去,回首往事,那似曾相识的一幕映上心头,嘴角上扬,在午后寂静的时光里,让我们倾听那年少时的歌谣。
  • 歆郗十三少

    歆郗十三少

    墨歆,墨氏集团千金,家世很神秘,很强大,一次回国到了歆郗贵族学校。据说这学校里有十三位少爷,性格各式各样,全是美男,大冰山,腹黑男。。。墨歆却与他们,有着不同的故事。。里面男角色会很多。(请多支持.新人的作品)
  • 精神病也修仙

    精神病也修仙

    什么我是精神病?有没有搞错,叫我诩真人!精神病没什么的,来先吃药别放弃治疗。神经病才吃!大把的仙器供我驱使,大把的脸凑上来给我打!哪有时间吃你的药!病入膏肓了,张龙赵虎!给我狠狠的电!
  •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剑挫人亡,昔人踪迹飘渺何方!魔道横行,门楣晦暗,谁能撑起武林大梁!风雨飘摇,纲常沦丧,江湖动荡几时能熄!爱恨情仇,七情六欲,是谁始终看不破淡淡的那抹红尘!身世浮沉,举杯浇愁!赐君一柄宝剑,随我登高一呼,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