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4800000002

第2章 真实的关公(1)

1、河东解梁,将星从这里升起

阴霾蔽日,长夜难明。

统一的国家,已经再一次分裂。

和平的社会,已经再一次战乱四起。

全国的百姓,已经再一次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值得庆幸和欣慰的是,苍天再一次眷顾了我们,眷顾了我们这个世界东方的华夏古国,眷顾了我们这个最早创造了人类文明的伟大民族。

殷切的历史期待,引出了中华民族一位伟大的英雄横空出世。

仿佛华夏古国的历史舞台上,正要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剧:开场锣鼓已经隆隆响起,大幕已经渐渐拉开,灯光已经照亮,急管繁弦已经开始了音乐前奏,追光已经射在了舞台中央,流程蟒套各色人等已经穿场而过,剧中的主要角色就要闪亮登场——东汉桓帝延熙三年,公元160年,关羽在河东郡蒲州解梁县诞生。

我们知道,汉桓帝刘志联合宦官杀掉了跋扈将军梁冀,消除了外戚之患,却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宦官时代,也就是东汉王朝走向末期的开始。这一年是159年。而160年,正是东汉末年发端的时刻。

英雄,与这个时代共同诞生。

——当然应该是东汉末年。这个历史时期是华夏古国经过漫长的历史进步与历史实践从而实现了全民国家和领土国家四百多年后的又一次动乱。中国是走向倒退还是走向前进,是走向统一还是走向分裂,要由这个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作出解答。时势造英雄,而英雄也造时势。华夏古国的历朝历代,已经产生而且还在继续产生多少千古风流人物。东汉末年,更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而历史呼唤的是大英雄,是解民于倒悬的大英雄,是力挽狂澜的大英雄,是要作出历史标范的大英雄。这样的英雄,应该也只有诞生于这个时期的历史坐标上。

——当然应该是河东大地。河东是人类最早的摇篮,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中华民族在这里开始了自己幼年的启蒙和早期的奋斗,开始建立了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这里进行过人类早期物竞天择的部落竞争,进行过文明初始认知世界的进化过程。这里有开天辟地创世纪的人类始祖,更有以自己高尚行为和满腔热血书写了民族历史的英雄人物。甚至,我们古老的国家——中国,也是以这里的地理位置来冠名。河东钟灵毓秀,天精地英,在国家危难民族期待的时候,一位旷世英豪,应该也必然会诞生在这个地域的地理坐标上。

历史和地理坐标的交叉融合,使关羽应运而生,诞生于这个特殊的年代,诞生在这一块特殊的土地上。

中条之北,大河之东,今晋西南地区,古称河东。在祖国版图上,最容易看到黄河中游的那个近乎直角的折弯处,仿佛黄河母亲温暖臂弯呵护着的这一块华夏腹地。这里“黄河北来,太华南倚,总水陆之形势,壮关河之气色”(唐·元载:《中都议》)。“西阻大河,东倚太行,潼关在其南,龙门在其北”(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独特的地理形貌和自然条件,使它成为人类历史和中华民族史前进历程的重要驿站。黄帝与蚩尤会战于涿鹿(今运城),定历法的尧王建都平阳(今临汾),耕历山的舜帝建都蒲坂(今永济),凿龙门的大禹建都安邑(今夏县),都在这一带。直到秦王朝统一了全国,天下分治三十六郡,这里正式命名为河东郡。

在关羽的始祖、谱系、家世、生平、后裔等等个人纪传中,他的籍贯是最确定,是最没有争议的。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撰写《三国志》的陈寿(233-297),生于关羽逝世后十四年,原本是蜀国的观阁令史,是掌管文史档案方面的官员。以关羽在蜀国的显赫地位和崇高声望,加上陈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对于关羽的身世不可能记错。他记载关羽的籍贯是:“河东解人也。”

作为与《史记》比肩的我国重要历史学着作的《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司马光,河东夏县人,与关羽是同乡,两人的家乡相距不过几十里。他的记载是——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

——《资治通鉴》卷六十,《汉纪》五十二

而作为关羽的个人志书,则赫然名之为《解梁关帝志》(清·解州知州张镇编撰)。后世史家、朝廷和民间,在关羽籍贯问题上都毫无疑义和歧见。解梁,春秋时古城,属晋,原为智伯封都,战国时属魏,秦汉时属河东郡。“汉时称解梁县,隶蒲州,统属河东郡”(明·徐祚《解州常平里重修汉义勇武安王庙记》)。原址在今永济市开张镇古城村(清·张镇:《关帝志》注释,山西人民出版社),至今还能看到一点土城墙的遗迹。

中国早期的社会形态和政治结构,中国王权禅让制度和世袭制度,都是在这里形成。历史上着名的少康复国,傅说辅政,商伐夏桀大战于鸣条,伯夷叔齐采薇于首阳等等远古传说;三家分晋,文公称霸,秦伯伐晋,济河焚舟等等历史事件,都在这里留下了永恒的存在和岁月的遗迹。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传承,孕育了这里人们的文化人格,影响了这里人们的人文理想和人生观念。这一切,对关羽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少志士仁人忠君爱国的高风亮节和济世救民的侠肝义胆,都在营养和滋润着少年关羽正在成长的心灵。

我们把笔触定格在关羽故乡的几个人物身上。

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国都安邑,即如今的夏县,曾有一位着名的忠烈大臣,关龙逢,即是我们要叙说的关羽的先祖。夏朝是我们熟知的曾经在我们这一带留下许多治水遗迹的大禹建立的国家。大禹治水当然是丰功伟绩,但他却创造了一个将王位交给子孙承袭的成例。到了最后一代国王,是大禹的第十七代子孙了,历史上称作夏桀。这个夏桀凶恶暴虐,专横荒淫,在王宫里建造了肉山酒池,日夜玩乐,而全国百姓们这时候正遭受着水旱荒灾,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作为国家重要干部的大夫关龙逢,为救民于水火,多次进谏,反而受到斥责和打击。后来国家遭遇了一场地震和陨星雨,人民生活和生命都受到威胁。关龙逢又一次为民请命,据理力争。而夏桀这会儿制造了一种“炮烙”刑具,在一个铜柱上抹了油,下面燃烧炭火,强迫犯人赤脚在铜柱上行走,那当然就会滑下来活活烧死。关龙逢见到夏桀,不等他说话,夏桀就让他观摩“炮烙”施刑,企图把他吓住。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天下苍生,关龙逢还是不顾个人安危,义正词严地提出意见。结果我们是知道的,关龙逢被施以“炮烙”,死于非刑(一说“炮烙”出现于商纣时,这里从柏杨《中国人史纲》说)。

义所当为,毅然为之,为民请命,忠言进谏。在中国历史上,为天下苍生犯颜直谏而死的高级官员,关龙逢是第一个。

春秋时代的晋国,国都绛城,今绛县翼城一带,是五霸之一。霸主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二儿子。晋献公晚年,宠爱后妃骊姬,决计传位于骊姬生的儿子。为消除障碍,他们密谋先杀掉了长子,重耳就和三弟分别逃出国外。这一逃,就在国外飘流了十九年。重耳外逃时随行的人员中,有一位介子推,是重耳的老部下,曾受到过重耳的恩遇。他和其他随从官员一起,为了正义,为了国家,为了报答重耳过去的知遇之情,忠心耿耿地帮助和服侍重耳十九年,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过。他们流亡在卫国时,重耳连饿带病,奄奄待毙,但是他们找不到一点可以充饥的食物。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为挽救重耳的生命,介子推避开众人,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熬成肉汤,献给了重耳,重耳才得以存活了下来。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返回了祖国,当上了国君。但是,在他庆祝胜利大封功臣的时候,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也没有计较什么,而是和母亲一起隐居到家乡不远处的绵山,即现在万荣境内的孤山。经人提醒,国君重耳想起了这位共患难的忠臣,想起了他的救命之恩,赶紧召见授封。而介子推认为当年的一切都是自己作为部下的责任和本分,不应该享受什么特殊的回报,就躲起不见。国君派人在绵山放火,想逼他出来,他决然不出,竟和母亲一起被烧死在绵山上。那一天,是农历清明节的前一天。后人为纪念他,每年逢到这一天都不会举火做饭,只吃些冷饭。这种纪念形式直到今天还在延续着,称为“寒食节”。介子推的家乡是今夏县裴介村,他的墓冢秦二世时代迁葬回家乡,至今还有不少后裔香火祭祀。

忠心救主,扶危济困,尽职尽责,不图回报。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不会是唯一的,但介子推无疑是最典型的一位。

春秋时代末期,晋国已经名存实亡,晋国国土实际是由赵、魏、韩、智四卿控制着,而实力最大的是智伯,智伯的封地在虞乡,今永济古城,也就是古解梁城。智伯与其他三卿消灭并瓜分了弱小的范氏和中行氏,还不满足,又觊觎韩、魏、赵的封地,就找借口要三家各献出一百里土地。韩、魏两家无奈都答应了智伯的要求,而赵卿的首领赵襄子不屈服。智伯就胁迫韩、魏两家一起去进攻赵卿。赵襄子退守晋阳(今太原),智伯围城两年,水灌晋阳也没有得逞,后来,赵襄子联合韩、魏,大举反攻,消灭了智伯,共分晋国。历史上着名的韩、魏、赵三家分晋就是这一段故事。我们这里要说的是智伯有一个家臣叫豫让,原先曾做过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这两家的主子对待他都很一般,他也就以一般下属的态度回报主人。到了智伯处,智伯对豫让特别尊重和赏识,待之如国士,即以最杰出的人士对待他。赵襄子杀害了智伯,还不解恨,还把智伯的头颅用漆涂了作尿壶,又杀了智伯全族。豫让认为自己的主人发动不义战争,遭到了失败,国破人亡,也就罢了。赵襄子这样辱尸灭族,就过分了。士可杀不可辱。他就决心为主人报仇。第一次刺杀赵襄子没有成功,被捉。赵襄子念及他是个义士,放了他。他不甘心,口吞火炭,面涂毒漆,改变了自己的声音和形体,别人包括他的妻子都认不出他来了。他认为赵襄子不会再防备他,又一次去行刺,结果还是被认出,捉了起来。赵襄子责备他,智伯杀了范氏、中行氏,你不报仇,而跟随了智伯。如今我杀了智伯,你不但不投靠我,还要再三刺杀我为智伯报仇,是何道理?豫让回答:范氏中行氏以凡人待我,我以凡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竭忠尽义,舍身成仁,是部下的本分,你要再放了我,我还是会刺杀你的。赵襄子当然不会再放他,下令杀了他。没想到豫让还提出了一个最后的要求,要赵襄子脱下一件衣服,让他挥剑砍三下,然后再杀。赵襄子欣赏他的尽义之举,真的脱了件衣服给他。豫让叫道,智伯,我可以报答你的知遇之恩了!拔剑三跃,刺破了衣服,心满意足地伏剑而死。他刺杀赵襄子的地方在今太原赤桥村,有豫让祠;他的墓葬,在他的家乡,今永济东下村。郭沫若先生有诗赞他:“在昔有豫让,他是义侠儿。”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知恩图报,以死相酬。在中国历史上,侠肝义胆到如此极致的臣子下属,豫让也当属第一。

无疑,关羽是历史的有意造就。这些人物,对于关羽来说,是先祖,是乡贤。关龙逢,是关羽的世祖,血缘的传承和精神的延续,自不必说;而介子推和豫让,都是河东郡人。他们的家乡,距离关羽的家乡,不足百里之遥。他们的故事,关羽当然从小就耳熟能详。他们的忠肝义胆和侠义行为,都是关羽的天然教科书;他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当然都是关羽的精神营养。

作为正史,陈寿的《三国志》关于关羽的记载非常简略,全文只有不足一千字,对他的家族、祖上、生卒时间都没有确定的记述。但关羽这样一个为历代人们关注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和个人资讯,还是会通过种种典籍和野史流传下来。我们不能只相信《三国志》就摒弃其他所有的材料,毕竟历史是人民写的。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历代关羽后裔保留下来的有关记载。不论是从敬畏先祖的角度,还是从迷信神仙的角度,关羽后裔可能有许多过誉和溢美的附会,却没有必要胡编乱造,生造事实。因此,我们对关氏后裔保留的族谱和一些志书,还是可以认同其中的重要参考价值。甚至关羽祖籍故里那些由来已久的传说,我们也不可以完全持否定态度。

传说毕竟是历史的影子。

长期以来,关羽的生辰有多种说法,最普遍的说法是五月十三。过去,五月十三各地关庙都立有庙会,很热闹的。老百姓多有在这一天去关庙赶会,进关庙瞻仰叩拜的。有的家里供奉着关公神像,到了这一天也要烧香磕头。“文化大革命”要批判旧思想旧文化,神仙之说全是封建迷信,谁也再不敢说起什么拜神敬仙。期间有一出根据样板戏芭蕾舞剧改编的地方戏曲《白毛女》,剧中一位老大爷向乡亲们悄悄地透露消息:“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那天,一股子队伍从北山上下来了,他们是红军……”被破四旧破怕了的台下观众兴奋地嗡嗡议论,原来关老爷五月十三还在照样磨刀!可见“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在民间已是老少皆知。

不光民间,祭祀关公诞辰是国家盛典,朝廷钦定的日子正是这一天:

明嘉靖年间,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用牛一、羊一……遣太常官行礼。四孟及岁暮,遣官祭,国有大事则告。凡祭,题请遣官行礼。

国朝雍正五年(1727年),太常寺奏定,如中祀制,每年除五月十三日,前殿照常祭祀……以州守主祭,行三跪九叩首礼……

——清·张镇《解梁关帝志·祀典》

但是,根据《关圣祖茔祀田碑记》(明·崇祯二年,1629年,张法孔撰)和《汉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朱旦撰),还有《关圣帝君圣迹图志》(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卢湛编着)、《解梁关帝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张镇编着)等志书记载,关羽的诞辰,是六月二十四日。

关氏后裔不同版本的族谱,主要有安邑上古村关谱、解州小曲村关谱、临猗关原头村关谱和许昌关谱、福建关谱等等,都采用此说,而五月十三,则记为关平的生日。这个说法已成为全国关氏后裔的共同认定。2001年在广州召开的全球关氏宗亲联谊会上,关氏后裔代表们经过充分的论证,对关羽、关平的生辰达成共识,作为会议成果和历史结论确定下来。而其它种种说法,多年来一些历史学者和民俗专家对其来源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已经基本排除,历史的迷雾基本廓清。至于关羽诞生时乌龙绕屋,满室馨香等种种异象,就应当视为神话或迷信了。

同类推荐
  • 阅读父亲

    阅读父亲

    本书所要告诉你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烈士,牺牲时他的儿子才出生48天。年轻美丽的母亲对儿子隐瞒了他的身世,一瞒就是十八年。十八年后,父亲的战友们和母亲一起向儿子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儿子从此知道了父亲的名字,也知道了父亲曾经为自己起过的一个名字。 这是一个装满了父亲遗物的铁皮箱。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这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箱子,看到了父亲留下的文字。从未谋面的儿子只能通过这些来感受父亲的气息,只能通过阅读来亲近父亲,解读父亲。本书分别从儿媳、儿子的叙述进入,引导读者一同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那些生前身后的人和事…… 一位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完整形象在充满深情的解读中被复原。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史实做基石,以想象为补充,描述了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细腻刻画了他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再现了他由炮兵少尉到法兰西帝王,乃至最后在囚禁地去世的传奇经历,穿插了一代战神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将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与文治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拿破仑传》在1925年首版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并荣登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此后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拿破仑传》是根据德文原文翻译出版,是最新,最经典,最忠实于原著的权威译本。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 莎士比亚(世界十大文豪)

    莎士比亚(世界十大文豪)

    莎士比亚是位最伟大的戏剧家,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是位举足轻重的巨人。然而,他生前并不知道他将会成为文学史上的大家。但,这又是必然的。他超群的智力,惊人的才华,敏锐的观察力,倚马可待的天分,泉涌流畅的文思,以及由切身感受而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想,恰合乎时代的节拍,必将成为一位应潮流而生的巨人。
热门推荐
  • 离相寂灭

    离相寂灭

    踏遍涅盘路,了知生死本来空;举趾粉碎金刚地,不觉踏断来时路;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历千年劫、寂灭为乐,噬魂夺魄、威迫渊狱,血肉重生、万界为尊!且看一缕残魂如何主万界沉浮!主角奠基功法十大境界:伐髓、通脉、换血、炼体、一炁、虚元、极欲、寂灭、真如、轮回!
  • 超级改造

    超级改造

    一名普通的大二学生,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星雨,一颗意外的流星,一段离奇的经历,一种特别的特异功能,一个隐世的世家,一套绝顶的功法······造就了一位在校园、赌场、黑道、国家、修真界叱诧风云的人物
  • 掌御

    掌御

    一个玩笑,命运轮回。一个阴谋,浮沉不定。一个契机,仕途坎坷。一个人生,璀璨星辉。一个枭雄,掌御苍穹。小墨新书,多多支持,一切精彩尽在《掌御》。
  • 炎龙帝尊

    炎龙帝尊

    “吾乃定尘界封界帝尊——炎龙帝尊,为了定尘界人类,为了我的亲人,更为了定尘界万物!汝必定要轮回!吾誓死捍卫定尘界,定尘界万物,何惜一战!”“水灵双修体又如何,沛,我要灭了你,你等着!我要让你生不如死!我要屠戮光你的家族!让你生不如死!”徐浩狰狞地面孔对着暗黑的天大吼!不过随即看着徐欣那苍白的面孔露出一丝丝温柔:“小欣,不要怕,有哥在,没有人伤害到你。”“哥,我.....”徐欣欣精致的脸上泛起潮红。
  • 残汉逐鹿

    残汉逐鹿

    是英雄,自当化龙直上九霄云外!是豪杰,自当拔剑斩尽天下不义之徒!韩馥昏聩,甘当家臣!因为飞机失事而穿越的韩俊却不甘心,不甘心被人砍断双脚的韩俊,只能咬着牙拼尽全力把敌人的双脚全都砍断!
  • 领主世纪

    领主世纪

    这是一个拥有王者之志的基层军官因一场意外而来到异世界发展的传奇故事。本作包含主角探险成长,领地发展,佣兵工会,军队组建,种族战役等众多精彩元素。
  • 弗洛伊德的智慧

    弗洛伊德的智慧

    本书是弗洛伊德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是集弗洛伊德思想之大成的作品。书中作者以大量实例阐释了其理论,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人的心理结构,了解病态精神及其起源的相关知识,了解人类的性爱问题,还可以了解精神与梦的关系。当然,原著亦有不足之处,比如书中存在很多令人费解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理论,并且书中的某些内容由于缺乏连贯性和用词晦涩难懂,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对原著的用词和段落进行了适当的删节和改动,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弗氏的理论。读弗氏的书,可以使我们认识现代生活造成人们某种精神疾病的根源,从而有效地调节、完善我们的人生。
  • 冒险追踪记(少年成长必读名著)

    冒险追踪记(少年成长必读名著)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朕的娘亲还很纯

    朕的娘亲还很纯

    “娘亲,为什么你看我的时候会脸红呢?娘亲,你的身上好烫啊…娘亲,你到底是肿么了?哎呀…娘亲是不是热了,儿臣这就带您脱了衣服…”妖孽儿子纯木般的黑色瞳孔如此纯净,可双手却邪恶的停留在她的衣服,直到她的衣裳一件件被剥落…
  • 御天神剑录

    御天神剑录

    一次冒险的入山采药,使林浩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弟弟。面对着亲人和朋友的失望,林浩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和自责之中……然而,就在他决心离开之时,一次无情地屠杀却意外降临到了自己所生长的村落。是救,还是不救?林浩看了看手臂上的黑色蛇印,脑中犹豫了片刻,毅然选择了激活魔能,化身成魔……